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立秋。
又是一年秋高气爽。
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修炼加上紫气东来的辅助,小萌宝的《紫霞神功》终于成功“入门”了。
宁中则是在七月二十日就入门了,当时她可是非常豪气的请整个华山派的人吃了一次席。
因为她只用了三十三天时间就成功入门了,这是华山派有史以来的最快记录。
有鉴于此,施宗义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就把自己的“入门”时间定在了八月七日。
这天刚好立秋,关键是没有打破宁小则的记录。
因为前后算下来就是小萌宝用了三十六天才入门,也就是说比宁小则足足多用了三天的时间。
所以宁小则依然完美的保持着华山派有史以来《紫霞神功》最快入门的记录。
这事儿应该够她乐呵好一阵了。
施宗义为了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入门”时间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而真实情况是现在施宗义的丹田空间里紫霞真气总数为682缕,已经达到了第二层圆满境界。
所以说生活之中有的时候也确实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
因为善意的谎言可以给自己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氛围,而真话说出来有的时候却会很伤人。
除了《紫霞神功》的巨大进步,施宗义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把华山派的藏书都看完了。
之前施宗义一直没有特别重视华山派后堂里的这些书籍,直到在山下住了一段时间才改变了想法。
在前世的现代社会一般的书籍已经是唾手可得了。
但是院子里的半个月生活让施宗义意识到了一件事:在古代社会书籍其实是奢侈品。
钟沛天天去淘书也没买到多少本好书,更何况华山派许多藏书还是外面很难买到的秘本。
所以施宗义就把后堂里的书都仔细看了一遍,一些比较有用的内容他还认真的做了读书笔记。
他准备把读书笔记整理出来装订成册充实到忠义武馆的图书室里去,这些也算是底蕴的一部分。
一个组织的深厚底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个方面点点滴滴逐渐累积起来的。
这一个月的认真阅读施宗义收获颇丰,当然他并不是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他只是想给自己增加一点底气和内涵。
尤其是其中一些涉及武道基础和江湖阅历的书籍,极大的丰富了施宗义的武学底蕴。
他的优势是对剧情的全面了解,劣势是积累太少底蕴单薄练个内功心法都要临时去学经络腧穴。
现在不下功夫花时间去夯实基础,如果以后拿到了绝顶秘笈竟然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学不会那就太悲催了。
比如《凌波微步》就要以《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基础,他对《凌波微步》可是非常有想法的。
不过现在华山派的书籍都已看完,《紫霞神功》也已经“入门”,可以改变一下生活的节奏了。
于是施宗义开始跟着岳不群和宁中则去逛山洞。
岳不群和宁中则到了山洞之后就认真的揣摩演练各种剑招,有时候还会一起交流各自的想法加以印证。
施宗义就像是逛街一样的逛着山洞,因为他现在练不了剑法,只能从头到尾一路逛过去先记下来。
并且施宗义也不天天去,他是去一次山洞之后就又隔上几天才会偶尔再去一次。
因为他趁着现在比较有空,干脆把那些剑招都用纸张记录了下来,再装订成一本本的剑法秘笈。
小萌宝的房间门窗紧闭。
书桌前的施宗义以紫霞真气加持右手运笔如飞,唰唰唰的就写满一张纸然后接着又开始写下一张,写好一本就装订成册。
神情专注,速度飞快,动作精准。
一本本剑法秘笈就这样在施宗义的手中迅速诞生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有条不紊就像流水线一样。
这是一个人的秘笈生产流水线。
并且其中好些秘笈是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或者干脆就是失传已久的压箱底的宗门秘技。
还额外多了一套与之对应的完整的破解版本。
不过,用紫霞真气来加持写字这样的事儿整个华山派古往今来大概也就施宗义一个了。
他这也算是把紫霞真气玩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这事儿施宗义是私下里做的,没让任何人知道,并且装订好的秘笈也都放进了储物空间里。
这个事情他非常非常谨慎。
思过崖山洞里的情况现在必须严格保密,绝对绝对不能透露出去丝毫,否则就是血光之灾。
甚至严重一点可能演变成江湖浩劫。
如果不是小萌宝的神童人设在华山派早已深入人心,岳不群也万万不敢放心的让他去山洞乱逛。
尽管有紫霞真气加持的秘笈生产流水线速度飞快。
