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综影视:过分觊觎 > 第70章 希望之光

综影视:过分觊觎 第70章 希望之光

作者:富贵家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03:53:23 来源:小说旗

载着好消息的拖拉机驶入云岭村时,夕阳正将最后一抹金色洒在泥泞的村道上。心怡老远就看见村委会前聚集的人群,他们像等待远行亲人归家一般翘首以盼。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眼尖的孩子率先喊了起来。

拖拉机还没停稳,村民们就围了上来。刘长福挤在最前面,脸上的皱纹因为紧张而更加深刻:\"怎么样?\"

心怡跳下车,举起手中的文件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批下来了!省里同意拨款治理地质灾害,咱们村不用搬迁了!\"

一瞬间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几个老人当场抹起了眼泪,妇女们双手合十不住念叨\"菩萨保佑\",孩子们虽然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跟着大人又蹦又跳。

刘长福颤抖着手接过文件,看了又看,突然深深地向心怡和周远鞠了一躬:\"我代表全村老少,谢谢你们!\"

心怡连忙扶住老人:\"刘叔,别这样!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当晚,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村民们拿出珍藏的米酒,杀了一只羊,举行了十年来最热闹的庆祝活动。心怡被推到了篝火中央,村民们轮番向她敬酒致谢,弄得她手足无措。

\"我真的不能喝了...\"心怡第五次推辞时,周远不动声色地接过她手中的碗,一饮而尽。

\"周老师好酒量!\"村民们起哄道。

借着火光,心怡看到周远的耳根已经通红,不知是酒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冲她眨了眨眼,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庆祝活动持续到深夜。人群散去后,心怡和周远被刘长福留下商量具体工作安排。

\"省里的一百五十万下周就能到县财政,\"心怡翻开笔记本,\"县里答应配套五十万,这样总共有两百万。根据地质队的方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她详细解释了挡土墙建设、排水系统改造和植被恢复计划。刘长福边听边点头,最后问道:\"这么大的工程,得请专业施工队吧?\"

\"大部分工程确实需要专业队伍,\"心怡点头,\"但我们可以组织村民参与一些辅助工作,既能节省成本,又能让大家有参与感。\"

\"我有个想法,\"周远突然开口,\"村里现在有三十多个留守劳动力,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工程队,由专业人员培训后承担部分工程,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为以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心怡眼前一亮:\"这主意太好了!等工程结束后,这支队伍可以转型为村办企业的施工队,承接周边村庄的小型工程。\"

三人越聊越兴奋,不知不觉已是凌晨。走出村委会时,夜空中繁星点点,山风带着初夏的微凉拂过面庞。

\"累了吧?我送你回去。\"周远自然而然地接过心怡沉甸甸的背包。

\"谢谢。\"心怡没有推辞,\"对了,明天我想先去学校看看。省教育厅答应拨的二十万教育专项资金应该也快到了,咱们得提前规划怎么用。\"

周远脚步一顿:\"你连教育资金也申请到了?\"

\"多亏了你那位在教育厅的同学帮忙。\"心怡笑道,\"他说很佩服你的选择,愿意全力支持。\"

周远低下头,踢开路上的小石子:\"其实...那不是我同学,是我父亲。\"

\"啊?\"心怡惊讶地停下脚步。

\"我父亲是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周远的声音很轻,\"我们...关系不太好。他反对我来支教,我们已经两年没联系了。这次为了村里,我才...\"

月光下,周远的侧脸线条紧绷,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心怡突然明白,这个看似温和的年轻人,骨子里有着怎样倔强的坚持。

\"周远,\"她轻声说,\"谢谢你为村子做的一切。\"

他抬起头,两人目光在夜色中交汇,一种无声的理解在彼此间流淌。

第二天一早,心怡和周远就来到村小学勘察。这所学校由三排平房组成,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墙壁开裂,屋顶漏雨,唯一的操场坑洼不平。

\"最紧迫的是屋顶和墙壁的修缮,\"周远指着一间教室,\"下雨天孩子们要打着伞上课。\"

