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53章 方的才叫火烧,长的叫烧饼

大唐钓鱼人 第53章 方的才叫火烧,长的叫烧饼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葛明对这只小猫喜欢的不得了,前世小时候在农村,所以养猫十分方便,曾经养过不少猫。可惜都养不长,不是养死了,而是养大了之后到处野,开始偶尔回来,之后就再也不回来了,为此葛明小时候伤心了很久。

工作后经常出差,根本就不可能养猫,再次遇上这只小猫,也算是缘分了。除了葛明其他几人也都很喜欢这只小猫,人类幼崽喜欢动物幼崽,简直就是天性。尤其是丁香,已经没有尊卑之分,老跟葛明抢小猫。

当小猫又被丁香抢走的时候,张富贵终于带着一包东西回来了,还没到葛明旁边,就已经有了一股子香味传过来,这种香味非常淡雅。张富贵把一包丁香花递给了葛明,看到丁香抱着的小猫也是欢喜的不得了,跟戴健凑过去跟丁香一起逗猫。

有了味道不错的花,就可以蒸精油了。其实花草树木和各种香料的香味,来源都是挥发性精油,通过加热的方式让精油挥发,然后过冷凝结就可以了,跟蒸酒没多大区别。前段时间葛明做的小酥肉,干炒花椒之后锅里就有一层油膜,这个东西就是花椒的精油。其实花椒闻起来是橘子和柠檬香,吃的时候才会感觉麻。

葛明不禁感叹,来庄子上的时候带了蒸酒的设备,确实英明神武。

让丁香找个木盒子,铺上软软的谷草,把小猫放进去睡觉。本来想铺点麻布,主要是怕人说败家,毕竟庄子上不少娃还光着屁股呢,葛明突然感觉活得有点累,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虽然是孩子的身体,但是是大人的思维,远不如真正的小孩子活得爽快。

张富贵和戴健看到小猫已经放回了葛明房间,也就跟葛明告辞了,出门之后跟另外的娃子汇合,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又开始在庄子上东跑西跑。

生火烧水蒸丁香花,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水都差点烧干了,在接水的木桶里总算看到了一点油花,这个产量低的令人发指。有了精油就要赶紧做肥皂,不然精油就挥发了。做肥皂对于葛明来说已经轻车熟路,只是这次是专门用来送给母亲的,自然要制作的更加精细才是。

还是皂化反应,差不多的时候加点海盐和精油搅拌,海盐是肥皂的硬化剂,临渝距离渤海不远,所以平常吃的全是海盐。海盐中的镁、钙元素能够促进肥皂硬化。其实可以用来做肥皂硬化剂的东西其实很多,还有白泥、牛奶,尤其是加了牛奶之后肥皂还要更细腻一些。

硬化剂对于肥皂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使肥皂更加坚硬、稳定,使用起来也能持久一些,这样做出来的肥皂更加接近后世的香皂,而不是比较软的猪胰子了。

精油是香味物质的浓缩,味道闻起来基本都不是香味,但是稀释之后味道就会变香,这个有点神奇。随着精油的加入,香味开始弥漫开来,旁边的丁香和小猴子都不停吸着鼻子。接下来放置一段时间,等硬化之后切成适合的形状就可以了。

现在需要设计一个香皂盒,这样的显得上档次一些。葛明拿起鹅毛笔,找出来一张纸,开始画图纸。香皂盒设计成了类似后世有盖的香皂盒。底部要高出来一些,弄成镂空的防止积水。整个香皂盒设计成圆角,盒子内部设计成长方形,制作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美观。

木器的防水其实唐代已经做的很好了,这种精致的东西可以做成漆器,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据说马王堆出土的漆器漆膜鲜艳完整,那可是西汉时期。葛明心里有些恶趣味,想着不知道会不会有朝一日被后世考证,说是古代连香皂盒都隐含着天圆地方之说。

让小猴子把图纸送给戴健家,顺便点了点铜钱过去。做漆器的木料并不追求名贵,只要不变形就行,但是大漆的价格就比较高了,庄子上实在太穷了,葛明怀疑戴健家都未必有大漆。大漆的干燥需要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多遍上漆和打磨,希望能来得及才是。