前前后后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施宗义才把石壁剑法全部记录下来,之后他就不去思过崖山洞了。
而储物空间里面的剑法秘笈也达到了足足五十二本,包含了五岳剑派的所有剑法和全套的破解招式。
岳不群和宁中则依然还是每天去,他们两个现在是乐在其中所以乐此不疲毫无倦怠。
有的时候可能某一招精妙绝伦的剑法就足够他们兴趣盎然的琢磨和演练一整天。
如果真的掌握整个山洞里的石壁剑法,那么“君子剑”和“玉女剑”必将在江湖上大放异彩。
当然难度也肯定不小,因为有些剑法其实很难掌握,甚至能够真正练成的人根本寥寥无几。
比如《养吾剑法》、《岱宗如何》等等。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关施宗义的事,既然山上诸事已毕他就想下山去看看阔别已久的小伙伴们了。
顺便还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易经》。
九月十七日。
紫霞真气137缕。
没错,悄无声息间施宗义《紫霞神功》已经达到了第三层中期境界。
紫霞真气的品质又进阶了一次,凝聚的时候已经宛如胶乳,不过依然是处于江湖三流水平。
宁小则还在第一层打转。
岳不群倒是已经突破到第四层了。
至于具体的小境界他们两个都没有细说,同样他们也根本无法想象施宗义现在的境界。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小萌宝还只是一个比较聪明早慧的小孩子罢了。
……
既然预备下山了,施宗义就开始着手整理近期陆续构思的一些关于宗门改革的想法。
主要就是关于宗门发展规划和完善组织构架的一个大致方案,施宗义想在下山之前交给岳不群。
目前有风太师叔守护山门安全方面无忧。
在这种情况下施宗义觉得华山派暂时可以休养生息十年,还专门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
施宗义称之为: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
一:弟子人数保底达到500人。
二:门派产业必须整顿和扩张逐渐提升宗门收入,以确保满足培养500名弟子的资金需求。
三:每年对弟子们进行考核筛选,优中选优,集中资源倾力打造门派实力担当——“华山十八剑”。
然后随着门派人数的增多,门派的管理体系也必须同步升级,还要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
新的组织架构由上而下依次为:
太上长老:
潜心修行不问世事,是宗门的终极武力支持。
掌门:
掌控宗门最高权力,决断宗门一切事务。
长老:
门派中的支柱,主管一个部门。常设长老有传功长老、执法长老、内务长老、外事长老等。
执事:
负责具体落实部门工作,执行处理部门事务。
核心弟子:
传授宗门一切功法秘技,与宗门生死与共。
自由度极大,可督查宗门事务,参与宗门决策。
内门弟子:
传授宗门核心功法武技之外的一切功法武技,与宗门相辅相成一体相关同荣辱共进退。
必须常驻华山,外出须报备行踪,可通过贡献度或者实力考验晋升核心弟子。
外门弟子:
传授宗门基础功法和武技,但和宗门羁绊不深。
实质上与宗门是合作共赢关系,不要求常驻华山,可通过贡献度或者实力考验晋升内门弟子。
……
一个简单方案,没有涉及细节,所以施宗义也没花多少时间就非常利索的整理出来了。
不过肯定也不能就这么直接交给岳不群,老岳有点多疑容易把简单的事情想的很复杂。
所以施宗义准备通过宁小则来转交。
宁小则吃完晚餐之后通常都喜欢拉着小萌宝和梁婶聊天,平时都是随便聊聊,现在可以引导话题。
施宗义先是从书房里挑了一本书带到自己房间,然后有事没事就翻一翻看一看。
果然没多久就引起了宁小则的注意,她拿着书随便翻了两下就顺着书上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话题。
而这本书是施宗义特意挑选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全真教的侠义故事,也算是华山派的内部读物了。
因为华山派实际上可以算作是全真教的一个分支。
施宗义故作懵懂:
“师娘,你说全真教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作为一个从小在华山派长大的华山弟子,宁中则对华山派固然爱的深沉,对全真教也爱屋及乌。
听到小萌宝问起有关全真教的事情,果然就满脸自豪的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当然了,全真教曾经是天下第一大派,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正宗’的美誉!”
“创派祖师王重阳更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武功造诣出神入化深不可测,是公认的天下第一。”
“全真教还有郝大通、孙不二、丘处机等七人,世称‘全真七子’各个都是享誉江湖的高手。”
不错嘛如数家珍吖。
于是小萌宝也满脸自豪的对宁小则说道:
“这么厉害呀,那咱们华山派也跟他们学习一下弄一个‘华山十八子’肯定更加厉害?”
