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16章 商汤

中国古代名人传 第16章 商汤

作者:轩辕风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03 来源:小说旗

在那古老而神秘的华夏大地,黄河奔腾,山川壮丽,诸多部落如繁星般散布于广袤的土地之上。

夏朝,作为天下共主,已历经数百年,然而此时的夏朝,在暴君夏桀的统治下,如日薄西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腐朽之中。

在东方的亳地,有一个部落逐渐崛起,这便是商族。

话说那商族的起源,其间可是蕴含着一段扣人心弦、充满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

遥想上古时期,天地苍茫,万物混沌初开。

在那个遥远的岁月里,有一个名为有娀氏的部落,部落中有一女子名曰简狄。

这简狄生得花容月貌,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一般。

一日,风和日丽,简狄来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沐浴。

正当她尽情享受这大自然恩赐的时候,突然间,天空中划过一道黑影。

简狄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浑身漆黑如墨、羽翼闪烁着神秘光芒的玄鸟展翅翱翔而过。

就在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那玄鸟口中衔着一枚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的卵,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从空中坠落而下。

简狄见此奇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枚五彩的卵拾起,放在手心仔细端详起来。

这卵散发着奇异的香气,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鬼使神差般地,简狄竟将这枚卵放入口中轻轻吞下。

不多时,简狄只觉得腹中一阵异动,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此后没多久,简狄便惊喜地发现自己怀上了身孕。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分娩的时刻,简狄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这个孩子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简狄满心欢喜地给他取名为契。

时光荏苒,契逐渐长大成人。他不仅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更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

在舜帝统治时期,天下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

舜帝广招贤能之士,共同商议治理水患之策。

契听闻此事后,自告奋勇地投身到治水大业之中。

在治水的过程中,契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禹等众人齐心协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驯服了汹涌澎湃的洪水,拯救了无数黎民苍生。

舜帝得知契治水有功,龙颜大悦,对其大加赞赏,并册封他于商地为官。

同时,舜帝还赐予契子氏之姓,以表彰他的功绩。

自此以后,契带领着族人在这片广袤肥沃的商地上安居乐业,辛勤劳作,不断繁衍发展。

他们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养殖家畜,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部落——商族。

时光荏苒,历经数代,商族在历代首领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

到了主癸为商族首领之时,商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部落,拥有着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与周边部落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

主癸的妻子扶都,端庄贤淑,一日夜晚,她忽见一道白气贯穿月亮,随后便怀有身孕。

十个月后,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扶都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便是日后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一代雄主——商汤。

商汤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聪慧与坚毅。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主癸和扶都对他悉心教导,不仅传授他各种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他善良、正直、勇敢的品德。

商汤勤奋好学,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他常常向族中的长辈请教各种问题,无论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还是部落的历史和传统,他都听得津津有味,并且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商汤逐渐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关心族中百姓的疾苦,经常深入到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他的带领下,商族的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生活蒸蒸日上。

同时,商汤还广纳贤才,礼贤下士,许多有识之士都纷纷慕名前来投奔他,商族的势力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此时的夏朝,夏桀却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

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和园林,以供自己享乐。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不断地向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使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在朝堂之上,夏桀重用奸臣,排斥忠良,导致朝廷内部**不堪,政治黑暗。

许多正直的大臣纷纷进谏,希望夏桀能够改过自新,重振朝纲,然而夏桀却不仅不听,反而对这些大臣进行残酷的迫害,有的被罢官免职,有的甚至被处死。

一时间,夏朝上下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各地的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夏桀的统治。

面对夏朝的**和百姓的苦难,商汤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怒。

他深知,作为商族的首领,自己肩负着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

于是,商汤开始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让百姓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商汤在亳地积极发展部落,他深知农业乃是部落发展的根基。

于是,他亲自带领族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他的努力下,商族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饥饿的威胁。

同时,商汤还十分重视手工业的发展,他鼓励族中的能工巧匠发挥自己的特长,制造出各种精美的陶器、青铜器和纺织品。

这些手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本族百姓的生活需求,还通过与周边部落的贸易,为商族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商汤也没有忘记加强部落的军事建设。

