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17章 弄点烈酒做酒米

大唐钓鱼人 第17章 弄点烈酒做酒米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一只雪白的大鹅就放在厨房里,绑着双腿不停扑腾。胖胖的荣婶就守在边上,看大鹅扑腾远了就给踢回来,荣婶主要是好奇,不知道小郎君到底要搞什么鬼。

荣婶以前听读书人说过买珠还椟的故事,据说那是个傻子才能办出来的事,把珠子还给人家,自己只要个盒子。都说小郎君病已经好了,容婶对此表示有所怀疑,为了鹅毛买大鹅,这明显就是病还没好。

鹅毛笔的制作很简单,只是成功率不高而已。鹅毛笔的原理就是羽毛梗中絮状物会吸入墨汁,就能达到书写的目的,其实早期的钢笔原理就是源自鹅毛笔。

鹅毛笔这东西材质最好的是孔雀翎,并且比较粗,比较好抓握。其次就是鹅毛了,不过只能使用翅膀上的几根最粗壮的羽翎。

葛明吩咐荣婶把大鹅翅膀上的毛拔下来几根,一声声大鹅的惨叫听得葛明心惊肉跳。葛明心说:大鹅啊大鹅,你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再说这样总比宰了你拔毛的好吧?到时候留你一条小命也就是了。

鹅是会凫水的,因为羽毛中有油脂可以防止水渗入,所以想要做成鹅毛笔首选需要去油脂,否则有油脂就不能吸入墨汁了。

葛明让厨房弄点细沙过来,放到大锅上稍稍烧热,然后把鹅毛根放到烧热的沙子里,鹅毛上的油脂就被热砂吸附了。看起来非常简单,问题在于温度不够效果不好,温度过了鹅毛就焦脆了,如同后世的厨师做菜一般,讲究的是也个火候。

荣婶等人目瞪口呆,细沙这东西厨房经常用来炒黄豆,热度均匀不至于把黄豆炒糊了,这样炒出来的黄豆酥脆不苦,小郎君用细沙炒鹅毛,这是个什么道理?鹅毛难道比鹅肉还要好吃,要老婆子说小郎君病就是没有好。

在荣婶内心嘀嘀咕咕时,六根鹅毛全部炒好了,居然没有一根焦黄的,至于能不能用就未可知了。荣婶好歹是厨娘之首,刀工还是有的,葛明拜托容婶把鹅毛根部用刀慢慢削成斜角,然后找块磨刀石把尖儿打磨光滑。

最后吩咐容婶不要把鹅杀了,这是功臣呀,再说家里连只狗都没有,大鹅这东西完全可以看家护院。荣婶又看不懂了,鹅毛炒好了到底能不能吃?大鹅拔几根毛就不杀了?鹅肉不香吗?

葛明带着小猴子和丁香杀回房间,吩咐小猴子把纸铺在书桌上,让丁香帮忙磨墨。葛明把鹅毛笔放在磨好的墨汁里,眼见墨水随着鹅毛中絮状物网上吸附,葛明心中大喜,看来是成了。

迫不及待拿起鹅毛笔,在纸上写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哈哈哈,果然成功了。

丁香不识字,疑惑的问到:“小郎君,这鹅毛是用来写字的?”

“当然了,这叫做鹅毛笔,就是用来写字的,尤其适合写小字和画图、画画,这可是好东西。”

有了硬笔之后拼音就好写多了,想到上午学到的字需要整理整理,便开始专注整理笔记了。好记忆永远不如烂笔头,这个习惯葛明后世就有,尤其是上班之后事情多、年纪大、记忆差,那就更需要记忆了。

硬笔拿在手中,从左往右,自上而下的书写习惯瞬间占据了大脑。

仔仔细细写上今天认识的繁体字,然后写上拼音画上音调,把袁老道对于字的本意解释也写上。整理的过程也能加强记忆,一切动力来源就是不想成为文盲,好歹自己后世是读过大学的。

写了良久之后葛明才反应过来,书写方向跟这个时代不同,一拍脑袋心想就这样了,拼音字母如果从上往下写,怕是自己都不认识,就这样了,反正是自己看,于是继续开始整理笔记。

丁香看到葛明专注写字,悄悄退出房间,轻轻带上房门,回到内宅找刘氏汇报去了。

“夫人,夫人。”

“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刘氏看丁香跑的着急,而且大呼大叫,难不成明儿又出事了?

