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77章 这都是本小郎君的收成

大唐钓鱼人 第77章 这都是本小郎君的收成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不管是李渊当皇帝还是李世民当皇帝,与自己何干呢?再说李世民雄才大略,有后世史学家称颂的贞观之治,自己就想舒舒服服把这辈子过完,死了说不定还能回去。

贞观年间的大唐武功卓着,周围国家臣服,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自然可以过得舒舒服服,身为唐人高人一等,这才是葛明最喜欢。

可是不管长安风云如何变幻,暂时还影响不到河北之地。学习还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工坊不能停,酒楼的装修不能停,赚点小钱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如果还能顺便让身边的人稍稍改善下生活,那就更加完美了。

出将入相,壮志凌云?葛明只是随便想想而已,如果能有机会去长安见识见识就非常满足了。李世民过于强大,强大到根本就不需要穿越者来帮忙。

自从桌椅也出现在袁老道的房间之后,这些日子就不在院子树下的矮几读书了,天气也变得比较炎热。葛明陪着刘氏用过早饭,来找袁老道读书。

等葛明推开袁老道的房门之后,就看到袁老道双眼通红,精神萎靡,好像是一夜未睡,桌子上的吃食未动分毫。

“袁先生,不吃不喝为哪般呀?小子知道你心忧天下,如果身体垮了想为国民做点事都做不成了。”在葛明看来袁老道这是魔障了,看个紫微星、太白星还能把自己担忧成这个样子。

袁老道担忧的说到:“可惜临渝距离长安太远,消息有些闭塞,不知道长安此时到底什么情况。”

葛明看出来袁老道今天没什么心思教书,于是提议到:“袁先生,不如今天带着小子出去走动走动,每天闷在府里烦透了,还不如庄子上有趣。”

袁老道确实没什么心思教书,也就同意了葛明的建议。不过葛明需要母亲同意的,于是葛明让丁香赶紧去请示下刘氏,自己就在袁老道房间等着。

丁香出门,葛明又看了看桌子上的早饭。

“袁道长,可还记得小子在庄子上吟的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葛明倒不是想说袁老道浪费粮食,只是单纯的觉得要是袁老道不吃饱,那出去走走就饿了,那在外面估计晃不了多久。

这首诗袁老道自然是记得的,袁老道的文学修养极深,当时对葛明吟的这首诗评价极高,虽然字字简单,但是道出了农户的艰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袁老道看到了葛明善良、怜悯的一面。听到葛明说起这首诗,默不作声的坐到椅子上,大口大口的把早饭吃完。

葛明一直觉得武功高强的人,必定是个能吃的人。

丁香小跑着回来了。

“夫人同意了,不过夫人交代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最好不要出城。”丁香才是最想出去转转的人,一个丫鬟自然不能随便出去,除非葛明带着。

袁老道早饭此刻全部下肚,用手把嘴一抹就站起了身,简单的说了“走”字,于是三个人就出了府门。

葛家人都知道袁老道是个高手,自然不用派其他人。葛明提议到去酒楼看看装修进度,以后这可是家里重要的财源。袁老道本也不知道去哪里转转,于是就同意了。

三个人顺着北大街往西走,到了西大街往南走,一会功夫就到了酒楼。葛明抬头一看,原本斑斑驳驳的油漆已经粉刷一新,外面看起来还算不错,古人纯木的建筑只要不着火,好像还挺结实的。

大门现在是关着的,葛明带着袁老道和丁香绕到了侧门,刚到了侧门就看到不少人进进出出,看到葛明后不少人都上前打招呼。虽然葛明不认识这些人,但是好像有些人比较眼熟,眼熟也就对了,都是庄子上来的人,自然都认识葛明。

葛明慢悠悠的进了侧门,发现院子里忙的火热朝天,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部分人都在打造桌椅。有人通知了老戴和张春来,两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过来给葛明和袁老道施礼。

葛明笑呵呵的对老戴说到:“老戴啊,我看门面已经弄好了,刷上新漆可是好看多了,酒楼里面弄的怎么样了?”

