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10章 分羊肉

大唐钓鱼人 第10章 分羊肉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禄伯、福伯,这羊看起来真肥,今天算是有口福了。”趁着大家忙活没注意,葛明赶紧把嘴角擦了擦。

“小郎君先去屋里歇会儿,喝点水,羊肉还需要一些功夫,别弄脏了衣服。”禄伯转身对旁边人又说到:“咱们都麻利点,小郎君怕是已经饿了。”

“春来,你先别弄那些下水,先把羊肉给炖上,咱庄子里就数你羊肉炖的好吃。”张春来正在另外一口锅旁边收拾羊下水,听到禄伯的话赶紧把手洗了洗,准备先把羊肉炖上。难怪两口大锅,一口炖羊肉,一口炖下水,估计是怕葛明不吃下水的缘故。

“春来大哥,下水搞干净炖在一起,不然没什么油水,下水也不好吃。”接着又说道:“羊小肠就别吃了,洗干净刮掉油脂,只剩下一层皮,晒干了有大用处,以后羊小肠都这样处理。”

虽然张春来不知道小肠晒干之后有什么用处,但是主家说的都要听,哪怕是个孩子。

葛明进了屋子喝上一点井水,找个蒲团坐下,一边揉揉自己胖胖的小短腿,一边盘算着造纸的事。马上农忙了,造纸的是要拖后才行,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夏收、秋收重要的事。不过材料需要先准备齐全,麦秸、谷草提前放在山坡上风吹日晒雨淋。

需要买点砖头,池子挖好之后用砖头砌好,还需要用到松香粘连,不然会渗水。泡料的池子就挖在河边,两个池子就足够了,毕竟是先试一试,万一不成损失小些。

听禄伯说那条河是活水,直通濡水,濡水往南就入海了。再说这不是后世的造纸,没有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最多就是用点石灰,对环境影响不大。

抄纸的池子弄上山脚下,还需要搭几个棚子方便干活,至少需要不少木料才行。火墙必须在棚子里,不然风一吹纸就被吹跑了。葛明对此时的物价没什么概念,更不知道能够从父母那里要来多少钱。

盘算来盘算去,再加上玩了半天有点累,坐在蒲团上开始打盹,没过一会人就趴在蒲团上睡着了。大人的心性,孩子的身体,玩上一会就觉得犯困,果然是能吃又能睡的时候。

一阵肉香传到鼻腔,肚子也咕咕叫起来,葛明在迷迷糊糊中醒来,刚好小猴子一身汗从外面进来。看到葛明正在起身,便赶紧过来扶了一把。

“小郎君,那些娃子都玩疯了,庄子里大人下地回来才散。”

葛明心想,看你这一身汗怕是也玩疯了。

“小猴子,等回到城里本小郎君做个好玩的玩具,保管你在这些孩子面前出风头。”小猴子听后给葛明揉揉肩膀,刚才葛明趴在蒲团上睡着的,肩膀酸痛的很。

禄伯托盘上端来了饭菜,一大碗小米饭,半只羊腿,还有一碗绿色的汤羹,还飘着一点蛋花。

“小郎君,午饭准备好了。”说完把饭菜一样样放在葛明面前的矮几上,葛明让禄伯也坐下来吃饭,禄伯死活不愿意,说是院子里面宽敞。

下人不能和主人家坐在一起吃饭,否则叫做没大没小,葛明也没有强求,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

羊腿虽然只是清水煮的,但是羊肉比较新鲜,虽然只有盐调味但是味道还算不错,一般人真心做不出这么好的味道,看来张春来还是个炖羊肉的能手。

看着伺候自己的小猴子,口水已经滴滴答答了,葛明撕下来一大块肉分给了小猴子,在小猴子呼噜呼噜吃肉的声音中葛明的胃口都变好了不少,或许是对肉食的渴望,后世觉几乎不吃羊肉的葛明也吃的香甜。

一口羊肉一口小米饭,这顿饭吃的非常惬意。自己看了看绿色的汤羹,原来是冬葵羹,以前葛明出差去福建的时候吃过。据说这东西是古代最重要的绿菜,缺点是茎秆上全是绒毛,后世一般是清水加食用碱或者小苏打煮一下,捞出来切碎再做汤羹,茎秆上的绒毛会软化,口感会更好一些。

