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4章 金钗“冤缘”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4章 金钗“冤缘”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雪冤

河南县令赵咖喱,祖籍江浙水乡,生于那湖光山色、灵秀氤氲之地。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读书识字仿若天赋异禀,过目成诵的本事让他在当地声名远扬,邻里乡亲皆赞其为神童。这神童也当真不负众望,年仅十八,便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一路过关斩将,高中进士,旋即被任命为唐县县令。年纪轻轻便踏上仕途巅峰,难免让赵咖喱滋生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脾性,上任伊始,竟一手炮制出一桩惊天冤案。

一日清晨,县衙外一阵喧闹,一群人簇拥着一名女子匆匆赶来报案。赵咖喱整肃衣冠,升堂问案。只见那女子面容憔悴,眼中满是惊恐与哀伤,细问之下,得知她名叫丁莲香,乃本县夏河村人氏。早年,夏河村疫病肆虐,无情地夺走了丁莲香父母的性命,孤苦伶仃的她,只得随兄长丁顺生远赴京城谋生。丁顺生投身于一家银匠铺,从最底层的徒工做起,凭借着心灵手巧与对技艺的执着钻研,不出几年,便将银匠的全套手艺学了个精通。他精心打造出的金银首饰,新颖别致、巧夺天工,瞬间在京城的皇亲国戚、世家富豪圈中掀起热潮,但凡讲究些的金银饰品,几乎皆出自他手。师傅见他如此出息,欣然将女儿许配给他,助其使他自立门户。一时间,丁顺生名满京华,事业顺遂,心中满是快意。

可时光匆匆,一晃十年过去,丁莲香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十八岁姑娘,这却成了丁顺生的一块心病。原来,早年父母做主,将丁莲香许配给了上河村的李家。如今妹妹长大成人,他自觉有责任送她回老家完婚。怎奈生意兴隆,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他实在抽不出身。这年秋天,丁顺生的姑家表弟刘有德进京参加武科会试,食宿皆在丁家。可惜刘有德时运不济,三榜皆落,无奈只得打道回府。丁顺生见此,便托付表弟护送妹妹回老家成婚。姑表至亲,刘有德自是满口应承。

刘有德与丁莲香二人一路晓行夜宿,半月有余,方回到家乡。因丁家在下河村已无房无地,刘有德便将丁莲香安置在自家,随后择了良辰吉日,送她前往上河村李家完婚。新婚之夜,红烛摇曳,丁莲香羞涩地端坐床边,待新郎掀了红盖头,借着朦胧烛火,见新郎面容清秀,心中暗自欢喜。一番缱绻柔情后,丁莲香娇柔疲惫,梨花带雨,不多时便沉沉睡去。

哪曾想,次日清晨,一觉醒来,身旁的新郎却没了踪影。丁莲香心中暗忖:庄稼人勤快,想必是早早下地干活去了。她赶忙起身,欲去厨房操持家务,可刚踏入厨房,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如坠冰窟——婆婆与丈夫浑身血污,横尸在地。刹那间,丁莲香吓得魂飞魄散,凄厉的哭喊声划破长空,引得邻居纷纷赶来。众人见此惨状,手忙脚乱地将她拉扯到县衙报案。

赵咖喱新官上任,便碰上这等大案,心中恼怒不已,即刻带着捕快奔赴命案现场。一番勘验下来,查明李家母子皆是脑袋遭受钝器重击致死,死亡时间约在昨晚掌灯时分。此外,诸多细节皆被一一记录在案。回到县衙,赵咖喱又命衙役唤来稳婆,细细检查丁莲香的身子。待稳婆检查完毕,赵咖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心中已然笃定,当即下令捕快捉拿刘有德归案。

刘有德身为武举人,按律见县令可免跪拜之礼。可赵咖喱认定他就是真凶,哪容他分说,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狼似虎般扑上前,对其一顿暴打,直打得刘有德皮开肉绽。随后,赵咖喱强令他跪地受审。刘有德心中叫苦不迭,知晓自己碰上了糊涂官,虽满心冤屈,却也不敢轻易分辨,生怕再招来皮肉之苦。

制服了刘有德,赵咖喱转头看向丁莲香,脸上挤出一丝皮笑肉不笑的神情,问道:“丁家姑娘,李家媳妇,昨夜良宵,你二人鱼水之欢,滋味如何呀?”此话一出,大堂之上一片哗然,哪有县令这般当堂问人**的?丁莲香又羞又愤,恨不得破口大骂这昏官,可眼见表哥无端遭此毒打,心有余悸,只能咬着下唇,低头轻声道:“小女子初为人妇,又羞又怕,哪有什么感觉,只觉浑身难受,哪儿都疼。”赵咖喱“哦”了一声,接着追问:“这么说,你与李家新郎昨夜确有夫妻之实?”丁莲香再也忍不住,猛地仰头,眼中含泪道:“回老爷的话,但凡出嫁女子,自然会有夫妻之实,便是您赵家女儿,恐也不能例外。”赵咖喱猛地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大胆!本官岂是探你**,分明是在问案。仵作勘验表明,昨夜新郎并未与你行夫妻之事,你作何解释?”

