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有些白霜,雾蒙蒙的天气总是扰人。
近些日子有不少的百姓失踪,一时间竟然有些人心惶惶。
不过好在各地的守军已经严加戒备。
庆平县中,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担忧重重,那青石路上更是不断的传来马蹄声音。
声音很大,而伴随着往往有拖拽还有厉声咒骂的声音。
一间民房内,年龄不过十五,长相清秀的少年却是看着雾气之中有些透身的黑影,问向身边编筐中年妇女。
“阿娘,这是哪里的大人啊,应该不是县城里面的军太爷,看上去太不像了。”
那中年妇女哪里有什么见识,虽然认识,但是也说不出来。
只是听说叫什么虎豹骑。
她还纳闷,好端端的这些汉子,怎么取一个大虫的名字?
叫什么神兵天将不是更威武霸气吗?
她的目光看向身边一位颇为寒酸,看着手中书籍的中年人。
中年人笑容温和,眼神中略微带有一丝敬仰,看着手中泛黄的纸。
无论是手中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学识。
还是那外面的阵阵马蹄,都是出自那个人的手笔。
魏渊,大将军。
想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本以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自己家的三亩田地就这么过一辈子。
更是从来没想到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接触只有贵族老爷才能接触的书籍。
当年时任冀州总管的魏大将军推行这印刷术。
至于受到了不少贵族老爷的攻讦。
那些贵族老爷才不愿意让泥腿子学字,坏了他们统治的根基。
好在是大将军乾纲独断,顶着无穷无尽的压力办成了此事。
为天下的寒门开了一条出路。
冀州苦寒,时常有蛮子骚扰,别说读书了,就连有个安稳的日子都不容易。
而自从魏大将军上任之后,这冀州一天比一天安宁,田亩一年比一年多。
就连进京赶考的秀才童子都是成群结队了。
魏大将军,真不愧是被立生祠的神人啊。
回过神来,他笑着对自家儿子说道。
“那些汉子啊,那可都是咱们魏大将军的麾下,叫做虎豹骑,每个汉子手上都有数十个北边蛮子的人头在身上,功勋卓着啊!”
“侵略咱们的那些蛮子,都是这些人赶跑的?”
“是啊。是魏大将军赶跑的。”
“那我以后也要成为虎豹骑。”少年人拳头攥紧,却是立下志气。
那中年人却是笑骂说道。
“你可知道,虎豹骑的汉子们并非都是匹夫之勇,那读书也不差的,你看看你天天不学无术,日后可选不上。”
“那阿爹教我就是了!虎豹骑真厉害!真霸气!”
“你呀,你呀。”
嘎吱,嘎吱。
一家三口贫穷,中年也是潜心读书,外加上还有半大个小子,家境自然是贫穷的很。
寻常日子都是靠给人写写字,做些小活才活下来。
这不,家里前些年闹了兵祸,家里的房子被蛮子一把火烧了,田亩也被贵族老爷占了去,没办法作为流民背井离乡。
来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庆平县,本来以为要靠乞讨过日子,不成想有人却是接纳了他们。
那位老婆婆名字叫做徐氏,有一位儿子,早些年在边关受伤,只留下了一条手臂。
中年妇女虽然不懂读书,但是最起码的感激之情还是有人,这个世道的百姓很淳朴。
这不,立马起身,掀开锅,里面还有一颗鸡蛋。
看的少年直流口水。
然后就急忙的推开偏房的门,想要接那徐氏。
可是踏出门槛,却见到一位身穿青衣料子,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装饰。
却比自家夫君这位学塾夫子更像夫子的中年人正搀扶着徐氏。
脸上还挂着一抹温润笑容。
气质雍容,姿容更是....用夫君的一句话?风韵犹存?
可能是见惯了乡野百姓,在见到此等人物,她的内心竟然是有些局促,踌躇不敢上前。
可徐氏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笑着说道。
“虽然你住在我家,但是也算是我的客人,干嘛这么生分?我猜你今日是不是又给我煮了一个鸡子?”
