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综武:剑出华山 > 第70章 扬帆起航

综武:剑出华山 第70章 扬帆起航

作者:Ms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7 07:14:28 来源:小说旗

“咚…咚…咚……”

钟声噌吰响起,回荡在整个基地一号的上空,右边的陶家村以及河对岸的安置区也是一样的清晰可闻。

钟敲六响,代表着此时已经是早上六点钟了,大部分的人此时也早已起床活动了。

现在敲响的巨钟就是铁三浪小哥带着他的那些记名弟子一起制作完成的,一共制作了两个,一个放在基地一号,一个放到了铁炉巷院子里。

这种巨钟敲响之后声音非常宏大悠远,施宗义现在是专门设置了巨钟一天敲响三次作为报时之用,分别是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以及晚上六点。

另外铁三浪小哥还制作了大量的普通型号的钟表,只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用起来已经和现代社会的机械钟表差不多,比之前的刻漏确实是方便太多了。

如今已经是九月一日。

施宗义丹田空间里的紫霞真气总数达到了526缕。

而《独孤九剑》的“破剑式”早已完成了变现转化成为了自身的实力,《螺旋九影》也已经顺利的修炼到了登堂入室熟练度。

现在施宗义的实力提升方向主要就是两个:

第一个是把《螺旋九影》与“破剑式”两者之间的配合演练纯熟之后,就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实战杀伐能力。

第二个是把《螺旋九影》与《凌波微步》两种轻功的配合运用演练纯熟,就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逃跑速度。

能打咱就剑法 螺旋,揍的敌人团团转;打不过了咱就螺旋九影脱离战斗,凌波微步撒丫子就跑!

施宗义感觉自己的武功搭配已经勉强算是过得去了,如果有一件韦小宝那样的刀枪不入的护身宝衣的话那就更加保险。

……

而随着这段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施宗义的安置区也一天天的肉眼可见的变得更加热闹繁华起来了。

因为佣兵公会发布的2276个佣兵任务产生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扩大,还在不断不断的吸引着更多的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安置区淘金。

任务发布之后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就已经在周边比较近的六十多个县城陆续建立起来了销售网点,真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些一个个的销售网点同时也都是佣兵公会的分部,并且以后施宗义还可以依托这些销售网点建立忠义武馆的分馆。

三位一体,合作共赢,省时省力还省钱。

而目前所有的县级销售网点只要商品一上架很快就会销售一空,因为忠义武馆目前提供的货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紧俏商品。

然后这种热销大赚的景况又造成了更大的轰动,吸引到了更多的人蜂拥而至来到安置区寻找赚钱机会,这种情况有点儿像当年米国西部荒野的那一波淘金热潮……

随着外来人员越来越多,现在万宝商贸市场也越来越繁华了,于是施宗义也准备着让自家的万宝楼开始干正事儿了。

万宝楼之前的百货售卖业务直接全部低价转让出去,把整个万宝楼完全腾空。

然后施宗义把万宝楼第一层的两个门面全部摆满义军宝藏里面的那些各种文玩字画和宝石首饰等等贵重物品。

而万宝楼的第二层则被施宗义打造成了一个大型的商业贷款机构——忠义钱庄安置区第一分行。

因为施宗义发现有许多商人非常有能力,也具备做一番大事业的满腔热情,但是他们手头有点紧能够动用的资金非常有限。

所以施宗义就非常贴心的及时的开设了这个忠义钱庄安置区分行,并且专门推出了一个低息贷款的商务金融服务。

这样的做法一来可以让那些有心干事业的老板们可以贷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生意的周转,二来施宗义也可以赚到贷款的利息。

而最关键的还是助攻了佣兵公会的销售计划,加速了全国各地销售网点的建立。

毕竟施宗义始终牢记使命:赚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变强。

只要把整个明国1138个县城都建立起销售网点,就相当于已经完成了全国布局。

即使暂时人手不够不方便建立忠义武馆的分馆,施宗义也可以通过佣兵公会发布一些任务,办成许多事情。

比如传递和收集信息,又比如收购各种民间偏方和秘法等等。

或许还以用十两银子一个人的代价搜罗到大量的孤儿?

不过这个任务,其实施宗义也不太敢真的发布出去,因为他仔细的想了一下就发现任务发布起来确实很方便,可是造成的后果只怕是有点儿承担不起。

因为施宗义想起了一个关于黑奴贸易的事件。

常言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黑奴贸易也是如此。

因为雇主可以让黑奴超负荷工作,也根本不需要像对待工人那样支付薪水,于是当时大大小小的资本家对黑奴趋之若鹜。

所以尽管路途遥远,但贩卖黑奴的利润十分惊人。

一个黑奴在非洲的购买价为30美元左右,送到美洲的奴隶市场上卖价可以达到380-400美元。

哪怕是去掉贩奴过程中的所有成本,奴隶贩子能够获得的纯利润也达到了8-10倍。

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利润驱使之下,非洲有许多村庄被奴隶贩子持枪抓住整村人打包卖掉,甚至有些酋长开始贩卖自己的子民。

