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114章 罪与罚之银行大盗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114章 罪与罚之银行大盗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五十块的银行大盗》

2018年9月的上海,秋老虎把柏油路烤得能煎鸡蛋。松江区某银行的柜员小陈正对着电脑打哈欠,屏幕上突然跳出个红色警告:某账户用50元存款贷出50万。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就像看见楼下卖煎饼的大爷开着兰博基尼来存钱,荒诞得能把下巴惊掉。

与此同时,200公里外的沈阳,马某正把宝马x6停在24小时自助银行门口。车载香水味混着午夜的寒气钻进鼻腔,他摸了摸兜里的200块现金,感觉像揣着枚定时炸弹。玻璃门“叮”地打开时,他故意把鸭舌帽压到眉毛上,活像个怕被狗仔队拍到的十八线明星。

存款机吞钞的声音比他心跳还响。看着屏幕上显示的“200元定期存单”,马某嘴角往上一挑——这是他今晚跑的第三个银行,往返三百公里,就为往五个不同账户里各存200块。手机里的倒计时显示还有17分钟,他得赶在系统更新前回家打开那台破笔记本电脑,键盘上的w键都被他按出了包浆,像块被啃了一半的奶糖。

家里的空调开得跟冰窖似的,马某把卫衣帽子套在头上,整个人缩成一团。屏幕蓝光映着他发青的眼圈,黑客软件的进度条正在“50元存单”上跳踢踏舞。三个月前他发现这家银行的在线存单贷款系统有个致命漏洞:只要在提交贷款申请时篡改后台数据,把存款金额改成任意数字,系统就会按照90%的比例放款,而审核程序居然像个打瞌睡的门卫,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成了!”当45万贷款到账的短信响起时,马某猛地拍了下桌子,桌上的泡面汤溅到键盘上,黏糊糊的像他此刻的心情。第一次用50块骗出45万时,他以为自己在做梦,对着手机屏幕咬了咬手指头——疼得咧嘴,才信这不是在拍《西虹市首富》。现在他熟练得像个流水线工人,每个账户存200块,改成200万,贷出180万,五个账户就是900万,跟变魔术似的,只不过魔术道具是他花300块在闲鱼买的二手黑客软件。

松江警方接到报案时,队长老周正在啃生煎包,汤汁滴在报案材料上,把“3000万”三个字泡得发皱。“用50块贷50万?”他抹了把嘴,筷子指着监控截图,“这比我闺女玩的奇迹暖暖还能变装。”监控里,马某的同伙小王凌晨四点在Atm机前存钱,穿得跟去参加维密秀似的,LV腰带勒得肚子上的游泳圈直打颤,却只存了200块,活像个故意露富的抠门鬼。

“查车!”老周把筷子往醋碟里一摔。车管所反馈回来的信息让所有人惊掉下巴:四个嫌疑人名下的保时捷、玛莎拉蒂都是全款新买的,可他们的银行流水比撒哈拉沙漠还干旱,每个月入账3000块,却能买得起200万的豪车,比中了彩票还离谱。负责查监控的小李看着马某深夜跨省存钱的路线,忍不住吐槽:“这人比外卖骑手还勤奋,凌晨三点在高速上漂移,怕是把秋名山车神的驾照给偷了。”

蹲守在马某别墅外的刑警老张,盯着围栏里的私人泳池直咽口水。月光下,马某穿着花裤衩躺在躺椅上,手里的香槟杯晃啊晃,冰块碰撞的声音像在给警察倒计时。老张摸了摸兜里的对讲机,想起刚才在银行查到的记录:马某从2018年6月开始,每个月都要往不同账户里存200块,雷打不动,比上班族打卡还准时,却没人知道这些账户是怎么搞到的别人身份信息。

马某第一次发现系统漏洞时,正在出租屋里啃馒头。手机银行页面突然卡顿了0.1秒,像个打了个喷嚏的病人,却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后台数据的异常。他盯着“存单金额”那一栏,试着把50改成,点击贷款申请的手指都在发抖——那是他欠网贷平台的钱数,催债电话已经把他手机炸成了热线。

当贷款到账的短信响起时,马某差点把手机扔到地上。他盯着余额里的45万,突然觉得自己成了《盗梦空间》里的小李子,在银行系统里玩起了层层嵌套的梦境。接下来的三个月,他像个勤劳的小蜜蜂,注册了上百个虚假账户,用别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从黑市花50块一张买来的)开卡,每个账户存200块,然后改成200万,贷出180万,再把钱转到自己控制的账户里,像极了小时候玩的贪吃蛇游戏,越吃越长。