这天事情太多,葛明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想到自己还是个孩子,心里不禁的夸自己:天下兴亡娃娃有责啊。正在葛明背着手在院子里晃荡时,张春来有准时准点的到来了,说是要给葛明演示刀工。

只见张春来菜刀翻飞,片刻功夫一根黄瓜就被砍了无数刀。放下菜刀之后张春来拿起黄瓜,轻轻一捋,一根蓑衣黄瓜就呈现在葛明眼前。

太厉害了,这才几天,难道张春来是厨神下凡不成。据说后世厨师刀工的考核就有蓑衣黄瓜这一项,没有勤学苦练根本切不出来,讲究运刀快而且准,并且收放自如,尤其是厚重的菜刀做到收放自如,这非常难。

“春来大哥,厉害厉害,没想到你的刀工进步如此神速。”葛明不禁双手鼓掌,旁边的小猴子和丁香已经看傻了,也跟着鼓掌。

有了这种刀工基本就算入门了,很多食材料理起来就没任何问题了。葛明在想着要不要来几道爆炒的菜,这才是炒菜的精髓所在,遗憾的是今天没收到猪,不然来个溜三样还是非常不错的。

“多谢小郎君夸奖,今天晚上咱们吃点什么?”自从跟葛明熟悉了之后,张春来也不像最初葛明见时那么沉默拘谨,跟葛明的话明显多了很多。

其实吃点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张春来想跟葛明学做新的菜式,葛明自然是懂得,奈何食材和调料都不足,做来做去都是这些菜。再说鼓风机都好像没做好呢,火候不够很多菜做不出来,只能做些不太讲究火候的家常菜。

张春来这一问,还真的难住了葛明。今天吃点什么,是人类吃饱饭之后的共同难题。

“今天不做菜了,做个能够流传千古的面食算了。”虽然食材不多,但是一样面食百样吃。

张春来听后瞪大了双眼,急忙问到:“小郎君,什么面食能够流传千古的?”

葛明嘿嘿一笑,先让张春来去准备材料。小米面、猪油、小麦粉,就这几样而已。小米面加猪油搅拌成糊状,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油酥,也是最经典的一种。小麦粉要太开烫面,硬面饺子软面饼嘛,这样揉出来的面团才比较软,烙出来的饼才是松软的。

揉好的面团醒面,然后擀成薄片,刷上一层油酥,最后卷起来分成大小合适的面团。每个面团都需要反复对折多次,这样才能起层,最后把面团擀成方形。炉灶一定要用麦秸点火,这种软火最适合烙饼。刷上一层猪油,烙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没错,这就是简易版的火烧,其实更专业的做法是先烙,然后再烤,没有炉子可以烤火烧,也就只能凑合了。在张春来还在忙碌的烙火烧的时候,福伯、禄伯两人也回来了,袁老道闻着香味也出了房门。

葛明想起前段时间油炸的五花肉块,浸在了坛子里防止变质,赶紧让丁香捞出来几块备着。张春来足足烙了五十多块。家里人多,而且每个人饭量都很大,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全都是大胃王。

让张春来把肉块切成薄片,火烧用刀切开一角,加点肉片进去就算齐活了。吃火烧没汤可是不行,弄点油菜洗干净,葛明的小炒锅加水烧开,加点猪油进去,2个鸡蛋打散一点点淋进去,小油菜丢进去,加点盐就可以出锅了。

做好的火烧自然是让袁老道、福伯和禄伯几个长辈先吃。这东西只需咬上一口就会爱上,表皮酥脆,内部柔软千层,咬到肉的时候油脂会喷出来,这是满口香。

三个长辈只要吃上好东西,话都少了很多,拼命的干饭。别看火烧的数量不少,三个人足足吃了三十多个,葛明看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禄伯和袁老道都是习武之人,能吃点很正常,只是福伯一个文弱弱的老头子也这么能吃,实在有点出人意料。葛明、丁香、小猴子年纪小,饭量自然不如大人,张春来饭量还不如福伯,居然还剩下了两个。