黑奴的贩卖使得非洲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同时对非洲的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

如此一来就使撒哈拉以南的经济陷入崩溃状态带来了惨痛的损失,给非洲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而之前施宗义和锦衣卫的合作之所以一直都那么平稳,是因为邓云统领的锦衣卫是一群有底线的人,他们不会为了赚钱去乱来。

假设施宗义在佣兵公会发布同样的任务,却一定会吸引到许多毫无底线的人,他们为了赚钱就极有可能会故意人为的去制造许多孤儿出来交差凑人数。

那样一来造成的恶劣而深远的影响可能就会变的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施宗义慎重考虑之后就没有敢贸然发布任务了。

“必须得转变一下方式方法,既然不能够直接达成目的,那或许就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去逐步达成了。”

施宗义的心里面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方案,不过那个方案现在还不太成熟,需要他继续思索加以完善。

而安置区又一次大兴土木,正在修建更多的新房子,这一次的建造计划是直接增加二十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建造规模大小仍然是容纳500人左右。

另外杜心悦还在安排万宝商贸市场开始修建第二市场了,因为施宗义发现商人们不但可以把安置区的货物运输到全国各地去售卖。

反过来他们也可以把全国各地的其他货物带到安置区来丰富本地的市场。

所以施宗义的计划就是万宝商贸第一市场专门负责出口货物,而第二市场则是专门负责进口货物。

第二市场修建的和第一市场同样大小,也是修建了一百个独立的门面,令施宗义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百个门面才建好几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了。

看到这种情况施宗义也只好继续修建万宝商贸第三市场,毕竟他作为安置区的东道主总不能让千里迢迢跑过来的商人们连一个做生意的门面都租不到吧。

经过这一轮的大规模扩建之后,安置区也越来越像是一个小城了,于是施宗义又顺势选了一个合适的出口位置安排修建了一个大牌坊。

牌坊上雕刻的名字就是:希望之城。

这个牌坊树立起来之后,曾经的“安置区”的称呼就成为过去式了,大家从此之后都开始使用更好听的新名字:希望之城。

随着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往来运输的各种货物也越来越多,忠义车行于是就顺势在希望之城也开设了一个分行。

而希望之城忠义码头二号的航运业务也同样在快速的增长,没过多久就超过了院子那边的码头一号……

希望之城已经正式扬帆起航,它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蓬勃的发展之中,仿佛是驶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而施宗义从黑奴贸易的后续事件也得到一个启发,于是开始完善自己的武馆发展后续计划。

当年的那个贩运黑奴贸易尽管利润非常高但死亡率也很高,远涉重洋被贩卖的黑奴们命运十分悲惨,存活率一度非常之低。

在漫长的运输途中经常出现的气候和水土不服导致黑奴容易染病,而生病的黑奴会被船主们毫不犹豫的直接扔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手段能迅速控制传染病,负责运输的船主们又担心传染病会蔓延到更多的人于是只能残忍的选择草菅人命。

贩卖黑奴的数量和利润是成正比的,运送人数越多成本就越低赚钱就越多,由于船舱面积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尽量的多装。

承包运输的船主们把那些黑奴赤条条装进船舱,连遮羞布都不留,一丝不挂的黑奴被塞进船舱里像沙丁鱼罐头里的鱼一样堆得密密麻麻。

额定为500人左右的船通常要装满1000个黑奴才肯罢休,有些仅能容纳300人的船只竟然硬生生被塞进去750个黑奴。

黑奴们被塞在船舱中头顶着脚脚顶着头,一层一层一排一排拥挤不堪,许多人根本喘不过气来更别说蹲下和转身了。

起初,奴隶贩子按照非洲启程时的黑奴装载量付给船主运费,于是远洋途中大量黑奴死亡也没有引起船主们的丝毫怜悯。

遭受到损失的奴隶贩子就开始想办法控制运输密度,要求船主提高存活率,但是尝试了很多方法都被那些船主们应付过去了,最后都是收效甚微。

后来奴隶贩子们就安排人员随船监督,但是那些监督人员也很轻易的就被船主们给收买了,甚至即使安排两个或者多个监督人员也依然不管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运输途中黑奴大量死亡的历史性难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最后,奴隶贩子们忽然就开窍了,他们只是小小的改变了一下过去的一个流程,就分文不花毫不费力的解决了问题。

这个改变说起来也异常简单——仅仅只是改变了结算的方式:

以前一直都是按照上船的人数付费给船主,而现在改为按照到达目的地之后仍健康存活的黑奴数量来支付运费。

于是,船主们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也不得不改善卫生环境,并且配备随船医生,大大提高了黑奴的存活率。

