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
所有人的目光。
都在刹那间。
凝聚在符篆!
只见那张符篆上。
正写着一个血粼《粼《的大字!
恪!!!
恪!
在见到这个字后。
满朝文武,全都彻底震惊了!
他们瞳孔骤缩,难以置信的盯着。
恪!!!
他们都不约而同,想起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恪!!!。
大唐的蜀王!
李恪!
那个本该死去,更是引起李寒衣入魔的人!
难道他还没死???
他们所有人,面面相觑。
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如果没死。
李寒衣又怎么会走火入魔?
长孙无忌眼神阴翳。
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难道李恪没死?
难道这一切,全部都是李恪的阴谋?
他真的正如自己所想那般。
故意诈死,为的就是从明面上,转到黑暗中。
并以此进行谋划。
策划一整个布局?
如果真是这样。
那李恪的城府,未免也有些太恐怖了吧?
若真是如此。
李恪的目标又是什么?
是自己?
是五姓七望?
还是….
大唐???
长孙无忌越想越头皮发麻。
他看向龙椅旁,震惊的李世民,眼神多了几分恐惧。
而李世民此时,头脑也有些发懵。
当李恪的恪字。
出现在他眼前时。
他就已经想到了李恪。
虽然他对此,很难相信。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
李恪从小就是那种,很荒废的存在。
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
而且还胸无大志。
怎么可能会拥有如此之深的城府?
可是现在一想。
似乎又有些说的通….
因为自从李恪入赘北寒后。
所出现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离奇。
甚至早有传闻。
李恪一直在扮猪吃虎,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复仇。
就连袁天罡都说。
李恪此子,或许在藏拙,真实的他,深不可测。
起初李世民对此,还有些不太相信。
但现在。
他隐约之间。
却有一丝动摇了!
因为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太过巧合了。
而且每一件,都可以和李恪扯上关系。
一件事是巧合,是巧合。
两件事是巧合,是凑巧。
那三件事,四件事,五件事!
都和李恪有关!
那还是巧合吗???
李世民眉头紧皱,越想越觉得可能。
只是...
如果那些军队,真的是李恪的。
那么这小子,是从哪弄来的这些兵马?
北寒?
毕竟他是北寒的入赘女婿。
不对,不可能!
北寒的实力他清楚。
绝对不可能拥有这等恐怖的实力。
莫非...
是隋朝旧臣?
毕竟李恪的身上,还流传着,前朝的血脉。
所有那些隋朝旧臣,就开始动用最后的隐藏力量。
来支持李恪?
毕竟换做其他人,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兵马的。
至于离阳和大明之类的其他国家。
他们的军队,自己也清楚很。
最重要的是。
他们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出现在雁门关!
然后再赶去幽州城。
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如果是隋朝的最后力量。
那就有可能了!
因为只要他们孤注一掷。
还是可以弄得出来,四十万兵马的!
大唐宫殿内,朝堂诸臣皆因那不知来路的四路兵马而惶惶不已。
看着大殿内嘈杂议论的众多臣下,李世民面上虽是波澜不惊,然而内心也开始出现波澜。
他心中有所猜测,但是并不敢确定。
而也正因为没法确定背后究竟是谁,反而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与此同时。
北寒王驸马府衙内。
徐谓熊纤手轻拄香腮,平时明亮犀利的眼眸略显彷徨,饶是路过的下人都能看出,二小姐定是在思着那人。
房檐处异响轻咯,将徐谓熊的眼眸激的复又清明。
坐直了身子徐谓熊冲着周围的下人挥了挥手,除了青鸟和红薯外,府苑内的下人们赶忙收拾妥当退出了庭院。
待到庭院安静一身黑衣的斥候身手灵敏的来到徐谓熊面前。
“禀!军情急报!多路斥候探得,那四路神秘大军约莫三十五万人忽然齐齐直奔大唐幽州!”
听着那斥候的禀报,徐谓熊下意识站起了身,没有言语,但只是这一瞬间便让这名斥候颇为震惊。
这斥候跟随徐谓熊也有不短时间,平日里这位二小姐可是天塌下来都不会眨眼的人物!
究竟是谁人能让她如此激动?
叫得徐谓熊如此吃惊的,不只是那忽然冒出来的四路大军。
而是这四路大军背后的人!
李寒衣刚入幽州不久,为何这四路大军会紧随其后直入幽州?
这其后没有关联谁信?
可若是这四路军队就是因得这李寒衣才入幽州,所谓的又是如何?
莫不是.为了保护李寒衣?
是了!断然该是如此!
徐谓熊可是上阴学宫的佼佼者自然是很快想通了这四路大军和李寒衣间的关联。
不过这些都不能让她如此震撼,她所惊讶的其实是这四路神秘大军背后的人!
此刻会如此护着李寒衣的人,除了李恪还能有谁?
也就是说,这四路大军很有可能都是属于李恪的!
这四路大军都是夫君的底牌么?
这一想法一出现,着实惊讶到了徐谓熊。
毕竟这三十五万大军,其中有三十多万都是极其精锐的铁骑!
此等精军莫说是李恪一赘婿,就算是一般的王爷也断然拿不出来。
不过徐谓熊所担忧的,却并不是李恪究竟从哪里弄来这三十余万精兵,而是他本人是否安全。
思及李恪,徐谓熊的眼神再度变得迷茫。
他日时光的点点滴滴渐渐浮现。
初时她对李恪的观感确实不大好,两人的关系更只是政治联姻。
但平日里的相处中,李恪的一切似乎都慢慢烙印在了徐谓熊的心中。
开始时只是李恪那俊逸超脱的面容让徐谓熊微微悸动。
在后面的相处,徐谓熊才慢慢看清李恪的内心。
平日里的幽默、风趣带人的印象和自己的母亲颇为相像。
偶然瞥见的无人处,那双深刻在徐谓熊心间的独特眼神,又在诉说着他的无尽孤独。
那时的李恪于徐谓熊的感觉,宛若琼海深渊,只能看着表面的波涛汹涌。
却看不清深处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