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98章 这东西应该卷大饼

大唐钓鱼人 第98章 这东西应该卷大饼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22:25:32 来源:小说旗

葛明很伤心,看来愿望是无法达成了,在吃虫子一道上居然没有志同道合的人,真是可惜。不过葛明还想努力一下,所以穷尽了忽悠的手段。

“袁先生,可知这是何物?”

袁老道撇撇嘴说到:“蝉蛹而已。”

葛明接着说到:“蝉蛹不但是美食,而且能够治病。”

袁老道说到:“小子,你还懂医道了?老道只知道蝉蜕可以入药而已。”

葛明接着说到:“袁先生,可知咱们大唐很多人到了晚上视力会变差,如同盲人一般。据小子所知这俗称夜盲症,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主要跟缺少肉食有关系。”

袁老道没说话,示意葛明继续往下说。

“蝉蛹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肉食,经常吃上一点能够改善晚上的视力。而且这东西非常多,可以油炸也可以火烤。”

袁老道这才说到:“按照你小子的说法,吃虫子还利国利民了?”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袁先生总结的精辟,小子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这东西绝对是美食,先生一定要尝尝才是。”

袁老道一脸嫌弃,说到:“别来这一套,你吃给老道看看,你敢吃,老道就敢吃。”

这些人就是这德行,好像别人敢你就真的敢一样,还在这里叫板。

葛明拿起一个知了猴,放到嘴里喀什轻轻咀嚼,本来就爱吃,而且刚才也没吃几个。袁老道一看葛明吃的香甜,不由得头皮有些发麻。

袁老道以为葛明戏耍他,也认定了葛明不敢吃,但是现在葛明吃了,自己应该怎么办?

就见葛明吃完了一个,又拿起一个放进嘴里,一副享受的样子。葛明心里也在嘀咕:看你袁老道怎么办?

袁老道还是不放心的问道:“小子,这东西真的能吃吗?”

葛明嘴里还嚼着知了猴,口齿不清的说到:“绝顶美食。”说完还竖起大拇指。

袁老道听完舔舔嘴唇,拿起一个半天没敢放进嘴里,葛明就这样盯着他。实在没办法,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袁老道把眼一闭,知了猴丢进嘴里胡乱咀嚼。

袁老道突然睁开了眼睛,开始细细咀嚼,并且不停的点头。葛明见状知道袁老道总算是吃出好来了,甚至开心,以后可以一老一小一起吃虫子,要是有人好奇葛明为何吃虫子,自己就是说被袁老道逼迫的。

葛明赶忙问到:“袁先生,味道如何?”

袁老道说到:“小子,赶紧给老道弄一壶酒来,这东西怕是非常费酒,哈哈哈哈。”

葛明也跟着嘿嘿笑,赶紧吩咐丁香给袁老道准备一壶酒。于是一老一少就在禄伯等四人面前开始了表演,葛明慢慢品味,袁老道一只知了猴一口酒,吃的香甜,喝的过瘾。

于是禄伯等四人各自都在心里嘀嘀咕咕。

禄伯:刚才味道好像还行,除了入口的时候全是爪儿,有点诡异。一会再试试,说不定这真的是美食。早知道刚才就吞下去了,骗刘福这老小子也没什么意思。

福伯:难道说我们这些下人吃不出好来?味道实确实怎么样呀,为何小郎君和袁老道吃的如此香甜呢?一会去食堂拿点,再尝尝看。

丁香:小郎君居然吃这个,要是传出去可怎么办?

小丫:太恶心了,本丫鬟要吐了,但是不能吐,一定要忍住。

这时候福伯说到:“小郎君,老仆去看看再做点什么吃食,光吃此等美食怕是不够,还是要喝碗粥暖暖胃才是。”

葛明听后点头同意,其实自己喝不喝粥倒是没关系,袁老道这种喝早酒的最应该喝点粥,不然伤胃又伤肝。

这时候禄伯也说到:“老仆跟着一起去看看。”说完两人一起出了院子。葛明当然不知道两人到底在想什么。

话说两人出了院子之后,福伯开口说道:“张禄,你居然坑我?”

禄伯说到:“这是哪里话,你我多年交情,我怎么会坑你?我只是觉得小郎君要吃这东西,我们作为下人的不能不捧场不是?”

福伯又说到:“那你坚持吞进去也就是了。”

“哎,确实不怎么好吃,入口全是爪,要多恶心有多恶心。也不知道小郎君和袁道长为何吃得这么香甜?”