整个事件之中的核心因素就是两个字:利益。

利益就仿佛是一把双刃剑,用的不好就会害死很多人,用的好了又可以挽救很多人。

而施宗义想到的方案也就是以适当的利益比较精准的吸引到整个明国各地的孤儿甚至是灾民自动自发的来到希望之城。

目前施宗义的玻璃工厂和水泥工厂的做工人员已经基本上达到满额了,因为整个希望之城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八千多。

所以施宗义就随之做出了一个改变:

锦衣卫那边暂时叫停了人员的输送,而后续如果还有人员自己跑来希望之城的话,施宗义也会继续接纳,但是待遇就已经改变了。

施宗义会给他们安排一个新的活计: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对于一个地方顺利发展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

而施宗义这一次对于所有的修路工人开出来的工钱却是一反常态的非常非常低廉:仅仅只是一两银子一个月。

要知道当初老蔡头一个老人家仅仅只是当一个看门大爷,一个月的工钱都有一两银子。

而修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劳累的工作,现在施宗义这里修路工作一个月竟然也才只有一两银子。

这种工钱水平即使是放在整个明国也可以说是属于最低层次的工钱水平了。

而施宗义之所以开出这样低廉的工钱,就是因为这个水平的工钱可以帮他自动的筛选出来合适的人员。

凡是那些没有困难到一定程度的人都不会大老远的跑来做这份辛苦的修路工作,而一些好逸恶劳的人即使再困难也同样不会愿意来修路。

反而是那种生活真正困难但又愿意踏实干活的人,以及原本已经找不到什么活路的孤儿们,刚刚好会需要这份工作来维持基本的生存。

为了让这些人能够平安顺利的达到希望之城,施宗义特意在佣兵公会发布一个任务:

在穷苦人家或者孤儿们来希望之城的路上,凡是提供了一些帮助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酬劳。

这个酬劳必须先在被帮助的人那里得到了证实之后才会酌情支付,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而那些穷苦人家或者孤儿们如果真心想要在希望之城生活下去,一般也就不会配合起来作假。

实际上施宗义对于所有修路人员的待遇,也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开出的工钱非常低。

但是在暗地里的福利和后续安排方面却会做出相应的补偿,而且在伙食等等生活待遇方面也会安排的更周到。

并且施宗义如果修路的话就是修的水泥路面了,具体的施工操作也不用搬石头之类的,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辛苦。

施宗义预备一步到位修成六米宽度的标准双车道郡县级水泥道路,领先目前的全世界。

重大的利益可以考验人或者诱惑人,低微的利益却可以自动淘汰人和筛选人。

施宗义的这个计划,大部分人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修路事件,却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之间已经自动完成了人员的筛选。

而对于修路的人员,施宗义也会安排进行适度的观察和监督,凡是能够实实在在的坚持下去的人,做满了三个月的时间算是通过了第一轮的考验。

这些通过第一轮考验的人,愿意签订契约的话就可以加入忠义武馆,不愿意签订契约的话也可以继续修路,并且能够提升为组长或者队长。

对于人员的录用,施宗义始终还是喜欢采取自愿的原则,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这个筛选计划可以长年累月细水长流的慢慢淘汰和筛选合适的人员,从此以后锦衣卫那边也不用操心人员筛选的事情了。

施宗义也只需要把修路这个“非常辛苦的同时工钱水平还非常低微”的活计通过佣兵公会发布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就可以了。

至于到底会有哪些人到来,施宗义也不是特别在意,首先修路这个事情并非刚需,它只是特意为了安置剩余人口找出来的一个活计。

其次修路这个事情是没有人数的下限和上限的,它不像玻璃工厂和水泥工厂容纳的人数非常有限,修路可以是一个长期的活计。

十个人可以修路,十万个人也照样可以修路,明国疆域这么大道路这么多又这么原始,估计一百万人修上一百年也修不完。

所以施宗义只要把修路这个事情的消息传播出去就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可以静待春暖花开,有缘的人们自然而然就会陆续的到来。

而且施宗义预备把华阴县附近的道路全部修好了之后,就开始修建华阴县和昆仑山之间的这条遥远的道路。

修好了道路之后,就在朱武连环庄附近大张旗鼓的修建一个十分豪华霸气的万宝山庄。

然后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暗地里悄咪咪的在万宝山庄的地下修建真正的秘密基地。

说不定还可以让秘密基地延伸一条暗道直接通入蟠桃秘境,毕竟施宗义知道蟠桃秘境里面的蟠桃和银鱼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东西。

关键是对于修炼武功有很大助益,尤其是那里的蟠桃,当初的大白猿吃了蟠桃之后九十多岁了依然还是健康活跃一如壮年。

那个蟠桃到底是一种什么神仙水果?

昆仑华阴两地之间相距两千多里,这条道路想必足够修建五年八年的了。

修建华阴--昆仑之路,可以算作是修建昆仑秘密基地的第一步,也可以算作是诛杀蟠桃秘境里那条暴君的第一步。

组团打龙,为时不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