众人又是撑得直哼哼,袁老道无奈的带着大伙院子里打打太极拳,貌似这已经成了这帮人饭后的必备活动。正在这时候,大门外王大壮探头探脑的,葛明见状赶忙把人叫进来,只见王大壮端着一个小碗,葛明知道这是来送奶的。

小碗递给丁香,让丁香负责喂猫,顺手把剩下的两个火烧递给了大壮,示意他赶紧吃。王大壮挠挠脑袋,说这吃食闻着好香,打算带回去给他爹尝尝,这让葛明对这个孩子倍生好感。

古代以仁孝治天下,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来说孝顺父母的人,品行差不到哪里去。在没有科举制之前,以前选拔人才有个方法就是举孝廉,孝可是排在首位的。

丁香回了葛明房间喂猫,其他人都在院子里消食乘凉。张春来往葛明这边挪了挪,有些欲言又止。葛明看不惯张春来这副便秘样,就问到:“春来大哥,可是有事?”

“呃,小郎君,这个吃食叫什么名字?”

“火烧,春来大哥你一定要记住了,方的才是火烧,做成长的就是烧饼,只有方的才能夹大片的肉。”火烧在后世有方和长的两派,但是葛明从小吃的火烧就是方的,夹上方正大片的驴肉才算正宗。

张春来吭哧吭哧半天,葛明看出来这货好像有事,眨眨眼说道:“春来大哥,到底什么事?看不惯你这副便秘的样子。”

众人虽然在消食,但是都在听两人讲话,当听到“便秘”一词时哈哈大笑。搞得张春来又开始吭哧吭哧,半天才说到:“小郎君,咱开个饭店吧。”

就会炒几个菜就想开饭店了?春来大哥这是有点飘哇。不过葛明不想打击张春来,便笑呵呵的问道:“春来大哥,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到了这个时候张春来反而不那么拘谨了。

“小郎君,我又不擅长农活,庄子上的事也帮不上什么忙,最喜欢做饭做菜,自从小郎君教了几手之后,感觉完全可以开个饭庄吧,也能给府里赚点钱。”

葛明差点忘记了,张春来一家,包括禄伯、张富贵,全都是葛家的家仆,难怪说是给府里而不是家里或者庄子。赚钱的想法是好的,发挥自己特长的想法也是好的,问题是炒菜张春来根本就没入门。

还是不能打击张春来,所以葛明有继续问道:“那开个什么饭店呢?卖什么吃食呢?”

此时张春来好像胸有成竹,甚至有了全盘计划,就对葛明说到:“炒鸡蛋,炒面,炒肉片。尤其是炒面以前就没有过,还有小郎君做得什么酵母,做出来的炊饼,哦,是馒头,异常松软,也是以前没有过的吃食。还有福叔说过,在府里吃过肉包子,非常美味。”说完还拍拍肚子,接着说道:“还有今天这顿火烧,实在是太好吃了。”

就这?最多算是个小吃店,也敢叫饭庄?还没等葛明开口反对,福伯的赞同之声就传入耳中。

“小郎君,老仆觉得春来说的有道理。自从跟着小郎君到了庄子上,每天吃食不重样,都是老仆以前没见过的。”

福伯是府里的管家,也算见多识广的人,虽然没做过买卖,但是府里的东西很多都是通过他手采买的。不是说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就很牛,很多时候反而因为这些见识,把事情想的复杂或者是过于完美了,毕竟此时是真正的唐人主场。

葛明又仔细想了想,虽然这个饭店就是后世小吃店的水平,但是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了。所有的吃食都是以前没有的,这也算是一种垄断了。再说就算是后世,小区门口卖包子、馒头的也都活的好好的。

临渝只是下县,不过几千户人家。整个县城的消费能力肯定不高,所以弄得太大反而没目标客户,从这个角度来看小食店还真是能做。再说可以让张春来练练手,顺便带点学徒,万一以后去了大城市,还有一展拳脚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