“夫人,夫人,小郎君用鹅毛做了几支笔,在墨汁里蘸一下就能写好多字,奴婢虽然不认字,但是看那些字又小又细,还蛮好看的,小郎君说最适合写小字和画图、画画。”

刘氏拍拍胸脯,说到:“大呼小叫的,差点把我吓死。”

刘氏突然想到,自己年幼时听父亲说过,毛笔是蒙恬发明的,那可是个大官啊。如今我家明儿用鹅毛做笔,说不定以后真的前途无量。不禁幻想到,前几天明儿说以后给我争个诰命夫人回来,哎呀,说不定还真能成。

“夫人,夫人。夫人。”丁香喊了几遍,才把刘氏从幻想中拉回来。刘氏打发丁香去候着葛明,等葛明写完了字把功课带过来,自己赶紧去后院给祖先上炷香,感谢祖先保佑。

鹅毛笔书写速度太快了,远不是毛笔能比的,一个上午学的繁体字,不到一刻钟就整理好了。葛明站起身来,揉揉双手打算轻松一些。

年纪小,手上没什么力气,写字居然能写的手酸。正在这时候福伯就来了,说是外面有个铁匠求见,福伯本想打发了,不过看着可怜就来通报一声。

“见啊,还是二进院的客厅,让他候着。”说完葛明开始整理记录好的笔记,福伯出门转告下人把铁匠带到客厅去。然后凑过来看葛明正在整理的笔记,只觉得从没见过这么纤细的小字,还有些鬼画符的东西。

旁边一张白纸上写着几个字:歌天向项曲鹅鹅鹅,看得福伯一头雾水。好像是个牌匾,不然也不会只有一行字,卖鹅的?小郎君给卖鹅的写了一个牌匾?难怪铁匠都要见,福伯不禁挠挠头。

一头雾水的福伯,陪着葛明来到了上次见木匠坊掌柜的客厅。就见一个黑脸的汉子站在厅外,身材魁梧,蓝色短衣短裤全是补丁,露出的皮肤上点点疤痕,完全看不出年纪来,显得很是局促紧张。

一个铁匠想要见县令家小郎君,勇气的确可嘉,不过大多时候是被轰出去的。

福伯说到:“那个汉子,这就是我家小郎君。”

黑脸汉子赶紧跑过来跪在葛明身前,葛明依旧不习惯下跪这一套,赶紧把汉子扶了起来。

葛明笑着说到:“你见本小郎君所为何事?莫要紧张,有什么说什么。”

或许是葛明的微笑给了鼓励,黑脸汉子组织半天语言才说到:“小郎君,小人名叫罗二狗,是城里的铁匠。昨天小郎君身边的小厮来打造了一个铁环,不成想今天好多人大人带着孩子来问能否给他们打造。小的知道这是小郎君想出来的玩具,没有小郎君吩咐小的实在不敢给旁人打造。”

葛明心想果然是这件事,让小猴子推着铁环到处走,目的就在于宣传。城里的娃看到哪里有不想玩的,在这个树叶都能玩半天的时代,回到家跟父母吵闹要玩铁环,也就有了家长带着娃去铁匠铺的事情。

葛明就知道铁匠不敢私自打造,上门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葛明从没想过从工匠身上赚钱,如果有机会反而希望能帮助到这些匠人。别看匠人地位比商人高一点,但是收入很低,更没有土地,经常朝不保夕。

葛明笑着说到:“打造就是了,本小郎君允许了。”

扑通一声,黑脸汉子又跪下了,哭的像个月子里的娃,看得葛明一脸黑线。不至于吧,有这么感动吗?本小郎君话都没说完呢。

葛明哪里知道罗二狗的苦,罗二狗今年不过三十岁,看起来说五十都有人信。十岁开始学徒做铁匠,每天满脸灰尘,身上疤痕更是无数。存了十几年的钱,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生了一子一女,虽然清苦,但是也算有个家。

去年婆娘病倒了,为了买药,半年时间家底花了个精光。能找的亲戚朋友都找过了,一个打铁的汉子低眉顺眼到处说好话,可是大家都不富裕,帮忙有限。

婆娘断药几天了,两个娃子也今天一顿明天一顿,饿得天天哭。昨天县令家小郎君身边的小厮拿来一张图纸,说是玩具,狠着心要价十文,好歹给婆娘买了付药,算是续上了命,孩子也吃了顿饱饭。

不知为何今天好多人来问铁环的事,可是这是人家县令家小郎君画的图纸,自己可不敢私自打造。可是家里实在太穷,生意又不好,用不了几天婆娘就会断药,娃就断粮了。

大着胆子想来求求县令家小郎君,想都没想过小郎君能见自己,现在还允了自己,怎能不感动?

