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64章 白起

中国古代名人传 第64章 白起

作者:轩辕风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03 来源:小说旗

战国,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时代。

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纷争不断。

在这片动荡不安的土地上,秦国,这个位于西陲的诸侯国,正悄然崛起,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

秦昭襄王当政之时,秦国的郿邑,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白起。

白起自幼生长在尚武的秦国,周围的环境满是战争的痕迹与荣耀的传说。

郿邑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的秦军士兵往来穿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骄傲,那是胜利者的姿态。

村中的老人们,围坐在古槐树下,摇着蒲扇,缓缓讲述着秦军先辈们奋勇杀敌、开疆拓土的故事。

那些金戈铁马、热血拼搏的场景,如同电影般在白起幼小的心灵中不断放映,一颗向往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种子,就此种下,并随着他的成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年少的白起,体魄强健,与同龄人相比,他有着超乎寻常的力气和敏捷。

他对剑术和兵法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仿佛那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郿邑,他便已在自家的庭院中挥舞着自制的木剑,一招一式,虎虎生风。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眼中只有手中的剑和心中的那份执着。

他的剑法起初略显稚嫩,但随着日复一日的练习,逐渐变得娴熟起来,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凌厉的气势。

农闲时,白起还会拉着伙伴们,在村外的空地上排兵布阵。

他们用石头和树枝模拟战场,白起则充当将领,指挥着“军队”冲锋陷阵。

他站在高处,大声呼喊着口令,时而命令“左翼进攻”,时而又指示“右翼迂回包抄”,小伙伴们对他的指挥才能佩服不已,纷纷按照他的指令行动。

在这样的游戏中,白起初步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天赋和对战争独特的理解。

他能根据地形的变化,灵活调整战术,还能观察“敌人”的动向,及时做出应对,仿佛他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白起不满足于仅仅在乡间的模拟战斗中施展才能,他的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片真正的战场,才是他渴望驰骋的天地。

他渴望用自己的力量,为秦国的霸业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白起听闻秦军在边境与魏国交战,他没有丝毫犹豫,告别了父母,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战场的征程。

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场景。

初入军营的白起,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或沮丧。

相反,他凭借着出色的武艺和对战场局势敏锐的洞察力,很快便在众多士兵中崭露头角。

在日常的训练中,他总是最刻苦的那一个,无论是负重长跑、剑术对练还是战术演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他的努力和表现,被长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在一场与魏军的遭遇战中,秦军陷入了困境。

魏军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和精良的装备,让秦军久攻不下。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秦军士兵们的士气逐渐低落,有些人甚至开始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白起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暗暗思索。

他发现魏军的侧翼防守较为薄弱,那里的士兵数量相对较少,且防守阵型略显松散。

于是,他向长官建议,带领一支敢死队,从侧翼突袭魏军。

长官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怀疑,毕竟白起太过年轻,而且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在局势危急之下,长官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同意了他的请求。

白起得到长官的许可后,立刻挑选了一批同样勇敢无畏的士兵,组成了敢死队。

他站在队伍前,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秦国的荣耀就在此刻!敌人的侧翼有破绽,只要我们冲进去,打乱他们的阵脚,主力部队就能趁机进攻。跟我冲!”

士兵们被他的话所鼓舞,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眼中燃烧着斗志。

白起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剑,冲向魏军的侧翼。

他的身影在硝烟中穿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速度极快,让魏军士兵来不及做出反应。

士兵们紧紧跟随在他身后,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

在白起的带领下,敢死队成功突破了魏军的侧翼防线。

他们在敌军中左冲右突,打乱了魏军的阵脚。

魏军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四处逃窜。

秦军主力趁机发起进攻,喊杀声震耳欲聋。

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魏军大败,纷纷投降。

这场战斗的胜利,让白起在军营中声名鹊起,他的名字传到了秦军高级将领的耳中。

将领们对这个年轻士兵的勇敢和智慧赞叹不已,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开启了一扇大门。

公元前294年,白起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他被任命为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

这是白起第一次独立指挥大规模战役,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心中的斗志却熊熊燃烧。

