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39章 袁老道的教学理念

大唐钓鱼人 第39章 袁老道的教学理念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葛明让张春来给张二黑端过去一大碗,面不用多,但是汤和肉要多一些,顺便把小猴子叫醒,也让他出来吃点东西。张春来进去没多久,小猴子就揉着眼睛出来了,看到葛明正在院子里,还有口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明显精神了很多。

“小猴子,去把丁香姐也叫出来,一起吃点东西,今天你们都辛苦了。”

“小郎君,这是小的应该做的。”说完就赶紧去葛明房间喊丁香,因为锅里的面好像很香。

等丁香和小猴子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面,张春来也服侍完了张二黑出来,张二黑跟张春来本就是远房堂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交情自然深厚。

“多谢小郎君救了二黑一命。”张春来说完非要行礼,葛明赶紧跑上去扶住张春来。

“春来大哥,这都是应该的,你说这些就见外了。这些日子倒是辛苦你了,不但要忙夏收,还要过来照顾我的饮食。麦子收的怎么样了?”

“小郎君哪里的话,照顾小郎君本就是分内的事,再说小郎君还传授了不少厨艺。咱家的麦子已经收完了,庄户家的麦子少,这两天正在收尾呢,差不多要全部收完了。”忙完了夏收,人手也就充足了,葛明已经策划了很多事情要做,现在缺的就是人手。

张春来伺候着葛明算是吃过了下午茶,也差不多该做晚饭了,虽然葛明和丁香几个可能吃不下什么东西,但是福伯、禄伯还有袁老道需要伺候呢。

看着张春来忙碌的做晚饭,葛明就又开始胡思乱想了。这个时候的作物比较简单,头年秋末种小麦,开春的时候种点谷子、黍子、麻。等收了小麦之后再种点豆子、菜之类生长周期短的作物,这样一年下来就差不多了。

因为肥力不够的缘故,不少农田都要轮种,再加上缺乏畜力、良种,收成可想而知了。

葛明想说服庄户的人大量种黄豆或者豌豆,可是土地是庄户人的命根子,从来不敢轻易更换作物。葛明想着做点豆腐和粉丝,需要让庄户上的人看到这东西更能卖钱,否则无法说服别人种黄豆和豌豆。

这天到了晚上时,庄子上的木匠和铁匠总算把葛明前些日子想要打造的东西送过来了。葛明检查了一遍,炒菜的装备齐全,虽然这口锅跟后世比差了很多,但是大小薄厚应该能炒菜了。好日子就要来了,葛明的打算就是每天教张春来做菜,自己玩不动炒锅。

铁器都是纯手工打造,这个时候还没有焦炭,无法把铁融化成水然后浇筑。所以需要一锤锤的敲打铁矿石去掉杂质,然后一锤锤敲打出锅的形状来。

至于做粉丝和豆腐的器具就比较简单了,全部都是木头打造的,戴健他爹的手艺确实不错,也不知道他家竹蜻蜓的生意在没在做呢。

想要做粉丝、做豆腐,都需要先把豆子泡上,泡好的豆子磨成浆。想到这里葛明直拍脑袋,家里没有石磨。

不过庄子上应该有,不然面粉是哪里来的呢?问过晚上回来吃饭的禄伯,庄子上确实有,就在庄子中间,是全庄子公用的。庄子上的麦子收的差不多了,葛明打算做点豆腐和粉丝给庄子上的人尝尝,以实际行动让庄子上多种豆子。

豆腐不着急做,但是粉丝需要先弄淀粉出来。让张春来帮着把提前购买的豌豆搬了出来,准备一个大木盆,把豌豆放进去,先用静水淘洗淘洗,然后加水浸泡就可以了。好在晚上还比较凉爽,不然还要麻烦张春来半夜起来换水,不然第二天全都冒泡了。

用过饭后福伯、禄伯和袁道长,正在院子里聊天,这也是三人饭后经常干的事。看到葛明又在让张春来帮着东搞西搞,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

“小子,你这是又要做什么?”袁老道对葛明的兴趣最是浓厚,每当葛明东搞西搞时,总是能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所以袁老道也爱东问西问。

“袁先生,还是让小子卖个关子,过两天就能揭晓。”

“哈哈哈哈,小子还会保密了。看你让春来帮你泡豌豆,估计又是嘴上抓挠了。”

“嘿嘿嘿,还是先生了解小子。小子保证,绝对是美食,而且是各位全都没吃过的东西。”只要说吃食,葛明都自信心爆棚,不要说庄子上的人,还有自称见多识广的袁老道,就连当今皇帝李渊吃过的东西都不如本小郎君多。

第二天一早,张春来就葛家老宅给几人做饭,早饭变得简单了不少,无非粥、面条而已,农忙正在收尾,连饭食都稀多干少了,完全不考虑本小郎君营养够不够。当然张春来也不用那么辛苦了,不用再给那三十户做中饭。

葛家的麦子早就收完了,各家都在忙着收自家的麦子,不过也已经进入了尾声。脱粒之后晒干就可以入仓了,葛明抬头看看天,天气真是不错,持续晴天最适合晾晒。

众人用过了早饭,福伯和禄伯依旧出去组织跟夏收有关的事宜,对他们来说只要没有全部颗粒归仓,那事情就不算完。袁老道去厢房给张二黑清洗了伤口,又换过了药之后就等着葛明跟他继续读论语了。

葛明先看了看泡好的豌豆,嘱咐张春来用石磨全部磨成浆,等葛明读完书再告诉他下一步怎么做。

小猴子帮忙拿着书本、鹅毛笔等用具,陪着葛明到袁老道房间进学。

袁老道今天看着心情不错,葛明便开口问到:“袁先生,可是有好事发生。”

