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雨烟倾世,情动京城 > 第13章 爱,可以消融现实的残酷

雨烟倾世,情动京城 第13章 爱,可以消融现实的残酷

作者:二哈本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12 来源:小说旗

1

三月初的苏城,晨光熹微,晨雾似一层轻纱,温柔地笼罩着苏城老城区的梧桐巷。

上午九点半,清脆的门铃声穿透了梧桐巷28号别墅那古朴的柚木门板。

苏雨烟轻移莲步,推开大门。只见门口站着三个人,一位身着驼绒大衣的女士亭亭玉立在青石阶上,N95口罩之上,露出精心描画的黛色眼线,仿若金陵城中走出的古典佳人,眉眼间尽是温婉。

她身后的两位志愿者,身着蓝白防护服,防护服上的反光条在薄雾中闪烁不定,恰似“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里那熠熠生辉的星辰,又像两盏在迷雾中漂移的引航灯,带来安心与希望。

“苏城老城区梧桐巷28号。”女士的声音裹挟着江南特有的温润软糯,如同潺潺流淌的秦淮河水,她戴着羊皮手套,轻轻点着手机屏幕,说道,“你好,请问是苏雨烟小姐吗?这些是防疫物资,是傅先生特地托人送来的。”

她身后的面包车,正缓缓吐出白雾,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里逸出的云烟。车牌的金属漆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釉色,好似苏城古城墙历经岁月打磨后的冷峻光泽。

苏雨烟下意识地扶住铜制门环,指尖触碰到那经年累月的绿锈,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志愿者们忙碌地搬动着纸箱,纸箱在石阶上投下几何形状的阴影,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医用酒精的标识在晨雾中渐渐洇开,与远处早点铺蒸腾的热气在巷口相互交融,恰似苏城街头的烟火气与防疫的严肃氛围交织在一起。

那如灰鸽子羽毛般的晨光,纷纷扬扬地落在纸箱封条上,最上层的箱体封条还凝着冷库的霜花,在这暖煦的晨光里,显得格外醒目,好似在诉说着物资运输的不易。

“麻烦请等一下。”苏雨烟轻声说道,声音温婉而带着一丝急切,随即将大门轻轻合上,迈着轻快的步伐匆匆赶往三楼。

三楼书房中,馥郁的咖啡苦香悠悠弥漫,每一丝香气都像是在诉说着清晨的慵懒与惬意。

傅景烁刚摘下那副防蓝光眼镜,他白皙的脸庞上,眼镜长时间佩戴后留下的浅浅压痕清晰可见,像是岁月不经意间留下的温柔印记。

少年的脖颈处,耳麦压出的细微痕迹若隐若现,那是他刚刚全身心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独特“勋章”。

清晨的阳光,仿若一位满怀柔情的画师,穿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落在他那蓬乱的发梢,镀上了一层璀璨夺目的金箔,为他本就英俊的面容增添了几分随性与不羁。

苏雨烟来到傅景烁身边,调整呼吸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一遍。

傅景烁听完,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紧接着拿起电脑桌上的手机,拨打母亲的电话。动作间不小心带翻了桌上的《五年高考》,书页间一枚银杏叶书签翩然滑落,好似一只金色的蝴蝶,正巧飘到了他的鞋面上。

“妈,您和爸有安排给烟烟家送物资吗?”傅景烁用肩膀稳稳地夹着手机,另一只手推开窗户。三月初的寒风好似一头猛兽,裹挟着梧桐枯叶汹涌扑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你爸托人安排的冷链车,苏城今天新增病例轨迹……”电话那头,傅太太腕间的翡翠玉镯轻轻碰撞桌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傅景烁微微前倾身体,透过窗户望向别墅门口的青石阶上,突然打断母亲的话:“谢了!”

在与母亲简短确认一些关键信息后,傅景烁挂断了电话,转身对身旁的苏雨烟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安抚与笃定,示意她放心。

两人并肩来到了大门口,清晨的阳光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傅景烁先是仔细核对了送货车辆的车牌号,而后又蹲下身子,认真查看箱子上的标志与编号。确认无误后,两位志愿者将六个纸箱搬到了庭院。

2

在物资送达后的日子里,傅景烁和苏雨烟开启了一段宛如 “世外桃源” 般的共同生活与学习之旅。他们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用陪伴与成长,谱写着属于彼此的“锦瑟”华章。

