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收工,赵春兰让对糖蔗感兴趣的帮工留了下来。不过这次她没有演示如何制糖,只是向大家表达了她可以向有意愿种植的人家出售糖蔗种子。
一听赵春兰有意要卖竹蔗,陈长平高兴坏了,直接定下了八百斤,之前他们有帮忙种植,每亩大概需要六七十斤的种子,他打算种上个十亩左右。
因想着这东西要过年入了春才种,虽然赵春兰也说了这蔗种过冬的保存方法,可是就怕到时候保存不当,难免会损坏一部分,他觉得还是多买上一点比较保险。
“大哥,八百斤能种十多亩了,你家哪有那么多旱地啊?”
陈长乐也想种一些,可他没想到他大堂哥这一出手就是拿下八百斤。
“地不够可以买啊!我说你这小子……”
陈长安都快无语死了,长乐这小子怎么从小到大这脑子就不会转个弯啊!
“春兰,我们家也来上八百斤!”陈长安接着对赵春兰说道。
继陈长平之后,村尾的三家人也各定了八百斤。其他人虽然也是心动的,可是又担心这竹蔗就跟之前的木耳一样,也就挣个热钱,他们家里的矮房如今可还空着呢,都变成杂物间了。当然也有几户田地比较少的还在种着。
种木耳顶多费些力气和心思,自己在家搭建矮房,再上山寻一些菌桩就好了,不需什么成本,可是这竹蔗种子可是要钱的啊,还一文钱一斤,这东西又重秤,光一根竹蔗都有五六斤重了,不少人纠结起来。
“春兰啊,你看这种子能不能再便宜一些,一文钱两斤成不成?”
“王九叔,这价真的是不能再便宜了。”
赵春兰觉得自己没定一文一斤已经是很厚道的了,想当初她跟吴巧收的时候五斤给一文钱那是吴巧只是付出了收割的劳动,可以说算是白得的,这跟人工种植的肯定不能比啊,毕竟她这种植也是需要成本的啊!
而且如果有人动了不好的心思,不止是买来做种子,而是直接跟她大量采购尝试制糖,那她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各位叔伯也可以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左右收完了稻谷才收糖蔗,糖蔗收完之前你们告知我所需的数量就成,不过这些糖蔗我只卖两亩地的产量,卖完即止,先到先得。”
赵春兰这话一出,有人不淡定了。
“春兰,我们家来上五十斤。”
“我们家三十斤。”
“我们家一百斤。”
……
帮工们几个一个不落的全都报了数,只是都是三四十斤的报,五十斤的都没几个。
人有时候就是这种心理,如果大家都有的自己没有,心里总有点不太舒坦,就怕万一这东西真的能挣一笔,自己又没赶上。可是又不想承担太大的风险,只想花个几十文钱,让自己心里平衡心安,更别说像陈家几户还另外购置地产了,那投资可太大了,要是到时候不挣钱,哭都没地儿哭去。
从赵家出来,陈长平堂兄弟几个就找上了刘广生,想趁着天没黑把地定下。
“长水叔,你可是还有事儿?”
其他帮工都走了,见李长水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赵春兰不由问道。
“是……是有点事。”李长水尴尬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踌躇了一瞬,他最终还是厚着脸皮说道:“春兰,我想问你们家招不招长工?”
“你想做长工?”
李长水点点头又摇摇头。赵春兰都被他给整懵了。
“我是想跟你预支十两银子,就拿工钱抵。”
见赵春兰没有说话,李长水又紧张地说道:“一天算我三十文工钱就成。”
如今城里的长工一个月是一两银子,而且是按月算,李长水三十文一天的工钱,就算上满一个月的工也才九百文,确实是划得来。赵春兰还真是有点儿心动了。
“叔,你怎么就确定我能拿得出十两银子呢?”
她看着就那么像有钱人吗?
虽然她确实有十两,而且不止十两,光陈天冬给她的分成都有差不多九两了,再加上最近打猎的收入,她如今手里可是揣着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呢!可这别人都不知道啊,这李长水还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赵春兰的话让李长水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啊,他只是看到了赵家田产丰厚,牲畜成群,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赵家应该也是有些家底的,却也忽视人家也只是几个孩子而已,当家的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十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也真亏他竟然能开这个口!
李长水的脸刷的一下红到了脖子。
看着双脚快抠出三室一厅的李长水,赵春兰只能打破尴尬,“叔,你借钱可是有急用?”
“我,我就是想买上几亩地种些甘蔗。”李长水说着头垂得更低了。
“我可以先借你五两,其他的银子只能等卖了蔗种再说了,只是也不知道这蔗种能不能卖到五两。”
原本已经不抱希望,打算再问问村里其他人的李长水闻言瞬间将头抬了起来。
“谢谢!谢谢!”他转头擦拭眼角就要溢出的泪水,忍住哽咽道。
“你等会儿。”赵春兰转身回屋拿钱。
看着李长水离开,赵春兰有些恍惚。她这是有长工了?那她是不是大小也算个地主婆了!
怀里揣着五两银子的李长水出了赵家便直奔村里,就连站在家门口的李荷花叫他都没有反应。
李长水刚跑到村尾便遇到陈家几兄弟和正往这边来的刘广生,后面还跟着村里的后生和汉子们。
“长水哥,你这是咋的了?怎么跑得一头的汗。”
“没……没事儿,你们这是……”李长水边喘气边问。
“哦,我们几家想买些荒地,这不正准备着去量地呢!你这是上哪?”
李长乐一想到自家又要添几亩地,心里就爽快。
“哦,那一起走,我家也想买上几亩。”
“呦,长水,这才多久啊,又买地了,你不会把粮又给卖了吧?这次你准备买上几亩?再过几年,怕是要成后山脚的地主老爷了吧!”
几个月前李家卖粮买地的事儿可是在村里热闹了一段时间,听到李长水又要买地,村里一后生逗乐道。
李长水倒也不恼,“地主老爷还远着呢,先买上个亩吧!”
“八……多少?八亩?你小子发大财了?”
其实他是想买上十亩的,可是他借陈家的一两银子都快一年了一直没还,他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长平家那位他是有所耳闻的,他不想让自己的兄弟为难。
至于欠赵家的,他欠的实在多了,也只能继续厚着脸皮继续欠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