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62章 尘埃落定

大唐钓鱼人 第62章 尘埃落定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玄武门外,十二卫在京的众多人马来勤王,眼看着局势已经不好收拾,好在尉迟恭带着圣旨来了。当尉迟恭当众宣布圣旨之后,众卫才散去,有惊总算无险。

到了此时,李世民大获全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李建成。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需要安抚好李渊。李世民命令屈突通带着玄甲军守卫玄武门,同时接管皇城的守卫。自己带着尉迟恭、秦琼等人八人八骑,直奔太极殿。

到了太极殿门口,李世民翻身下马,吩咐众人守门,然后推开了太极殿的大门。影帝李世民又上线了,只见他满脸泪水,跪倒在地用膝盖当脚走,大哭着爬到了李渊身旁,一把抱住了李渊的双腿。

李渊面如死灰,如同看陌生人一般看着李世民,气得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艰难的抬起手,用颤抖的手指着李世民。

李世民大哭着说到:“父皇,儿臣不得已啊,大哥和四弟造反,还要杀我,儿臣只是自保而已。”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用这样的借口,不过这都无所谓,因为只是相互有个台阶下而已。

李渊根本就没有其他选择,嫡子中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个,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也只能如此了。虽然心里想把李世民碎尸万段,但是此时居然只能维护李世民,毕竟这是唯一的继承人。

李渊哽咽着说到:“二郎,父皇不怪你,建成、元吉两人罪有应得。”说完还俯下身摸了摸李世民的头,心里感叹着:要是当年你一出生就把你淹死,那该有多好啊?

这时候李世民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扒开李渊的龙袍,把嘴凑到了李渊的奶头上吮吸。没想到啊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事。

可是这种事在当时还算正常,这是不少少数民族的传统。从这种奇怪的礼仪也可以看出来,老李家的血统更接近胡人。

虽然李渊立国之后把祖宗追溯到了老子李耳,但其实李家的祖宗跟五胡入华有关,最后在河北落了户。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氏,这是鲜卑的贵族。李渊的老婆窦氏,这是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所以李世民有这样奇怪的举动并不让在场的人吃惊,李家不过是被汉化的胡人而已。

这个奇怪的礼仪据说源自远古时期,当时还是母系氏族时男人是没地位的,就是生育的工具而已。孩子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

我们现在还能从姓氏中看出一些端倪,越是古老的姓氏,几乎都是女字旁的。比如姚、姬、嬴、姜等等。再看看姓名中的这个姓字,可以拆成“女、生”两个字,其实这也足以说明问题了,那时候是跟着母亲姓的。

但是男人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女人生孩子,男人也跟着瞎捣乱,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这个孩子是他的,办法就是坐月子。坐月子的这个男人就叫做产翁,据说还会给孩子弄个哺乳的仪式。所以别看李世民做这事有些辣眼睛,其实是亲近的一种表现而已。

安抚好了李渊之后,李世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朝堂内外有无数的太子和李元吉的人需要处理,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怕是要出乱子。

出了太极殿,李世民作为太子下了第一道命令,让秦琼暂时接管禁军和玄甲军,负责皇城安全。老将屈突通赶回洛阳主持大局,之后带领尉迟恭等六人出了玄武门,飞身上马直奔秦王府。

至于派人去李建成、李元吉府里杀人、抓人的事,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早就有手下去办了。

折腾了这么久,秦王府的人自然已经知道李世民已经大获全胜,现在已经李世民不是秦王而是太子了。真的是几人欢喜几人忧,秦王府上下喜笑开颜,虽然在玄武门的战斗中,捐躯了不少人,但是这是从龙的大功,以后论功行赏起来父母妻儿必定能有个铁饭碗。

所以当李世民到达秦王府时,长孙无忌、房乔、杜如晦等人已经等在门外,看到李世民之后人人跪倒在地,口喊着:“拜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表情严肃,摆了摆手示意所有人平身,然后带领众人进入了秦王府。每走到一处,奴婢、属官下跪相迎,难怪说男人不能无权呢,这种感觉看起来都十分爽快。

等李世民到了书房,安排众人落座。虽然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是有长孙无忌、房乔、杜如晦、高士连,这些内政中的顶级人才,一定会安排的比较妥当。

现在最急迫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儿,其实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斩草除根而已。李渊的圣旨已经写明了这两人造反,男丁全部处死,女人全部送到掖庭宫。早上出门时一个是太子,一个是齐王,现在两人双双毙命,妻儿下场悲惨,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大致都是这么一个结果吧。

李世民这人身上的争议很多,这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个心狠的人。这还不算,李元吉的正妻后来也被李世民收了,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明,这个娃子是李世民最年幼的一个儿子,后来被武则天杀了。

但是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属官如何处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秦王府跟东宫本就水火不容,双方从来针锋相对,尤其是今年秦王府一直处于下风,如今李世民获得了胜利,那还不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如何处理,没想到最先开口的居然是尉迟恭,黑鬼躬身施礼说到:“太子殿下,俺老黑觉得既然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伏诛,就没必要牵连更多人了,否则不知多少人头落地。”

尉迟恭此时依然身披战袍,战袍上血迹斑斑,更如同凶神恶煞一般,此刻居然让人感觉到了一些心善。等尉迟恭说完,众人有的点头赞同,有的摇头表示反对。

在李世民来看,尉迟恭是有内秀的,一句话就点出了事情的本质,也点中了李世民的心思。如果对李建成旧部穷追猛打,难免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因为私怨被杀,这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再说玄武门的事情影响实在太大,此时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主。毕竟大唐立国只有九年,根本就禁不住这样的折腾。想要安抚人心,就需要树立几个典型,李世民想到的就是李建成的两大智囊,魏征和王珪。

首先是魏征被带进了秦王府,李世民其实比较讨厌魏征的,此人无数次为李建成出谋划策,确实有些死不足惜。当魏征被带到李世民眼前时,李世民先开口说道:“魏征,今当如何?”