晨曦初破,天边恰似被“素手”轻染,泛起如梦似幻的鱼肚白。当第一缕阳光还在淡薄云层后如“犹抱琵琶半遮面”般蓄势待发时,傅景烁已如闻鸡起舞的祖逖,早早端坐在书桌前。

他戴着蓝牙耳机,播放音量调得很低的VoA常速英语音频已悄然循环至第六遍。当播到“eternal”这个词时,他的思绪似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仿若“心有灵犀一点通”。笔尖在草稿纸洇出墨点,恰似昨日苏雨烟在咖啡杯底留下的唇印。

“用早餐了!”苏雨烟抬手,葱白般的手指轻轻敲了三下柚木门槛。

听到苏雨烟的声音,傅景烁转过头望向门口,动作间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与利落,“辛苦了。”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饱含着他内心深处对苏雨烟的感激,让苏雨烟的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厨房飘来研磨五谷杂粮的声响,他走进餐厅,一边继续听着英语听力里虚拟语气的讲解,一边数着破壁机蒸汽喷涌的节奏,默算与苏雨烟相遇的天数。

明白了少年的心意,每次上完线上课程后,苏雨烟总会立马投入到新“战场”。她把全部的精力与心思都倾注在傅景烁的高考备考上。

每当傅景烁从理综题中抬起头时,总能看到苏雨烟沉浸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的认真模样。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红笔在书页上快速移动,精准地圈画出一个个关键知识点。凭借着令人惊叹的学习天赋,她总能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中,精准地归纳总结出最核心、最有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此后,她会耐心地陪着他一起梳理知识点。从物理的电磁感应到化学的有机反应,再到生物的遗传定律,她都能巧妙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傅景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此刻,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桌上洒下一片斑驳光影,英语完形填空的选项 Abcd好似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稿纸上欢快地跳着方格舞。而傅景烁的心跳频率早被窗台上那盆多肉植物记录在年轮般的叶片里。

不一会儿,苏雨烟抱着一沓真题物理卷走来,动作娴熟地将它们铺满整张桌案,纸张摩擦桌面的沙沙声,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坐定后,拿起红笔,那纤细的笔尖仿佛一台精密的示波器,在电磁感应大题上快速移动,精准地圈出一处处疏漏。

“楞次定律不是玄学。”苏雨烟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她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傅景烁画歪的磁感线,“就像你每次进门前总先抬左脚,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少年喉结滚动咽下的辩解,混着拿铁泡沫在喉间酿成隐秘的甜。

上午十一时,老式座钟的钟摆不紧不慢地左右摆动,每一下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刀,将那暖融融的阳光切割成一片片光影,在地板上交织出奇妙的图案。

傅景烁的化学笔记爬满苏雨烟的字迹。她巧思妙想,将电解池原理绘成了一幅秦淮河游船图,阳极氧化反应则化作了艄公竹篙轻点水面时泛起的粼粼水纹,生动又形象。

“看题。”苏雨烟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分神,拿起钢笔帽,轻轻叩了叩他虎口处因长久握笔而生出的茧。刹那间,她指尖的温度顺着铜制笔杆迅速传导过来,傅景烁只觉得一股热意瞬间涌上心头,比浓硫酸遇水时那剧烈的放热反应还要灼人,让他的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了红晕。

日影西斜,暖黄的余晖透过窗户,轻柔地洒落在屋内。一本翻开的生物图册静静躺在柚木地板上,光影交错间,投下褶皱的“山川”,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奇妙地貌。

苏雨烟正专注地比划着遗传定律中的基因比例关系。傅景烁本在一旁认真聆听,不经意间抬眸,目光扫过她的手腕,竟惊觉她腕骨的弧度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倾角有着微妙的重合,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神秘密码,在这一瞬间悄然解开。

房间里,智能加湿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细密的白雾袅袅升腾。当吐出第五个白雾周期时,苏雨烟手中的红笔在摊开的数学试卷上不停游走,在导数与函数压轴题旁,她落下一行娟秀的字迹:“需加强练习”。

少年突然指着正态分布函数的钟形曲线,鼓起勇气说道:“你就像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位置,总出现在我这个正态分布函数概率最大的地方,是我生命中最有可能遇见美好与幸福的所在。”

月光恰在此时漫过防蓝光眼镜,将函数与导数结合的方程染成栖霞山枫叶的色泽。

苏雨烟似乎未听见少年的数学情话。她推过草稿纸,袖口蹭到的咖啡渍在傅景烁看来像幅微型山水。少年盯着她手腕内侧随讲解起伏的淡青血管,忽然觉得那些绕日运动的黄赤交角,都比不上这道弧线接近永恒。

