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若不是忌讳那小子皇子的身份,直接明着做掉他!”
“哪怕被皇帝责备几句,又能有何妨呢?”
“本以为这小子是个只会吟诗作赋的废物,谁知道此人竟然藏做如此之深!”
“那小子离开大唐之后,老夫自认为没有小看他。”
“但不曾想,这小子竟然要比老夫想象的,还要恐怖一千倍,一万倍!”
喃喃自语中,长孙无忌的脸色早已铁青一片。
伸手去端一旁的清茶,手腕却止不住的发颤。
好不容易放置嘴边,轻轻抿了两口。
明明飘香浓郁的春茶,此刻也觉得索然无味。
“老爷,李泰煦前来拜访,说是有急事要告知老爷。”
门口的管家小心翼翼的探出脑袋,朝着大厅内通禀。
喝了两口春茶后的长孙无忌将茶盏放在一旁,回应道:“带他过来。”
“喏!”
相府大门外,满目惶恐的五姓七望族长李泰煦来回踱步,左等右等。
“李老爷,我们家相爷有请!”
“哦哦,好!”
被通允后,李泰煦一脚迈入相府大门。
后脚一收,却没有迈过门槛,当即遭了一个翅趄。
脸上一阵窘态的李泰煦也来不及掩饰,慌忙让家仆领着自己朝大厅而去。
“相爷!相爷!大事不好啦!”
一进相府大厅,李泰煦高声呼喊,面色之上,尽显仓皇之色。
坐在太师椅上,闭目调神的长孙无忌没有说话。
双眸依旧紧闭,嘴里淡淡道:“坐下来慢慢说。”
还未落座的李泰煦,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的往外说道:“相爷,眼下情势危急!情势危急啊!”
“如今大明的惊怖大将军凌落石,率领十名义子,与五十万兵马陈兵大唐边境!”
“东海琅琊王也已经造反,点兵三十万,攻取长安城!”
“今日又闻言在幽州,我大唐五十万兵马溃败!”
“大唐危急啊,相爷!”
坐在太师椅上的长孙无忌缓缓睁开眼眸,看向满脸惶恐的李泰煦,眼中带着一丝鄙夷。
嘴角冰冷道:“慌!慌有什么用?能解决事情吗?”
李泰煦没有在意长孙无忌冰冷的语气,言语中,始终带着难以抑制的惊恐。
“眼下大唐危急,我担心陛下挡不住压力!”
“若真如此,陛下难免不会杀了我们,献给李恪,以保全大唐啊!”
长孙无忌的眼睑猛的抽动,面容再次恢复铁青。
这一层的厉害关系,早就在今日朝会上,长孙无忌便已经考虑到。
不然也不至于一路都惶惶不安。
眼下李泰煦再次提起,长孙无忌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无名火。
双眸圆睁,厉声道:“你以为,杀了我们,长安就能保住啦?”
“大唐就能相安无事啦?”
“且不说李恪那小子的心思,就算杀了我们,他就能放过李世民?”
坐在一旁的李泰煦脸色刷的一下由惶恐变为惊惧。
肉眼可见的惨白色浮现而上。
李泰煦嘴角抽动,小声提醒道。
“相爷,避尊者讳…”
长孙无忌冷眼一扫,丝毫不理会李泰煦的提醒。
继续冷声道:“再有那陈兵五十万的大明凌落石,起兵三十万造反的琅琊王!”
“你以为他们就丝毫不渴望那九五至尊的宝座?”
呼一气说完,长孙无忌重重的将身子靠在太师椅上,一字一句道:“这天下,要被李恪搅得大乱啦!”
大明五十万兵马陈兵大唐边境。
东海琅琊点兵三十万,攻取长安。
幽州城四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镇国大将军李靖战死,北莽与离阳也会有所行动.
大唐此时此刻当真是四面楚歌,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危矣!
就在这时。
李寒衣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渭水,遥望长安!
红衫罗裙依旧,冷若冰霜依旧,悲伤欲绝依旧,刻骨仇恨依旧!
她嘴角上扬漾开的却是层层的酸涩,笑比哭难看,也不过如此。
低头的瞬间泪水于睫闪烁,望着渭水,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悲伤无尽地放大,泪水夺眶而出…
下坠落入渭水之中,碰触水面的瞬间碎裂,在渭水之上荡起了层层涟漪,她的悲伤随着涟漪扩散不停的扩大。
她悲伤的连站着的勇气都没有了。颓废的坐在渭水畔!
一人一袭红衣,颓然坐在水畔,红发随意的在其身后散落,清丽出尘的容颜布满悲伤,那双水汪汪弯眸中泪花盈盈!
眉黛盈盈泪潸然,红裙妒杀石榴花。
渭水粼《粼《徒留伤,倾我一生一世念!
也不过是这场景.
“李恪,我来了,曾经说过再也不会回来,如今我却一人一剑入长安!”
她望着渭水,它在静静地向东流淌。似乎把一切都带走了,却空留悲伤!
渭水之水东流而去,水面之上几片树叶在顺流东去,微风吹过,树叶在风中旋转,似乎它们也在悲伤,恋恋不舍的与大树最后的诀别!
风凉凉的吹过,遮住了太阳的,此时天空阴沉沉的,天空中那朵黑压压的乌云似乎在低低的压向大地,李寒衣更是觉得有一把大手深深的压着她喘不过气…
曾几何时自己何曾凄凉,李恪,如果你还活着,我们是否是依旧可以泛舟这渭水之上,幸福快乐呢?
果然美好总是转瞬即逝…
李寒衣手握铁马冰河,两其撑在地上缓缓的站起,窈窕身姿多了几分凄楚.她的目光看向渭水,泪水依旧在他的脸上肆意跌落!
她站在那里,忍着泪水,忍着痛苦,目光看向平静而又壮阔的渭水..默然,渭水中一艘小船映入眼帘,向东缓缓飘去。
潮落水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舟行渭水在彼中,一吻天荒不思量!
她低声喃喃细语,思绪已然是回到了她与李恪在渭水泛舟的那一天!
那日风和日丽,正值人间四月天。百花齐放,二人闲来无事,策马出城。
来到了渭水边,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渭水,李寒衣随口说:“.如若在这渭水之上泛舟,别是一番滋味!”
李恪并没回答,但是却把自己的话记在了心上,二人牵着马,悠哉悠哉的在渭水之畔溜达…两人漫无目的溜达,看着如此美景,她也想要吟诗一首:“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