他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勇敢善战的族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他亲自训练士兵,传授他们战斗技巧和军事策略,使这支军队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武装力量。

为了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商汤还大力发展兵器制造业,制造出了许多精良的武器,如戈、矛、弓、箭等,为日后的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除了自身的发展,商汤还十分注重与周边部落的关系。

他深知,要想推翻夏朝的统治,仅凭商族一个部落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于是,商汤开始积极与周边部落进行外交活动,通过联姻、结盟等方式,与许多部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他对待周边部落,始终秉持着平等、互利、尊重的原则,赢得了各部落的信任和支持。

在他的努力下,商族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周边许多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商汤的号令,共同对抗夏朝的暴政。

在商汤的众多盟友中,有一个名叫伊尹的人,他对商汤的事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伊尹本是有莘氏部落的一名奴隶,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却才华横溢,精通治国理政之道。

商汤听说了伊尹的贤能后,十分渴望能够得到他的辅佐。

于是,商汤多次派人前往有莘氏部落,请求有莘氏首领将伊尹赐给他。

然而,有莘氏首领却一直不肯答应。

商汤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向有莘氏首领求婚,希望能够娶有莘氏之女为妻。

有莘氏首领见商汤势力强大,且诚意十足,便答应了他的求婚。

在迎娶有莘氏之女时,商汤特意要求将伊尹作为陪嫁奴隶一同带回商族。

就这样,伊尹终于来到了商汤的身边。

商汤见到伊尹后,立刻亲自为他解开了身上的绳索,以礼相待,并虚心向他请教治国安邦的大计。

伊尹见商汤如此敬重自己,心中十分感动,于是便将自己多年来对天下局势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商汤。

商汤听后,大为赞赏,对伊尹的才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伊尹便成为了商汤的重要谋士和助手,为商汤出谋划策,辅佐他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他开始对夏朝的一些附属小国进行征伐,以削弱夏朝的势力。

这些小国在夏朝的统治下,同样遭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

商汤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仅帮助百姓们解除了痛苦,还将这些小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商汤的仁义之举,赢得了这些小国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加入商族,为商汤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商族势力的不断扩张,夏朝的统治者夏桀终于坐不住了。

他意识到,商汤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威胁,如果不加以遏制,必将后患无穷。

于是,夏桀决定对商汤采取行动,他以商汤不服从夏朝统治为由,将商汤召至夏朝都城,囚禁在了夏台。

夏台是夏朝的一座监狱,环境十分恶劣,被囚禁在那里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商汤的族人得知商汤被囚禁后,十分焦急,他们纷纷请求出兵攻打夏朝,救出商汤。

然而,伊尹却十分冷静,他深知此时与夏朝正面冲突,只会让商汤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前往夏朝都城,通过各种关系,向夏桀求情,另一方面,他又收集了大量的珍宝和美女,献给夏桀,以迷惑夏桀。

夏桀本就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见到如此多的珍宝和美女,顿时心花怒放,他认为商汤已经对自己服软,再也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于是,夏桀便放松了对商汤的警惕,最终将商汤释放。

商汤回到亳地后,更加坚定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决心。

他在伊尹的辅佐下,继续积极备战,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而此时的夏朝,在夏桀的残暴统治下,已经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百姓们对夏朝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一场改朝换代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商汤从夏台被释放回来后,深知与夏朝的战争已不可避免,于是加快了征伐周边部落、壮大自身实力的步伐。

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战略计划。

首先,商汤将目光投向了葛国。葛国是夏朝的一个附属小国,位于商族的南部。

葛国国君葛伯是一个昏庸无道、贪婪成性的人,他不仅不祭祀祖先,还经常掠夺百姓的财物,使得葛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商汤认为,葛伯的行为违背了天道人伦,是对天下百姓的犯罪,于是决定以此为借口,对葛国发动战争。

在出征之前,商汤召集了商族的全体将士,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向将士们阐述了征伐葛国的原因和目的,强调此次战争是为了伸张正义,拯救葛国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商汤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商汤出征,为正义而战。

