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43章 纳兰与卢氏的凄美恋歌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43章 纳兰与卢氏的凄美恋歌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一生一代一双人

初逢:金风玉露一相逢

康熙十三年,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日光下闪耀着威严庄重的光芒,宫墙之外,京城的街巷却是一片烟火人间的繁华。明珠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纳兰性德,这位才情横溢、出身显赫的贵公子,身着红袍,头戴乌纱,眉眼中虽透着几分书卷气,却难掩今日的喜悦。他身形挺拔,气质儒雅,行走间衣袂飘飘,仿佛周身都笼罩着一层温润的光晕。新娘卢氏,出身名门,温婉贤淑,一袭凤冠霞帔,红盖头下的面容娇羞动人,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花。她莲步轻移,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二人携手步入喜堂,周围是亲友们的欢声笑语和祝福之声。行礼过后,送入洞房,红烛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纳兰轻轻挑起卢氏的盖头,四目相对,刹那间,仿若金风玉露一相逢,世间的喧嚣都在这一刻静止。卢氏的眼眸犹如一泓清泉,澄澈而温柔,纳兰的目光中满是倾慕与疼惜,二人嘴角含笑,虽未言语,却似已倾诉千言万语。烛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庞,将这温馨的一刻永久定格。

婚后的日子,如诗如画。纳兰性德每日从朝堂归来,卢氏总会在门口等候,亲手递上一盏热茶,暖了他的身,更暖了他的心。那茶盏是卢氏精心挑选的,细腻的白瓷,绘着淡雅的青花,盛着热气腾腾的香茗,纳兰接过时,指尖触碰到卢氏的柔荑,心中泛起一丝涟漪。闲暇时,他们一同漫步于花园,春日赏花,夏日观荷,秋日拾叶,冬日踏雪。纳兰性德常于园中亭台填词作曲,卢氏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轻声和上几句,琴瑟和鸣,好不快活。

有一回,园中牡丹盛开,姹紫嫣红,纳兰兴致勃勃,欲为这美景填词。卢氏浅笑嫣然,轻挽袖管,取来笔墨,铺纸研磨,眼神中满是鼓励与期待。纳兰略一思索,挥笔写下:“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卢氏在一旁轻声诵读,赞不绝口,二人相视,眼中尽是甜蜜。微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洒在他们肩头,仿若为这对爱人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花衣。这美好的时光,仿若春日里最明媚的暖阳,温暖着彼此的心田。

变故:彩云易散琉璃脆

然而,命运的阴霾悄然笼罩。康熙十六年,卢氏有了身孕,这本是天大的喜事,明珠府上下一片欢庆。纳兰性德更是欣喜若狂,他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想象着孩子的模样,早早便为未出世的孩子准备了诸多衣物、玩具。他亲自挑选柔软的绸缎,看着绣娘绣上可爱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他的父爱。

随着孕期的推进,卢氏的身体却日渐虚弱,孕期的反应异常强烈,常常呕吐不止,食难下咽。纳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四处寻医问药,遍请京城名医,可卢氏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他常常守在卢氏床边,为她轻轻擦拭嘴角的秽物,眼中满是焦虑与心疼。

一日,卢氏突感腹痛难忍,纳兰心急如焚,守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额头满是汗珠。产婆在屋内忙碌,屋外的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似在预示着不祥。良久,屋内传来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纳兰刚松了一口气,却见产婆神色慌张地走出,未等开口,纳兰的心已沉入谷底。

卢氏因难产大出血,生命垂危。纳兰冲进屋内,只见卢氏面色惨白如纸,气息奄奄,平日里灵动的双眼此刻紧闭,嘴角残留着一丝血迹。他扑到床边,握住卢氏瘦骨嶙峋的手,泪水决堤而下:“卢氏,你醒醒,别丢下我……”卢氏似是听到了他的呼唤,眼皮微微颤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睁开双眼,看向纳兰,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嘴唇轻启,却未能发出声音,手无力地垂下,与世长辞。

那刚出生的婴儿,也因早产体弱,在几天后夭折。纳兰性德仿若被抽去了灵魂,世界瞬间灰暗无光。明珠府内,白幡高悬,哀乐阵阵,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悲凉的哭声。纳兰整日守在卢氏的灵堂前,不吃不喝,眼神空洞,仿若木雕泥塑,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上香、烧纸的动作。他的面容日渐憔悴,眼眶深陷,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生气。

缅怀:此情可待成追忆

卢氏离去后,纳兰性德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他常常独自一人回到曾经与卢氏共度美好时光的花园,如今园中的花朵依旧娇艳,却再也不见那人的笑颜。他徘徊在亭台楼阁之间,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卢氏的气息,她的笑声、她的温柔,仿若还在耳边回响,可伸手去抓,却只剩冰冷的空气。

夜晚,纳兰独卧空床,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上,仿若铺了一层银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将他淹没。他想起卢氏在灯下为他缝补衣衫的模样,想起二人共赏明月时的轻声笑语,想起她轻吟诗词的温婉嗓音。泪水浸湿了枕头,他在黑暗中轻声抽泣,无人知晓他内心的痛苦有多深。

为了排解思念,纳兰性德将满心的悲戚倾诉于笔端,写下了《青衫湿遍·悼亡》:“半月前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肠。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断柔肠。”字字句句,皆是泣血的呐喊,是他对亡妻深深的眷恋与无尽的思念。他写罢,泪水滴落在宣纸之上,晕开了墨痕,仿若他破碎的心。

此后,纳兰性德的词作愈发哀伤凄婉,《饮水词》中诸多悼亡之作,仿若一把把利刃,刺痛着读者的心。他在词中回忆与卢氏的点点滴滴,从初见的心动,到婚后的甜蜜,再到生死相隔的悲痛,无一遗漏。他用文字构建了一座思念的丰碑,让后人得以窥见他内心深处那片荒芜的爱情沙漠。

在朋友的劝慰下,纳兰性德也曾试图走出阴霾,他跟随康熙南巡北狩,企图在忙碌的公务和壮丽的山河中寻得一丝慰藉。可每当夜深人静,卢氏的身影总会悄然浮现,仿若鬼魅般萦绕不去。他知道,自己的心,早已随着卢氏一同埋葬在了那个悲伤的日子里。他在行军途中,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默默吟诵着写给卢氏的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又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

结局:人生若只如初见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后,偶感风寒。这本是寻常小病,可他的身体因长期的抑郁悲伤,早已不堪一击。病情迅速恶化,卧床不起。

在病榻上,纳兰的眼前仿若走马灯般浮现出一生的画面,幼年的聪慧、少年的才情、青年的爱恋,最后定格在卢氏的面容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恐惧,反而有一种解脱的释然。

临终前,纳兰性德气息奄奄,他望着床前泪流满面的家人、友人,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我终于要去见她了……”言罢,缓缓闭上双眼,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凄美灿烂的一生,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与卢氏的爱情故事,仿若一颗璀璨而又哀伤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的初见是美好,离别是悲痛,而纳兰用一生的词作,让这份爱情得以永恒。后人读《饮水词》,无不被其中的深情所动容,仿若穿越时空,见证了那一段“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凄美恋歌,为他们的爱情叹息,为纳兰的早逝惋惜,而这份感动,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永远流传下去。无论是在繁华喧嚣的都市,还是在静谧清幽的乡村,只要有人翻开《饮水词》,便能感受到纳兰与卢氏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仿若他们的故事从未远去,一直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