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22章 被安排的错爱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22章 被安排的错爱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罪湖暗影

在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的繁华如往常一样每日上演,车水马龙间,人们各自奔忙于生活。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本是市民闲暇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绿树成荫,人工湖波光粼粼,谁也想不到,平静的湖面下即将牵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罪恶。

2013年5月10日,晨曦初照,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却被一阵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常州市110指挥中心的接警员迅速接起电话,听筒那头传来报案人惊慌失措的声音,声称在高新区电子产业公园的人工湖内发现了一具漂浮的尸体。警情就是命令,民警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

抵达湖边,现场气氛凝重压抑,警戒线外已经聚集了一些早起晨练、围观的群众,他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恐与好奇。民警们迅速分开人群,靠近湖边。只见那具女尸呈俯卧状,静静地趴在水面上,两手无力地张开,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她身着的衣裳还算完整,没有明显撕扯破损的迹象。民警们小心翼翼地将女尸打捞上岸,法医随即开始进行初步勘查。

尸体周身没有显眼的外伤,没有淤青、没有刀伤或者枪伤,随身携带的钱包里,现金分文未动,手指上、脖颈间的金银首饰也都安然无恙。初步判断,抢劫和性侵这两个常见的杀人动机基本可以排除。法医进一步仔细检查,通过对尸僵、尸斑以及身体内部器官状态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发现死者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再观察死者的口鼻腔,里面充斥着大量血性泡沫,这是典型的溺水而亡的特征。

正当警方围绕这具女尸的身份以及死因陷入沉思时,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再次急促响起。一个焦急万分的男声传来:“我想问一下,就是如果一个人,就是昨天晚上他出去骑电动车出去,到现在没回来的话,可不可以报警啊?”接警员冷静询问:“他是多大了?”“28。”报案人名叫李良,而他口中失踪的,正是他的妻子廖雪梅。

警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人工湖中女尸的照片前往与李良碰面。当那照片递到李良眼前时,他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随后整个人瘫软下来,脸上血色尽失。他颤抖着嘴唇,确认了死者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妻子廖雪梅。李良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向警方讲述,就在案发前两天,他刚满心欢喜地给廖雪梅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想着让妻子出行方便些。案发那晚,妻子说要出去练车,他没多想,毕竟妻子平日里也常骑着车出去找朋友。可谁能料到,这一去,竟是天人永隔。

警方迅速展开行动,调取了李良夫妇所居住小区的监控录像。画面清晰地显示,2013年5月9日晚上20:57,廖雪梅身姿轻盈地骑着电动车驶出了小区大门,车子在路灯下映出一道孤独的影子。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监控里始终不见她回来的身影。李良在家中坐立不安,多次拨打妻子的电话,发去的信息也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心急如焚之下,他开着面包车沿着妻子可能经过的路线四处寻找,可茫茫夜色中,哪里有妻子的踪迹。直至深夜,他精疲力竭,想着妻子或许是去了朋友家留宿,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寻找。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第二天等待他的,竟是妻子溺亡的噩耗。李良坚信不疑,认为妻子是在驾驶电动车时操作不慎,一头栽进了湖里。又因为妻子本身不会游泳,在冰冷漆黑的湖水中挣扎无果,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警方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再次返回案发地,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勘察。这一次,他们不仅成功捞出了死者当晚所驾驶的电动车,还在湖边的栏杆、石头等地方发现了车子坠入湖中时留下的剐蹭痕迹。为了验证各种可能性,侦查员们不辞辛劳,进行了整整三种不同场景下的电动车落水实验。他们一次次模拟当晚的情况,观察车子落水后的姿态、漂浮路径以及可能造成的周边环境变化,然而,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没有呈现出足以指向他杀的突出疑点。综合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警方初步认定,死者廖雪梅属于意外溺亡。

消息很快传到了廖雪梅远在四川的家人耳中,他们心急如焚地赶到常州。当警方将初步认定结果告知他们时,廖家人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廖雪梅的母亲当场泪如雨下,她拉着警察的手,声泪俱下:“不可能啊,我女儿骑车都骑了十几年了,技术好着呢,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冲进湖里,我不相信,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啊!”廖雪梅的父亲也是一脸悲愤,紧握着拳头,坚决拒绝在死亡通知单上签字。李良见此情景,心中或许也有些许愧疚,他和廖家人一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要求警方彻查廖雪梅的死因,一定要还死者一个真相。

