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我们一行人经过商讨,最终决定在常州城里住上一天,毕竟赶路干了好几天了,一直都是风餐露宿,身心早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在常州城内好好休息调整了一天后,我们继续行进。
从常州到无锡,再至苏州这一段路程,我们耗时四天。
沿着运河前进,途中还看见了几艘渔船在江面上划过,这让我不由地回想起来当初来。
张伯这会,估计又在船上钓着鱼吧。
途中倒是安好,没有遇见什么冲突。
还是挺庆幸的,毕竟我们谁都不想再遭遇一波山匪劫路。
当我们到达苏州,这段路途便行进过半了。
无锡到苏州的途中,我们经过一大片湖,规模之大,几乎贯穿了这一段路。
今日清晨的时候,我站在湖边,朝着对面看过去,只能看到天与湖交界,根本看不到陆地。
湖水与天际融为一体,薄雾似是毯子一般盖在那平静的湖面上,将远处的景色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湖面透着雾,反射着天尽头的金阳,初升的太阳从天水的交界地飞出,透过薄雾,将金黄的光洒在水面,形成一片柔和的光晕。
金光与雾气交织,给我的感觉就和仙境一般。
近岸有几只白鹭,在我发现它们之后,便迅速地掠过我头顶,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涟漪。
随后身影很快消失在湖中小岛的密林中,再没出现。
偶尔有风吹过,脚边的芦苇被吹动,沙沙作响,摇曳着身躯。
若不是知道这里不是沿海,自己可能就把这里当做是那广袤无垠的东海了。
湖面辽阔、宁静,站在这湖边,眼前有水天相接,心中又有诸多的遐想。
王志龙说这里叫做“太湖”,是几百年前大宋对抗金军时候的水网。
这里没有经历过很多战争,自然更有生机。
不过,我隐隐觉着这片湖……有点不对劲,心中对这个地方有一些莫名的抵触。
-----------------
苏州城内,我们进城的时候快要临近晌午,确定会合地点之后,我们一行人便分头行动了。
我们打算在苏州待上一日,好好休息一下,同时,王志龙也有点事情要在苏州去办。
…………
『良,同我去寻一个人。』
我正在苏州街道上游逛,身后忽地传来王志龙的声音,闻声转身看去。
良
『寻谁?』
王志龙
『一个老朋友。』
他所说的这个老朋友,是苏州城内的一名老铁匠。
在找到我之前,他便已经自己去找过了,只是,无论是铁匠铺还是家门,都紧紧地锁着,人不在家里。
心中有些不安,便四处打听了起来,他这才了解到是老铁匠的孙女前两天在太湖边玩,失踪了。
孩子年纪不大,刚值幼学之年,这种年纪的孩子,最喜欢到处溜达。
而老铁匠的孙女,最喜欢的就是去太湖转。
而前两天小女孩又一次去湖边玩,却没和她爷爷说。
老铁匠去找的时候,已经不见人影,即使他沿着湖岸一路呼喊,声音在空旷的湖面上回荡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许多人跟着一起去找了,有的人甚至潜入水里去搜寻起尸体,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搜找了整整两天,大家伙也没了耐心,老铁匠却不甘心,今天大清早的又去了太湖找她孙女,到现在也没有见他回来。
良
『所以你打算去太湖找?』
王志龙点头确定,不过眼睛一转,又言道、
『你要是不想跟来,我不勉强你,与他上回见面,还是五年前的时候,这回好不容易来一趟,他却出了这档子事……』
良
『走吧,顺便把赵博叫上,他搁路北面馆那呢。』
说着,我便迈步朝着路北走去。
也甭管赵博吃面吃的香不香,逮着人了,便拽着拉出了城。
赵博嘴里还嚼着半口面,一脸茫然地被我们拽着往外走,手里的筷子都没来得及放下。
一边踉跄地跟着我们,一边含糊不清地嘟囔
『干哈啊?我这面还没吃完呢!』
………………
出城后,三人往西面走,太湖离苏州城并不远,晌午头一过,我们三个便走到了太湖边。
远远望过去,那一望无际的湖水实在是让人感觉头痛不已。
湖面反射着正午的太阳,晃得人眼睛迷迷糊糊。
赵博
『我说,咱们去找人,这么大的湖,上哪找去啊!?』
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这么大的湖,找人的难度完全不亚于捞一个针,更何况,还有个生死未卜的女娃要找。
想着,我忽地发现远处好像有什么建筑,眯起眼睛看过去,看起来大概是一个山庄。
见状,我抬手指了指太湖边侧的一座山庄,示意两人看那边。
在这里是看不清的,只能看出一个浅显的轮廓,坐落在湖边的一片高地上,背靠青山,面朝湖水,位置还算隐蔽。
不过对于走镖的人来说嘛,这当然不是问题,常年在外奔波,眼力和判断力早已都出神入化。
即便隔着这么远距离,也能看得出建筑的轮廓和布局。
赵博
『厉害,你这眼真他娘毒,所以咋说?去不去?』
王志龙
『回去骑马……』
话落,转身便走,似乎是心里有什么事情一样……
我心底虽有些许疑惑,不过倒是也没有放在心上。
三人先是回去了城中,我骑着黑哥,王志龙跑在最前面,似乎是认识路一样,带领着我和赵博策马奔去那一座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