魏征已经料到自己老命怕是要交代了,反而泰然处之了,于是不卑不亢的说到:“悔不当初,太子过于仁慈不听劝告,否则不会有今日之祸。”魏征很多次暗示李建成干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始终没听,不然这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听到魏征的回答,在场的人料定了魏征怕是要完蛋了,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连句服软的话都没有。但是魏征怎么会完蛋呢?不管李世民喜不喜欢魏征,都必须收服魏征,这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追随者才会安心。如果魏征服软,那李世民就会顺便赦免。如果魏征强硬,那就礼贤下士,魏征是不能死的。

魏征的不服软反而让李世民有了几分欣赏,其实对于魏征来说,强硬是唯一能活下去的手段。当面临可能必死的局面时,与其畏畏缩缩不如拼上一把,就算还是被弄死了,好歹也会让人尊敬。

结果让在场的不少人出乎意料,李世民站起身来居然对着魏征施了一礼,开口说到:“本宫早就听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有幸,先生才华横溢,不若来做太子詹事主簿吧?”

魏征又不是傻子,李世民已经礼贤下士了,自己就不要不识抬举了,于是赶紧跪倒说到:“愿效犬马之劳。”

你说为何魏征不以死明志?换个领导而已,没必要死吧?你说忠臣不是二主?你看看李世民的手下,哪个没有“跳槽”经验的?再说这不是改朝换代,不过继承人发生了变化而已。

啃完了魏征这块硬骨头,其他人就比较好处理了,尤其是王珪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的人,见到李世民马上下跪表示忠诚。于是李世民下旨,加封魏征、王珪为谏议大夫,差遣两人到全国走一走,安抚下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

魏征负责安抚河北之地,王珪负责安抚山东之地。说起河北和山东,这里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李建成的人。

窦建德是被李世民灭的,但是河北之地并没有稳定下来,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又在河北召集旧部造反。李世民后来击败了刘黑闼,结果刘黑闼跑到突厥借兵,又占领了河北和山东。

这两地就一直没有安稳下来,李世民因为作战不利的缘故被调回了长安,李建成带着李元吉攻打刘黑闼。李世民失败的原因是只知道打,但是李建成是一边打一边安抚,刘黑闼也被部下所杀,河北和山东两地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河北、山东两地的官员大多投靠了李建成。所以说,让魏征和王珪去安抚河北和山东再合适不过了。

魏征、王珪可是李建成的左膀右臂,不但没死还升了官,当消息传出去以后,旧太子李建成的人见状全都安分了下来了,一场可能出现的风波,就这样消失在无形之中。

后世不少学者把李世民和李建成灭刘黑闼做过比较,相对于李世民的只知道打,明显李建成更胜一筹。

在大唐建立之后,不管是灭王世充还是灭窦建德,这都属于大唐和其他政权的斗争,所以只有你死我活。但是窦建德被灭之后,河北理论上已经是大唐的国土了,在自己国土上出现了造反,平叛跟剿灭其他政权是完全不同的。

李建成死了,如果李建成没死,也应该是个不错的皇帝,只是历史上是没有假设的。

李世民或许从河北、山东之事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否则以后也不会是个英明的君主。

李渊的时代也结束了,李渊是个什么人?绝对不是窝囊废,作为大唐的创始人怎么可能是窝囊废?李渊文武双全,而且非常果断。

出身极为显赫,乃是北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这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李世民后来做了皇帝之后会修改历史,导致李渊在立国中的作用变小了很多。

早在大业年间征高丽时,李渊负责在河北督运粮草,其实早早就有了反义。等做了太原留守之后,这才如同龙归大海,可不是在李世民说服下才起兵的,那时候的李世民不过半大娃子而已。

李渊在太原留守职位时,最大的事情就是对抗突厥,所以李渊是非常能打仗的。

一个人是不是有本事,其实看看他周围的人就知道了。夫人窦氏,聪慧刚毅,善于书学,是李渊的贤内助。北周被杨坚灭国之后,说过恨自己不是男儿的话,想要给自己舅舅报仇。

再看看几个子女,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人中龙凤。当年李渊刚起兵时,从太原出兵攻打长安,一路上所向披靡。当时李渊豪爽的说有这样两个儿子,可以打到天边去。李元吉稍微差点,武力也算超群,也算是猛将。

平阳公主女中豪杰,历史上唯一有封号并且军礼下葬的公主。在李渊攻打长安时,平阳公主已经扫平了长安周边大半,手下军队超过八万。

李渊还有三个厉害的女婿,柴绍、赵慈景和段纶。柴绍娶得平阳公主,最有本事也最出名,李渊起兵就之前就被招到了身边。赵慈景战死的比较早,所以历史上很多人不知道。

当平阳公主扫荡长安周边时,段纶也在扫荡长安周边,军队人数比平阳公主少一点而已。段纶到了李世民即位就基本没什么记载了,因为段纶是李建成好友,成为李渊的妹夫也是李建成做的红娘。

一个女子、女婿都这么出色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没本事的人呢?

隋唐隋唐,不是简单的两个朝代相连。杨氏和李氏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朝代更替其实只是集团内部换领导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