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曾经有诸多皇帝怀揣着壮志雄心。
他们试图力挽狂澜,实现国家的复兴与强盛,却最终还是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例如,宋神宗赵顼:
——他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推行王安石变法,心急火燎地想要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然而,他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太过于激进,忽略了朝堂之上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利益关系。
——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各种利益纠缠不清,使得变法难以顺利推进,最终功败垂成。
又如,唐文宗李昂:
——他试图铲除专权的宦官势力,重振朝纲,于是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甘露之变”。
——却因为计划不周、力量不足,反被宦官势力反扑沦为了傀儡,一切抱负皆成空谈。
另外还有:汉桓帝刘志、隋炀帝杨广、崇祯帝朱由检以及光绪皇帝载湉等等。
这些想要“咸鱼翻身”的各个皇帝们虽然勤政努力,却因为种种缘故而未能达成目标。
他们的经历犹如一部部令人叹息的悲剧——身为帝王,却各个落到了十分凄惨的下场。
而他们最亮眼的贡献就在于:
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
现如今。
华山派同样面临着各种艰难的处境。
而且华山派也从未放弃过“咸鱼翻身”的打算。
施宗义——作为华山派有史以来最壕气、最伟大、最潇洒、最帅气……的“首席大师兄”。
在他的心里面,自始至终都有着一个无比清晰而又坚定不移的伟大目标:
务必要让华山派真正实现“咸鱼翻身”,重新回到武林之巅,重振门派赫赫声威。
而施宗义亲自创立的——忠义武馆。
其实就是华山派实现“咸鱼翻身”的关键之所在。
因为“忠义武馆”的外在形象、经营模式、规模体量以及它表面上的各种所做所为。
基本上不会引起嵩山派、日月神教、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江湖势力的重视与防备。
有了这样的一个大前提,忠义武馆才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展壮大,悄咪咪地积攒实力。
因为各个江湖势力都会自然而然的盯紧华山派,对于华山派的各种变化、各种举措都会进行监控。
华山派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仔细观察和分析,然后加以解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华山派小打小闹都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一旦出现了重新崛起的势头就会受到打压。
有的门派是出于资源和权力的考量,不希望华山派崛起之后分走资源或者威胁自身地位。
——比如嵩山派。
有的门派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现有的江湖格局。
——比如少林派和武当派。
有的是因为历史恩怨及理念冲突,与华山派有仇或理念相悖的势力必然也会阻止其重新壮大。
——比如日月神教。
所以各个门派对于华山派各种动静的严密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可想而知的。
有的江湖势力甚至还在华山派安插了间谍、暗探——说的就是你——嵩山派的左冷禅。
然而他们各个对于小小的忠义武馆却毫不在意——“忠义武馆?没听过!不用管……”
如此一来,忠义武馆也刚好乐得清静,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发育、稳步提升。
而且现在施宗义又利用“万宝楼商务卖场”大张旗鼓的给忠义武馆多加了一层“商业保护膜”。
从此以后忠义武馆也算是可以放开手脚大肆扩张了,发展壮大的速度必然也会加快。
等到忠义武馆的“十年生聚”计划彻底实施成功。
积攒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就可以帮助华山派“咸鱼翻身”,甚至可能直接翻盘。
比如说:
建立一个统一的江湖联盟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写整个江湖的游戏规则……
所以,忠义武馆就是一张隐形的底牌。
——是超级无敌横扫一切的“王炸”。
——大王和小王一起出马的那种!