“哎,或许是贵人的吃食吧,咱们做下人的搞不懂这些。”

两人一边走,一边相互埋怨,不大工夫就到了食堂,于是两人直奔装知了猴的大木盆。

就在这时候居然来人了,两人同时到来,倒是把食堂的人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妇人问道:“张叔,刘叔怎么一起来食堂了?”

禄伯说到:“来看看有什么吃食,小郎君的饭食可不能马虎。”

妇人说到:“张叔请放心,就是不知道小郎君想要吃点什么?”

禄伯说到:“熬点小米粥就行,再烙上几张饼,要多放油。”妇人点头称是,这都是比较平常的饭食,作为古时候的妇人自然没有做不好的道理。

禄伯又说到:“你们忙你们的吧。”然后跟福伯一起端着大盆,两人离开了食堂。

路上,福伯说到:“要不咱们再尝尝?我从来都相信小郎君不会吃难吃的东西,或许是刚才只是被吓到了,应该细细品尝才是。”禄伯本就这个意思,自然同意。

两人一人拿了一个,这次心理障碍就小了很多,丢进嘴里细细咀嚼。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要是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味道好像还不错,卷大饼吃应该更好。”好嘛,居然还研究出了新的吃法。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回走,顺便研究下这东西到底怎么才更好吃。

庄子里醒的最早的基本就是老人和孩子,老人是因为觉少。孩子是因为白天疯跑,到了晚上吃了饭后沾枕头就睡着,根本不用睡太久就有无限的精力,让成年人十分羡慕。

福伯和禄伯往回走的时候,庄子上的孩子陆续出来乱跑了,看到两人都主动喊爷爷打招呼。两个老头子摸摸这个头,摸摸那个头,老人喜欢孩子那也是天性。

庄子上的日子虽然依然清苦,但是已经改善了不少,毕竟原来全家除了种地就没什么进项。自从庄子里有了作坊,庄户人家每月也能看到一点铜钱。

最先改变的就是孩子,原本光屁股满街跑,现在都知道穿上衣服出来了。当然这也是禄伯的功劳,前段时间看到光屁股出来的孩子就骂一顿,然后找到家大人批评一顿。

既然日变好了一点,弄点粗麻木给孩子弄个短裤、短衫用不了几个钱,于是庄子上的孩子都穿上了衣服。要是不用光屁股,那谁愿意光屁股呢?又不是神经病加变态。

不少孩子看到福伯抱着的木盆十分好奇,这东西不就是昨天跟小郎君一起抓的知了猴吗?怎么看起来好像油炸过了,透出诱人的红棕色。孩子都是馋的,尤其是在本就没什么肉食唐代,流着口水盯着木盆。

福伯和禄伯两人就把知了猴出来分给孩子们,这个给两个,那个给三个。什么你一个女娃也伸手要这个吃?那好,爷爷给你三个,要是不吃爷爷可不答应。

谁来也奇怪,没有一个孩子不吃,而且一个个都吃的香甜。看着一个个孩子嚼的嘎嘣脆,还不停用舌头舔舔嘴唇,吃完了知了猴还吮手指。这也让两个老头子更是不解,难道说只有小郎君差不多年纪的孩子才能品尝出其中的美味来?

孩子们吃到了好吃的,自然有些不舍,跟着禄伯和福伯后面继续讨吃的。没办法,两人只好又拿出来不少分给了这些孩子,这才一哄而散,一看只剩下一盆地。

禄伯问道:“没多少了,不知道小郎君会不会怪罪?”

福伯打包票说到:“不会,小郎君虽然爱吃,但是什么东西都是点到即止,不会拼命能吃。我看他把大部分都放在了食堂,应该就是留给其他人吃的。”

禄伯点头说到:“确实如此,小郎君总是为其他人着想。不但聪慧而且善良,小小年纪还很有本事,我看庄子想不兴盛都难啊。”

福伯也点头说到:“府里情况也差不多,现在进项多了,日子确实好过了很多,小郎君赚钱的本事真是没话说。”

两人一边表扬葛明,一边往回走,等到了院子发现葛明和袁老道已经吃光了知了猴,正在闲聊。

福伯上前说到:“小郎君,刚才老仆想把这些东西拿回来,回来的时候碰上不少庄子上的孩子,老仆自作主张做主分给了他们不少。”

