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年,练就了足够强健的承受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品质,才让我真正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我在这里凋谢,无怨无悔。
——杨通军
我们常说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两免一补”是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11年3月中旬,一则新闻炸响了这片深埋贵州的土地。班仁小学,学生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除了背书包去上学以外,还要带着几件必备的家当,比如炉灶和锅碗瓢盆,这是因为在学校包括一年级学生在内,每天都必须自己生火做饭。
这里的学生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维生素c的摄入量几乎为零, 生长迟缓率近12%,72%被调查的寄宿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这组敲响警钟的数据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来自近期一项针对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从这里开始,农村学生营养餐项目在这里开花,在这里像火山一样传导至全国各地。
现在的班仁乡已经撤销合并在凤亭乡,班仁小学还在。杨通军原本是班仁小学的校长,是本地人,从农村走出来的教师,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使命,尽一点绵薄之力来改变学生的生计。
罗甸县教育局竞聘制改革,杨通军参加了小学校长的竞聘,回到班仁小学当校长。
班仁小学离县城60多公里,2007年的时候,路都是泥巴路。和女朋友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恋爱的摩托车,却成了班仁小学的专车。当时他得到班仁乡党委书记的支持,扩建了食堂,搭好新灶台,买了一口锅子和蒸笼,购买了碗筷,把学生们饭装进去后拿去蒸笼里蒸煮,这就是学生们最初的餐食。
班仁小学老师们每个月都拿出自己工资的百分之三十用来购买一些学生的生活用品和大米,只是让农村的孩子在学校吃饱饭后专心上课而已。
一位记者的《来自大山深处的营养餐》推送到中央报社,记录了班仁小学农村孩子上学的不容易和在学校吃饭的困境,把学生的餐补引发到舆论的风口,成为了全国改变农村小学生营养餐的一大重大改革,两年后,全国普及了农村学生营养餐项目。
负面的信息带给一名党员的,是处处被打压,从此之后,他被迫调岗,逼迫外出打工,后来又转岗,工作兢兢业业,部门领导看在眼里,经过单位和组织部门三次联名推荐,才被提拔。
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再对外承包,全部收归学校,学校食堂工勤人员的工资、保险等待遇,由县级财政经费予以保障。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全面实行学校自办自管、公益性、零利润。
同时,贵州省还创造性地实施大宗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四统”模式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保证采购质量,从源头上和过程中保障食品安全。强化了对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全面实行“校财局管”和报账制,做到校长“见账不见钱”,费用由供货公司按月到教育局报账,只允许极少部分鲜活产品、零星原材料由学校自行采购。
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全力确保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把这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办好。广大的基层干部、普通教师、食堂员工,倾注了智慧和心血。
冬日的阳光温暖和煦。班仁小学内书声琅琅,食堂上空炊烟缭绕。每天的菜谱,孩子们能吃上莲花白炒肉、香菇肉片和白菜豆芽豆腐汤。
营养改善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罗甸特色”营养改善计划的形式和内涵,让孩子们吃上了放心的饭菜,安心的学习,不断的迎接新的挑战和希望。
一名党员干部的一生是平凡的,平凡不需要他做出多大的贡献,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付出,不遗余力奉献,让自己的光芒照在这一片红色的土壤上,熠熠生辉,照亮前行。
用杨通军的话来说:余生不想再被打扰,苦与愁,欢与乐,都让岁月来逐步忘记。
得与失,不是天平的倾斜,是人心的凝聚后的呼喊,是历经十多年沧桑岁月后,那一群历经过苦难和折磨的人群还能在茶余饭后聊到你的存在,等你听到自己的故事后,端起一碗酒,夹上一块腊肉,放进嘴里,龃龉起来,感叹道:这酒真醇,这肉真香,这个故事真好。
在蛮瓦这片褐红色的土地上,居住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信仰坚定,像土生土长的青冈林,在阳光中生机盎然,像天生丽质的小叶榕树,盘根错节牢扎在红色断崖上,随风摇曳,不屈不挠,用尽生命来谱写华丽的篇章。
山腰,一片绿色植被浩瀚清新;坡脚,油菜和早春玉米茂密生长。林间羊肠小道还不时交织传来欢快的布依歌声和小羊羔“咩——咩——”的叫唤声。顺着那林间传来的歌谣,那山村淳朴的庄稼汉正哼着山歌挥着羊鞭将一群山羊往着这片红壤深处赶。(来自班积辉《那山红土》)
不屈不挠的群众,现在用他们的民族运动会活动与你的相遇、分享红色文化的传承,让你感受一下**蛮瓦革命老区的旧址文化底蕴,点开少数民族氛围浓厚的旅游宝藏和钓鱼爱好者偷偷私藏的宝贵钓点。
这里的青山穿起薄雾、余晖映出彩霞、明月照着江水、群星挂在银河。
我还要告诉你,如果你年纪尚小,这里的体育活动能让你获得最健康的快乐。如果你中年无趣,这里的垂钓休闲能让你获得最宝贵的满足。如果你年纪已长,这里的康养文化能让你享受最温暖的疗愈。——姚森(凤亭乡党政办干部,原同我在县委组织部跟班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