……
不过,虽然额外准备了一张“究极底牌”。
但是华山派本身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做出一些改变,做好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
只要把握住合适的分寸,不去碰触其他江湖势力的“敏感神经”,基本上问题不大。
华山派,曾经因为气宗与剑宗的内斗厮杀而元气大伤,各个高手们几乎消亡殆尽。
而后又在江湖之中面临着来自于嵩山派、日月神教等等诸多势力的挤压与威胁。
它的复兴和发展之路必然也是举步维艰的,不可能毫无阻碍、一帆风顺。
所以,华山派若是想要实现翻身伟业,就应当从那些“悲剧帝”的经历之中吸取教训。
首先,坚决不能像宋神宗那样急于求成。
在推行门派改革与发展策略之时,需充分考量门派内外的复杂形势以及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然后,也一定不能如唐文宗那般谋划不周。
在提升门派实力和应对外部挑战之时,务必制定出周密的计划,确保每一步的行动都要万无一失。
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
那些曾经怀着满腔热忱想要大展拳脚、有所作为,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的各个“悲剧帝”们。
却无意间给施宗义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反面教材。
施宗义对于各个“悲剧帝”的事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从中灵活的借鉴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最后,施宗义“殚精竭虑”的为华山派量身定制了一套极为完善的“咸鱼翻身方案”。
华山派的“咸鱼翻身方案”是忠义武馆“十年生聚”计划的一个配套方案。
精准地聚焦了华山派的四大“痛点”问题,为华山派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针和路线。
第一个“痛点”问题:内部团结。
长久以来,华山派都是受到气宗与剑宗历史矛盾的困扰,致使门派力量比较分散。
现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重视门派内部的和谐与统一。
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化解过往的种种积怨,整合门派的人力、物力等等各类资源。
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门派活动,增强各个弟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团结和凝聚人心。
然后逐渐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内部合力,让华山派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整体。
——这个问题,通过施宗义的几番努力操作之后,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以后只要老岳同志能够继续加以巩固和完善,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了。
第二个“痛点”问题:人才储备。
人才储备是一个门派长远发展的基石。
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摒弃陈旧落后的模式,制定更加合理、贴合实际的培养体系。
华山派务必充分的尊重各个弟子们的个性差异和天赋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积极发掘那些潜力巨大的年轻弟子,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修炼资源。
集中优势打造“华山十八剑”,使其成为门派未来的中流砥柱,成为华山派的战力担当。
到目前为止,“华山十八剑”已经确定了十一剑,还剩下七个名额有待于补充完善。
最近几年忠义武馆给华山派送去了一千多名武学苗子,他们各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
也就是说,施宗义凭借一己之力为华山派的绵延兴盛储备了十分充足的基层力量。
而在原剧情之中,岳不群才收了二十来个徒弟……
第三个“痛点”问题:拓展人脉。
这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江湖之中,华山派绝对不能自顾自地发展,那样未免太孤立无援了。
嵩山派的左冷禅,凭借自身的武功、才智和势力,拉拢了许多的黑道人物为其所用。
日月神教做得更加彻底,直接以“三尸脑神丹”控制了大量的江湖散人和势力听其调遣。
所以——
华山派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门派展开交流合作,多搞一些各种各样的“联谊团建活动”。
不过,华山派的岳不群可能不太好意思直接拿着银子收买人心,同时也没有“三尸脑神丹”。
所以华山派只能高举“君子大义”,以“诚信友善、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名义搞事业。
虽然没有嵩山派与日月神教那么直接又迅速,但是也可以和一些势力一步步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与信任。
另外施宗义又反过来想了想,觉得华山派还要避免因为各种不必要的冲突而树敌过多。
最好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门派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使华山派在江湖中能够左右逢源。
那样一来,华山派万一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助力。
对于这个方面施宗义是不想去操心的,就任由老岳同志自己去努力折腾吧。
这个事情总的来说就是:
华山派要积极进取,把朋友给整得多多的,然后又尽量把敌人给弄的少少的。
嗯……其实按照施宗义一贯的“朴素想法”——对于敌人最好还是全部干掉算了。
古语云得好:
那种情况叫做一了百了。
第四个“痛点”问题:提升武力。
江湖,毕竟是一个以实力说话的地方。
所以提升武力值是增强门派竞争力的核心事件。
各种武学秘笈都是华山派立足江湖的根本。
呃……施宗义仔细的想了想,忽然发现华山派拥有的各种武功秘笈貌似真不少吖。
并且,大部分都不是自家的传承武学!
不过,只要能够提升门派的整体战斗力,倒也不必在意那些细节了。
“白猫黑猫,能够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华山派的弟子们不必多虑。
大伙儿只要努力修炼就可以了。
等到各个小伙伴们都成为了身怀绝技的顶尖高手。
到时候看看谁还敢不服气?
要是有,拎出来直接狠狠地削一顿。
一直揍到他们“跪在地上唱征服”为止。
看看谁还敢于造次!嘎嘎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