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农闲,坐在村口打络子、纳鞋底闲聊家常的人可不少。大家见这一阵仗连忙跟了上去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那小贱蹄子该不会是惹事了吧?”赵红云一边吐着瓜子壳一边八卦道。见没人搭理她又继续说道,“我就奇怪这小贱人净身出户哪来的钱置办那么多的家当,瞧,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八成是在城里手脚不干净被逮了个正着,这是回来拿脏呢!”
“你见过满脸堆笑,坐着骡车回来拿脏的?”村里一妇人怼道。
其他人虽然也好奇不已,却没有多言,那么多的衙役,他们又不敢上前询问。
“阿竹,开门!”
门从里面打开,赵夏竹看到自家门外围了那么多人被吓了一跳。
“阿姐,是不是那些人又来了?”
赵夏竹紧张的将自家阿姐护在身后,跟着阿姐练了那么久的功夫了,她如今也是会武的人了,谁若是敢欺负她家阿姐,她不介意拿他来练练手。
“没有,是知县大人来了。”
“知……知县……大人!”
赵夏竹吓得脚直接发软,好在赵春兰及时将人扶住了。
“嗯,你快去准备茶水,额,算了你先坐着吧。”
赵春兰将赵夏竹扶到院子里坐下,才重新回到院门将骡车赶进来,毕竟李知县还在后面的马车里呢!
两辆车进院子之后,衙役刚想把院门关上,便见人群中出来一人。
“各位官爷,我是下湾村的里正刘广生,不知县令大人亲自到访下湾村可是我们村有什么不妥?”刘广生对着几个衙役点头哈腰地问道。
“李大人,是我们村的里正,能不能让他一起进来,正好种木耳的事和他一并说了,到时省得我还得往村里跑一趟不是。”
李鸿皓对着几个衙役摆了摆手。
赵春兰将人领到园子那边的矮房,因为木耳早上刚摘过,现在一截截大腿粗的树干上只余一些比较小的木耳菌子。
在几人的目瞪口呆中,赵春兰一一介绍如何种植木耳。
“丫头,你这何止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啊!要是这木耳养的好,以后我们可以往外县销售,到时我们下潭县的好日子就不远了!”
不愧是内阁出来的看问题就是长远。赵春兰心中一阵感叹。
“赏,必须大赏!”李鸿皓激动地嚷道。
送走知县大人,刘广生对着赵春兰又是一阵嘉奖。再想到县令大人要在全县推广种植木耳,他是一刻也坐不住了,他得抓紧时间通知大家,可不能落在别的村后面了。
“走走走,都到祠堂去等着!把家里的人都叫上!”刘广生对着门外还没散去的众人喊道。
“瞧,我就说了吧,赵春兰那小贱蹄子准没干好事,这才落户咱们村多久啊,就要开祠堂了,要我说就应该把她赶出村去,免得污了咱们村的名声!”
赵红云那尖酸的嗓门又响起,和记忆中的赵孙氏还真是如出一辙。
“有光家的,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春兰丫头可是我们村的大功臣,若是你再满嘴喷粪就给我滚出下湾村!”
刘广生吼了一句赵红云,转头又瞪了王有光一眼,“连个婆娘都管不住。”
“啪!”
清脆的响声刚落,接着便是赵红云的嚎啕大哭。
“王有光!你敢打我,我跟你拼了!”
赵红云扑上去和王有光打成了一团。
“要打要闹滚回你赵家村闹去!”
王柱这话一出,赵红云就像泄了气的气球。
王家条件不错,当初王有才相看人家的时候可是有不少人家的姑娘相中,若不是她使了些手段,再加上王孙氏这层关系,这亲事也轮不到她。
她这家公因为这可是对她可是一直都看不上眼的,她在王家依仗的不过是自家男人和婆母,可是如今……
见赵红云闭了嘴,王柱转头又瞪了自家儿子一眼。他虽然看不上赵红云,可是自家儿子对着自己婆娘动手他也是瞧不上的。
王孙氏本来想劝上两句的,但看自家男人脸色不对便缩在旁边当鹌鹑,不过自家老大这阵子的变化,倒是让王孙氏越发的看不明白了。这小子不是一向将赵红云放在心尖尖上的吗?
不等王孙氏多想,村里老老少少都聚到了祠堂外院。
看着里里外外围了几层的村民,刘广生那个腰板挺得老直了。
因为赵红云闹的那一出,赵春兰刚好找了理由把刘广生推拒了,没有去祠堂。只说刚刚关于木耳的种植她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让刘广生代为传授就行。
木耳居然可以种植!他们之前怎么就没想过呢!刘广生的话一出,人群中炸开了锅。
这赵家丫头也真是,怎么不提前告诉他们呢!
“我看那丫头就是胳膊肘往外拐,有这好事也不先跟村里人说!”赵红云没好气地嚷道。
原本喧闹的人群齐刷刷地停了下来,纷纷看向她。
“行了,赵家丫头这不是刚摸索出来嘛,人家也没藏着掖着,今天进城看到告示,想到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容易,这才直接找上了知县大人。”刘广生瞪了赵红云一眼说道。
这有光也真是的怎么偏偏就看上了这么一个媳妇儿了呢!这要是他家儿媳妇,他绝对让儿子直接一封休书把人送回赵家村去。
“告示?什么告示?”
村民们一脸懵。
刘广生顺带将人头税的事情和大家说了,其实各村的里正在三天前就得知消息了,只能官府张贴告示他们才好下达通知,本来是打算今天傍晚请各家主事的到祠堂开会再说的,如今既然都在索性一起说了。
人头税的事情一出,整个祠堂一片静默。
“行了,都散了吧,趁着天色还早,要砍树的赶紧进山砍树,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明天一过估计各个村都要进山了。”
刘广生边说边往祠堂外走。他还要进山砍树呢,可没那闲工夫在这儿耗着。
听了刘广生的话,在场的人哪里还坐得住,纷纷回家找工具进山去了。
在村里人各种忙活的时候,赵春兰两姐妹直接锁门窝在家里缝制棉衣和棉被。
手里有了余钱,但是今年家中有丧,因为怕犯忌讳她也不敢建新房。不过倒是可以多买上几亩地,来年可以种甘蔗,矮房也可以多建几间,到时候多养些兔子。
只是如今村里各家砍回了不少木头,原本各家房子就紧张,哪来的空房种植木耳啊?所以现在一个个的都忙着在自家院子里搭建矮房呢,谁有空来给她砌围墙啊!不过正好可以先把棉衣棉被先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