丁莲香闻言,惊得瞪大双眼,心中满是疑惑:这怎么可能?自己自幼父母双亡,闺中私密无人教导,直至昨夜上了婚床,对男女之事也是懵懵懂懂。倒是那新郎颇为熟稔,亲昵爱抚,撩得她浑身燥热,几番缠绵皆是新郎主动,怎会说他还是处男?难不成昨夜与自己欢好之人竟是鬼魅不成?

赵咖喱见她神情,脸色愈发阴沉,冷哼一声道:“新郎尚是处男,你却已非完璧之身,本官已然推断明晰,定是你二人表兄妹在路上便勾搭成奸,为做长久夫妻,狠心害死新郎母子。如此,你便能守寡独居,你那表兄便可借照顾之名,常来常往,行那苟且之事。哼,不想今日碰上本官,一眼便看穿你们的腌臜阴谋,不但要棒打你们这对野鸳鸯,还定要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刘有德直到此刻,才明白自己为何被抓、被打,急得连连磕头,高呼冤枉:“老爷啊,学生虽是一介武夫,却也饱读圣贤之书,怎会做出这等非礼之事?我与丁莲香姑表至亲,亲如兄妹,情同手足,断不会行此苟且之举啊!望老爷明察秋毫。”赵咖喱却冷笑连连:“你与丁莲香千里同行,历时半月,白日同行,夜晚同宿,一个青春年少,一个二八佳人,怎会没做出苟且之事?”刘有德声嘶力竭地辩解:“我与表妹同行半月不假,可夜间皆是分房而睡,店家可为证啊,老爷若是不信,派人去查访便知。”

赵咖喱早已不耐烦,不耐烦地一挥手:“哼,我的仵作皆是官家差人,难道我信他们,反倒去信什么店家?既然丁莲香已非处女,而她丈夫死前又未曾与她有夫妻之实,那破她身子的,除了你这举人表兄,还能是谁?你二人因奸杀人,证据确凿,罪无可恕!”刘有德与丁莲香齐声喊冤,可赵咖喱充耳不闻,大手一挥:“押下去,打入死牢,隔日问斩!”一桩人命大案,就这样被他草草了结。赵咖喱颇为自得,迅速行文上司,只等批复下达,便要开刀问斩。

再说那消息传至京城,丁顺生听闻后,震惊得呆立当场。在他心中,妹妹生性憨厚老实,恪守礼仪,怎会有如此出格之举?表弟为人正直豪爽,举止端正,更不可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可静下心来一想,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世事难料啊。妹妹犯下死罪,他自觉难辞其咎,若当初自己亲自护送妹妹回家完婚,何至于此?丁顺生满心悔恨,推掉手头几宗生意,向人拱手作揖赔不是,毅然决定回老家一趟。一来,要回乡扫墓祭祖;二来,无论如何也要见妹妹一面,毕竟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十余载,这亲情怎能轻易割舍?

丁顺生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全国各地都有相识的店铺掌柜与商人,甚至一些地方官员也曾找他定制金银首饰。故而这一路上,倒也不愁食宿,处处有人热情接待。一日,行至开封地面,丁顺生在一家银货铺前歇脚。正端起一杯热茶,还未及饮下,店掌柜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只金钗,满脸堆笑地求他帮忙鉴定。掌柜言说,是一个年轻人拿来典当的,只因开价颇高,他拿捏不准这物件到底价值几何,听闻丁顺生在此,便赶忙来请他长长眼。

丁顺生接过金钗,只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强压心中惊涛骇浪,忙向店掌柜使眼色,让其用计稳住年轻人,自己则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向开封府衙。这开封知府,曾找丁顺生为内眷打造首饰,二人也算旧相识。听了丁顺生的请求,知府大人不敢怠慢,立即派遣兵丁抓捕典当金钗的年轻人。

丁顺生向知府大人禀明原委,原来,他嫁妹之时,亲手精心打造了几只金银首饰作为陪嫁,其中这只金钗最为贵重,价值千金。按常理,首饰既已送给妹妹,就该在妹夫家中,如今怎会落入一个陌生人之手?知府大人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办案经验丰富,三言两语一审问,年轻人便吓得吐露实情。

