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46章 霜华映丹心钱柳逸事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46章 霜华映丹心钱柳逸事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崇祯末年,那可真是个天下大乱、风云变幻的节骨眼儿,大明王朝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颤颤巍巍,眼看就要散架。金陵城呢,本是个花团锦簇、纸醉金迷的好地方,承载着六朝金粉、千古风流,按说该是一片歌舞升平,可这会儿也被乌云笼罩,透着股末世的萧条劲儿。秦淮河畔,虽说弦歌依旧不绝于耳,画舫还在凌波而行,灯影摇曳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柔美的灯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跟撒了一把碎金子似的。河畔的雕梁画栋、朱漆门窗,在灯光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还在唠唠叨叨地诉说着往昔昌盛的时候,那些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这儿吟诗作对、寻欢作乐的事儿。可实际上呢,在这表面的繁华背后,暗潮汹涌得厉害,各方势力跟乌眼鸡似的你争我夺,老百姓们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都觉着这大明的天怕是要塌了。

咱再说说这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名柳隐,号如是。这姑娘打小儿就命苦,流落风尘,可愣是出淤泥而不染,跟朵倔强的野花儿似的。她才情那叫一个卓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作起诗来,既有女儿家的婉约细腻,就像春天里随风飘舞的柳絮,软绵绵、甜丝丝的;又透着股不输男儿的豪迈洒脱之气,仿佛能立马提剑上马,驰骋沙场。她还常常扮成男装,混迹在文人雅士的聚会里,每次一亮嗓,出口成章,那词句华丽得能闪瞎人的眼,语惊四座,把一众风流才子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自愧弗如,在金陵城这风月场里,那可是当仁不让的头牌,无人能及。不过,就因为她这出身,免不了遭人白眼,受尽了世俗的冷落。

有一天,钱谦益应友人之邀,去参加一场诗会。这诗会可讲究,设在一艘华丽得像移动宫殿似的画舫上,沿着秦淮河慢悠悠地晃荡,两岸灯火辉煌得如同白昼,歌女的吟唱跟丝竹之声搅和在一起,那叫一个热闹,听得人骨头都要酥了。柳如是也在宾客里头,她这天特意穿了一袭月白长衫,那料子,滑溜溜的,风一吹,跟流淌的月光似的,衬得她身姿挺拔得像棵小白杨;头上戴着方巾,跟个儒雅书生似的;手里还摇着把折扇,扇面上画着墨竹,那竹子画得跟活的似的,仿佛憋着劲儿要从扇面上钻出来。她就这么莲步轻移地上了画舫,这一上船,可不得了,风姿绰约得像下凡的仙女,身上还混合着淡淡的书卷气与脂粉香,那股子独特的韵味一下子就把周围的空气给盘活了,众人的眼睛“刷”地一下全盯在她身上,跟被磁石吸住了似的。

诗会正热闹着呢,大家以“金陵秋景”为题吟诗。柳如是不慌不忙,折扇“哗”地一展,迈着方步就走了出来,清了清嗓子,脆生生地吟道:“芦荻瑟瑟舞秋风,霜染金陵画韵浓。寒水悠悠流古韵,丹枫点点映苍穹。”这声音,清脆悦耳得就像清晨林子里鸟儿的欢唱,诗句意境深远得能让人掉进画里头,众人一听,立马跟炸开了锅似的,纷纷拍手叫好。钱谦益当时正坐在一旁,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死死地盯着柳如是,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那模样,跟见着了稀世珍宝似的,二话不说就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跟她攀谈起来。这一谈,可不得了,两人越聊越投机,发现彼此对诗词、历史、时政的见解那叫一个相似,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打这以后,二人就跟被胶水粘住了似的,频繁往来,要么在书房里彻夜长谈,对着那些古籍咬文嚼字,探讨得热火朝天;要么漫步江畔,看着落日余晖把江面染得通红,一边走一边吟诗唱和,感情那是蹭蹭地往上涨。