用过了中饭,葛明起身出房门溜达溜达消消食,看到院子里这里蹲一个、那里坐一个,肉汤浇在小米饭上,再来几块羊肉、羊下水,一个个吃的津水滴答,怕是更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看到葛明出来赶紧起身喊:“小郎君”,葛明见状赶紧摆摆手,让这些人继续吃饭。

“禄伯,今天可是春来大哥炖的羊肉?真香!汤羹也不错。”

禄伯抹抹嘴,笑着说到:“小郎君见笑了,正是我家春来做的饭食。这孩子干农活是个二把刀,要说做饭做菜,在庄子上绝对是把好手。”禄伯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又接着说到:“农家人不好好干农活,做饭好有什么用?那是婆娘做的事。”

葛明看到张春来的黑脸也有发红,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吃肉喝汤热的。

葛明看到张春来有些窘迫,打圆场到:“禄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好的厨师就没有妇人。”

“春来大哥,我以前看过一本食谱,有空咱们一起研究研究,把东西做的更好吃这就是本事。”张春来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看来这个春来大哥是个闷葫芦,或者是跟自己还不熟悉。

禄伯心想主家说做饭好吃也算本事,那就是本事。没见府里的厨娘除了做饭就不做其他活吗?城里下人里面就数厨娘最胖。

葛明后世做菜还算不错,至少朋友都这么说。当然了,朋友说你做饭好吃未必是真心的,可能是因为自己懒得动手而已。

葛明已经受够了唐朝的蒸煮炖烤,看来可以适当教张春来一些其他菜式的做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门外叽叽喳喳,原来是上午一起玩耍的一群小屁孩,正在探头往里面看,鼻子还一吸一吸的,口水滴答的老长。

肉对于孩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不要说这个时代穷人家肉食极为稀少,就算生活富足的后世,谁家孩子都是爱吃肉不爱吃素菜的,连哄带骗的让娃多少吃口蔬菜。吃肉,这并非是单纯的口腹之欲,其实跟身体生长有很大的关系。

葛明一看锅里还有不少羊肉和羊杂碎,这大热天的不吃到了晚上就坏了。葛明便对禄伯说到:“禄伯,把剩下的肉和下水切切,连肉带汤的给我的这些小伙伴们每人来一碗。”

“小郎君心善,这些年庄子上还是苦,娃子一年也吃不上一口肉食。”禄伯说完把大碗里的饭菜呼噜噜吃完,这才转身对门口的娃子喊道:“你们这群小东西,小郎君仁义,今天每人都有一碗肉汤。”

一群娃子眼珠子瞪得老大,不可置信的吸吸口水,但是没人敢进来。

葛明见状来到门口,已经用过饭的禄伯和福伯跟在自己身后。

“你们排好队稍等一会,可不能争抢,让春来大哥把肉切好了再分。”

张春来不愧是有基础的农家厨子,看来自学过刀工,羊肉、羊下水切成薄片,案板上放了一大堆。可是如何分呢?这就让葛明有点为难了,庄子上三十户人家,跟自己一起玩的孩子只有眼前的这几个,这几个因为年纪太小,下地也帮不上什么忙,稍大的孩子都跟着下地去了。

葛明挠挠头,剩下的肉并不多,每家都有的话也不现实。没道理跟着父母下地的娃子没肉吃,在家玩的娃子有肉吃,这应该怎么办?

现在只能顾小不顾大了,葛明认为自己都穿越过来了,总有一天能让庄子上天天吃上肉,这点如果都做不到,超出别人一千多年的见识岂不是一点用也没有。

看到张春来把东西已经弄好,葛明便对张富贵说到:“张富贵,你负责给大家分肉装汤,但是你最后一个拿。”

身后的禄伯和福伯相互看了一眼对方,心想小郎君这么小的年纪,比粗枝大叶的葛三爷明聪太多了。这两人都是葛家的老人,尤其是禄伯,禄伯想到当年葛三爷这个年纪时,还双腿夹着竹竿,拍着自己屁股“驾驾驾”的骑马玩呢。