原来,这年轻人竟是京城有名的大盗。他早对丁顺生的万贯家财垂涎三尺,只因丁顺生防范甚严,一直无从下手。此番听闻丁顺生嫁妹,心中暗喜,料想以丁顺生的财力,陪嫁必定丰厚。于是,刘有德与丁莲香前脚启程,他便在后悄悄尾随,伺机而动。谁料想,刘有德身为武举人,身手不凡,一路上遇狼驱狼,遇豹打虎,让这盗贼不敢轻易强攻。盗贼贼心不死,打算夜间行窃,撬门别锁本是他的拿手好戏,可刘有德警惕性极高,夜晚总住在丁莲香隔壁,房门大开,一只长刀在黑暗中寒光闪烁,吓得盗贼不敢靠前。

盗贼锲而不舍,终于等到丁莲香出嫁那日觅得良机。那日宾客盈门,人多事杂,盗贼早早潜入李家厨房。待掌灯时分,宾客散尽,新郎母亲前往厨房收拾,盗贼瞅准时机,抽出随身携带的短棒,狠狠击向老太太,老太太闷哼一声,应声倒地。新郎在屋内听到声响,手持蜡烛赶来查看,盗贼毫不手软,又是当头一棒,新郎也轰然倒下。随后,盗贼剥下新郎外衣,穿在自己身上,大摇大摆地走向新房,掀开新娘红盖头。

丁莲香少小离家,哪能认出眼前之人并非新郎。盗贼假意温柔,甜言蜜语道:“早听闻哥哥是京城有名的银匠,手艺巧夺天工,不知打造的首饰是何模样?”丁莲香不疑有他,拿出陪嫁首饰任他观赏。盗贼本欲当场掐死丁莲香,夺了首饰逃之夭夭,可一见丁莲香花容月貌,竟起了贪恋之心,一时舍不得下手。直至天色将明,才匆匆离去。盗贼深知丁顺生打造的首饰在京城名气太大,容易暴露行踪,便拐到开封来典当,没承想,还是栽了跟头。

丁顺生听至此,心中已然明白,表弟与妹妹这所谓的因奸杀人,纯属天大冤枉。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知府面前,声泪俱下,求知府大人速速援手,万不可错杀无辜。知府大人倒也通情达理,即刻向刑部报告捕获盗贼一事,并义正言辞地检举唐县县令赵咖喱草菅人命。

刑部一番核实案情后,盗贼被判处极刑,以儆效尤;而赵咖喱则被革去官职,押往边关充军服役,为他的昏聩渎职付出惨痛代价。那只金钗,历经波折,终又回到丁莲香手中。可丁莲香望着金钗,却凄然一笑:“我如今孤身一人,要这金钗又有何用?”丁顺生闻言,心中一酸,想想也是,便转手将金钗赠予表弟刘有德,说道:“你若不嫌弃,就收下吧。”刘有德深感表兄救命之恩,又明白收下金钗,便等同于接纳表妹丁莲香。劫后余生,二人同经生死磨难,他心中对丁莲香早已情愫暗生,当下郑重接过金钗,说道:“表兄放心,我定会善待金钗,更会善待表妹。”

续缘

经此一难,刘有德与丁莲香对未来的日子倍加珍惜。刘有德用积蓄在镇上购置了一处小院,虽不奢华,却也温馨宁静。二人简单操办了婚事,正式结为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平淡生活。丁顺生见妹妹生活安稳,心中宽慰,便欲启程返回京城。临行前,他拉着刘有德的手,语重心长道:“表弟,如今妹妹就托付给你了,往后定要相互扶持,莫要再生波折。”刘有德眼眶泛红,重重点头:“表兄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时光悠悠,转瞬数月过去。一日,刘有德在田间劳作归来,却见家中气氛凝重,丁莲香坐在床边暗自垂泪。刘有德心中一惊,忙上前询问。丁莲香哽咽着递给他一封信,说是今日刚收到的京城来信。刘有德展开信件,脸色渐渐阴沉。原来,丁顺生在京城莫名卷入一场商业纷争,被人诬陷偷取同行机密,如今锒铛入狱,生意也一落千丈,面临破产。

刘有德心急如焚,与丁莲香商议后,决定即刻启程前往京城。二人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赶到京城。望着狱中面容憔悴的丁顺生,丁莲香泪如雨下。刘有德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四处奔走打听。经多方探寻,得知这场诬陷背后竟是京城一家有势力的珠宝商所为,他们嫉妒丁顺生的手艺与名气,欲将他彻底打压,好独占市场。