起初,他们这交往可在钱谦益的社交圈里捅了马蜂窝。钱谦益那些个老友,一听他跟个青楼女子走得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纷纷上门规劝。有一天,老友张公皱着眉头,苦着脸,言辞恳切得跟念悼词似的对钱谦益说:“受之啊,你可是东林党领袖,文坛巨擘,那名声响当当的,传遍大江南北,怎么能跟那风尘女子纠缠不清呢?这要是传出去,你的清誉可就跟纸糊的房子似的,一阵风就能给吹没了!”钱谦益呢,就坐在那儿,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睛看着别处,也不搭话,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早就认准了柳如是这个知己,打定主意谁劝也不好使。

街头巷尾更是流言蜚语满天飞,有人嗤笑钱谦益晚节不保,跟个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有人对柳如是指指点点,言语刻薄得能把人的心给扎出血来。有一回,柳如是上街去采买笔墨纸砚,刚走到街角,就路过一群市井妇人。这几个妇人正嗑着瓜子,扯着闲篇儿,一看见柳如是,其中一个尖着嗓子就喊:“哟,这不是那青楼里的柳姑娘吗?还妄图攀高枝,嫁给钱大人,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柳如是一听,气得小脸通红,紧咬下唇,眼睛里闪过一丝屈辱,可她骨子里那股子倔强劲儿立马就上来了,一仰头,挺直脊背,大步流星地就从她们跟前走过,心里还暗暗发誓,一定要跟钱谦益携手,把这世俗的偏见给打得粉碎。

但钱谦益可不管这些,他瞅着柳如是,那眼神深情得能把人给融化了,开口说道:“我钱谦益这辈子,就求个知己,那些世俗的闲言碎语,就跟天上的浮云似的,飘来飘去,不用搭理。卿之才情、风骨,那才是我心心念念想要的。”柳如是一听,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泪光闪烁,她在这世上受了这么多苦,遭了这么多白眼,哪想过会有这么一个人,能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似的,穿透世俗的阴霾,瞧见她内心深处的光芒。

在一个枫叶红得像火炭似的秋日,钱谦益不管不顾众人的反对,铁了心要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婚礼那天,钱谦益身着红袍,那红得跟鸡血似的,脸上带着笑,眼睛里满是坚定与幸福,跟中了彩票似的;柳如是凤冠霞帔,珠翠环绕,打扮得花枝招展,虽说妆容艳丽得像朵盛开的牡丹,可眼睛里还是藏不住那股子忐忑与感动。谁知道,这场婚礼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引发了轩然大波。钱谦益家门口跟遭了灾似的,被人扔满了烂菜叶,绿的、黄的,糊得到处都是;还有人在墙外扯着嗓子辱骂,那声音难听极了。可钱谦益不管这些,紧紧牵着柳如是的手,那劲儿大得像钳子,仿若要用这双手给她撑起一片安宁,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婚礼进行的时候,院里的红烛被风吹得摇曳不定,跟喝醉了酒似的,钱谦益轻轻握住柳如是的手,给她打气,二人就在宾客们那复杂得像麻花似的目光中,硬着头皮完成了仪式。

婚后,二人的生活就像世外桃源似的,美得冒泡。他们住在钱谦益的“红豆山庄”,这庄园里绿树成荫,红豆树果实累累,跟挂了一树红宝石似的。走进庄园,先是一条蜿蜒的石子路,两旁的花朵娇艳欲滴,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跟开派对似的。二人在书房里,面对面坐着,钱谦益就像个老学究似的,轻抚古籍,用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给柳如是讲解那些晦涩得像天书似的历史典故,讲得绘声绘色,仿佛带着柳如是穿越时空,跟古人心意相通;柳如是呢,则像个乖巧的小学生,研磨铺纸,以诗词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感悟,她的笔尖在纸上舞动,就像个灵动的舞者,留下一串串墨香四溢的字符。闲暇的时候,他们漫步在花园小径,看着蝴蝶翩跹,听着鸟儿鸣唱,偶尔兴致上来了,就吟诗作画,那日子过得惬意得像神仙似的,无忧无虑。

