下面一群人看着葛明,如同看着傻子一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心里都觉得小郎君的病确实没好,每家都有牛?还经常吃上肉?做梦都没想过,顿顿能吃上干饭这辈子就知足了。
声音虽小,但葛明还是听到了,这让葛明尴尬不已。本小郎君的本事大着呢,等以后让你们知道知道。
看到下面这种反应,福伯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不过也怪不得庄户,虽然小郎君是主家人,但是毕竟年纪太小,再说以前傻子名声流传在外,人家不信也算有情理的。
福伯打算打圆场,清清喉咙也喊到:“小郎君有这个本事,你们这些泥腿子先有老爷给改户籍,再有小郎君的承诺,简直是走了大运,等着以后过好日子就是了。”
其实福伯也觉得小郎君病没好,这大话讲的有点不靠谱,奈何只能顺着葛明的话说,不然小郎君不是名誉扫地了?
福伯虽然是下人,但是身份是葛家的管家,他说的话一定是算数的,至少比病还没好的小郎君靠谱。
听完了福伯的话,这群人纷纷下跪磕头,口口声声喊着感谢小郎君,感谢阿郎。葛明哪里不明白,这群人真是小觑了自己,真把自己当娃子看了,都是看着父亲和福伯的面子而已。
不过没关系,用不了多久就让你们这些人惊掉大牙,本小郎君用超越千年的手段,把庄子弄的富裕起来,成为大唐第一村。
此时禄伯也走了过来,对着下面的人说到:“该吃饭的去吃饭,该下田的去下田,正是麦子灌浆的时候,可不敢被鸟吃了庄稼。小郎君说到做到,你们这群泥腿子等着过好日子吧。”说完把断手摆了摆,把这群人赶走了。
等庄户上人走后,禄伯小声问葛明:“小郎君,接下来怎么做?”牛是吹出去了,对于病到底好没好的葛明,禄伯和禄伯心里都没底。承诺了就要做到,怕是要阿郎出手了,可是阿郎要是有这个能力,庄子上也不会现在还过的这么苦了。
所以禄伯也好,禄伯也好,两人心里都发虚。家家有牛,顿顿吃肉,这怎么可能?说句不好听的,小郎君自己都没做到顿顿吃肉呢。
葛明拍着小胸脯说到:“禄伯放心,一切都在把握之中,本小郎君答应的事一准能做到。”葛明不知道两个老家伙信不信,不信也没办法,到时候也把你们两个老家伙惊掉大牙,看不起本小郎君就是要掉牙。
两个老头子默默不语,葛明想起了刚才人群里的奇怪现象,女人多男人少,葛明试着问到:“禄伯,咱庄子上怎么这么多妇人,男丁好像不多,这是多少寡妇呀?”
禄伯听后摇摇头,叹息的说到:“小郎君,咱庄子上的确妇人多,可是没寡妇。要说还是咱庄子上的庄户仁义啊,每个男丁都几个老婆。”
葛明有些反应不过来,每个庄户都好几个老婆?
禄伯手往南一指说到:“庄子南头的王麻子,足足娶了十个老婆,是庄子上的英雄人物。”又指了指村北方向说到:“村北的张二狗就两个老婆,经常被庄子上人指指点点,都骂他不仁义。”
葛明听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什么玩意?老婆多就仁义?老婆少就是不仁义?那这世上最仁义的肯定是李渊了,历史上记载李渊的后宫中宫女有几万。要是隋炀帝就更厉害了,宫女过十万,岂不是当年最仁义的人?
看到葛明的表情,禄伯就知道葛明不清楚情况。
叹口气又接着说到:“大业年间先是修运河,开始是壮丁,后来壮丁不够了壮妇都被征调了,那时候就没剩下多少男丁了。”
“再加上征高丽,前些年天下大乱,多年战乱下来,整个河北的男丁就更少了,有的村子只有老弱妇孺。人少地多,没耕牛,也少农具,一个妇人哪里活得下去?”