商汤的军队迅速向葛国进发。葛国国君葛伯得知商汤的军队前来征讨,惊慌失措,他急忙召集国内的军队进行抵抗。

然而,葛国的军队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根本无法与商汤的军队相抗衡。

在商汤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葛国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葛国国君葛伯也被商汤的军队所杀。

商汤占领葛国后,并没有对葛国的百姓进行残酷的杀戮和掠夺,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

他开仓放粮,救济葛国的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

同时,商汤还选拔了一些有才能、有品德的葛国百姓,担任地方官员,治理葛国。

商汤的这些举措,赢得了葛国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商族,成为商汤的子民。

征服葛国后,商汤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他继续按照既定的战略计划,对夏朝的其他附属小国进行征伐。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商汤先后征服了韦国、顾国和昆吾国等多个小国。

这些小国在夏朝的统治下,同样遭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

商汤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仅帮助百姓们解除了痛苦,还将这些小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征伐四方的过程中,商汤始终坚持以仁义为本,以争取民心为首要目标。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许多百姓主动为商汤的军队提供粮草和物资,甚至还有一些百姓自愿加入商汤的军队,为他效力。

商汤的仁义之举,不仅让他在战场上屡战屡胜,还让他在天下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随着商汤势力的不断壮大,夏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夏桀对商汤的征伐行为感到十分恐惧和愤怒,他决定亲自率领夏朝的军队,与商汤进行一场决战。

于是,夏桀调集了夏朝的全部精锐部队,向商汤的领地进发。

商汤得知夏桀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征讨,并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在伊尹的辅佐下,积极备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商汤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了多路,分别埋伏在各个险要之地,等待着夏桀军队的到来。

当夏桀的军队进入商汤的埋伏圈后,商汤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商军迅速出击,对夏桀的军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夏桀的军队由于没有防备,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在商军的猛烈攻击下,夏桀的军队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夏桀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商汤和他的军队的士气。

同时,也让天下百姓看到了商汤的实力和决心,更多的部落和百姓纷纷前来归附商汤。

商汤的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他已经具备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实力。

击败夏桀的军队后,商汤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夏朝虽然已经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夏桀仍然拥有一定的实力,不可掉以轻心。

于是,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继续积极备战,积蓄力量,等待着彻底推翻夏朝统治的最佳时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商汤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与夏朝进行最后的决战。

在出征之前,商汤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誓师大会。

他召集了商族的全体将士,以及归附他的各个部落的首领和军队,向他们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誓词。

在誓词中,商汤历数了夏桀的种种罪行,如荒淫无道、残害百姓、重用奸臣、排斥忠良等,强调夏朝的统治已经失去了民心,天理难容。

他表示,自己此次出征,是顺应天命,替天行道,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推翻夏朝的残暴统治。

商汤的誓词,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和爱国热情,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商汤出征,为正义而战,为推翻夏朝的统治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誓师大会结束后,商汤亲自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夏朝的都城进发。

商汤的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抵达了鸣条之地。

鸣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之西,是夏朝都城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夏桀得知商汤的军队已经抵达鸣条,急忙调集夏朝的剩余兵力,在鸣条一带布下防线,准备与商汤的军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在鸣条之战中,商汤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

他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灵活多变的作战策略。

首先,商汤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对夏朝的军队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以摸清夏朝军队的虚实和部署情况。

夏朝的军队见商汤的军队前来挑战,纷纷出城迎战。

然而,商汤的这支精锐部队并没有与夏朝的军队进行正面交锋,而是采取了游击战术,不断地骚扰夏朝的军队,使其疲惫不堪。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和骚扰,商汤对夏朝军队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他发现,夏朝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和骚扰,商汤对夏朝军队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他发现,夏朝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长期受到夏桀的残暴统治,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并不强。

于是,商汤决定抓住时机,对夏朝的军队发动总攻。

决战当日,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而震颤。

商汤身着厚重的青铜铠甲,手持锋利的长剑,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自己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勇士们!今日,便是我们推翻夏桀暴政,还天下百姓太平之日!夏朝无道,百姓受苦已久,我们身负天命,定要勇往直前,为正义而战!”