子夜的拿铁杯底沉淀着未言之语。苏雨烟手中的红笔在作文纸上轻轻划过,时而圈出精彩语句,时而写下批注。她讲解作文立意时,声音像山间流淌的清泉,又似浸过雨前新茶,带着淡淡的回甘,让傅景烁听得入神。

他一直对苏雨烟批改作文时那些独特的符号充满好奇,此刻,他终于参透了其中的隐喻。原来,每个“A ”符号的倾斜角度,都暗合北斗七星勺柄的指向。

一天的学习结束,傅景烁将两人写秃的笔芯插进景德镇青瓷笔筒。苏雨烟在整理咖啡渍斑驳的草稿纸时,发现所有晕染的墨迹都指向相同坐标——那是他们初见时半山御府的经纬度。

3

三月中旬,静谧岭墓园在闭园五十五天后,首次开启预约通道。考虑到特殊时期的防控需求,园方采取严格的限流措施,每日仅接纳200组家庭入园祭扫,且需凭借健康码提前预约。

这一消息传出后,那些积压了许久思念之情的人们,纷纷守在手机或电脑前,等待着预约时刻的到来,希望能借此机会前往墓园,与逝去的亲人“对话”,寄托心中的哀思。

晨雾像团浸透消毒水的棉絮,沉甸甸压着隐龙山墓园的铁艺大门,又像块浸满福尔马林的纱布,裹着排队人群的黑色衣角。

预约核验处的扩音器时不时漏出“滋滋”的电流杂音,在这片死寂中突兀地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却又让压抑的氛围愈发浓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哀伤。

苏雨烟紧紧地把爷爷奶奶的骨灰证贴在胸口,证角硬邦邦地硌在第二根肋骨的位置,那位置,是奶奶生前手把手教她辨认的胸外按压点。如今,物是人非,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骨灰证的边缘,仿佛这样就能再次触碰到爷爷奶奶的温度。

傅景烁撑伞的手往她那边倾了倾,细密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沿着被折起的《苏城防疫通告》的折痕蜿蜒而下,滴答滴答地落在满是泥泞的地面上。

队伍缓缓向前挪动,前面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抬手举起额温枪,枪口处的红外光点,在她光洁的额头游移不定,恰似一只垂死挣扎的萤火,明明灭灭。

“36.2c”那不带丝毫感情的电子音清脆响起,而与此同时,身后干枯的树枝不堪重负,“啪”的一声骤然折断,在这寂静又压抑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惊得周围的人微微一颤。

傅景烁手中的伞轻轻晃动,伞檐不经意间扫落了一串忍冬果。忍冬果砸落在青砖地面,暗红的浆汁四溅开来,在青砖上洇出了心电图骤停时那令人绝望的轨迹,仿佛连时间都在此刻戛然而止。

苏雨烟对通往b区22排的路径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甚至早已刻入骨髓。十年前,父亲下葬那天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的她,带着地质罗盘,仔细地测过这排雪松的磁偏角,像是要用科学的精准,留住与父亲最后的联系。

脚下的青石板历经岁月侵蚀,表面结满了滑腻的苔藓,缝隙间倔强地钻出几株荠菜花。白色的花瓣上还沾着前夜的雨水,颤颤巍巍,像谁偷偷把IcU病房窗帘的碎布头,小心翼翼地缝在了墓砖的接缝处,透着几分不合时宜的脆弱与突兀,也无端勾起那些沉重又悲伤的回忆。

地面上,轮椅碾过的辙印里积满了隔夜的雨水,像是时光的深壑,藏着无数难以言说的哀愁。

苏雨烟缓缓前行,心中默默数着。当数到第七棵雪松时,父亲的墓碑终于映入眼帘。墓碑上,父亲的照片永远停留在了四十一岁,那年轻的面容,在岁月的冲刷下依然清晰,却再也无法回应她的思念。

