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61章 罪与罚之真假便衣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61章 罪与罚之真假便衣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在陕西西安,那座古老而又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火车站永远是人潮涌动,像个永不疲倦的巨兽,吞吐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这里鱼龙混杂,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的故事,有温情,有离别,也有隐藏在暗处的骗局。

2014 年 12 月的某一天,天气冷得能把人的鼻子冻掉,西安市公安局站前分局西广场派出所里却来了两个慌慌张张的小姑娘,小敏和小红。这俩姑娘看着刚从大学毕业不久,青涩稚嫩的脸上满是焦急。一进值班室,小敏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地跟值班民警说:“警察叔叔,求你们帮个忙,我们领导找不着了,我们都急死了!”

值班民警老张抬了抬眼皮,心想这大清早的,啥事儿啊,就随口问道:“啥领导啊?慢慢说。”小红抢着回答:“是我们战前分局便衣大队的队长,早上还跟我们唠嗑呢,一转眼就没影了。”这话一出口,值班室里的民警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犯嘀咕:啥便衣大队?咱站前分局咋没听说过这组织呢?

老张皱了皱眉头,仔细打量着这两个姑娘,问道:“你们说自己是便衣大队的,那你们具体干啥工作啊?”小敏吸了吸鼻子,说道:“我们都是半年前经人介绍加入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警察在街上巡逻,抓违法嫌疑人。每天 11 点,我们小组长赵秀珍就会让我们在 1 号售票厅的洞子底下集合,然后分派任务,去不同地方巡逻。可今天她突然联系不上了,我们没办法才来找警察帮忙。”

民警们一听,这事可透着蹊跷。这时候,老张想起了去年 5 月份接到的一个奇怪电话。那天,一个旅客在火车站丢了钱包和手机,接警后他们迅速赶到现场,结果受害人却告诉他们,几个身穿制服、头戴警帽、手拿对讲机的人已经把嫌疑人带走了,还归还了财物。带走嫌疑人的一共 3 个人,2 个穿着警服,1 个便衣,当时情况混乱,受害人也没看清对方出示的警官证上的姓名和单位。

老张当时就纳闷了,按照规定,临时处置警情的民警得把嫌疑人移交到辖区派出所啊,可站前分局压根没收到人。而且这执法方式也太奇怪了,正规流程得把受害人带回派出所询问、做笔录,再把赃物交给物价部门鉴定,哪能现场就退回物品呢?没想到,接下来的半年里,这种奇怪的警情又出现了 6 次,每次嫌疑人都被几个神秘的便衣警察先一步带走,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受害人。

这下可好,这俩姑娘自称便衣大队的,难不成之前那些神秘警察就是她们这一伙的?老张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与此同时,在火车站广场上,寒风呼啸,人来人往。小赵正裹紧了身上的棉袄,和几个同伴在广场上佯装闲逛,眼睛却不停地扫视着四周,寻找着可疑人员。小赵今年 26 岁,原本在洛南县的工地搬砖,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挣不了几个钱。后来经他姑姑赵秀珍天花乱坠的忽悠,4 月份就跟着来了西安,加入了这个所谓的便衣大队。

为了这份工作,小赵可是下了血本,前前后后给了赵秀珍 5 万多,什么入网费、押金、上岗证,一个没落。他想着,只要能当个警察,威风凛凛地抓坏人,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这会儿,他正想着要是抓到个小偷,能得多少辛苦费呢,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小赵一接电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是小红打来的,告诉他赵秀珍失联了,而且他们可能被骗了。小赵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冲着电话吼道:“咋可能呢?姑姑咋会骗我,咱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工作!”可挂了电话,看着周围同样一脸茫然的同伴,他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派出所里,民警们已经开始调查。通过询问两个姑娘,得知赵秀珍自称是便衣大队的小组长,她们一共有七八个人,都是经她介绍进来的。民警们又在系统里查了查,站前分局压根没这号人。

接着,民警们根据线索,找到了另外 11 个受害人,一统计,好家伙,被骗金额高达 30 多万。警方调取银行转账记录,发现赵秀珍收款的时间和金额与报案人说的完全吻合,这下,赵秀珍的诈骗行为基本坐实。警方立马在网上发布了通缉令。

12 月 20 日,陕西渭南火车站。赵秀珍正拖着个行李箱,鬼鬼祟祟地四处张望,她打算坐火车离开西安,去渭南躲一阵子。可她万万没想到,渭南派出所的民警早已盯上了她。