警方深感责任重大,立刻围绕死者案发时间段的所有行动轨迹,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走访排查行动。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案件中的一个个疑点,如同被揭开锅盖的沸水,开始不断地翻腾冒头。首先引起警方注意的,是廖雪梅的出行距离。据丈夫李良讲述,廖雪梅死亡的地点距离家里足有30km之遥,如果仅仅是为了练车,又何须大晚上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那她深夜奔赴此地,究竟所为何事?面对警方的询问,李良也是一脸茫然,他摇着头,表示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警方果断转换思路,调取了死者当晚的通话记录。在那密密麻麻的通话清单中,一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码,犹如一颗隐藏在草丛中的毒刺,瞬间刺痛了警方的神经。这个号码拨打的时间,恰恰精准地和廖雪梅从小区出来的时间严丝合缝。这绝非巧合,警方立刻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经过一番周折,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个号码的户主竟然是死者廖雪梅本人。那么,这张手机卡如今究竟在谁的手里?在排除了使用者是死者丈夫李良之后,警方迅速调整侦查方向,开始围绕夫妻二人复杂的社会关系展开全面摸排。

很快,一个叫周九伟的男子,如鬼魅般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周九伟,外号九哥,年仅29岁,来自江苏连云港。据死者弟弟回忆,周九伟是李良的高中同学,平日里和姐姐、姐夫关系颇为融洽。在案发前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一直借住在姐夫家里,就像一家人一样朝夕相处。然而,诡异的是,直到姐姐出事前10天,他却突然毫无预兆地搬了出去。“姐出事好像10天左右吧,我听我姐说她是回去了,就这一段时间,其他时候都在。”死者弟弟的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警方的心坎上,周九伟的嫌疑瞬间飙升。

警方当机立断,调取了事发公园附近的所有监控录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案发当晚,周九伟的身影赫然出现在了案发现场附近,他的身影在路灯下显得有些慌张,时不时地左顾右盼。并且,他在那里一直逗留到第二天早晨,才匆匆忙忙地拦了一辆出租车离开。至此,警方终于锁定了这个最有可能知晓廖雪梅溺亡真相的关键人物。

可当警方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周九伟时,却发现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案发后,他早已离开了常州,不仅人不见了,就连那个尾号为716的手机号也停止了使用,仿佛从未在这座城市出现过。警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们加大了搜索力度,撒下天罗地网,誓要把周九伟找出来。终于,在历经一个月的艰苦追寻后,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找到了面容憔悴、东躲西藏的周九伟。

面对警方严肃的问话,周九伟的眼神闪躲,不敢直视警察的眼睛。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承认了当晚在公园与死者见面的事实。他结结巴巴地讲述着:“我和廖雪梅,我们是情人关系,那天我打电话约她在公园见面,10点半左右接上头后,就一直在公园里闲逛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多。后来,她提出要载我回家,我们就骑着车往回走。”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可是,当我们骑车经过人工湖桥面的时候,车子突然失控,一下子就栽进了湖里。慌乱之中,我拼命挣扎,好不容易才奋力爬了上来,可是等我回过神来,廖雪梅却已经不见了踪影。当时我真的吓傻了,又担心这件事要是传出去,我肯定脱不了干系,所以就没敢报警,直接就跑了。”

周九伟的这番说辞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有声有色,可经验丰富的民警们却总觉得其中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隐情。如果事实真如他所言,他并没有过失杀人,更谈不上故意杀人,那为何事发之后,他会如此惊慌失措地突然离开常州,甚至连手机号码都要更换掉,仿佛在拼命掩盖什么?

为了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警方再次对廖雪梅溺水事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线索梳理。这一次,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微小细节,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让整个案件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在现场复勘的过程中,细心的民警发现,死者的高跟鞋鞋底,沾有一些湿漉漉、黑乎乎的河底淤泥。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发现,实则蕴含着至关重要的信息。这说明,廖雪梅在落入湖中之后,双脚曾经有过站立的动作。而警方此前已经对人工湖的水深进行过精确测量,湖水深度不足1.5米,对于身高接近一米六五的死者来说,如果能够在水中站稳脚跟,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足以溺水而亡的。因此,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死者是在外界强大的暴力作用下,才被硬生生地摁在水中淹死的。而此时此刻,周九伟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警方果断出击,迅速将周九伟控制起来。