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落在二人身上,跟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似的。他们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柳如是手里拿着一朵刚摘下的鲜花,凑到鼻子前轻嗅其香,然后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钱谦益,笑着说:“夫君,你看这花儿,开得这么娇艳,正如我们此刻的生活,宁静而美好。”钱谦益微笑着点头,眼睛里满是宠溺,像看心爱的宝贝似的,回应道:“是啊,有卿相伴,岁月静好。”

可这世外桃源终究还是没能挡住外界的风云变幻。清兵入关,那铁骑跟潮水似的踏破山河,大明王朝这下子真的摇摇欲坠了。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老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耳欲聋,跟世界末日似的。柳如是望着满目疮痍的山河,心里那个悲痛啊,跟刀绞似的,她深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别说钱谦益这么个大名鼎鼎的文人了。

有一天,柳如是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身戎装,穿戴整齐,英姿飒爽得像个女将军,大步流星地来到钱谦益面前,眼睛里燃烧着火焰,大声说道:“夫君,如今国破家亡,正是我辈舍生取义之时,你我当以死明志,不负家国。”钱谦益看着她,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他深知柳如是的气节,可又贪恋这尘世的些许温暖,舍不得就这么闭眼。犹豫再三,他磨磨蹭蹭地来到了池边,望着冰冷的池水,慢慢地伸出脚去,刚一碰到水,那刺骨的寒冷就像电流一样传遍全身,他“哎哟”一声,立马把脚缩了回来。柳如是在旁边看着,眼睛里满是失望与悲愤,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敬仰的夫君在这关键时刻竟这么怯懦,跟个胆小鬼似的。她气得转身,大步离去,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跟放炮似的,留下钱谦益独自站在池边,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此后,二人的关系就像掉进了冰窖似的,陷入了微妙的僵局。柳如是时常独自凭栏,望着远方战火,暗自垂泪,心里对钱谦益的怯懦耿耿于怀,就像吃了苍蝇似的恶心;钱谦益则满心愧疚,他试图靠近柳如是,解释自己的行为,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每次一开口,就像个结巴似的,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

过了几天,柳如是在书房整理古籍,钱谦益像个小偷似的悄悄走近,轻声唤道:“如是,我……”话还没说完,柳如是猛地转身,眼睛里含着泪,质问道:“你当日为何退缩?你可对得起大明,对得起我们的誓言?”钱谦益低下头,嗫嚅道:“我……我一时胆怯,我知道错了。”看着他懊悔的样子,柳如是心里一软,叹了口气,虽未完全释怀,但也不忍再苛责,就像个家长原谅犯错的孩子似的。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活依旧交织在一起,在这乱世之中,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就像两根缠在一起的麻花。

随着局势的稳定,清廷欲招揽钱谦益等前朝遗老。钱谦益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他对大明王朝尚有眷恋,不甘沦为贰臣;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忤逆清廷会给自己和柳如是带来灾祸。柳如是得知此事后,来到钱谦益身边,目光坚定地说:“夫君,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是降清,你一生清誉将毁于一旦。”钱谦益听后,陷入了沉思,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柳如是的话,以及大明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破败。终于,他决定称病不出,拒绝了清廷的招揽。

次日清晨,柳如是看到钱谦益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眼睛里满是欣慰,像看到孩子考了满分似的。此后,他们继续在红豆山庄过着平淡却又不凡的生活,或读书写字,或关心农事,虽历经风雨,有争吵,有和解,有失望,有希望。柳如是用她的坚韧与气节,影响着钱谦益;钱谦益则用他的学识与才情,滋养着柳如是。他们的爱情,掺杂着家国大义、身份落差,吵吵闹闹却不离不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别样的传奇,供后人评说,让人感叹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