雨珠接连不断地打在琉璃瓦的碑檐上,瞬间碎成几瓣,四散飞溅。看着这一幕,她的思绪不受控制地飘远,恍惚间回到了去年清明。

那时,奶奶还用这种瓦罐装着青团,蒸笼掀开的瞬间,滚滚白雾升腾而起,迅速漫过老人腕间那醒目的住院手环。

如今,物是人非,曾经的温暖与团聚都已化作泡影,只剩下眼前冰冷的墓碑和无尽的思念。

4

墓穴开启的瞬间,腐殖土的气息混着消毒水刺入鼻腔,令人几欲作呕。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异味凝滞,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把铜铲,铲柄上还沾着前一个家庭祭扫时残留的香灰,星星点点,像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无声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傅景烁伸手接过铜铲,不经意间转头,发现苏雨烟正出神地用拇指轻轻摩挲着骨灰盒上的编号——Sc0225。那编号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她的眼神空洞而又深邃,仿佛透过这串冰冷的字符,看到了与亲人共度的往昔时光,悲伤与思念在她眼眸中翻涌。

傅景烁将铜铲插入墓穴,动作虽轻,却还是惊扰了这片静谧。刹那间,冬眠的蚯蚓被锋利的铲刃切断,它痛苦扭动的身躯,仿佛化作了一抹凄厉的、朱砂色的颤音,在死寂的空气里久久回荡,给这哀伤的场景添上了几分残酷。

“让我来。”苏雨烟的声音打破沉默,带着不容拒绝的决然。她猛地伸手,从傅景烁手中抢过铲子,动作急切而又坚定。

当第一捧土重重地落在缎面骨灰盒盖上,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尖。溅起的泥点四散飞溅,在她米色围巾上晕染开来,恰似一朵朵肆意绽放的墨梅,美得惊心,却又透着无尽悲凉。

她用力挥动铲子,指甲缝里不知不觉嵌进一粒玄武岩碎屑,可她浑然不觉,满心满眼只有那承载着至亲之人的盒子。

傅景烁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晨光轻柔洒落,照亮了她后颈那道被口罩绳磨出的红痕。那红痕在微风中微微颤动,恰似医院IcU监护仪上跳跃的心电波纹,每一下起伏,都像是在诉说着她内心深处翻涌的悲痛与思念,脆弱又倔强,揪得人眼眶发酸。

当第七铲土缓缓落下,彻底掩住了骨灰盒边角那精致的烫金纹路时,苏雨烟的双腿像是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扑通”一声突然跪了下去。呢料裤的膝盖处迅速洇出一片深灰色的水痕,沉甸甸地紧贴着膝盖骨,就像此刻压在她心头那沉甸甸、卸不掉的悲痛。

“他们说……说最后时刻……”苏雨烟的声音颤抖着,带着哭腔,猛地俯身抓起一把湿土,腐叶在她掌心被用力碾出深褐色的汁液,顺着指缝缓缓流下,“奶奶是握着爷爷的ct片走的。”

她的身体剧烈颤抖,肩胛骨上下耸动,仿佛要冲破躯体的束缚,她下意识地躲开傅景烁悬空想要安慰她的手臂,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之中。原本撑着的雨伞失去控制,栽倒在相邻的墓座上,“哗啦”一声,惊飞了正在那里啄食供果的灰喜鹊,扑腾着翅膀仓皇逃离,徒留这片墓地愈发浓重的哀伤。

远处防疫广播在循环播放“保持一米安全间距”,那机械又刻板的声音在这片哀伤的墓地里回荡。

傅景烁戴着蓝口罩,口罩滤掉了松针散发的苦香,却怎么也滤不尽苏雨烟周身弥漫的悲伤气息。她的呜咽声在冷寂的空气里飘散,撞碎在爷爷奶奶墓碑的照片上,像是脆弱的音符,奏响一曲凄婉的悲歌。

就在这时,少年像是被内心深处一股无法抑制的力量驱使,突然扯下口罩,让混着泪水的呼吸毫无保留地喷薄在她的发旋。这是他十八年循规蹈矩人生里,第二次为了她打破常规。

这个大胆又冲动的动作,惊飞了碑前正悠然啄食的灰鹊。灰鹊扑棱翅膀的声音,与防疫警报尖锐的声响在晨雾中交织在一起,仿佛绞成了一团怎么也解不开的麻绳,混乱又嘈杂,一如此刻他们被悲伤搅乱的内心。

墓园青石阶上始终缀着两双移动的黑曜石。便装保镖的N95口罩边缘露出军用级滤芯的浅蓝镶边,他们握在衣袋里的骨传导耳机不时闪过红点,像蛰伏的电子萤火虫。

傅景烁抬手为苏雨烟拂去肩头松针时,十点钟方向的保镖立即按住耳麦低语,惊飞了啄食供果的灰斑鸠。

下葬仪式结束时,已临近正午,厚重的云层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撕开,露出一道惨白的缝隙。日光艰难地从缝中挤出,却没有带来丝毫暖意。