“多个人就需要多碗饭,也就多了一份负担,可是田里的产出多不了多少,老婆越多越是吃不饱饭。所以呀,王麻子可不就是英雄?”
原来如此,自己家生活也算富足,为何葛三爷只有母亲一人呢?按照这个衡量标准,父亲大人绝对是为富不仁的渣男了,而且是全县最大的渣男。
葛明不禁脑袋抽抽,随口说到:“那我父亲大人岂不是。。。”
禄伯赶紧打断葛明,说到:“小郎君可不敢乱说,府上多是仆妇,干不了什么活,都是无依无靠的人。在府里也算吃喝不愁,这辈子平平安安度日有何不好?阿郎自然更加仁义。”难怪家里老仆为主,而且多数是半大不小老太太,居然是这个原因。
不过家里明显是母亲做主,估计父亲大人有贼心也没这个贼胆。不过葛明口里说道:“原来如此,父亲大人果然是我的楷模啊。”嗯嗯,葛明心中暗下决心,将来本小郎君也娶十个媳妇才行,就当是做善事了。
葛明眼珠子乱转,禄伯和福伯也不知道这个胖娃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午饭过后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葛明带着禄伯和福伯回了房间乘凉。
即将进入农忙时节,这可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造纸至少要等到夏收之后才能进行,不过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
盘算到这里,葛明在房间内踱步,一边走一边对禄伯说到:“禄伯,现在农忙估计也没什么人手,不过材料可以先准备起来。”
“第一,在我刚才河边选的地方挖好坑,一丈见方就行,深度有个四五尺就行。还要砌一个抄纸的池子,六尺长三尺宽四尺高就行,让村里懂的人看看,需要多少砖头。”
“第二,麦秸、谷草、桑树皮多准备一点,就晒在山坡上,不要堆在一起,平铺在坡上方便晾晒,记得用石头压住,免得被风吹跑了。”
“第三,周围村子看看有没有卖石灰的,问问石灰什么价钱,不着急买。”
葛明转头又对福伯说到:“福伯,松香要买一些,就是不知道价格高不高,在城里打探打探。”
禄伯、福伯虽然口中称是,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小震惊,小郎君的表现过于聪慧了,条理性也强。两人本以为是孩子的胡闹,看在葛明病刚好的份儿上陪他玩玩,这么一看好像居然来真的,两人也不由得认真起来。
葛明还在盘算钱的事,买砖头要钱、买松香要钱,庄户过来帮忙自然也要给工钱,不给工钱的事葛明办不出来,也就材料不需要什么钱了,这东西到处都有。
这么小的娃子自然没钱,葛明不知道父母愿不愿意投资,最怕是把正事看成葛明贪玩瞎胡闹。不过葛明还是比较有信心,就算不通过父母应该也能搞到一点钱。多了千年的见识,要是这都赚不到什么钱财,那还混个什么东西?
葛明能够想到的,现在好像也只能先做这么多,现在就是等人手、等资金到位了。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葛明打算下午凉快一些再回城里。
天气有些炎热,葛明精神比较萎靡,小猴子打来清水让葛明净面,洗过脸之后葛明才算清醒了不少。葛明答应过母亲,上午写字下午玩,既然今天上午玩了下午就要写字,于是准备开始读书写字。
没错,出门的时候葛明还带了笔墨纸砚,功课耽误不得,否则怎么能脱离了文盲的圈子?再说了,还有什么比在古代做官更爽的职业吗?想要做官,总不能字都写不周正吧?
禄伯、福伯看到葛明居然要看书写字,真是老怀安慰,两人悄悄从正厅里退了出来,走到了大门附近开始嘀嘀咕咕。
“福老弟,小郎君这病是什么时候好的?”
