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尊之凌云壮志 > 第144章 考核(三)

女尊之凌云壮志 第144章 考核(三)

作者:五星月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51 来源:小说旗

这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早朝的钟声在大殿中回荡。女帝凌珍端坐在龙椅上,威严而庄重地俯视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早朝的议程进行得很顺利,官员们依次上奏各种事务,女帝也一一做出决策。然而,就在早朝即将结束之际,女帝突然让江承宣读了一份皇家学院的诏书。

江承站在朝堂中央,手持诏书,高声宣读起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诏书的内容是关于皇家学院的招生计划,旨在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提供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江承的话音刚落,五皇女的姑姑翰林学士刘美霖就站了出来,她面露不满地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不妥。男子无才便是德,朝廷可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但让他们读书上学堂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

刘美霖的话引起了朝堂上的一阵骚动,一些年老的官员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她的观点。

这时,户部尚书江颜回站了出来,他反驳道:“刘学士此言差矣。那些孤儿虽然年幼,但也是劳动力。让他们学习厨艺、绣花、算术等技艺,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还能为朝廷出一份力。

陛下能拿出自己私库的银两来培养他们,可见对百姓的怜爱之心,老臣觉得此举并无不妥。陛下乃我大周的盛世女帝,此举更是彰显陛下的仁德之心。”

江颜回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一些官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忠义侯、忠勇侯、靖国公等人也纷纷出言支持户部尚书,好多大臣见此也出言附和。

凌云感激的看了户部尚书一眼,这位姑祖母对自己的爱护之情她领了,她的请求自己也会尽量满足。

凌云站出来说道:“启禀母皇,儿臣认为皇家学院也要对外招收学子,无论是男孩女孩都可以报名,还有如果有一技之长者,也可以来皇家学院参加夫子的考核,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凌珍赞同的点了点头:“太女所言有理,有些技艺埋没了也是我大周的损失。这件事就全权交由你来操办,退朝!”

最后几人的反对也没掀起什么大浪,结果早朝是以群臣跪地高呼’陛下仁德‘而结束。

清晨,阳光洒在宏伟的宫殿上,凌云身着朝服,步履稳健地走出朝堂。他的目的地是户部,那里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收支和账目记录。

一进入户部,凌云就感受到了一种忙碌而有序的氛围。衙门里当差的都是女子,她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整理文件,有的在计算账目,还有的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而记录账目的工作则由小吏们承担,他们熟练地书写着每一笔收支,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官员们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他们只需在最后核对账目,确认没有问题后签名即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如果最终结果出现问题,承担责任的依然是官员们。

凌云在户部内转了一圈,观察着官吏们的工作状态。他看到有些人抱着厚厚的账簿匆匆忙忙地走来走去,仿佛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这些忙碌的身影让凌云对户部的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与江颜回会面时,凌云主要询问了今天朝堂上反对开设皇家学堂的朝臣情况。江颜回为官近四十年,对朝廷中的各种势力和人物都非常了解。他详细地向凌云介绍了那些反对者的背景、立场和可能的动机。

凌云认真倾听着江颜回的讲述,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江颜回知无不言,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凌云。

最后,凌云表示等国丧结束后,他会与江府的孙辈们先见个面,互相了解一下。这不仅是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更是为了双方能提前培养培养感情。

凌云到了皇家学院,张媛组织的夫子考核已经开始了,看到凌云到来都起身行礼问安,凌云挥挥手让众人起来,一个个光头才开始各忙各的,看的凌云莫名的有些喜感。

现在考核的科目是绘画和刺绣,张媛坐在凌云旁边小声为她介绍,因为有人绘画和刺绣都报名了,所以只能将考核时间拉长了,现在绘画考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了。

凌云下去转了转,来到中间的一名考生后面。他的笔触轻盈而流畅,画上已经勾勒出庭院的轮廓,那石拱门、垂柳、池塘,在他的笔下很是清晰。每一笔都蕴含着他对眼前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画中的石拱门线条古朴厚重,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垂柳的枝条则柔软飘逸,尽显春日的灵动。 随后,他加重笔墨,描绘池塘中的荷叶。

毛笔在宣纸上舞动,荷叶的形态栩栩如生,有的刚刚露出水面,鲜嫩欲滴;有的已经舒展开来,如一把把绿色的小伞。荷叶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微风中的轻轻颤动。

最后,他蘸上淡墨,在画面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诗:“江南春日好,庭院韵悠长。荷叶蜻蜓舞,诗意满画堂。”字体飘逸洒脱,与画作相得益彰。

他仿佛没察觉到凌云的目光,最后又在角落处写上名字和年号,刘温玉。

凌云接着一个一个看过去,又有一个光头的画作吸引了凌云的目光,这人运笔之间,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竹干的挺拔坚韧在他的笔下尽显。那线条犹如灵动的游龙,又似坚韧的丝线,赋予了竹子生命的力量。

接着,他开始描绘竹枝。他笔锋一转,侧锋行笔,竹枝从竹干上斜逸而出,粗细有致,曲直得当。每一根竹枝都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不时审视画面,调整笔触,力求将竹枝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完竹干和竹枝,他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准备画竹叶。这是画竹的关键,竹叶的形态、疏密、浓淡,都关乎整幅画的成败。

他蘸饱墨汁,以中锋运笔,快速而有力地在纸上挥洒。一片片竹叶犹如翠羽飘落,或浓或淡,或聚或散,疏密相间,层次分明。墨色的变化在宣纸上形成了独特的韵律,仿佛能听到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随着笔墨的不断挥洒,画面上的竹子逐渐鲜活起来。他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之中,微风拂过,竹影摇曳,他能感受到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在他的笔下,好像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好像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他终于完成了这幅画作,放下手中的笔,长舒一口气。眼前的这幅墨竹图,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与韵味。竹干挺拔,竹枝柔韧,竹叶灵动,整幅画墨韵生动,意境深远。 他凝视着画作,最后满意的点点头,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方云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