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濒死夫君放我自由,我送他登基 > 第142章 愿效犬马之劳(上)

巫蛊之祸是谢昭不能触碰的伤,在这场惨烈的祸事中,他失去了亲爱的母亲和兄长,亲眼看着前朝后宫染血,目睹无数世家大族飞灰湮灭。

活下来的人对此讳莫如深,不敢再提。

就连谢昭,也只能背地里小心翼翼将相关人员集中起来,一点点询问细枝末节,试图推敲整件事的始末。

事到如今,只有死难者的家属才会关心巫蛊之祸的真相。

谢昭面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凝视着下首端正跪着的李登,神色凝重道:“若是本王没记错,陇西李氏在长安根基不深,并未卷入巫蛊之祸。李刺史,你是谁?”

你在替谁要真相,又想为谁讨公道?

李登扯着唇轻笑着,眼神却像是一潭死水一般幽暗:“下官的恩师,是前任廷尉卿江卯。平南侯府中第一只巫蛊娃娃,是下官搜查出来的。”

谢昭身体一僵,师乐安瞳孔更是一缩:“怎会?”

主帐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半晌后,师乐安才听见谢昭声音干涩地说道:“我听闻,太子自戕后,廷尉府卷入此事的官员都被清扫了一遍。你若是巫蛊娃娃的发现者,为何能逃过一死?”

李登张张嘴,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是恩师保下了我。”

谢昭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李登。

江廷尉血溅朝堂自身都难保,他又是如何保下的李登?

“平南侯府的巫蛊娃娃直指后宫,恩师带着我和同门师兄们顺着线索一路排查,结果在后宫中找到了更多的巫蛊娃娃。当种种线索指向东宫时,我和恩师发生了分歧。”

“恩师说,不要再查了,这事到此为止。而我……”

谢昭握紧了双拳,低声道:“你觉得,应该要追查到底,查到水落石出,所以你将证据呈给了圣上?”

李登摇摇头,认真道:“不是我,虽然我确实很想这么干,可是我更尊重恩师的意见,因而我将查到的所有证据都封存在了廷尉府。可是一夜过后,证据不见了。”

“证据不见了……”李登自己都很茫然,“我不知是偷走了证据,等发现证据不见时,恩师勃然大怒,削了我的官职,将我撵出了廷尉府。”

“无论我再三解释,恩师都不愿意听我解释,他甚至命府中仆役捆了我,将我送回了陇西老家。”

“马车还没入凉州,就传来了恩师的死讯。等我到达老家时,才知晓当日随我们一同查案的同门师兄,都没了。”

提起故去的师门,李登的眼眶终究还是红了,他低下头看着微微颤抖的双手,“恩师没有怨我,更不是恨我,他知晓我性子直,若是同我说明利害,我就算死也不会离开他。”

“将我从廷尉府除名,抹去我的当值记录,当众斥责我无能……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我。”

李登像是一尊跪着的石像,表情平静,可从他肺腑间发出的声音能证明,他的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偌大的师门,只有我一人活了。我宁愿同恩师和师兄们一同死去,也不愿意一人独活。”

“可是我不能死,我若是死了,谁还记得恩师和师兄们的音容笑貌,谁还能站出来为他们讨个公道?”

李登再次对着谢昭弯下了腰:“或许还有很多人同下官一样在这场祸事中痛失所爱,但是经历此事之后,能有勇气面对的人并不多。”

“王爷,下官有幸知晓,您为了探知这场祸事的真相做了许多事。除了当今圣上,世上不会有人比您更加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所以下官斗胆做出这等冒险之事,想从您这里交换一份真相。”

李登的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声音哽在了咽喉间,听起来像是哭泣一般:“请王爷垂怜, 求王爷成全。”

谢昭走下了帅位,轻轻将李登搀扶了起来。

他弯下腰,亲手掸去李登衣袍和袖口上的尘灰。

擦去李登额头的灰尘后,谢昭看着李刺史青紫的额头难过道:“李刺史,对不起,我做了诸多努力,也只是拼凑出了巫蛊之祸的部分情况。虽然我们都是亲历者,可是我同你一样,对这件事了解得并不多。”

李登嘴唇翕动,声音轻得像气息:“对……死的人太多了,真相被血色掩盖,或许再难见天日。”

谢昭微微颔首 ,他认同李登的部分意见:“是的,死的人太多了,真相被血色掩盖,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可是对于我而言,真相很重要,它是我这辈子穷极一生都不会放弃的东西。”

“李刺史,回蓟县后,我会将我整理所得的部分案卷交给你看,我希望你也能将自己经历过的原原本本告诉我。”

“我们一起,找出真相,为死者鸣冤,让始作俑者付出代价。”

“我希望你能做好准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很痛苦,但是我向你保证,我活着一日就不会放弃探求真相。”

李登并没有热烈地回应谢昭,而是认真凝视着谢昭的眉眼,答非所问道:“王爷,您至纯至善,简直不像是皇室中人。”

谢昭并未否认李登的说法,他眼神黯淡:“是啊,良善仁慈宽容仁义……每一个都是好词,身为皇室中人,其实最应该举杯这样的品德和操守。李刺史,具有这些好品德并不是错,错的是不容许这些品质存在的环境,错的是玷污美好的人。”

李登眼神复杂,半晌后轻声道:“王爷,您和太子殿下真的很像。”

“或许您不知道,你我第一次见面,并不在馆陶城,而是在东宫。”

李登的话题太跳跃,以至于谢昭一时没能跟上他的节奏。端王爷思忖片刻后眉头皱起:“哦?我并无印象。”

李登肯定地回答道:“大概是十年,我随恩师前去东宫参加会讲,那一日您坐在太子身侧。那时候的我混在官员中,您不记得我很正常。”

“那时的您还是个稚童,在普通孩童都耐不住性子听夫子讲课的年纪,您坐在太子身侧,听完了整个会讲。”

“那日会讲谈论的是大道之行也,众人在商讨‘选贤臣还是能臣’。大家讨论得热烈,就连您也发表了意见。”

“您说能选到贤良又能干的臣子最好,若是只能二者选其一,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您坐在太子身边,小小的一个人,字正腔圆振聋发聩。当时下首的群臣看着您和太子,都认为大景有你们这样的皇子是幸事。”

“登很高兴,王爷在经历过痛楚与磨难后,依然初心不改,依然品行高洁。”

李登对着谢昭深深拜下:“陇西李氏李登,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无论是忠臣能称贤臣还是佞臣奸臣,王爷需要,登都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