葛明尴尬的看着罗二狗哭了良久,总算等到这汉子平静下来,葛明让这个汉子赶紧起来。

葛明说到:“不过本小郎君有个条件,帮我打造一个东西。”

罗二狗说到:“小郎君放心,小的一定办好。”

葛明吩咐人去拿了鹅毛笔和纸过来,三两笔画了一个铁帽子,标注好尺寸,帽子顶上还要开个洞。随手递给了罗二狗,“用薄铁皮制作就行,造好了早点送过来,去吧。”

罗二狗接过图纸,一眼就看明白了,拍着胸脯说,以后不管打造什么都可以找他,不要一文钱。

罗二狗揣着图纸走了,福伯陪着葛明往自己跨院走,路过袁老道跨院时又见到老道就在院内树荫下看书。

葛明赶紧过去行礼,笑着说到:“袁道长醒了?可要耍贱给小子看?”

“耍剑?本老道又不会功夫,耍什么剑?小子,老道且问你,那天木匠坊掌柜的来,求你一张图纸你收了十贯,今天铁匠来为何分文不取?”

“小子听说人世间有三苦,砍柴,打铁,卖豆腐。铁匠已经够苦了,小子哪里忍心要钱,再说小子从没听说过哪个铁匠有钱的。图纸送他也算帮穷了,再说他也不是白得,需要帮我打造点东西,这不是施舍,是交换。”

袁老道竖起拇指夸赞到:“小子不错,有善心,确实有我道家风范。”

葛明一听这老道又说道家,一会怕是又想要自己当小老道,遂带着福伯赶紧回到自己跨院。

葛明让铁匠打造的是后世简单的蒸酒工具,葛明不好酒,蒸酒的目的说起来丢人,完全是为了钓鱼。钓鱼需要打窝,俗话说想要鱼上岸,要拿粮食换。窝料中最常见的就是酒米了,就是白酒泡小米,要是有点香料的话效果更好,不过需要使用高度白酒才行,这东西现在可是没有,只能靠自己蒸一点。

刘氏说夏收的时候让葛明去庄子上待几天,夏收不夏收的葛明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想到庄子北面的那条河,不禁心痒难耐,钓鱼瘾又发作了。鱼竿这些已经提前买好了,葛明庆幸是在母亲大人收自己钱之前就买了。

其实蒸酒没那么麻烦,一个大铁锅倒上水,木桶里放酒之后放在铁锅里,木桶盖上盖子,盖子上穿上一根竹竿,加热大锅之后酒精就会被蒸出来,度数足够做酒米使用了。主要是量不用多,稍微有点就行。

葛明现在盘算的是手上没钱,买不起便宜的浊酒,需要从福伯身上下功夫了。

“福伯,袁道长虽然是个道士,但是对四书五经都比较精通,我上午跟着他学习了不少东西,咱应该好好感谢感谢袁道长才是。”

“福伯,我看袁道长好酒,嫌中午的酒喝起来没劲,我知道有个方法可以让酒变得更浓,不如请福伯买几坛浊酒回来,做成烈酒也好让袁道长尽兴,以后也好跟着他多学点东西。”刘氏曾经说过,虽然收了葛明的钱,但是需要买什么东西可以让福伯去买。

福伯完全看不出来葛明说瞎话,眼见小郎君如此好学,又尊师重道,根本就不用请示夫人,决定亲自去买酒,买多多的酒。

出门之前福伯又对葛明说:“小郎君,阿郎也好酒。”

“知道知道,先孝敬父亲大人,剩下的给袁道长尝尝也就是了。”听到葛明这样说,福伯乐呵呵的出门买酒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