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111章 吕雉

中国古代名人传 第111章 吕雉

作者:轩辕风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03 来源:小说旗

秦末,单父县的集市像一锅沸腾的热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喧嚣无比。

吕家的马车缓缓驶入这片嘈杂之中,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内,吕公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忧虑——为躲避仇家,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居沛县。

消息传开后,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听闻吕公与县令私交深厚,纷纷带着厚礼登门道贺。

沛县县衙,雕梁画栋,众人按照身份地位依次入座。

亭长刘邦也在人群之中。

他身无分文,却扯着嗓子大喊“贺钱万”,声音在大堂里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吕公听到这洪亮的声音,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刘邦身上。

只见刘邦虽身着粗布麻衣,却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眉眼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豪迈与不羁,面相贵不可言。

吕公心中一动,不顾妻子吕媪在一旁焦急地拉扯和低声埋怨,当场决定将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

回到家中,吕媪心中的不满和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

她瞪大眼睛,满脸怒容地质问吕公:“你平日里总是夸赞咱们的女儿生得不凡,将来必定能嫁入豪门,成为贵人之妻。沛县县令多次登门求亲,你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可如今,你怎么就把她许配给了刘邦这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混混呢?”

吕公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手缓缓地捻着胡须,似乎并没有被吕媪的质问所激怒。

他的目光深邃而笃定,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过了一会儿,吕公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刘邦绝非池中之物,他的面相预示着他日后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有些放荡不羁,但这只是表象而已。相信我,女儿嫁给他,将来一定能够享尽荣华富贵。”

吕媪听了吕公的话,心中的怒气并没有消减多少。

她觉得吕公的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混混怎么可能有什么大出息呢?

然而,她也知道吕公一向很有主见,一旦他做出了决定,就很难再改变。

就在这时,吕雉正静静地站在屏风后面,将吕公和吕媪的这番对话听得真真切切。

她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迷茫,对于自己的婚姻,她完全没有发言权,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

在那个时代,女子的命运就如同风中的柳絮一般,无法自主,只能随风飘荡。

吕雉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除了默默接受这一切,已经别无选择。

婚后,吕雉和刘邦一同搬进了那间简陋的房舍。

这房子虽然破旧,但吕雉却没有丝毫怨言。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照进院子时,吕雉便已早早地起身。

她熟练地生起火来,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饭。

接着,她又拿起扫帚,仔细地清扫着庭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白天,吕雉会前往田间,辛勤地耕地除草。

烈日当空,阳光无情地洒在她身上,汗水很快就湿透了她的衣衫。

然而,她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依旧认真地劳作着。

长时间的劳作让她的双手变得粗糙,农具在她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她却毫不在意。

夜晚,当夜幕降临,吕雉会在那昏暗的灯光下,飞针走线,编织着麻布。

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针线之间,不一会儿,一块漂亮的麻布就完成了。

尽管工作辛苦,但吕雉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后来,吕雉生下了一儿一女,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除了日常的家务和田间劳作,她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为了贴补家用,吕雉还养了一些鸡鸭。

每天,她都会细心地喂养它们,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

日子虽然清苦,但吕雉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

她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家庭,为家人创造一个温暖的港湾。

刘邦身为亭长,时常因公事外出。有一次,他负责押送刑徒前往骊山。

一路上,刑徒们趁着夜色和混乱不断逃脱。

刘邦深知,照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也无法交差,自己必定性命不保。

于是,他在芒砀山停下,借着酒劲,索性放走了所有刑徒。

刘邦对众人说:“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从此要亡命天涯了。”

有几个刑徒被刘邦的义气所打动,愿意追随他。

从此,刘邦隐匿在山林之中。

吕雉不仅要独自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和孩子,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崎岖的山路,为刘邦送去衣物和食物。

每一次前往山林,她都提心吊胆,生怕被官兵发现,但一想到丈夫,她便鼓起勇气,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

秦末的烽烟终于在大泽乡燃起,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豪杰纷纷响应。

刘邦在沛县起兵,吕雉全力支持丈夫的大业。

她一边安抚家中老小,让刘邦无后顾之忧,一边协助刘邦联络沛县的豪杰志士。

她穿梭在街巷之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说服了不少人加入刘邦的队伍,为军队的组建出谋划策。

然而,随着刘邦势力的壮大,战争的阴影如影随形,笼罩着他们的生活。

在一场与项羽的激烈交锋中,刘邦战败,军队如鸟兽散,四处奔逃。

吕雉和公公刘太公来不及撤离,被项羽的军队俘虏。

楚军大营内,简陋的营帐里弥漫着腐臭和血腥的气息。

吕雉和刘太公被囚禁在此,周围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打骂和羞辱。

项羽企图以刘太公的性命威胁刘邦投降,在阵前架起大锅,高声喊道:“刘邦,若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父亲!”