在民警们紧锣密鼓、层层递进的追问下,周九伟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终于,他哆哆嗦嗦地说出了一个隐藏极深、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当时,也是我鬼迷心窍,被恐惧冲昏了头脑。因为之前,我跟她发生了那种关系,后来听她说,李良好像知道了这件事。我当时就慌了,脑子一片空白,心想这下完了,要是李良知道了,我还怎么有脸见他,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所以,在掉进湖里之后,看到廖雪梅挣扎着要站起来,我一冲动,就伸手摁住了她,把她的头使劲往水里摁,直到她不再动弹为止。”

周九伟的坦白,让案件看似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然而,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丈夫李良的一系列表现,却愈发让警方觉得可疑。首先,从案件一开始,李良的态度就如同六月的天气,变幻无常。最初,他表现得非常配合警方,一口认定此案就是简单的失踪事件,仿佛对妻子的安危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可当死者家属提出质疑,表现出对死因的强烈怀疑之后,他又立刻调转风向,言辞激烈地要求警方查明真相,那副急切的模样就好像换了一个人。而最后,当得知周九伟被警方找到之后,他的态度再次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急切地要求警方尽快出示死亡证明,甚至还没心没肺地问了一句:“这个尸体什么时候火化?”这般反复无常的态度,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心生疑窦。

其次,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和廖雪梅在案发当晚有过联系,李良竟然不惜花费2000元钱,专门雇人去打捞死者掉落湖底的手机。这一行为在警方看来,实在是太过刻意,就好像是在刻意地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或者是在拼命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后,死者的姐姐言之凿凿地表示,妹妹已经骑了十几年的车,车技娴熟,平日里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驾驶失误。然而,李良却在警方询问时,坚称妻子不会骑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无疑又为案件增添了一抹诡异的色彩。

种种异常表现,让警方果断决定,将调查的重点转移到这个从未被真正怀疑过的丈夫——李良身上。不久之后,一条从保险公司传来的重磅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让凶手真正的作案动机彻底浮出水面。

经警方深入调查发现,李良和廖雪梅结婚仅仅半年时间,而令人震惊的是,他却在婚后的第三天,就迫不及待地给妻子买了一份保额为100万的保险。两个月后,他故技重施,又给妻子买了一份保额高达300万的人身意外险。这两份保险的保期都出奇地短,只有区区一年,可是保额加起来却高达400万之巨,而所有保险的受益人,无一例外,正是丈夫李良本人。更加诡异的是,买完这两份保险又过了仅仅两个月,廖雪梅便溺水而亡了。

为了验证李良是否存在杀人骗保的嫌疑,警方立刻来到了李家,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调查。终于,在李良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些足以将他定罪的关键证据。警方打开电脑,只见里面的搜索记录触目惊心:“仇杀会不会得到意外的赔保”“溺水死亡会不会得到意外保险赔保”“保险的这个赔付的过程啊,啊,各方面他都他都做了一些咨询和了解”。这些客观存在的电脑数据,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李良,无疑印证了警方之前的种种猜想,这个李良,极有可能存在杀人骗保的重大嫌疑。

可问题是,在之前的调查过程中,周九伟才是与死者直接接触的那个人,而李良拥有完美无缺的不在场证明,案发当晚他似乎一直在家里,没有任何作案时间。因此,警方经过缜密分析,大胆推断,周九伟很有可能是李良精心挑选、布局已久的同伙。事不宜迟,警方迅速行动,很快,李良也被警方控制了起来。

接下来,对李良和周九伟的审讯,成为了整个案件侦破的重中之重。警方深知,这两人之中,必定隐藏着案件的最终真相,只有让他们彻底交代,才能给死者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交代。审讯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民警们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的两人。

民警们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首先将李良被控制的消息告诉了周九伟。周九伟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一种既愤怒又懊悔的复杂神情。他长叹一声,眼中满是不甘与悔恨:“我真是瞎了眼,被他当成了枪使。他把廖雪梅看得太重,把我当成了一个替死鬼。”原来,周九伟从头到尾,仅仅只是一个被李良操控的执行者,而李良,才是隐藏在黑暗深处、策划这一切的真正幕后黑手。