心怡仔细记录着每处需要维修的地方:\"除了基本修缮,我们应该考虑长远发展。比如建一个图书室,配备多媒体教室,还有操场必须重新规划...\"

\"多媒体教室?\"周远苦笑,\"这里连稳定的电力都保证不了,经常停电。\"

\"那就一起解决!\"心怡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们可以申请电力改造项目,顺便把网络也通了。周远,孩子们不能因为生在山区就被时代抛弃!\"

周远怔怔地看着她,突然笑了:\"你知道吗?我刚来时也像你这样满腔热血,觉得能改变一切。但现实会一点点消磨你的热情。不过...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好像又找回当初的感觉了。\"

\"那就别放弃。\"心怡轻轻碰了碰他的肩膀,\"我们一起。\"

两人花了一整天时间,完成了学校改造的详细规划,包括短期急需的修缮和长期的发展蓝图。傍晚时分,他们正在操场边讨论篮球场的位置,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校门口传来:

\"哟,城里来的大专家在给我们规划未来呢?\"

心怡回头,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嘲讽。

\"张铁柱,你来干什么?\"周远明显绷紧了身体。

\"路过,看看热闹。\"张铁柱眯着眼打量心怡,\"听说你给村里要来了两百万?本事不小啊。不过...这些钱最后能有多少真正用在村里,就不好说了。\"

心怡皱眉:\"你这话什么意思?\"

\"心怡,别理他。\"周远拉住她的手臂,\"张铁柱是村里有名的刺头,常年在外打工,前几天才回来。\"

张铁柱冷笑一声:\"周老师,你护花使者当得挺称职啊。不过我劝这位城里来的大小姐,别以为读了几本书就能在乡下指手画脚。我们农民虽然没文化,但不傻!\"

说完,他扬长而去,留下心怡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

\"别往心里去,\"周远安慰道,\"他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想法。他们不相信会有人真心实意为村里办事,总觉得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心怡深吸一口气:\"我理解。改变需要时间,我会用行动证明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心怡忙得脚不沾地。白天,她奔波于各个工程现场,监督施工进度,解决突发问题;晚上,她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申请更多项目支持。周远则负责组织村民工程队,安排他们参与辅助施工和学习技术。

在两人的配合下,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挡土墙工程率先开工,大型机械开进了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引来村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好奇围观。

这天下午,心怡正在工地检查材料,突然听到一阵骚动。她跑过去,看到张铁柱带着几个村民正在和施工队争执。

\"怎么回事?\"她挤进人群。

\"蓝技术员,\"施工队长无奈地说,\"这位老乡非要我们先用他们村的石料,可我们是按合同从县里采购的...\"

\"县里的石料多贵啊!\"张铁柱大声说,\"我们后山就有采石场,质量不差,价格还便宜一半。你们非要从县里买,是不是吃了回扣?\"

围观村民开始窃窃私语,有人点头表示赞同。心怡感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自己背上。

\"张大哥,\"她保持冷静,\"工程用料有严格标准,必须经过质检。如果咱们村的石料符合要求,我当然优先用本村的。你能带我去采石场看看吗?\"

张铁柱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回应:\"现...现在?\"

\"就现在。\"心怡转向施工队长,\"李队长,麻烦您派个技术员一起去取样检测。\"

一行人来到后山采石场。心怡仔细查看了石料质量,并让技术员取了样品。检测结果出乎意料——云岭村的石料质量竟然优于县里的供货。

\"张大哥,谢谢你提醒!\"心怡真诚地说,\"我马上联系采购部门修改合同,以后就用咱们村的石料。不过...\"她话锋一转,\"采石需要规范操作,必须保证安全。你能不能负责组织这件事?\"

张铁柱彻底懵了:\"你...让我负责?\"

\"对啊,你最了解情况。\"心怡笑道,\"工资按市场价算,怎么样?\"

张铁柱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最终点了点头:\"成,我干。不过你别指望我感谢你!\"