他明白,这是秦国对他的信任,也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白起深知韩**队凭借着新城的坚固城墙,必定会坚守不出。

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对新城周边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他带领着几个亲信,骑着快马,绕着新城转了一圈又一圈,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地形的特点和变化。

他发现新城附近有一条河流,河水清澈,水流湍急。

若能截断河流,使河水改道,便能淹没新城的部分城墙,削弱敌军的防御。

于是,白起下令士兵们日夜施工,筑起堤坝,截断河流。

士兵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搬运石块,有的负责挖掘泥土,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在炎炎烈日下,士兵们的汗水不停地流淌,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喊累。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堤坝终于建成,河水被成功截断,改道流向新城。

当河水逐渐淹没新城城墙时,城内的韩**队大乱。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走,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白起趁机发起总攻,秦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冲向敌人。

韩**队在慌乱中组织抵抗,但已经无法抵挡秦军的进攻。

白起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的身影在战场上格外显眼。

他挥舞着长剑,左劈右砍,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在他的带领下,秦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秦军成功攻克了新城。

这一战,白起初露锋芒,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对战争局势的精准把控。

他的名字传遍了秦国,秦国上下对他刮目相看。

秦昭襄王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财宝和土地。

但白起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这只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联军在伊阙地区集结,企图阻止秦国东进。

伊阙,地势险要,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

韩、魏联军凭借着伊阙的天险,修筑了坚固的防线,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主将,前往迎战。

这是一场硬仗,韩、魏联军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而秦军则面临着长途跋涉、兵力相对较少的困境。

但白起没有丝毫畏惧,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秦国的东进战略,也关系到他自己的声誉和前途。

白起到达伊阙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对敌军的兵力部署和作战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侦察。

他派出了许多侦察兵,深入敌军后方,收集情报。

经过几天的侦察,他发现韩、魏联军虽人数众多,但两**队貌合神离,各怀鬼胎。

韩**队希望魏**队先与秦军交战,消耗秦军的实力,而魏**队则认为韩**队应该打头阵,自己则想保存实力。

两**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为白起提供了可乘之机。

白起决定利用敌军的这一弱点,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术。

他先派出少量兵力,佯装进攻韩军,吸引韩军的注意力。

这支部队打着秦军的大旗,在韩军阵前耀武扬威,不断挑衅。

韩军见状,以为秦军主力进攻,急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御。

他们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在正面防线,准备迎击秦军。

此时,白起却率领秦军主力,悄悄地绕到魏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

魏军毫无防备,当他们看到秦军如从天而降般出现在自己身后时,顿时陷入混乱。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白起指挥秦军,对魏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秦军士兵们呐喊着,冲向魏军,他们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胆寒。

魏军在秦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很快便被秦军分割包围。

韩军见魏军被攻击,想要救援,但为时已晚。

他们被秦军的佯攻部队牵制住,无法脱身。

而且,由于韩、魏联军之间缺乏配合,韩军并不知道魏军的具体情况,也不敢贸然行动。

此时,白起已经将魏军消灭得差不多了,他又率领秦军主力,转而进攻韩军。

韩军面对秦军的两面夹击,士气低落,很快便被秦军击败。

这场战役持续了数日,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白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指挥如臂使指,秦军紧密配合,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

最终,韩、魏联军大败,秦军斩杀敌军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国主将公孙喜,还夺取了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的胜利,让白起威名远扬,各国听闻白起之名,无不胆寒。

这场战役也极大地削弱了韩、魏两国的实力,为秦国东进扫清了障碍。

白起因战功卓着,被晋升为国尉,成为秦**事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他的名字,也从此成为了秦**队的象征,激励着无数秦军士兵为秦国的霸业奋勇拼搏。

巅峰之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长平之战,这也是白起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场战役。