正在跟袁老道研究美食的葛明,听到福伯讲话转过头来一笑,说到:“这些东西本就是他们帮我抓的,自然要分给他们吃。要是喜欢吃,今天晚上继续抓,到时候炸好了再给大家在分分。”

福伯和禄伯大致就知道葛明会这样说,于是点头表示认可。

葛明又转过头去跟袁老道讲话:“袁先生,知了这东西非常干净。是用针一样的嘴巴刺破树皮,吸食汁水,所以知了也是能吃的,不过不如知了猴味道好。”

“小子还听说在南方有的地方比较潮湿,比较容易长蘑菇,有的知了猴就被蘑菇感染了,从头上长出蘑菇来。当地俗称知了花,据说专门用来煲汤,说是可以治什么病。”

袁老道听得十分吃惊,问道:“蘑菇从知了猴头上长出来?”

葛明回答道:“是的,不过小没见过。听说吐蕃那边也有一种虫子,也容易被蘑菇感染,这东西又像虫子又像草,俗称虫草,也是一味药草。”

袁老道问道:“又是看书看到的?”

葛明回答道:“自然是看书,不是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嘛?”

袁老道眼睛一亮,问道:“这句话出自何处?老道以前从没听过。”

葛明:。。。。。。

袁老道一笑,说到:“老道不问了,只当是你有奇遇好了,小子,你看过的书不可能比老道多。”

葛明:。。。。。。

这爱显摆的毛病确实要改,但是很难。

小米粥不需要多大功夫,庄子上的几个妇人抬了小米粥过来了,还有一个端着一盘子烙饼。虽然吃食简单,但是非常适合葛明的口味,就着泡芹菜吃了一小碗,也吃了一点烙饼。

缺点就是少了榨菜、炸花生米还有豆腐乳,如果没这三样,喝粥是没灵魂的。豆腐乳?葛明突然灵机一动,要不做点豆腐乳?

可是这东西到底怎么做的?红方、白方好像就是放不放红曲的区别而已,口味相差比较大,但是葛明最喜欢吃白方。

据说凡是产盐和大豆的地方,必定会有豆腐乳。以前看过电视美食节目做这东西,好像就是豆腐切块发酵长出毛霉菌,然后盐和白酒香料,加凉白开腌制就可以了。还有蘸上辣椒香料,用菜油腌制的做法,不过油太贵,那就只能第一个方法了。

反正这次来要做豆腐皮和腐竹,看来也顺便把豆腐乳试着做做才行,这东西方便保存和携带。要是来不及吃饭,馒头上抹上一点就很好吃,条子肉甚至只需要抹上豆腐乳蒸一个时辰,就会无比美味,油而不腻。

等众人都用过了早饭,葛明这才开始安排今天的工作,别看年纪不大但是地位高,再说前面很多事实证明,听葛小郎君的话肯定不会错。

于是葛明从矮几旁站起身来,背着手清了清嗓子,还真像大人一般。福伯和禄伯自然也知道葛明要安排今天的事宜了,于是都静静听着。

葛明开口说到:“禄伯,准备一点黄豆泡上。”

禄伯没有答话,等着葛明继续吩咐,只是葛明半天不说话。于是问道:“小郎君,可还有其他吩咐?”

葛明回答道:“没了,今天就是泡黄豆。”

袁老道在旁边看的哈哈大笑,说到:“怎么憋了半天就是泡黄豆,没有其他事情要做?”

葛明尴尬的挠挠头,说到:“其他确实没有,泡好了黄豆才再准备其他的东西也来得及。再说小子还不能在庄子上休息几天?”

“泡黄豆这第一步,要做对了才行。不是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吗?”

袁老道说到:“不错不错,荀子你也看过了?”

什么玩意?这句话出自荀子?为何本小郎君不知道?

看到没其他事情安排,禄伯这才下去准备泡黄豆去了。

葛明打算先清闲两天,上午跟着袁老道读书,下午河边钓钓鱼。虽然说夏季讲究神仙难钓中午鱼,但是白条、翘嘴这些小鱼中午也能钓到,而且数量非常多,清蒸了就是番茄的最爱。

钓的多了就晒成干,以后给番茄吃。至于抓知了,自从那天早上孩子们吃过此等美味之后,每天晚上必定成群结队去抓知了。不过各家都没有富余的盐和油脂,所以都是给葛明送过来,葛明也愿意帮点这种小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