\"公事公办,不用感谢。\"心怡伸出手,\"合作愉快。\"

张铁柱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她的手。围观的村民们发出善意的笑声,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心怡公平处事、不计前嫌的态度赢得了更多村民的信任。连刘长福都感叹:\"闺女,你这手高明啊!张铁柱那倔驴,居然被你收服了。\"

\"刘叔,他不是坏人,只是对村里的事有自己看法。\"心怡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最有主见,用好了能成为得力帮手。\"

正说着,周远匆匆走进村委会:\"心怡,学校改造的批文下来了!教育厅还额外给了五万块钱买图书和设备!\"

\"太好了!\"心怡跳起来,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周远,\"孩子们终于能有像样的教室了!\"

周远僵了一下,随即轻轻回抱了她。心怡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松开手,脸颊发烫。刘长福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假装咳嗽了两声:\"年轻真好啊...\"

学校改造工程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村民们听说要给孩子们建新学校,纷纷自愿来帮忙。男人们搬运材料,女人们做饭送水,连老人们也闲不住,坐在操场边编竹筐、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场面热闹非凡。

心怡和周远成了最忙碌的两个人。心怡负责工程设计和进度把控,周远则协调人力物资,还要抽空给孩子们上课——临时教室搭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条件简陋但学习热情不减。

这天中午,趁工人们休息吃饭的间隙,心怡和周远蹲在工地边讨论一个技术问题。

\"我觉得多功能教室应该增加两个窗户,\"心怡在图纸上比划着,\"这样采光更好,还能节省电费。\"

\"但这样会减少墙面使用面积,\"周远反对,\"图书架和展示板就没地方放了。\"

两人争论得投入,没注意到张铁柱走了过来:\"吵什么呢?大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

心怡抬头,惊喜地发现张铁柱手里拿着两盒饭菜:\"张大哥!你来得正好,帮我们评评理。\"

她简单解释了分歧所在,张铁柱听完,挠了挠头:\"要我说,你们城里人就是想太多。加窗户有啥难的?我爹那辈盖房子,都是先考虑通风采光,东西可以找别的地方放嘛!\"

心怡和周远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

\"张大哥说得对,\"周远摇头,\"我太拘泥于传统教室的布局了。\"

\"不,是我的设计没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心怡也诚恳地说。

张铁柱被两人的态度弄得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媳妇做了点饭菜,看你们忙得顾不上吃饭...趁热吃吧。\"

放下饭盒,他转身就走,背影看起来有些狼狈。心怡和周远相视一笑,打开还冒着热气的饭盒——红烧肉、炒青菜、煎鸡蛋,朴实却香气扑鼻。

\"真香!\"心怡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张大哥人其实挺好的。\"

\"是啊,\"周远感叹,\"你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

\"是我们一起。\"心怡纠正道,\"周远,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这么快融入村里。\"

周远低头扒饭,耳根又红了:\"快吃吧,下午还要干活呢。\"

学校改造进行到第十天,主体修缮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这天下午,心怡正在监督电路改造,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她走出去,看到一群村民围在校门口,情绪激动。

\"发生什么事了?\"她挤进人群。

\"蓝技术员,\"一个妇女拉住她,\"听说你要把学校改成什么'现代化示范校'?还要从城里请老师来?那周老师怎么办?\"

\"对啊!周老师教得好好的,凭什么换掉他?\"其他人附和道。

心怡一头雾水:\"谁说周老师要被换掉?\"

\"张铁柱说的!\"一个老汉指着站在人群后面的张铁柱,\"他说你从城里请了高级教师,要把周老师赶走!\"

心怡震惊地看向张铁柱,后者却一脸无辜:\"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城里要派新老师来...\"

\"你故意误导大家!\"周远不知何时出现在心怡身边,脸色铁青,\"心怡申请的是支教教师补充,不是替换!现在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六个年级根本教不过来!\"

村民们安静下来,疑惑地看着心怡。她深吸一口气,站到一块石头上:

\"乡亲们,周老师说得对。我们申请了'城乡教师交流计划',会有两名城里老师轮流来支教,每人半年。这样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周老师也能轻松些。没有人要替换周老师!事实上...\"她看向周远,\"周老师将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张铁柱在众人的指责目光中悻悻离去。周远却愣在原地:\"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

\"我本来想等正式批文下来再告诉你的。\"心怡小声说,\"县教育局已经同意了。周远,这所学校需要你,孩子们更需要你。\"

周远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个坚定的点头:\"我会尽全力。\"

这场小风波过后,村民们的凝聚力反而更强了。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建设,甚至自发捐款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张铁柱虽然嘴上不服软,但干活比谁都卖力,还主动承担了最辛苦的搬运工作。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云岭村小学正式落成。洁白的外墙,坚固的屋顶,明亮的教室,还有铺着塑胶跑道的操场和崭新的篮球场。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那间多功能教室——里面有投影仪、电脑和上千册图书。

落成典礼那天,县里来了不少领导,连周远的父亲周处长也专程从省城赶来。父子俩两年来的第一次见面,气氛有些尴尬,但当周处长看到儿子站在台上,被孩子们簇拥着叫\"周老师\"时,这位严肃的教育官员眼眶湿润了。

\"我错了,\"他对心怡说,\"周远比我有远见。农村教育确实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典礼结束后,村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心怡忙前忙后招呼客人,累得腰酸背痛。趁人不注意,她悄悄溜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透气。

夕阳西下,远处的群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心怡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就知道你在这儿。\"周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累坏了吧?\"

\"有一点。\"心怡笑着转身,却看到周远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什么?\"

\"送给你的礼物。\"周远有些不好意思,\"学校落成的纪念。\"

心怡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精美的钢笔,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致蓝心怡\"

\"这是...\"

\"苏格拉底的名言,稍作修改。\"周远轻声说,\"我觉得很适合你。这段时间,你不仅改变了学校,也点燃了很多人的希望。\"

心怡的鼻子突然一酸:\"周远,我...\"

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是刘长福打来的,声音异常激动:\"心怡!快回村委会!省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要采访你们!说是要做乡村振兴的专题报道!\"

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两人措手不及。回村的路上,心怡突然想到什么:\"周远,这次采访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趁机宣传云岭村的特色,为下一步发展旅游和农产品销售造势!\"

周远笑了:\"你呀,时刻不忘工作。\"

\"那当然,\"心怡眨眨眼,\"咱们的茶叶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刚起步,需要更多关注。\"

采访持续到很晚。记者对心怡和周远的故事表现出极大兴趣,特别是当他们展示村庄发展规划时。

\"你们真了不起,\"女记者感叹,\"放弃城市优越条件,扎根山村做实事。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其实,\"心怡看了一眼周远,\"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送走记者和领导们,已是深夜。心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却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热乎乎的饭菜和一壶茶,还有一张字条:\"别饿着肚子睡觉。——周\"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心怡的心像被温水浸泡过一般柔软。她捧着还温热的饭菜,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周远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二天清晨,心怡早早起床,准备去查看新建的茶叶种植基地。刚出门,她就看到周远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两个饭团。

\"早。\"他微笑着递过一个饭团,\"知道你又要去忙,先吃点东西。\"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那一刻,心怡突然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她爱上了这个善良、坚韧的男人,爱上了与他并肩奋斗的每一天。

\"谢谢。\"她接过饭团,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又迅速分开,各自红了脸颊。

\"我...我查了天气预报,\"周远结结巴巴地转移话题,\"下周可能会连续降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得抓紧了。\"

\"嗯,我已经安排好了。\"心怡咬了一口饭团,含糊不清地说,\"今天先去茶叶基地看看,下午再去检查排水系统。\"

\"我陪你去吧,今天学校没课。\"

两人并肩走在晨光中的山路上,影子长长地拖在身后,渐渐融为一体。远处,新一天的太阳正从山巅升起,照亮了这个正在苏醒的小山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