苏雨烟静静地将绢花别在爷爷奶奶的碑前,三枚素白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他们曾经温柔的目光,在这寂静的墓园里,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不舍。

回程的网约车后座,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沉闷的气息。塑料隔帘上密密麻麻印满了指纹,像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成了独特的“指纹化石”。

苏雨烟神情落寞,将额头轻轻抵在车窗的防疫封条上,任由pVc膜紧紧贴着皮肤,压出一道道类似条形码的纹路,仿佛那是她此刻被悲伤编码的人生。

傅景烁坐在一旁,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弹出林小满的微信消息:“她今天哭出来了吗?”少年下意识地望向车窗外,后视镜里,墓园的轮廓在视野中渐行渐远,变得模糊不清。

傅景烁的手指在对话框上反复敲击,输入了又删除,最终,他没有回复只言片语,而是默默拍了一张苏雨烟攥着消毒湿巾的左手。照片里,她的虎口处有一道结痂的月牙印,那是昨夜整理遗物时,被老相册的铜钉不小心划破留下的。

5

下葬第七夜,万籁俱寂,黑暗如同一块厚重的幕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整个世界。

子时的窗帘漫出冷月清辉,苏雨烟望着镜中剪短的齐耳发,发梢如北宋定窑瓷器的芒口,在月光下泛着决绝的冷光。她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

她与傅景烁之间,或许从一开始就被命运画上了“不可能”的休止符。家世的差距宛如一道无法丈量的天堑,横亘在两人中间,深不见底、望不到尽头。

然而,芝兰玉树般的世家公子,他的守护,宛如深夜里一杯悄然递来的热牛奶,无声却温暖;他的安慰,又似风雨中一把稳稳撑起的伞,坚定又安心;他的付出,就像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一点点消融着她心底的伤痛。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变幻莫测、充满未知的命运面前,她突然领悟,与其在患得患失中犹豫、错过,不如勇敢地遵从内心。

终于,苏雨烟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将所有的不安与怯懦都深埋心底。她转身,来到隔壁房门口。抬手,在门前短暂停顿,她轻声问道:“景烁,你休息了吗?”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房门从里面缓缓打开,暖黄的灯光倾泻而出,将她的身影笼罩其中。

苏雨烟微微仰头,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地看向傅景烁,认真说道:“回京城吧。”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在这寂静的夜里,掷地有声。

傅景烁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色,目光中满是担忧,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我放心不下……”

“我和你。”苏雨烟不等他说完,急切地抢过话头。她向前一步,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像是在给自己积蓄力量。

傅景烁闻言,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望着眼前这个心仪的女孩,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感动、心疼、欣慰交织在一起。

良久,他喉头滚动,嘴唇轻启,只吐出一个字:“好。”

当夜,一对恋人并肩坐在桌前,订下了返京的高铁车票。随后,他们又打开网页,仔细研读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填报信息。

三月末的苏城站空旷得像被按下静音键,自动贩卖机的蓝光在苏雨烟口罩上投出几何阴影。傅景烁的保镖团队与防疫人员交涉时,她正数着地砖上的黄色一米线——第十二块瓷砖裂痕里,钻出朵米粒大的蒲公英。

“要扫双码。”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手持测温枪,快步走向傅景烁,将测温枪稳稳地指向他的额头。就在这时,少年卫衣的兜帽悄然滑落,露出后颈处那道被N95口罩带勒出的浅红压痕,像是时光仓促间留下的一抹印记,诉说着这段特殊旅程的不易。

列车缓缓进站,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与此同时,一股裹挟着消毒水味的旋风扑面而来。