老戴这些日子忙的昏天黑地,全身看起来也脏兮兮的,双手在脏兮兮的衣服上擦了擦。

“小郎君,里面还没弄好呢,小人觉得最大的工作是在桌椅的打造,所以大部分人都在制作桌椅,剩下几个人在忙酒楼里面。不过小人觉得应该最多再有一个半月就差不多,两头的工期应该差不多。”

葛明对此表示非常满意,然后背着手领导视察一般到处看看,张春来几人自然跟在后面,葛明脑袋里还想着后世电视里导视察是个什么情形。

葛明边走边跟忙碌的庄户说:“辛苦了,辛苦了。”然后还转回头跟张春来说到:“张春来,以后你可是这个酒楼的大厨,这些日子的饭食可不能凑合,一定要顿顿都有肉吃。”

庄上来的农户一听哄堂大笑,人人都说伙食好,张春来不敢对他们不好。其实想想也是,都是一个庄子上住了十几年的,张春来也知道葛明的脾气,绝对不抠门。

“老戴啊,千万不能让庄户们太累了,该吃吃该睡睡,可不能为了早点把酒店装修好就加班加点。”

张春和老戴两人一边听一边点头,袁老道直撇嘴。具体怎么装修,这种事葛明是不懂的,所以完全不参与,外行是不能去领导内行的。

不少领导都是外行,领导的好像还不错,第一要点是别瞎比比,第二要点是相信内行,给予足够的支持,这样事情就能办成。

等在院子转了一圈,葛明发现了一点问题。其实桌椅的制作应该不难,有点木匠功底的人就没问题,可是问题在于每个人都在制作桌椅,这个进度就会非常慢了。

“老戴啊,本小郎君也不懂木匠活,不过有个提议。是不是安排一些人专门做桌面,再安排一些人专门做桌椅的腿,这样是不是会更快一些,只要尺寸按照标准来应该就没错。”

老戴想了想之后,拍了拍脑袋。

“小郎君,这个法子应该可行。庄子上的人木匠活有好坏、快慢,擅长制作桌椅腿制作桌椅的腿,擅长做做桌椅面的制作面,然后再来组装,应该可以快很多。小郎君,小的佩服得紧。”说完还不忘拱拱手施礼。

葛明谦虚的说到:“哪里哪里,本小郎君不懂,瞎说的。要是行就行,不行的话就按照你们原来的做法。”

然后葛明就去了厨房看了看,厨房就在院子的西边,外面看起来还算不错,只是葛明非常不满意,因为厨房也是木头的,里面又是火又是油,这要是着火可就损失惨重了。看来刚到大门前想到了着火,还是有道理的。

“春来大哥,为何厨房是木头的?”

张春来一听还没反应过来,半晌过后才说到:“厨房都是木头的,谁家都这样。”

“咱们酒楼主要做炒菜,这要是一个不小心不是全烧了吗?”

张春来说到:“小郎君,这个问题我不是没考虑过,就算用砖头垒起来,房顶还是要用木头不是?”

葛明听后居然感觉张春来说的很有道理,因为古代皇宫都是木头的。葛明挠挠头说到:“那以后做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厨房周围一定要放几口水瓮,什么时候水都是满的。”张春来点头称是。

等进了厨房才发现,炉灶都在厨房的中间,两边是放菜、洗菜、切菜的地方。张春来怎么说以前也算个乡村厨师,这种布局应该是反复考虑过的,对此葛明更是不懂,只能多叮嘱要小心用火了。

大致的布局有了,到处还是乱糟糟的,葛明感觉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于是提出要走,张春来和老戴把葛明几人送到门口,葛明走后才继续回去忙酒店的事。

对县城葛明是不熟的,于是对丁香问到:“丁香姐,哪里还可以转转?”

