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林之悦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她坐在熟悉的工作台前,手中还紧握着那份奖励存折。
但此刻,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这上面。
那些恶意谣言和信息泄露事件,让她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沉重。
她知道,自己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没过一会儿,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林之悦疑惑地放下手中正翻阅的书籍,起身快步走向房门。
打开门的瞬间,只见两位身姿挺拔、身着笔挺军装的同志站在门口。
他们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
其中一位微微前倾,语气恭敬又沉稳地说道:“请问是林之悦同志吗?我们是林郎首长特意派来保护您的警卫员,我叫方宇,身旁是神情同样严肃的程明。往后您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尽管吩咐。”
林之悦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扫过,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诧异,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人是爸爸派来的?
他们身上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气息,难道是任务有了新变动?
但多年的历练让她迅速镇定下来,脸上恢复了一贯的从容。
她侧身,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说道:“请进,方同志,程同志。”
那声音清脆而亲切,仿佛我们是相识已久的故交 。
待他们走进屋内,她轻轻将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在研究院那间布置简洁却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院长满脸凝重,手中的笔重重搁在桌上,文件上标注的机密等级字样仿佛都透着危险的气息。
经过连日来不眠不休的调查,终于锁定了那个犯下大错的人——一个在研究院安稳度过了五年时光的工作人员。
此人平日里表现得中规中矩,谁能想到竟会做出偷盗资料并泄密这种令人发指的事。
现在,这个关键人物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踪迹全无。
院长心急如焚,深知事态严重,仅凭研究院自身力量难以迅速将其捉拿归案,于是果断向军区发出支援请求。
军区反应迅速,很快就派遣人员赶来。
而林之悦这边,对外面的混乱局势没有过多介入。
她一心扑在手头的科研工作上,计算机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打印一体机。
她心里盘算着,要是能把打印一体机也研制出来,不仅能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自己日后工作起来也能方便许多,提高科研效率。
她沉浸在各种数据和设计思路中,实验室里堆满了零件和图纸,她在其间忙碌穿梭,外界的纷扰似乎都与她无关。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打破了实验室的安静。
林之悦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工具,起身打开门查看情况。
这一看,她着实吃了一惊,整个国科院已经被严密保护起来,气氛严肃得让人喘不过气。
放眼望去,走廊上每个实验室门口都有身姿挺拔、荷枪实弹的军人值守,他们目光如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在这些严阵以待的军人当中,林之悦一眼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惊喜瞬间涌上心头,她快步上前喊道:“二哥,四哥,你们怎么来了?”
那声音里满是意外与喜悦,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多了一丝别样的温情 。
二哥和四哥闻声转过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哥走上前,抬手轻轻摸了摸林之悦的头,温柔地说:“小妹,我们接到任务,三叔派我们过来执行任务。知道你在这边,顺便可以看看你的情况。你这么久没回家,家里人都挺担心你的,念叨你好多回了。”
林之悦眼眶微微泛红,心里暖烘烘的,嘴上却说道:“二哥,四哥,我在这里挺好的。你们看,”
她指了指旁边的方宇和程明,“爸爸还给我派了两个警卫员,把我照顾得可周全了。”
紧接着,她一脸好奇地问,“对了,你们现在具体是在干嘛呢?”
四哥接话道:“我们现在在搜索内奸的踪迹。那家伙偷盗机密资料还泄密,性质太恶劣了。整个国科院从里到外,上上下下都找了一遍,愣是没找到他的踪影,也不知道他到底躲哪儿去了。”
说着,四哥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不甘。
二哥拍了拍腰间的配枪,语气坚定:“我们还得继续寻找,不把他揪出来,这事儿不算完,也没法跟上面交代,更没法给研究院一个交代。”
听到二哥的话,林之悦明白他们肩负重任,时间紧迫,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轻轻点了点头,关切地说道:“二哥,四哥,你们执行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就不耽误你们了,快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吧,我等你们回来。”
二哥和四哥对视一眼,向林之悦点头示意,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迅速消失在走廊的尽头,投入到紧张的搜寻工作中。
林之悦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到实验室,轻轻关上门,又一头扎进了科研工作里 。
她戴上防静电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电路板,这是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电路板上密布着各种芯片和电子元件,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测试。
林之悦仔细检查电路板上的焊点,确保每一个连接都牢固无误。
她知道,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然后,林之悦开始测试扫描模块测试。
林之悦仔细查看数据。
扫描模块是复印功能的关键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复印质量和速度。
实验显示,扫描模块在高分辨率模式下出现了轻微的图像模糊。
林之悦皱了皱眉,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能是光学镜头的对焦精度不够。”她沉思片刻,轻声嘀咕到。
“得调整一下镜头的参数,再测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