“呃……”
宁小则被小萌宝一句话给干沉默了。
但是片刻之后她的眼睛又开始眨呀眨的闪亮起来,心里面也开始有了一些主意:
“小萌宝的话初听只觉得是童言无忌,可仔细想想貌似还真的有点道理,或许可以试试看。”
宁小则眼带神奇的看了看满脸纯真无邪的小萌宝,很感兴趣的展开了探讨:
“十八个够不够?你觉得三十六个怎么样……”
经过几天的茶余饭后聊天探讨,宁小则不知不觉就整理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案。
和施宗义预备的方案大差不差。
然后她就把这些无意间妙手偶得之的方案用一张纸写了下来,再交给岳不群就不管了。
施宗义自然也不管,这个事情他全程也就是偶然间拿了一本书,随随便便提了一些问题罢了。
他随时都可以安心下山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又过了几天。
九月二十六日。
紫霞真气262缕。
大家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小萌宝忽然说山上太无聊了想要去山下院子里耍耍。
岳不群依然还是把小萌宝当小孩子看,所以对他也没什么要求只是提醒了一下要注意安全。
宁中则就非常的不舍。
但是她自己却沉迷于石壁剑法也没多少时间陪小萌宝。
宁中则对剑法确实是真爱,她的《宁氏一剑》早已创作成功而且威力相当不俗。
现在她是想要博采众长再创新的绝招,每天如饥似渴的研究着石壁上种类繁多的剑法。
所以她虽然不舍,也只能放小萌宝离开。
梁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施宗义早几天就私下里和她说了下山之事,还想叫她一起去院子里看看。
可是现在岳不群和宁中则醉心于学武练剑,生活方面都是梁婶在悉心照料所以暂时走不开。
施宗义也觉得确实如此,不过也没关系以后机会多的是。
施宗义于是传信到山下,让邓勇贵亲自来接一下。
反正没有达到江湖二流高手的水平之前,施宗义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单独上路的。
咱就是这么苟,一点儿也不浪。
没有让施宗义等太久,邓勇贵接到传信就赶了过来接小少爷下山回去忠义武馆。
这个时候岳不群和宁中则早已经去钻山洞了。
施宗义和梁婶殷殷道别,梁婶拿出了一个包袱递给小萌宝,包袱里装着几件她亲手做的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施宗义也是真切的感受到了母亲的关心与疼爱。
再次回来华山大约要等过年的时候了。
还是院子里比较热闹,现在的华山派确实是太沉寂了,真可谓是毫无波澜。
不过施宗义去院子里的主要目的当然是经营发展自己的势力,只是这个事他从未宣之于口。
处于这个正邪混战不休的武侠位面他的危机感还是非常强烈的,唯有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施宗义不太清楚,现在还比较年轻的岳不群是否明白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其实,华山派崛起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人员不足或者资金不够,而是:魔教、嵩山、少林和武当。
想想华山派以前是什么情况?现在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从云顶跌落尘埃?
既然已经跌到谷底了不安心待着现在又想死灰复燃爬起来?那么某些人可能就会坐不住了。
施宗义觉得至少嵩山派魔教少林派武当派这几家是绝对不会愿意见到华山派重新变得强大。
许多事件的后面都影藏着看不见的黑手在操控当事人的情绪,左右事情的发展方向。
这里面要说完全没有几大巨头的事,施宗义是绝对不信的。
毕竟《葵花宝典》是从莆田少林流入华山派的,魔教也三番五次的和华山派死斗。
而且宝典残本最后就是流入了魔教。
这个位面的正邪对抗实在是太激烈了,几十年间一直都在打打杀杀纠缠不休。
人也是死了一茬又一茬。
导致杀到现在早已经分不清真正的正邪甚至分不清敌我了,江湖人见面就拔刀哪管那么多。
因为在多年的厮杀纠缠渗透与反渗透中早已经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无间道玩法谁不会。
表面上是呲牙咧嘴的正邪誓不两立,暗地里也说不定早已经眉来眼去狼狈为奸了。
至少左冷禅就勾搭了许多邪派高手为嵩山派办事。
而正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
之前风头正劲的华山派就是那个出头的椽子,一直都是顶在与魔教互相伤害的最前沿。
落得的结果就是先跌落谷底,再灰飞烟灭。
施宗义是处在穿越众的全视角,对于大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是基本清楚的。
反正原剧情中的那个华山派的结局就是破灭。
再多的掩饰和辩解都是无力,结果能证明一切,所以现在施宗义对这些方面非常防备。
在以后的发展中,他只会把两分力量通过华山派展示出来,而八分的力量彻底隐藏起来。
以免再次被别人运作成了出头的椽子。
这是定下一个总的方针,也是以后行动的基本宗旨。
并且施宗义在以后实力强大了行事准则也不会是什么正啊邪的,而是只看关系。
关系好的就是朋友,关系坏的就是敌人。
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该如何处之乎?”
答曰:“干他。”
凡是想要跟咱们对着干的,别管他是谁干就完了,因为他的名字只有一个。
就是:敌人。
是敌人就得干掉,死了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而只要不是敌人。
就是朋友。
这就是施宗义的江湖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