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日,皇后突发恶疾,薨逝了,还剩一口气的端妃听到这个消息,含笑而终。
太后对皇后的突然离世,感到十分奇怪,还没等她下令彻查,就收到消息,胤禵的子女和孙辈,纷纷感染恶疾,病情凶险。
太后一个激动,直接吐出一口老血,派人将皇上叫来,要求皇上赶紧将太医院的太医全部派去救治,并严加彻查,此事必有蹊跷。
皇上冷漠的看着太后,嘲讽道:“我还以为皇额娘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子断子绝孙呢。”
太后一脸诧异,“皇上,你在说什么胡话呢?”
皇上面色阴沉,“我说胡话?你和你那个外八路的侄女,做的恶心事我都知道了,原来皇额娘只想我这个儿子断子绝孙,却舍不得老十四如此啊!”
太后心中一紧,“宜修的死是你?皇上,哀家也不想的,哀家也很为难,不止一次的警告过她。”
“可是她总是阳奉阴违,哀家为了乌拉那拉家的荣耀,才不得不帮她隐瞒。”
皇上怒极反笑,“哈哈,她乌拉那拉家的荣耀与你乌雅家有什么关系?想让老十四兄终弟及,皇额娘直说就是,何必找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借口。”
太后一时愣住了,是啊,她乌拉那拉家与我乌雅家有何关系,怔忡间,就听皇上话音传来。
“不过皇额娘的愿望,终归实现不了了,您还是打起精神,好好为您的宝贝孙子和重孙子收尸吧!”
“皇上!皇上!”
不顾太后的哀嚎,皇上大步离开,而太后由于伤心过度,昏了过去,醒来后直接缠绵病榻。
在太后病重期间,每天都会传来老十四府邸的噩耗,直到老十四最后一个后代离去,太后也支撑不住,吐血而亡。
这期间,甄远道私藏钱名世诗集的事照旧发生,而和前世不同的是,菀嫔已经不在,皇上无需顾忌。
而且他正因太后想要老十四兄终弟及之事恼火,甄远道算是触碰到皇上的敏感神经了,这次直接被皇上下旨满门抄斩。
接连办完一系列丧事后,皇上开始频繁出入后宫,别跟他说什么守孝,他现在后继无人,着急着呢,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继承的。
其中最受宠的就属瓜尔佳文鸳了,毕竟后宫就这么几个人,也就她最年轻漂亮,文鸳现在已经是祺嫔了。
文鸳直接给皇上下了断绝子嗣的药丸,太医是诊不出来的,前世他对瓜尔佳一族这么狠,文鸳只是收点利息不过分吧。
况且前世后面这几年,除了女主甄嬛怀过孕,也就是安陵容用强力坐胎药怀过一胎,所以皇上本来就不太行了。
她在搞事情期间,早就悄悄物色好了一个二十来岁、风华正茂、玉树临风的御前侍卫,每次皇上召她侍寝,她就把皇上迷晕,然后把小侍卫掳来。
这老登害了她全族,想让文鸳给他生孩子,做梦去吧,以后皇位上的不仅不是大胖橘的孩子,也不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
就这样几个月后,她爆出有孕,皇上自然是开心不已,赏赐连连。
安陵容现在没有了皇后的束缚,当然也是想怀孕生子,风光封妃的,但是她之前被皇后掌控,喝了太久的避子汤,身子需要慢慢调理。
所以看到文鸳怀孕,就开始暗地里使绊子,毕竟跟在皇后身边这么久,别的学不会,打胎这拿手绝活怎么也得到皇后一两分真传。
不过这些对文鸳都没什么用,她使出什么招数,文鸳都一一奉还,让她自己好好享受享受,所以安陵容因用了太多加料的东西和食物,已经彻底不能生育了。
文鸳还提前让她说出“宝娟,宝娟,我的嗓子怎么了”,没了得宠利器,安陵容总算安静下来了。
几个月后,文鸳在顺产药的帮助下,平平安安的生下一对龙凤胎,这可把盼儿子盼魔怔的皇上高兴坏了。
当即晋封文鸳为祺妃,并给六阿哥赐名弘曜,三公主赐名锦容。
而沉寂许久的安陵容又有动作了,反正她的身体也不行了,干脆直接服用了息肌丸,苦练舞技,在御花园中一曲惊鸿舞重新复宠。
文鸳并没有插手,反正对她没有影响,而且等下次选秀还得将近两年呢,现在有安陵容吸引火力,老登能少来几次她更高兴。
等到弘曜三岁开始启蒙,皇上发现他竟然天生过目不忘,聪慧异常,简直是开心极了。
这几年宫里没有孕信,弘曜就是他唯一的希望,于是将弘曜带在身边亲自辅导。
文鸳算算时间,差不多到摩格受伤的时间,就让瓜尔佳氏的人在凌云峰附近蹲守,成功抓到摩格夫妻,并割下他们的头颅,献给了皇上。
皇上很是高兴,不废一兵一卒,就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好好嘉奖了瓜尔佳氏,文鸳的父亲也升职了,并将文鸳晋位为祺贵妃。
齐妃之前一直被皇后洗脑,对三阿哥登上大位,抱了很大的信心。
现在看六阿哥如此受皇上喜爱,日日带在身边教导,而文鸳又越过她,成为了贵妃,顿时起了不好的心思。
文鸳看她让贴身宫女翠果,给六阿哥送毒绿豆汤,觉得很是熟悉,干脆控制翠果将绿豆汤送到四阿哥那里。
幸好四阿哥喝得不多,救回了一命,但是身体却垮了,可能比圆明园养病的五阿哥还体弱。
皇上很是生气,但是他本来就不喜欢四阿哥,所以看着磕头求情的三阿哥,皇上只是将齐妃贬为答应,幽禁长春宫。
这几年敬妃和欣贵人也看清了形势,两个人安安分分,从来不敢招惹她,既然人家如此识趣,她也不是什么睚眦必报的人。
就这样,时间一晃来到雍正十六年,虽然没人屠龙,但是安陵容长期用暖情香,对皇上的身体是有影响的。
而且皇上丹药吃的比前世还要多,一天三顿,每顿都要嗑两个婴儿拳头大小的丹药,最后还是死在了这一年冬天。
年仅十一岁的弘曜登基,文鸳也升级成圣母皇太后,弘曜服用过启智丹,又是先帝自幼教导的,对于朝政处理和御下之术自是十分精通,更何况还有瓜尔佳氏一族从旁协助。
这次才三十岁就成为太后,文鸳觉得大好年华不能就困在这四方天里,因此带着贴身宫人直接跑路,出去周游世界了。
每到一个国家,文鸳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信告诉弘曜,而弘曜也意识到大清再科技方面的落后,一边不断的扩张领土,一边实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