丁香哪里知道什么地方好玩,她几乎就没出过府,对于府外的事情,都是听负责采买的人说的,于是丁香摇头表示不知道。

葛明转头看向袁老道,袁老道说到:“老道很少闲逛,不如在家看书。”难道说今天出来一趟就这么回去?于是葛明试着问丁香。

“丁香姐,要不咱们出城转转吧,出了东门就是濡水,听说那里有码头,人多热闹。”

丁香赶紧回答到:“小郎君,夫人说不能出城,只能在城里转转。”

“丁香姐,我可不是瞎逛。咱家的酒楼要是光城里人来吃饭,那估计赚不到钱。有码头就会有不少客商,咱们先去看看,这要是以后酒楼赚了钱加你工钱。”

刘氏的话对丁香来说如同圣旨一般,丁香自然还是不同意,在葛明软磨硬泡之下总算勉强同意了。袁老道自然比较随意,去哪里都行,于是三个溜溜达达往东走。

一路上左看右看,最开心的自然还是丁香,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葛明后世本来还算比较喜欢到处逛,可是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买,总算体会到了有钱没地方花的烦恼。

看着一路上比较破烂的小县城,葛明对酒楼开始有些担心,城里人不多,而且比较穷,此时突然感觉还是当初弄个小吃店的想法是对的,让张春来练练手比较合适,这次真的有点玩大了。

溜溜达达的出了县城东门,行人居然变多了起来,比城里街上的人还要更多一些。有挑着担子的,有背着褡裢的,更多的是搬搬抬抬卖苦力的。行人中步行的人居多,偶尔能碰上骑着毛驴的,还有赶着驴车、骡车拉人拉货的。

一直往东走就到了濡水边上,葛明此时才知道原来这么近,都不超过两里地。还好北方雨水天气不多,这要是在南方,县城距离河这么近,遇上洪水可怎么办?

到了河边也就热闹了起来,远远看去就能看到河边好像有两个码头,还分了左右,难道一个出港一个进港?古代已经这么先进了?

再远望濡水,从北往南流动,如同一条玉带一般,河水居然比较平静,看来葛明是瞎操心了,古人又不是傻子,在这里建城肯定是有考虑过河的因素了。

等到了码头这里就非常热闹了,叫卖声、呼喊声、打骂声,葛明倍感有趣,这总算有点烟火气了。

濡水从北往南流,再往南就注入渤海了。临渝的地理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水路运输非常便利,是河北东部从南到北的必经之路。濡水南通大海,北通草原,也算客商云集之地。河东就是平洲府衙的所在地卢龙,这年头又没有大桥,只能通坐船沟通东西两岸。

葛明猜得果然没错,确实是两个相邻的码头,不过并一进一出,南边的码头都是客船,北边的码头都是商船。商船要卸货、上货,占码头的时间长,所以更大一些,南边的码头明显就小了不少。

叫卖的小贩在南边码头更多一些,但是卖苦力的都往北边码头扎堆。正巧这时候有商船靠岸,一群青壮穿着短裤光着上身,一窝蜂的冲了过去,生怕抢不到活干。

“袁先生,没想到码头这么热闹,居然有这么多商船和客船。”

袁老道不屑的说到:“那是自然,临渝的地理位置还算比较优越。前段时间你不是在庄子上拍胸脯,说今年每家都能分上一头牛吗?老道当时就帮你琢磨了,带着烈酒、麦芽糖,从码头出发一直北上,很快就能进入草原,刚好是奚族的领地,到时候还真的能换不少牛马回来。”

“嘿嘿,小子你虽然聪慧,可惜见识实在不足。”看来出来走走还是有用的,袁老道心情好像好了不少。

“袁先生见多识广,哪里是小子比得上的?不知道烈酒和糖准备的怎么样了,这要是换不回牛马,你小子这人可是丢大发了。”袁老道听后笑而不语。

葛明接着说到:“这么多客商,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到城里吃饭,光凭着城里的人来吃饭,酒楼非要垮不可。”

袁老道观察了片刻,指了指两边的码头说到:“你看这里有不少小贩,也有不少卖吃食的,卖苦力的肯定不会去城里吃,不过客商、客人还真有可能。”

葛明看着这些客商和客人,心里感叹着:这将来都是我的收成啊,可是如何让他们能去自己酒楼吃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