苏雨烟和傅景烁一前一后踏入商务车厢,行李箱的万向轮在地面画出克莱因瓶轨迹。车厢内弥漫着淡淡的皮革与消毒水混合的气味,一排排座椅整齐排列,却不见其他乘客的身影。

傅景烁固执地坐在苏雨烟左侧。当乘务员分发隔离包时,在隔两排的后方落座的保镖们,黑色口罩上沿露出审视的目光。

列车穿过长江大桥那瞬,阳光突然刺破云层。苏雨烟在IpAd上批改傅景烁的英语作文,余光瞥见少年正歪头睡在相隔18厘米的椅背上,睫毛在眼下投出羽毛状阴影。

玻璃窗上他们的倒影与窗外飞驰的防护标语重叠,组成奇妙的蒙太奇——“万众一心”的红色楷体正从傅景烁发梢掠过,而“科学防治”的标语碎片落在苏雨烟颤抖的睫毛上。

6

暮色笼罩下的京城西站,宛如一座巨大的水晶棺椁,在余晖中折射出防疫扫码器的猩红光斑,仿佛是时光长河中跳跃的奇异音符。这些光斑与站内匆忙的脚步声、广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时代图景,让人不禁想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前来接站的劳斯莱斯古斯特静静候在私家车接客区,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车内星空顶璀璨夺目,镶嵌的流星轨迹恰似高铁上那些一闪而过、逐渐消逝的蓝色顶灯。

傅景烁拉着苏雨烟的行李箱走在前面,身后一名保镖稳稳拉着傅景烁的行李箱。

傅景烁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车辆,将苏雨烟的行李箱轻轻放进后备箱。司机此时上前,小心翼翼地拉开车间距,那动作仿佛在拆解一件精密仪器,每一个细节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专业与谨慎。

在开往云邸宫的路上,车厢内静谧又温馨,只有轻微的引擎声和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苏雨烟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傅景烁的腕表上,她静静地数着秒针跳动的次数,一下又一下,仿佛在丈量着与未知生活靠近的距离。

暮色中的云邸宫似一尊浮于尘世的珐琅器,德国低辐射玻璃幕墙将晚霞滤作盛唐九曲琉璃盏的残光。当绚烂霓虹亮起,那“云邸宫”三字仿若被神来之笔点染,化作流动的液态黄金,夺目而炽热,缓缓淌入苏雨烟的眼底。

劳斯莱斯古斯特缓缓驶向云邸宫的地下车库,车轮碾过地面减速带,发出低沉的闷响,仿若在奏响一场庄重的入场曲。

车库入口处,六名安保人员身姿笔挺,仿若秦陵兵马俑瞬间苏醒,周身散发着不容侵犯的威严。他们智能胸牌上闪烁的幽蓝光点,恰似出土铜剑剑柄镶嵌的绿松石,如同守护这座府邸的神秘符文,为云邸宫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泛起冷冽蓝芒,透着丝丝寒意。虹膜扫描仪宛如波斯猫眼石般,以一种近乎审视的姿态,静静地凝视着每一位来客,仿佛要将人的灵魂都看穿。

苏雨烟的思绪飘远,脑海中莫名浮现出《长恨歌》里那句“昭阳殿里恩爱绝”,这诗句恰似细碎的钻石,精准地嵌入少年傅景烁刷卡瞬间浮起的蓝色虹膜涟漪之中,无端添了几分神秘与怅惘。

踏入电梯轿厢,好似一脚迈进了另一个维度。

眼前,《千里江山图》的全息投影在防弹玻璃上肆意铺展,青绿山水仿若活了过来,每一抹色彩都跳跃着,将她裹挟进一场跨越千年的绮梦。连绵山峦似是命运的起伏,浩渺江水如岁月的洪流,奔腾着,咆哮着,却又在这狭小的轿厢内,被禁锢成一方静谧的景致,美得让人窒息。

苏雨烟像是迷失在这片虚拟山水间的旅人,下意识仰头,望向楼层数字的跳动。每一次闪烁,都像是命运齿轮的转动,将她和过去的生活狠狠剥离。

傅景烁的虹膜在3801室的智能锁前绽开涟漪,鎏金门扉开启的刹那,苏雨烟嗅到新风系统送来的雪松香气,那淡雅的木质香调,恰似终南山古松在山风中散发的幽韵,沉稳而不失高雅。

踏入屋内,五米挑高客厅里,白如凝脂的意大利卡拉拉白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施华洛世奇水晶灯的碎芒,竟恍若将《韩熙载夜宴图》中那繁华绮丽、觥筹交错的场景,大胆地泼洒在了这纯净的洁白之上。

“温度设成25度可以吗?”傅景烁仰头问,喉结滚动划出的弧线,恰好接住窗外大厦折来的月光,在这奢华的空间里,添了几分柔和的诗意。

苏雨烟愣了一瞬,声音不自觉地压低,轻声应道:“可以。”她缓缓转头看向傅景烁,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鼓起勇气问道:“傅太太知道我住在这里吗?”话一出口,便下意识地咬了咬下唇。

傅景烁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道:“她知不知道不重要,我知道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