“好了十多天了,禄老哥,你是不知道啊,小郎君病好之后叫了老弟一声福伯,老弟当时都在发抖。”
“可不是,早上见到小郎君,那一声禄伯让老哥差点不知道怎么应对。”
“看来啊,葛家算是有希望了。”禄伯开心不已,主家有了希望,下人自然也有了希望。
福伯接着说到:“要说袁道长的确有本事啊,当天小郎君被雷劈从树上掉了下来,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袁道长一出手就把小郎君治好了。要是光只好了身上的病还不算,连傻病都给治好了。”
福伯看着四下无人,小声带禄伯耳边说到:“袁道长最擅长给人相面,对阿郎说葛家荣耀就要靠小郎君了。”
禄伯听后点点头,说到:“这么看来小郎君要弄个作坊造纸,这可能不是胡闹。”
“嗯,应该不是胡闹。”
“那趁着还没夏收,老哥要赶紧把事情给准备在前头。”
葛明摊开书,学习的非常艰难。很多字不认识,或者说一些字放到某个句子、词语中认识,拿出来单个就不太认识了。要说写就更不会写了,基本上跟从头开始学差不多。这还不算,认识字也不知道这时候的读音,这就要命了。
而且古代的书还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自己断句,看了一会葛明就昏昏沉沉想睡觉了。
葛明揉揉脸,看了看候在旁边的小猴子,早就小鸡吃米一般了,果然春困秋乏夏打盹啊,叫醒了跪坐在旁边的小猴子,让他找地方睡觉去。
小猴子还有些不好意思,谁家主子读书练字时,候着的小厮会睡着?也就是小郎君仁义,其他大户人家的话非要把腿打折。
小猴子也算个狠人,在自己脸上来了几巴掌,瞬间清醒了不少。看的葛明脸都有点疼,挑挑眉毛,对着小猴子竖起了拇指。
这个举动也让葛明精神了不少,继续埋头苦读。只是片刻之后葛明就动摇了,要不要找个老师?可是自己又不像后世一样上学,这可怎么办?
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阳光变得不那么强了,看到时间也差不多,葛明打算回县城了。
出了府门,看到张春来已经套好了马车,葛明上车之后对张春来说到:“春来大哥,过几天我安排人给你捎个信,到时候你来城里找我,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厨艺。”接着又补充到:“羊小肠完全晒干之后挂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以后可有大用处。”张春来本就沉默寡言,点头也就算了答应了。
福伯赶车,小猴子坐在右边车辕,禄伯把葛明送到村口才回去。
葛明在马车上也少了看风景的意思,只想躺在车里打盹。马车走的慢,又是晃晃悠悠半个时辰。等到了府门之后,福伯才喊葛明起身,小猴子陪着葛明回到自己的小跨院。
刚进了自己的小跨院,葛明见福伯一身汗的跑了进来。
“福伯,大热天也不休息一会?有事让其他人过来就是了,可是有什么事?”
福伯气喘吁吁,说到:“小郎君,府外有人来送东西,说是小郎君订的桌椅。”
“送过来就是了。”
“小郎君,木匠坊的掌柜的来了,说是想见见您。在门房等了足足一个下午,见到咱们回来才敢让下人通报给老仆。”
唐代阶级森严,士农工商,木匠坊最多算个工匠,比商人地位稍高一点。葛明家虽然是个小官,但是也算是士族,葛明虽然年纪小,那也不是一个工匠想见就能见的。
葛明完全没有阶级概念,人家等来一个上午哪里忍心不见的?自己刚入行的时候等客户也等过一下午,再说了,本就无聊的很,见见就是了。
葛明对福伯说到:“等了这么久,那就见见吧,把人带到二进的偏厅,本小郎君一会就来。”福伯应了声转身出了房门。
葛明又假模假式的看了一会书,约摸着人应该已经被带到了偏厅,便起身带着小猴子出了自己的小跨院。穿过穿堂到了二进院子,在东边跨院旁边就是偏厅。
其实每进院子都有类似后世的会客厅,在古代称之为堂屋,根据不同身份来接待,除非比较亲近或者关系比较深厚的人,否则一般不会带到三进。
虽然葛明还没见到人,不过预感到可能是有人要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