那女人这才迟疑的走进去。
看着像是保镖,更加英武帅气的青年只是看了一眼,便让开了地方。
徐氏接过来手中的鸡子,剥开,没有放入口中,却是缓缓的放入那青衣中年的手里。
徐氏笑容有些勉强,说道。
“我儿事情的始末,这位官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那孩子从小就骄傲,这才着了妖人的道。”
“我知道官人的身份并不简单,这几日庆平县无数差人见到我更是拐弯抹角的询问官人,我这把老骨头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还是知道些人情道理的,不曾说,官人莫怕。”
青衣魏渊却是呵呵一笑。
“不打紧,不打紧,说了就说了。”
“家中无余财,我儿的抚恤金我娘俩一并都投给了学塾,那城东的学塾,就是不少退下来的好小子们建起来的,为的自然是让县内读书人变得更多一些。
官人不要妄动杀念,无人贪墨,衙门的大人们对我们这些军户都是不错的。”
“所以老太婆也只有这颗鸡子作为感谢。还请官人不要嫌弃。”
魏渊接过来,却是不嫌弃上面的灰尘,放入口中,笑着说道。
“平日里大鱼大肉吃的太多了,偶尔吃一吃,还觉得十分香甜。”
“老大人家中子嗣为国为民,征战沙场,子嗣功勋卓着,我们这些尸位素餐的人怎么好意思嫌弃的?”
“我家孩子不过是匹夫之勇,要说什么功勋,还是魏大将军的功劳多一些。不过,老婆子倒是想说一句题外话想问。
官人,你可见过那魏大将军?”
“见过。”
“听坊间说,那魏大将军身材魁梧,长得青面獠牙,当真吗?”
“非也”
“还有人说,魏大将军长相好似天兵下凡,英明神武。”
“非也。”
“那这魏大将军长的什么样子?”
“寻常的富家翁而已。”
“可惜,老婆子这辈子却是无缘一见了。”
徐氏顿了顿,有些迟疑的问道。
“老婆子平日里没有什么心愿,现在却是有些小事,还要麻烦一下大人。”
“老大人且说,能办,一定办。”
徐氏顺着记忆,指了指记忆中的偏房,笑着说道。
“这偏房里住着一家三口,妇女操持家业,丈夫读书平日里做小工,有个小子,生龙活虎。”
“丈夫虽然读书,但是却非死读书,平日里也没有那些穷酸的傲气,身上有些本事,大人看看能否用一用?算是给个生计。”
“小孩已经十五六了,算是小大人,可是如今两州之地选兵严格,天生吃不好穿不暖,如何竞争得过?”
“还请官人酌情一下。”
站在门槛处,一大一小两个男人见到魏渊,中年男人的眼神中闪烁着浓浓的不可置信。
小孩则是满眼好奇。
那青年儒生刚想跪下参拜,却见到魏渊摆了摆手。
魏渊笑着说道。
“老大人,这是让我徇私枉法?”
“如若没点本领,官人尽管驱逐他就是了,老婆子年纪大了,心软了些,脸皮厚了些,还请官人不要见怪。”
“那边让这位贤弟试一试?”
搀扶着徐氏走到门前,魏渊却是感叹说道。
“老大人,你觉得如今冀州光景如何,魏将军做的如何?”
“长治久安。魏大将军功德无量。”
“在某个时节,您是否会怨恨魏大将军,毕竟是他害的你的孩儿丢掉了一条胳膊。甚至是 ...丢了性命?”
“我儿丢掉了一条胳膊,换来的不仅是功勋,还有成千上百同胞百姓的命!值了!”
“魏大将军听到定然会很开心。”青衣笑着辞别,入了那马车中。
马车逐渐汇入汹涌兵潮,唯有那姗姗来迟的庆平县众多官吏,与那寒酸中年人齐齐跪在青石板路上喝道。
“恭送大将军!”
唯有徐氏靠着土墙上,如梦初醒。
久久失神。
“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