上党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连接秦、赵、韩三国的战略要地。

秦国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秦国逐渐占据了上党的大部分地区。

赵国自然不甘示弱,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抵御秦军的进攻。

廉颇深知秦军强大,采取了坚壁清野、固守不战的策略。

他命令赵军在长平修筑了坚固的防线,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将秦军挡在防线之外。

秦军多次挑战,赵军都坚守不出,双方在长平对峙了三年之久。

秦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困难,时间一长,士气逐渐低落。

秦昭襄王为此忧心忡忡,他与丞相范雎商议,决定使用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他不顾蔺相如等大臣的反对,任命赵括为大将,取代廉颇。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却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白起得知赵括接替廉颇后,心中暗自欣喜,他深知赵括的弱点,决定将计就计,诱敌深入。

白起先佯装败退,命令秦军士兵丢弃营帐、武器,做出一副狼狈逃窜的样子。

赵括以为秦军不堪一击,于是率领赵军主力,倾巢而出,追击秦军。

他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前面,意气风发,仿佛胜利已经在握。

白起则暗中布置了两支奇兵,一支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赵军被秦军包围后,才发现陷入了绝境。

赵括多次组织突围,但都被秦军击退。

此时,赵军粮草断绝,士兵们饥寒交迫,士气低落。

他们只能靠啃食树皮、草根来维持生命,许多士兵因为饥饿和寒冷而倒下。

而秦军则不断增兵,将赵军围得水泄不通。

白起站在高处,看着被包围的赵军,心中没有丝毫怜悯。

他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这种情况下,赵军坚守了四十多天,最终赵括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死。

赵括一死,赵军群龙无首,四十万赵军士兵向秦军投降。

面对四十万赵军降卒,白起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些降卒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秦国无法妥善安置他们,放他们回去,又会成为秦国日后的威胁。

而且,这些降卒数量太多,一旦发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白起最终下令,将四十万赵军降卒全部坑杀。

这一决定震惊了天下,白起也因此背上了“杀神”的恶名。

但从军事角度来看,长平之战的胜利,彻底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使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赵国的青壮年男子几乎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殆尽,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而秦国则通过这场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战国七雄中的霸主地位,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平之战后,白起的威名达到了巅峰,他成为了秦国的战神,深受秦国百姓的敬仰和士兵的爱戴。

他的画像被挂在秦国的军营中,成为士兵们崇拜的偶像。

每当秦军出征,士兵们都会高呼白起的名字,士气大振。

然而,他的辉煌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猜忌,其中就包括秦国丞相范雎。

范雎是秦国的丞相,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口才,得到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和重用。

但他心胸狭隘,嫉妒心强,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会威胁到自己在秦国的地位。

于是,他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言,说白起不听指挥,有谋反之心。

他开始逐渐疏远白起,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秦昭襄王听信了范雎的话,对白起产生了怀疑。

此时,赵国向秦国求和,秦昭襄王决定接受赵国的求和,命令白起撤兵。白起对此十分不满,他认为此时正是消灭赵国的最佳时机,一旦撤兵,赵国必将重新崛起,日后必定会成为秦国的大患。他向秦昭襄王上书,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秦昭襄王能够改变主意。但秦昭襄王心意已决,没有采纳白起的建议。君命难违,白起只好无奈地撤兵。

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又后悔了,他决定再次攻打赵国。他命令白起为将,但白起却称病不出。原来,白起认为此时赵国已经有了防备,而且各国也可能会联合起来救援赵国,此时攻打赵国,胜算不大。秦昭襄王见白起不肯出兵,十分恼怒,他多次派人催促白起,但白起始终拒绝。他对使者说:“我知道这次出征很难取胜,我不能拿着士兵们的生命去冒险。”

秦昭襄王一气之下,免去了白起的官职,将他贬为士兵,并命他立刻离开咸阳。白起带着伤病,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他曾经为之奋斗的都城。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他为秦国征战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当他走到杜邮时,秦昭襄王又派人送来宝剑,令他自杀。白起接过宝剑,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他想起自己一生征战,为秦国立下了无数战功,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为秦国的战神。他南征北战,杀敌无数,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被秦王赐死。他的心中满是悲凉,两行热泪从他的眼中滑落。

最终,白起挥剑自刎,一代战神,就此落幕。他的死,让秦国的百姓感到悲痛和惋惜,他们纷纷为白起鸣不平。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停止转动,白起虽然死了,但他的军事成就和他在战国历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记,却永远无法被磨灭。他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激励着后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