小猴子在地上摆上了几个大碗,张富贵先给每人来一勺肉,再来一勺汤,两轮之后肉和汤也就分完了,还算公平公正。别看张富贵流着鼻涕有点傻,其实还有点内秀。

一群娃子轻手轻脚的端着大碗各自回家,生怕肉汤会流出来。孩子应该是把肉汤端回家给父母、哥姐,全家人一起享用,看来这个时代的孩子比后世的孩子懂事。

看的葛明又是心酸又是感动,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拿到碗之后呼噜呼噜就吃肉喝汤了,倒不是不孝顺父母,后世实在不缺肉吃。

“禄伯,福伯,庄子上农田并不少,为何生活依旧如此清苦呢?”葛明在门口转身向家里的两位老人发问。

禄伯想了一下说到:“小郎君,庄子上每家每户都有不少田地,咱庄子上的地自然也是最好的。可是少壮丁、少畜力,无论怎么拼命都种不完这么多地。”

福伯也在旁边补充到:“整个庄子三十户人家,只有五头壮牛可以耕地,每年春种的时候要抽签排队用牛。每家仅限耕种十亩地,不然轮到其他家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耕种时机。”

福伯叹气了一声又说到:“不是田少,是没有牛马,这么多田地想种也种不上。轮到别家用牛了,自家地就只能男丁拖着犁来耕地,一天累死累活也种不了多少。”

“咱庄子还算好的,有的庄子整个庄子都没有一头牛,全家老小一起拖着梨耕地。家里连男丁都没有的人家,就用削尖的木棍田里戳洞,撒上种子就算春种了。真是种一葫芦收两瓢,造孽哦。”

这是贞观之治?这不就是原始社会吗?葛明想了想又问到:“福伯、禄伯,咱是买不到牛,还是买不起牛?”

禄伯说到:“小郎君,大业年间东征高丽,壮丁、农畜被征用了很多,基本都没回来。咱河北缺牛,买不到牛,也买不起牛。要不是老爷有点私心,咱庄子上怕是一头牛都没有。”

”现在的行市一头牛至少十贯钱,还经常买不到。这要在人牙子手上,十贯钱能买十个大姑娘。人要吃粮,牛吃草就行,最多农忙的时候给点谷子、豆子吃,最多再加点盐巴,大姑娘可耕不了田。”

葛明心里不住哀叹,十个大姑娘比不上一头牛?要是从干农活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

古代杀耕牛是犯法的,这律法在当时极为合理,牛是农耕文明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一头牛在家里的地位比户主都高。要是谁家有头牛,基本都是跟伺候祖宗一样伺候着。

正在葛明心里不住感叹的时候,庄子上人纷纷走出家门,往葛家这边靠拢。还有几家大人端着空碗的,应该是过来还碗的。一个个穿的破破烂烂,面黄肌瘦,这就是葛家庄子的农户?这跟乞丐有什么区别?尤其是端着大碗的几个。

看来啊,本小郎君是不能躺平了,总要为这些努力又辛苦,但是依然吃不上肉的人做点什么。

人群里男的少,女的多,这是个奇怪的现象。庄户们以前听说小郎君是个傻子,家里的娃子上午跟小郎君一起玩耍,说小郎君不是傻子,还教他们玩“跳房子”的游戏。

房子可是不能跳,不摔死也会摔个断胳膊断腿,看来家里娃子的话不能信,小郎君多半还是病没好。所以大家一起过来见见小郎君,看看葛明到底是不是个傻子。

是不是傻子看神态就知道了,见到葛明正常人一样站在大门口,一大群人过来给葛明行礼,叽叽喳喳的吵闹一片。

葛明见状先是吓了一跳,可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最后背着手小大人一般,吸了口气大声喊到:“各位乡亲父老,我今天到庄子才知道你们生活艰辛,我虽年幼,也想为庄子上做点什么。”

庄子上人听到之后瞬间安静下来,古人最终承诺,都在等着葛明接下来会说点什么。

葛明继续喊道:“我打算在庄子上弄个作坊,夏收之后就开工,能给大家多个进项。”葛明说完,这群人居然是沉默的,没有一点反应,葛明挠挠头,心想难道说错什么了?

难道这些人不相信我?看来还需要点猛药:“本小郎君保证,明年让每家都有牛,逢年过节都能吃上肉。”

葛明小胸脯拍得山响,后世的毛病又犯了。想当初做商务,说到底更多的就是靠忽悠,拿到项目再说,讲究的是吃不下、先含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