眼见帮凶已经招供,李良知道大势已去,再做抵抗也无济于事,终于放弃了无谓的挣扎。在警方的审讯下,他缓缓道出了自己那令人发指的罪恶计划。

时光回溯到几年前,那时的李良,人生可谓是一败涂地。他与前妻因感情不和,最终分道扬镳,家庭破碎。而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黑网吧,也因为种种原因,生意惨淡,最终倒闭关门。祸不单行,为了开网吧,他曾经四处举债,向亲戚朋友借了足足20多万,如今,还款期限日益临近,债主们天天上门催债,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正当他焦头烂额、走投无路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有亲戚购买了保险后,因为意外事故而获得了巨额赔偿。这一消息,就像一道邪恶的曙光,照亮了他那颗被贪婪和绝望充斥的心。他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罪恶的想法:自己何不也利用保险来赚一笔大钱,摆脱这困境呢?可是,如今自己已经和妻子离婚,到哪里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制造意外、继而骗保呢?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当下流行的微信摇一摇。2013年2月24日,李良怀着忐忑不安又充满期待的心情,打开了微信,轻轻一点,开始摇一摇。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悄然转动,他竟然真的摇到了廖雪梅。两人聊得颇为投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当晚,李良便迫不及待地约廖雪梅见面,而廖雪梅也没有拒绝。见面之后,两人**,当晚就睡到了一起。仅仅10天后,在李良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攻势下,两人闪电结婚。

婚后第二天,李良便开始了他罪恶计划的第一步。他故意拿出曾经给前妻买的保险单,在廖雪梅面前佯装感慨。廖雪梅看到后,心中顿时醋意大发,毕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丈夫还留着前妻的东西。李良见此情景,心中暗喜,便趁机向廖雪梅推荐购买一份保额百万的人身意外险,说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万一以后出了什么事,也能有个保障。廖雪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满心以为这是丈夫对自己的关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又过了两个月,李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再次以骑车容易出意外为由,劝说廖雪梅再买一份保额 300 万的人身意外险。廖雪梅依旧毫无防备,被丈夫看似贴心的关怀所打动,欣然应允。在她单纯的认知里,这是爱的证明,是李良对她未来安全的周密考量,却未曾察觉自己正一步步踏入精心设计的致命陷阱。

李良深知,这场阴谋要想天衣无缝,自己绝不能亲自动手。环顾四周,他把罪恶的目光投向了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周九伟。三年前,穷困潦倒的周九伟背井离乡来到常州投靠李良,那时的李良,虽然自身处境也不算优渥,但念及同窗情谊,对周九伟照顾有加。逢年过节,周九伟手头拮据时,李良总是慷慨解囊;每年生日,李良更是牢记于心,早早备下礼物,比周九伟自己记得还清楚。久而久之,周九伟对李良感恩戴德,视若兄长,言听计从。

李良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将周九伟约到家中,关紧门窗,拉上窗帘,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杀人骗保计划和盘托出。周九伟乍一听,惊得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结结巴巴地说:“哥,这……这可是犯法的事儿啊,咱不能干!”李良却不慌不忙,拍了拍周九伟的肩膀,压低声音,循循善诱:“兄弟,你想想,这些年我是怎么对你的?如今我被逼到这份儿上了,只有你能帮我。再说了,事成之后,好处肯定少不了你的。而且,到时候真出了事,顶破天就是个见死不救,能判几年啊?大不了三年牢饭,出来后咱们还是好兄弟,后半辈子吃香喝辣!”周九伟内心天人交战,一方面是法律的红线,一方面是多年的恩情,犹豫再三,最终,义气战胜了理智,他咬咬牙,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后,李良便将周九伟堂而皇之地带回自家居住,还时常刻意制造机会,让他与廖雪梅独处。每当夜幕降临,李良就借口加班、应酬,很晚才回家,把空间留给两人。周九伟年轻气盛,廖雪梅也正值青春,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时间一长,暧昧的情愫悄然滋生。不出一个月,两人便勾搭成奸,而这一切,都在李良的算计之中。

5 月 1 日,阳光明媚,李良佯装出门散心,实则来到人工湖勘察地形。当他漫步至湖面的一座桥边时,眼睛突然一亮,发现桥面一处栏杆恰好缺失,下方就是幽深的湖水。李良心中暗喜,一个更加缜密的计划在脑海中成形。他站在桥边,望着湖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心中默念:“这就是老天给我的机会,廖雪梅,你的死期不远了。”

回到家中,李良将周九伟拉到一旁,悄声说道:“兄弟,机会来了。你看那人工湖的桥面,有个绝佳的地方,到时候你就这么办……记住,你顶多就是个见死不救,完了之后,大不了吃三年牢饭,可事成之后,咱们就发达了。”周九伟听闻,心中虽有些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应下。

