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也知道我们担心,真不容易。”
知道赵东他们刚到,要安排的事情还很多,赵母说完就挂电话了。
然后肉疼的拿出2块钱电话费,就急匆匆的和翠花、老大家的、老二家的分头去报信。
同样掏电话费肉疼的还有赵东。
散了两根烟出去,又和他们这边村干部感谢一番后,赵东就回招待所了,胖子他们几个把晚饭都做好了,就摆在院子里,满满当当的,看着真不少。
“哥,快点,就等你了。”看到他阿健就迫不及待的招呼。
“对啊,我都快要饿死了,你都说啥了?去这么半天,快点洗洗手过来吃饭。”人在饿的时候看什么都香,胖子说完盯着饭菜咽了咽口水。
今晚饭菜做的是不错,散发的香味,就连管理招待所的退伍老兵都给吸引出来了。
赵东他们过来的时候,村干部就给介绍过,老廖是专门打扫村委和招待所卫生的,不是打杂的,意思是要他们尊敬点。
“老廖,坐下吃一点?”
赵父洗完手,在胖子边上的凳子坐下,端着碗客气的让了一句。
廖叔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回去拿着自己的碗筷,大刀阔斧的就坐了下来,这时候粮食多金贵啊,一般客气的寒暄,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拒绝。
这下子给赵东都整不会了。
满脑子都在想,这什么情况?
胖子这个主厨向来大手大脚,中午也没吃好,晚饭准备的吃食还比较多,多一个人,也完全够吃。
廖叔先是拿起一个咸鸭蛋,在桌角磕了一下,扒开外面的蛋壳,夹了一筷子下来,放到面上吃了,评价道:“这鸭蛋腌的手艺好,咸淡适中,都流油了。”
大刚笑着谦虚一句。
阿健看出来赵东的疑惑了,侧身凑过来,看着和廖叔说话的几人,小声的给他解释。
“咱们刚到,船上的碳也没多少了,晚上烧火的柴都是廖叔给的,淡水也是廖叔家里担过来的。”
“哦哦。”
赵东了然的点点头,虽然廖叔家就在隔壁,但是人家给就是情分,不给才是本分,这个情是得记着。
廖叔挺健谈的,在和以胖子为首的几个人交谈中,赵东知道了。
沙滩上那些人分割海蜇都是有分红的,包括他们住招待所交上去的钱也要分红,他们村子年底光分红就不少赚。
赵东听了看看他们村长,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一直聊到晚上9点多。
赵父躺在那里还在感慨:“他们村子发展的真好。”说完了还歪头看看村长。
村长:我装哑巴,我听不到。
原来村长打算过来了,同样是村干部他想要去拜访一下的,拉近一下关系。
在听过那些做出来的业绩以后,露怯了,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人家知道他是那颗葱啊。
这一天的,你们父子都拿话点我多少回了?心里没点逼数么?
凌晨就出来的,这一天活虽然没干多少,但是大家精神高度紧张,躺下都觉得累了,很快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赵东感觉他刚睡着,旁边他爹加上村长的呼噜声就震天响。
还非常有默契,你的停歇了,我赶紧顶上,反正就是一刻都别想安静。
有这两个人在,估计也就聋子还能睡。
赵东本来也没脱衣服,都是和衣躺下的,睡不着,索性就起来了,推门出去就看到胖子和阿健在看星星。
他诧异的问:“怎么没去睡?”
胖子:“呼噜声太响了,睡不着。”
阿健:“我还是第一次出来外面和别人睡,不习惯。”
赵东楞了一下,随后笑说道:“艹,没看出来你还认床啊?”
胖子也跟着打趣他。
“月亮还挺亮堂的明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明天还要出海,一晚上不睡也熬不住,咱们去船上睡吧,麻袋一铺和这边也没区别。”赵东越说越觉得可行。
阿健和胖子也觉得挺好,三个人就着月色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渔船那边走去。
“谁在那里?”
快要走近,赵东他们三个就看到有手电筒的光束,正好照在他们的渔船上,看着光线发出来的方向,人应该躲在遮阳棚的树林里。
赵东大喊一声,在安静的夜里传出去很远,他在旁边捡起一块石头就朝树林里扔进去。
那边光线明显的晃了一下,然后就暗了下去,很明显的,手电筒给关掉了。
又等了一会,也没有动静,他三个都互相看看,初来乍到,赵东他们对这里人和地势都不熟悉,把人吓跑了,他们也没打算冒险去追。
“发生什么事了?”
有听到喊声的过来看看,见他们这边三个人,站在很远的地方没走近,喊着问的。
赵东同样的喊着把刚刚的事说一遍。
那边的人听了不以为然,“害,小偷小摸的哪个村子没有,你们这么大惊小怪的,是才来的吧,可别告诉我你们心大的船上没留人。”
那人说完没管赵东他们的反应,转身就走了。
赵东这才发现其他船上都有留守的人。
“明天商量一下,咱们也轮着看船,不只是船上,招待所那边也得留人看着,前面也是太大意了。”
“嗯。”
赵东暂时还没打算换地方,就是换了也不一定会有这边好,那就更没必要在折腾了。
凌晨三点左右。
赵父起来没看到赵东,在招待所转一圈,想着应该是早起上船了,和其他人汇合后,都到沙滩这边准备出海。
看到赵东、胖子、阿健就问:“怎么都跑这上睡来了?晚上能睡得好吗?”
赵东简单快速的把昨天夜里的事情说了一下。
赵父听了皱着眉头,叹口气说道:“那就白天和晚上都留人吧。”
胖子安慰道:“没事,今天你们就放心的出去吧,这边有我和村长叔在呢。”
“好。”
赵父说完带着一群人就上船了,还叮嘱他们渔船一定要仔细检查,出门在外不像在家里。
渔村的码头都差不多,就是这里的要大很多,渔村人出海时间也都跟着潮汐走。
赵东他们检查好渔船,岸上也有不少人拿着手电筒过来了,周围渔船上也都有了动静,给其他人吓一跳。
小满凑过来说道:“刚来的时候安安静静的,还以为都没有人呢,隐藏的都够深的。”
“所以啊,咱们出门在外也要多留个心眼。”昨晚差点吃亏,赵东说的话也是有感而发。
岸边的人越来越多,互相打招呼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像是赶圩(xu)一样热闹。
赶圩:就是赶集的意思。
昨天没注意,这边的码头停靠的渔船真多呀,铁皮船赵东周围就看到五六条,放眼看去,小木船更多,数都数不过来。
赵父开着渔船驶离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