“有好事,不过不是老道的事。刚才给张二黑换药的时候发现伤口没有红肿,看来你这个伤口缝合还有酒精清洗伤口确实管用,张二黑这条命算是保住了,老道这是在为你开心。”袁老道脸上笑容不断,看起来非常渗人。

“先生不要太夸奖了,小子胡搞的,只要能把人治好就行。”葛明虽然这么说,但是小胸脯挺的高高的。

“老道有一好友,最是痴迷医学一道,你那一套脏东西的理论老道确实听不懂,所以昨天写了一封信,让你父亲帮忙送了出去,相信不久老道的老友将至。”

葛明没想到袁老道打算请个高手来跟切磋,心想自己那贫乏的医学知识,岂不是笑掉大牙,蒙蒙庄子上的人还行。

“袁先生,小子真是瞎蒙的。到时候丢人也是你丢人,小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年纪小也是优势,对错的不用负责,童言无忌嘛。

“好了好了,今天还是继续学论语吧,上次学到哪里了?”

“小子记得好像是学到了里仁篇。”葛明答道。

“背诵来。”

“先生,你是认真的?您以前可是不要求背诵的。”葛明很委屈,因为自从跟袁老道读书以来,从来就没有背诵之类的要求,葛明也只是为了认识繁体字而已。这么枯燥的东西要背诵,人不是要疯了?

“前几天你父亲捎来口信,让老道好好管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袁老道很是得意,想要看着葛明出丑。不过袁老道想错了,自从穿越以来,记忆力实在太好,只需看上两遍就能记住。再说葛明还有给繁体字注音以及做笔记的习惯,更是能够加深印象。

看着袁老道不怀好意的眼光,葛明开始背诵: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好了,就背诵到这里吧。可知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何意?”正背诵到这里,就被袁老道打断了。

葛明眼睛咕噜噜乱转,不知道为何袁老道把这句拿出来考自己,难道又要开始阐述他的人生观了?什么飞升之类的东西?

“小子说的可能不对,袁先生一定要见谅。小子认为是这样的,孔子早上听闻有个老道,到了晚上居然死了。”葛明说完身体往后挪了挪。

“哈哈哈哈”袁老道不怒反笑,笑得葛明心里发毛,不自觉地身体又往后挪了挪,万一袁老道出手就赶紧跑。

“你小子啊,老道教你诗经,又教你论语,发现你对其中含义并不在意,好像只是为了识字而已,这是为何?”

“小子认为读书识字能够明白事理就足够了,据说论语乃孔子的弟子还有弟子的弟子整理的,谁知道里面是不是都是孔子的想法。说不定孔子要是看到了论语,都从棺材板跳出来,大喊:老夫没这么说过。”

袁老道听完继续哈哈大笑,接着问到:“你这是强词夺理,如果你不知道含义,又如何知道对错呢?”

葛明突然觉得袁老道是正确的,都不知道含义,如何知道对错?不过还是嘴硬,接着说到:“论语是千年前的书籍,后人可以参考阅读,但是不能全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小子不错啊,原来还学过孟子?”袁老道还有些惊奇。

袁老道想错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在后世实在太出名了,出名到葛明一个学数学的都知道,但是原来这句话出自孟子,这个葛明也是刚才知道的。

不过葛明还是深施一礼说到:“袁道长说的对,如果不知道其中含义,自然无法知道其中对错,小子以后一定用心进学。”

只是葛明心里嘀咕着,本小郎君怕你这个老道的解释在这个时代不是主流,那可就被害惨了,会被当成异类的。虽然葛明本就是最大的异类。

“小子,同样的论语,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理解,你说的先识字再明理并没有错。老道去过很多地方,看到很多人和事,才发现书上说的很多都是错的。”袁老道顿了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接着又说到:“你总需要先学会其中一种解释,但是又不能当成真理,你需要在以后的经历中去进行检验。”

葛明突然觉得袁老道确实非常不简单,他没要求葛明一定要相信他的讲解,只是让葛明记住,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检验,去完善。这不是名师吗?

这套理论葛明听着怎么那么像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呢?这老道要不是专注道学,怕是能够成为儒家宗师一般的人物。这感觉就像是你辛辛苦苦上班,拼死拼活勉强能够吃饱饭,其实你的爱好能改变世界,但是你不知道。

两人都在沉思,少了说话的兴趣,一上午的课草草结束。葛明其实很想对袁老道说,根本就不存在飞升成仙,为何不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说不定能成为名人呢。如果说真的有神仙,那最接近神仙的只有葛明,可葛明又是最不相信神仙的。

中午简单用过午饭,下午才是重点。

张春来上午把泡好的豌豆全部磨成浆,居然有两大盆。接下来的步骤就非常简单了,两层细麻布过滤这些豆浆,过滤剩下的渣滓还需要清水冲洗几遍,尽量多的出淀粉。

过滤好的豆浆只需沉淀沉淀,当淀粉沉淀之后,木盆上层就成了清水,把清水慢慢舀出去,再把淀粉摊在太阳下晒就可以了。初夏的气温已经比较高了,到晚上的时候已经半干,放在屋檐底下继续晾干就行了。

晚饭过后,葛明又拿了点钱出来,足足有两百文,拜托禄伯安排人买两只羊回来,还有鸡蛋,身为小郎君每天两个鸡蛋都保证不了,你说有多凄凉。

眼看着夏收结束了,葛明也想弄点好吃的给庄户上的人尝尝。对于葛明这种动不动就搞点吃的,福伯和禄伯已经习以为常,再说葛明折腾出来的东西味道确实不错,干脆听之任之了。

两头羊怎么都不过庄子上的人吃,主要还是为了弄点加了粉丝的羊肉汤,让庄子上的人知道豌豆的真正价值,这样大家才会多种豌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