5 月 7 日,李良不动声色地给廖雪梅买来一辆崭新的电动车,还亲昵地叮嘱她要注意安全,多出去练练车技。廖雪梅满心欢喜,哪里知道这是丈夫送她的“催命符”。

5 月 9 日,夜幕笼罩大地,罪恶的齿轮开始飞速转动。周九伟按照李良的指示,以给廖雪梅 2000 块钱为由,打电话骗她来案发地。廖雪梅毫无戒心,骑着电动车欣然赴约。晚上 9:30,她准时抵达公园,周九伟早已等候多时。两人碰面后,像往常一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有说有笑,殊不知死神正在一步步逼近。期间,李良坐在家中,佯装毫不知情,却每隔几分钟就疯狂发微信催促廖雪梅赶紧回家,营造出自己焦急等待妻子归来的假象。

时针悄然指向 11 点,周九伟看了看时间,按照计划,谎称骑车送廖雪梅回家。当电动车行至人工湖湖面那栏杆缺失处时,周九伟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拧车头,将电动车直接开进了湖里。“扑通”一声巨响,水花四溅,电动车瞬间沉入水中。湖水冰冷刺骨,廖雪梅惊恐万分,拼命挣扎。好在湖水并不深,她很快站稳脚跟,试图往岸边游去。周九伟见状,心中大骇,他想起李良的嘱托,一不做二不休,爬上后座,双手死死摁住廖雪梅的后背,将她的头狠狠摁入水中。廖雪梅拼命反抗,双手在空中乱抓,指甲在周九伟的手臂上划出一道道血痕。但周九伟此时已被恐惧和罪恶蒙蔽双眼,他咬紧牙关,持续发力,直到廖雪梅的挣扎逐渐微弱,最终没了动静,才松开手,爬上岸,仓惶逃离。

上岸后的周九伟,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他一路狂奔,不敢回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家中,他匆匆收拾行囊,连夜离开了常州,还停用了那个尾号为 716 的手机号,妄图销毁一切证据,逃避法律的制裁。

而李良这边,在得知妻子溺亡的消息后,佯装悲痛欲绝,演技堪称一绝。他在警方面前哭诉妻子的不幸,言辞恳切地要求警方查明真相,实则是想误导警方,让他们认定这只是一场意外。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侦查手段,逐渐揭开了这场精心设计的杀人骗保阴谋的面纱。

真相大白于天下,法庭之上,气氛庄严肃穆。李良因犯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周九伟因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那片曾经美丽宁静的人工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笼罩在阴霾之下,每当微风拂过湖面,仿佛还能听到廖雪梅冤魂的哭诉,警示着世人,罪恶终难遁形,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不缺席。

常州市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这起案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家长里短中警示人心的故事。廖雪梅的家人悲痛欲绝,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女儿、妹妹的婚姻竟是一场致命骗局。廖雪梅的闺蜜们回忆起过往,她曾是那么开朗活泼,对新生活充满憧憬,却无端丧命。

而李良和周九伟的过往也被人一点点挖出。李良的邻居们说,他以前也算是个热心肠,网吧倒闭后整个人都变了,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和绝望。周九伟在老家的朋友听闻此事,都惊愕不已,那个曾经有点憨厚、重义气的小伙子,怎么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警方在破案后也没有松懈,他们复盘整个案件过程,总结经验,以防再有类似的罪恶在这城市的角落里滋生。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望着窗外繁华又安宁的城市,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一方百姓的平安,不让悲剧重演。

在监狱里,李良整日眼神空洞,他或许在悔恨,或许还在为自己的罪行找借口,但一切都已于事无补。周九伟则时常默默流泪,他知道自己被所谓的义气蒙蔽了双眼,亲手毁掉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如同一个沉重的烙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深处,时刻提醒着人们,人性中的贪婪与恶念一旦失控,将会带来怎样的灭顶之灾,而法律的天平,终将公正地衡量一切罪恶,给予应有的惩处。

时光悠悠流转,常州市依旧繁华如初,人们的生活在继续,可每当有人路过那片人工湖,心中总会泛起一丝涟漪,想起那个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悲惨故事,然后默默加快脚步,仿佛想要逃离那段阴霾的记忆。而那起案件,也被记录在当地的刑侦档案中,成为警校学员们学习分析的经典案例,时刻警示着新一代的执法者,守护正义,任重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