刘邦强压内心的痛苦,故作镇定地回应:“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吕雉在营帐中听到这番对话,泪水夺眶而出,她深知刘邦的无奈与艰难,也明白他们的处境愈发危险。

在楚军漫长的囚禁日子里,吕雉和刘太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而黑暗的日夜,度过了三年生不如死的囚禁生涯。

公元前203年,楚汉双方达成鸿沟和议,吕雉和刘太公终于获释。

回到刘邦身边,吕雉却惊觉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刘邦身边多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她肌肤胜雪,身姿婀娜,宛如春日盛开的桃花。

戚夫人能歌善舞,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之态,时常依偎在刘邦身旁,撒娇献媚,逗得刘邦开怀大笑。

而吕雉因多年的操劳和磨难,容颜憔悴,眼角爬满了皱纹,双手粗糙干裂,与戚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吕雉却将这些情绪深埋心底,继续为刘邦出谋划策,协助他巩固统治。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吕雉被封为皇后,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

然而,戚夫人并不满足于此,她妄图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成为太子。

于是,她日夜在刘邦耳边哭诉,撒娇嗔怪,请求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也觉得刘如意性格果敢,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渐渐地动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吕雉得知此事后,如坠冰窟,心急如焚。

她意识到,这不仅关乎自己的地位和尊严,更关系到儿子和吕氏家族的命运。

吕雉找到张良,神色凝重地说:“先生,如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恳请先生为我出谋划策,救救太子。”

张良沉思良久,缓缓说道:“陛下一直想要请出‘商山四皓’,却未能如愿。这四位高士德高望重,若太子能将他们请来辅佐,或许能改变陛下的想法。”

吕雉依计而行,派使者带着厚礼,多次前往商山。

使者们翻山越岭,历经艰辛,言辞恳切地邀请四位高士出山。

在吕雉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请出了“商山四皓”。

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太子身后站着四位白发苍苍却气质不凡的老者,心中大惊。

经询问,得知是“商山四皓”,他意识到太子羽翼已丰,废立之事已难以实现。

戚夫人得知后,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伤心欲绝,泪水如决堤之水般涌出。

她在刘邦面前痛哭流涕,试图挽回局面。

刘邦无奈地安慰她:“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刘盈即位,吕雉成为皇太后。

此时的吕雉,终于迎来了掌控命运的时刻。

她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为了巩固儿子的皇位,开始铲除异己。

首先,她将矛头对准了戚夫人和刘如意。

吕雉下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去她的长发,给她穿上粗布囚服,让她舂米劳作。

戚夫人不堪忍受这样的屈辱和折磨,一边舂米,一边作歌抱怨:“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吕雉听闻后,怒不可遏,决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她先是派人召刘如意进京,企图将其杀害。

刘盈心地善良,担心弟弟遇害,亲自到城外迎接刘如意,并与他同吃同住,形影不离,让吕雉一时无从下手。

然而,一天清晨,刘盈早起外出打猎,刘如意还在熟睡之中。

吕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派人给刘如意送去毒酒。

刘如意毫无防备,一饮而尽。

待刘盈赶回时,刘如意早已气绝身亡,冰冷的尸体让刘盈悲痛欲绝。

随后,吕雉又对戚夫人施以残忍的“人彘”之刑,砍去她的手脚,挖去双眼,熏聋耳朵,灌哑喉咙,将她扔在猪圈里。

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后,惊恐万分,大病一场。

他派人对吕雉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从此,刘盈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身体和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刘盈在位仅七年便病逝,吕雉立刘盈年幼的儿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

她继续推行刘邦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鼓励农业生产。

她颁布政令,号召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她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同时,为了巩固吕氏家族的地位,吕雉大肆分封吕氏子弟为王。

她的这一举措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右丞相王陵直言:“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吕雉听后,心中不悦,表面上对王陵客客气气,不久便将他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的实权,改任他为太傅,实际上将他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

在吕雉的统治下,汉朝的经济日益繁荣,社会秩序也愈发稳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吕雉的身体每况愈下。

她时常感到疲惫不堪,病痛缠身。

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重。

她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为了防止吕氏家族在自己死后遭到清算,任命侄子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并告诫他们:“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不久,吕雉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她的去世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齐王刘襄率先起兵,讨伐吕氏。

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等人也趁机发动政变,诛杀了吕氏子弟,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吕雉从一个普通女子,一步步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过人的智慧和果断的决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她的手段残忍,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难以磨灭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