“银行的审核系统就是个纸老虎。”马某对着镜子梳头发,看着逐渐后移的发际线,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天才。他买了栋带泳池的别墅,雇了三个小弟专门负责开车存钱——反正他们都是没工作的网瘾青年,每天给200块工资,比打游戏爆装备还开心。小弟们不懂他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是什么,只知道跟着大哥有豪车开,有酒喝,却不知道那些闪着银光的车钥匙,其实是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老周带着人冲进别墅时,马某正在泳池边给新买的劳力士手表拍照。手电筒的强光扫过他的脸,他愣了零点五秒,突然把手表往水里一扔——可惜没扔多远,手表在池边弹了两下,掉进了浅水区,像只被拍晕的青蛙。

“马先生挺会玩啊,50块钱玩出了3000万的过山车。”老周捡起手表,在手里晃了晃,表带还滴着水,“说说吧,怎么想到篡改存单金额的?是不是看了《猫鼠游戏》,觉得自己比小李子还聪明?”

马某瘫在躺椅上,看着围上来的警察,突然笑了。他想起第一次得手后,去二手车市场买车,老板看着他的现金直搓手,问他是不是中了彩票。他说:“比彩票还刺激,我找到了银行的漏洞,比打游戏刷装备还爽。”老板以为他开玩笑,却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审讯室的灯光白得刺眼,马某盯着桌上的监控截图——那是他凌晨三点在高速上开车的画面,车牌被泥巴挡住了一半,像个故意遮遮掩掩的小偷。“其实漏洞很简单,”他叹了口气,“银行系统在更新时,后台数据校验出现了短暂失效,我只是在那个间隙里改了数字,就像在游戏里卡了个bug。”

老周记下这段话,突然觉得有点可笑:堂堂银行系统,居然被一个半吊子黑客用50块钱攻破,就像穿着防弹衣却被一根牙签扎破了喉咙。更可笑的是,马某用骗来的钱买了五辆豪车,却舍不得给车买个像样的脚垫,脚垫上全是泡面汤的痕迹,跟他的人生一样,华丽外表下全是不堪的细节。

马某被带走那天,他的三个小弟正在KtV里唱《我的太阳》,麦克风声音大得能把天花板震下来。警察推门进去时,小王正举着啤酒瓶往嘴里灌,看见警察,瓶子“当啷”掉在地上,酒液在灯光下像条银色的蛇,蜿蜒着爬向角落。

“我们就是帮大哥存钱的,”小弟小张哭丧着脸,“他说存200块给50块跑腿费,我们以为他在搞什么理财投资,谁知道是骗银行的钱啊!”老张看着这三个染着黄头发、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年轻人,突然想起自己上初中的儿子,也是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幻想着一夜暴富。

监狱里的马某盯着铁窗,想起别墅里的泳池水,现在应该已经变绿了吧。同监室的老犯听说他的“战绩”,拍着大腿笑:“你这算啥,我当年偷自行车,还知道找个没锁的,你倒好,直接偷银行,比我有胆子。”马某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自己的胆子不是大,而是被债务和**灌醉了,像个在悬崖边跳舞的醉汉,以为自己在跳探戈,其实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银行的漏洞很快被修复了,小陈再也没见过50块贷50万的神奇操作。他把这件事讲给来办业务的大爷听,大爷摸着胡子说:“小伙子,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银行是自家开的,结果把自己开进了班房。”小陈点点头,看着窗外的豪车驶过,突然觉得,这世界上最可靠的“漏洞”,其实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就像大爷每天早上卖煎饼,虽然赚得不多,但每一分钱都踏实。

故事的最后,老周在结案报告里写:“马某的行为看似荒诞,实则暴露了系统安全和个人**的双重漏洞。当一个人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以为可以在规则之外跳舞,最终只会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他合上报告,看见窗外的梧桐树正在落叶,突然想起马某被抓时,泳池里的水还冒着热气,而那些用骗来的钱买来的豪车,此刻正停在公安局的停车场里,落满了灰尘,像一群被拔掉牙齿的老虎,再也威风不起来。

马某在监狱里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有期徒刑15年,罚款50万。他摸着纸上的字,突然想起第一次用50块骗到45万时,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就像中了大奖。现在他才明白,人生没有漏洞可钻,所有命运馈赠的“大奖”,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他,用十五年的自由,为自己的贪婪买了单。

上海的冬天来了,银行门口的圣诞树亮起了彩灯。小陈看着人来人往,突然想起马某的故事,忍不住笑了——不是笑他的愚蠢,而是笑这荒诞的世界,总有人以为自己能打破规则,却不知道,规则就像冬天的阳光,看似温和,却能晒化所有的谎言和贪婪。而那些妄想在漏洞里找机会的人,最终只会变成漏洞里的尘埃,被风吹散在法治的天空下,无影无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