“站住!”民警一声大喝,赵秀珍吓得一哆嗦,本能地想跑,可没跑两步就被民警抓住了。“你们干啥呀?我是警察,都是自己人!”赵秀珍还想狡辩,民警冷着脸要求她出示证件,她却支支吾吾地说:“证件……我忘带了,哎呀,真不好意思。”

西安警方得到消息后,迅速赶到渭南,把赵秀珍带回了站前派出所。在她的行李箱里,民警搜出了伪造的警官证,这下,她再怎么嘴硬也没用了。

在审讯室里,赵秀珍还在嘴硬:“我没诈骗啊,我就是在上班呢,在火车站广场上班。”民警气得拍了下桌子:“你还狡辩!你的警号、警衔、警官证都是谁给你的?”赵秀珍嘟囔着:“是……是刘德华,哦不,是刘德发给我的,他说他是站前分局的。”

经过一番审讯,赵秀珍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2013 年她来到西安,在火车站附近认识了张长河,张长河自称是西安市公安局站前分局便衣大队的大队长,能给她解决工作问题。赵秀珍被这官衔迷了眼,死心塌地地跟他在一起,张长河还给她办了个警官证,配发了警服。

赵秀珍天真地以为自己真成警察了,之后就开始通过张长河的关系给别人介绍工作,收取各种费用。她儿子小王,因为父母离异,和她 10 年没来往,年初她打电话给儿子,说能给他介绍个有前途的工作,小王辞了咸阳的工作就来了西安。

张长河给小王办了入职手续,还做了体检,发了警服和警用装备。小王乐坏了,觉得母亲靠谱,从此跟着张长河在火车站工作。后来,小赵等一些亲戚也加入进来,他们没经过啥培训就上岗,每天在广场上巡逻,抓小偷、吸毒者,抓到人就交给张长河,张长河给点辛苦费,至于嫌疑人去哪了,他们一概不知。

而张长河呢,45 岁,陕西富建人,常年在火车站混迹。他交代说自己原本是便衣大队的协警,可警方根本查不到他的资料。当民警问他警官证哪来的,他的话让人大跌眼镜:“是我们上级领导老孙给的,老孙是站前分局便衣大队的民警,50 多岁,胖得像小山似的。”

民警一听,这老孙是谁啊?全站前分局乃至整个陕西公安系统都没这人啊。张长河还说他和老孙认识一年半了,可连全名、住址、电话都不知道,就对老孙言听计从,好处都给老孙。民警觉得这里面有猫腻,展开自查,确定老孙是虚构的,就是张长河为了推卸责任编出来的。

再说火车站附近那个卖煎饼和爆米花的王女士,她和赵秀珍是老乡,平时在婚庆公司附近摆摊。有一回闲聊,她跟赵秀珍叹气说儿子没工作,赵秀珍眼睛一亮,拍着胸脯说:“妹子,别愁,我爱人能给安排个有编制的工作。”

王女士一听,满心欢喜,在赵秀珍的介绍下认识了张长河。张长河说安排工作得走流程,就这么轻而易举地从王女士那骗走了 4 万多,那可都是王女士起早贪黑卖煎饼、爆米花攒下的血汗钱啊。

直到看到张长河被押上警车,王女士才如梦初醒,哭天抢地:“我咋这么傻啊,那可是我的棺材本啊!”张长河还不认账,振振有词地说:“我收钱写了收据呢,上面写明是工作治费,还有签名指纹,还有邻居作证。”可这哪是什么正经收费,分明就是诈骗。

随着调查深入,真相大白。这个所谓的便衣大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赵秀珍和张长河利用人们对警察职业的向往,编造谎言,骗取钱财。那 30 多万,除了给队员发点工资当诱饵,剩下的都被他俩挥霍了。

站前派出所的民警们破了案,心里却沉甸甸的。他们知道,这些被骗的年轻人和王女士,都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被坏人利用。民警们也借此告诫那些有志于当警察的年轻人:国家招录人民警察和辅警都有严格规定,可别轻信走后门、托关系那一套,脚踏实地,用知识和努力去拼搏,才是正道。

在西安寒冷的冬日里,这场闹剧落下帷幕,火车站依旧人来人往,只是那些怀揣警察梦却被骗的人们,心中多了一道伤疤,也多了一份成长。而那些骗子,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