将士们听闻,齐声呐喊,声震云霄,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斗志昂扬。

随着商汤一声令下,战鼓擂响,商军如潮水般向夏朝军队涌去。

夏朝军队也不甘示弱,奋力抵抗。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

商汤亲自率领中军,向夏朝军队的核心阵地发起冲锋。

他奋勇杀敌,所到之处,夏朝士兵纷纷倒下。

在他的带领下,商军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

商军的左翼由一位年轻勇猛的将领率领,他率领着骑兵部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夏朝军队的侧翼。

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在敌阵中纵横驰骋,杀得夏朝军队措手不及。

夏朝军队的侧翼防线很快被突破,士兵们开始慌乱逃窜。

商军的右翼则是由一群擅长射箭的士兵组成。

他们在阵前一字排开,张弓搭箭,向夏朝军队倾泻着箭雨。

密集的箭矢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纷纷射向夏朝军队,许多夏朝士兵还未与商军短兵相接,便已倒在箭下。

在激烈的战斗中,商汤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他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作战策略。

当他发现夏朝军队的中军出现动摇时,立即下令加强对中军的攻击。

商军的精锐部队如猛虎扑食一般,冲向夏朝军队的中军,与夏朝的主力部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夏桀坐在战车上,看着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心中又惊又怒。

他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大声呼喊着,试图鼓舞士气,但却无济于事。

此时的夏朝军队,已经陷入了混乱和绝望之中。

在商军的猛烈攻击下,夏朝军队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四处逃窜,溃不成军。

夏桀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心恋战,他急忙率领着少数亲信,掉转车头,向后方逃窜。

商汤见状,怎会轻易放过他,立即派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对夏桀展开追击。

骑兵们快马加鞭,紧追不舍,终于在一片荒野之中追上了夏桀。

夏桀走投无路,只得束手就擒。

鸣条之战,以商汤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彻底摧毁了夏朝的军事力量,结束了夏朝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

商汤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信念和仁义之心,赢得了这场关键之战,为建立商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商汤并没有对夏朝的俘虏和百姓进行残酷的报复。

他下令妥善安置夏朝的俘虏,给予他们食物和住所,让他们感受到商军的仁慈。

对于夏朝的百姓,商汤更是关怀备至。他派遣官员到各地安抚百姓,减免赋税,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商汤的这些举措,赢得了天下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歌颂商汤的功德,期待着在商朝的统治下,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鸣条之战大获全胜后,商汤在众人的拥戴下,正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

消息传开,四方诸侯纷纷前来朝贺,一时间,亳都热闹非凡。

诸侯们带来了各地的奇珍异宝,表达对商汤的敬意和对商朝的臣服。

商汤深知,建立一个新王朝只是第一步,如何治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才是重中之重。

在伊尹等贤臣的辅佐下,商汤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治国方略。

政治上,商汤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体系。

他设立了各种官职,明确职责分工,使得国家事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选拔官员方面,商汤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品德高尚,都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官。

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投身商朝,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经济上,商汤大力发展农业。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同时,对手工业和商业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商朝的手工业十分发达,青铜器、陶器、纺织品等制作精美,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通过贸易流通到周边地区,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商汤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文化方面,商汤重视礼仪制度的建设。

他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

因此,商朝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从祭祀、朝会到日常生活,都有详细的规定。

通过推行礼仪制度,商朝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道德素养也有所提高。

在法律方面,商汤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文,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些法律涵盖了刑事、民事等多个领域,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惩处。

同时,商汤也注重法律的执行,要求官员公正执法,不得徇私舞弊。

法律的实施,为商朝的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商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

商汤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为百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的宫殿简洁朴素,生活也十分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在他的影响下,商朝上下形成了一股勤俭节约的风气。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商汤实行了分封制。

他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和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地内进行管理。

诸侯们需要向商汤进贡,并在国家需要时提供军事支持。

通过分封制,商朝有效地控制了广阔的领土,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在对外关系上,商汤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

他与周边的部落和国家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和外交关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于一些不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商汤则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在必要时才会动用武力进行征讨。

在商汤的精心治理下,商朝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经济文化蓬勃发展。

商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商汤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敬仰的贤君,他所开创的商朝,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