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一个小时左右。
造船厂里面的战斗就结束了。
因为施宗义前期的准备做得特别充分,所以厮杀的过程倒是不怎么激烈了。
忠义武馆提前吃的那一顿年夜饭,不但准备了十分丰富的美味佳肴。
对于参加战斗的六百名精英战士,施宗义还专门每个人奖励了一碗“万宝腊八粥”。
算是在战斗之前给小伙伴们增加了一个“精力充沛、强身健体”的增益状态。
而鞑子们那边呢,他们则是喝下了羊排萝卜汤,已经中了“软骨散”的负面状态。
这一正一反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实力一增一减,把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很远。
所以,最终的战局也就呈现出了一面倒的态势,忠义武馆占据了绝对优势。
各位精英战士们摧枯拉朽一般,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顺利的拿下了鞑子的造船厂。
还别说,鞑子们这次是真的下足了本钱,把这个造船厂修建得特别大。
施宗义大致估计了一下,这里的总面积足足有渭河那边的第一造船厂五至六倍左右。
整个造船厂布局紧凑且功能分明,主要分成了六个功能区域。
第一个区域:船坞区。
这是造船厂的核心区域,设置有五个船坞,主要是用于建造和修理船只。
同时船坞区也是最靠近海湾的一个区域,因为必须考虑到方便于船只下水。
第二个区域:木材储存区。
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材,因此鞑子们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区域用于储存和处理木材。
这里还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尚未加工的巨大原木,看来鞑子们的存货全部都在这里了。
第三个区域:工匠作业区。
工匠们在此进行船只各个部件的制作和组装,设置有工作台和工具存放处等等。
第四个区域:仓储区。
一共有六个库房,有的库房存放财物,有的库房存放生活物资,有的库房存放备用工具。
还有的库房用于存放造船所需的其他各种材料,如铁钉、绳索、帆布以及桐油等等。
第五个区域:办公区。
鞑子们的将军和造船厂的管理人员以及设计师们在此处理日常事务。
他们可以在此制定造船计划、设计图纸,并监督整个造船流程。
第六个区域:生活区。
为工匠和工人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包括宿舍、杂货店、食堂以及澡堂等等。
其实,在船坞旁边还建有三座高高的了望塔。
塔顶设有观察哨位,可以时刻监视海面情况以及周围的动静,确保造船厂的安全。
只是了望塔虽然已经建造好了,但是鞑子们还没有来得及正式投入使用。
当然,之后他们也用不着了。
……
施宗义登上了了望塔,站在塔顶的哨位上,整个造船厂内外的各种情形尽收眼底。
这了望塔高有二十多米,位置也选择的不错,应该是出自于专业人士的手笔。
这个时候,杜心悦也登上了了望塔,她给施宗义送来了战果统计。
施宗义接过统计表仔细看了看。
“我方人员重伤六人,轻伤六十三人,均已接受治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这次战斗没有人员牺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有一些受伤总是在所难免的。
那些鞑子们虽然中了“软骨散”的毒,但是总有一些人比较头铁,会悍不畏死的强行拼命。
“鞑子死亡人数为一百八十二人,重伤人员为一百零六人,对于重伤者已经完成了补刀。”
现在,忠义武馆的小伙伴们都已经知道施宗义的习惯了。
每次打扫战场的时候,对于那些身受重伤的敌人,全部都是二话不说直接补刀送走。
“受了轻伤的鞑子人员为三百二十九人,已经初步进行了止血操作和包扎了伤口。”
“鞑子的投降人员为七百三十六人,因为他们没有反抗,所以也没有受伤,已经捆绑起来集中关押。”
“鞑子的仓储区有六个库房,存储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和各种木材……”
施宗义感到有点儿意外,这一次竟然抓获了这么多的俘虏?
投降人员加上轻伤人员,已经有一千出头了。
看来祁福溟医师配置的那个“软骨散”,在这类中型的战役中表现出来效果非常优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半年多的时间里面,这些鞑子们一直都是在造船厂的工地上干活。
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也极大的消磨了他们的战斗意志,所以投降的人员才会比较多。
这样的话,施宗义又开始得陇望蜀了。
稍微的与杜心悦商议一下之后,施宗义决定让这些投降的鞑子们继续做“建筑工”。
反正他们已经熟悉了建筑的工作,正好可以让他们帮助忠义武馆修建“望海城”。
并且据说鞑子的俘虏之中有三位军官,还都是官阶比较高的将军。
或许,修建“望海城”的建筑材料也不必再从皮岛那边筹措运输了。
可以直接让鞑子们送过来吖。
这个事情非常有搞头,施宗义决定好好的操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