刘有德怒从心头起,可他深知对方势力庞大,不可莽撞行事。他想起曾在武科会试结识的几位豪杰兄弟,如今有的在军中任职,有的在江湖颇具威望。刘有德怀揣希望,一一拜访求助。兄弟们听闻此事,皆义愤填膺,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利用军中关系,打探对手虚实;有的凭借江湖人脉,散布舆论,揭露对方丑恶行径。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刑部重新审理此案,那珠宝商见阴谋败露,妄图买通官员逃脱罪责。可刘有德等人早有防备,将收集的证据直接呈递给了朝堂之上的清官。最终,珠宝商被严惩,丁顺生无罪释放。

经此一役,丁顺生深知京城虽繁华,却也暗流涌动,人心险恶。他与刘有德、丁莲香商议后,决定变卖京城产业,回到家乡。一家人在小镇上过起了平静幸福的生活,还时常救济邻里,他们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成为人们口中正义与亲情战胜邪恶的典范。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刘有德正在院子里修理农具,一个陌生的身影匆匆闯入。此人衣衫褴褛,神色慌张,见到刘有德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呼救命。刘有德赶忙扶起他,细问缘由。原来,这人是邻镇的一个小商贩,名叫王二。他前些日子去山里收药材,无意间撞破了一伙山贼的秘密集会,那伙山贼正在商议如何洗劫周边的村镇,抢夺财物、粮食,甚至还计划掳掠年轻女子。王二吓得不轻,拼命逃窜,山贼发现后在后面紧追不舍,他一路奔逃,慌不择路,这才跑到了刘有德家。

刘有德听后,心中大惊,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他让丁莲香照顾王二,自己则立刻前往镇上,将此事告知了镇长。镇长听闻,也是眉头紧锁,赶忙召集镇上的青壮年,商议对策。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主张立刻组织人手进山围剿山贼,有的则担心贸然行动会打草惊蛇,反而让山贼提前发难。

刘有德沉思片刻,说道:“镇长,我有一计。我们先派人暗中监视山贼的动向,摸清他们的巢穴和人数。同时,我再去联络周边几个村镇的豪杰壮士,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山贼。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他们剿灭。”镇长听后,觉得此计甚妙,连连点头。

于是,刘有德开始四处奔走,联络各方力量。他凭借着自己在武科会试积累的人脉以及平日里的豪爽仗义,很快便召集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众人在山里潜伏了数日,终于摸清了山贼的巢穴所在,以及他们的行动规律。

这日,山贼们如往常一样,准备下山劫掠。他们刚出巢穴,便被刘有德等人团团围住。山贼们见势不妙,纷纷拔刀反抗。刘有德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冲向山贼。他武艺高强,几个回合下来,便砍倒了数名山贼。其他人也不甘示弱,与山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丁莲香虽然身为女子,但她也心系众人安危,不顾刘有德的劝阻,来到了战场附近,为大家烧水做饭,照顾伤员。在众人的奋力拼搏下,山贼们渐渐不敌,死伤大半,剩余的山贼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求饶。

这场战斗,不仅保卫了周边村镇的安全,刘有德等人的英勇事迹也传遍了四方。朝廷听闻后,对刘有德等人进行了嘉奖,赏赐了一些财物和粮食。刘有德将这些赏赐都分给了参与战斗的乡亲们,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刘有德与丁莲香的生活也愈发温馨甜蜜。家中的小院在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四季繁花似锦,蔬果累累。闲暇时,刘有德会手把手教丁莲香一些拳脚功夫,以备不时之需,丁莲香则会用她灵巧的双手,为刘有德缝制新衣、烹煮美味佳肴,二人琴瑟和鸣,羡煞旁人。

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打破了小镇的平静。暴雨如注,河水猛涨,转眼间便淹没了大片农田与房屋。刘有德家虽地势稍高,暂时未被洪水侵袭,但眼见乡亲们流离失所、叫苦不迭,他心急如焚。

“莲香,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大伙受苦,得想办法帮帮大家。”刘有德紧握着拳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丁莲香。

丁莲香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决然:“相公,我听你的,咱们该怎么做?”

刘有德略一思索,说道:“我先去组织青壮年加固堤坝,你在家中准备些干粮和热水,给大伙送去。”

说罢,刘有德披上蓑衣,一头扎进了风雨之中。他在镇上奔走呼喊,召集人手,带领大家扛沙袋、堵缺口,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丁莲香也没闲着,她将家中的存粮尽数拿出,又发动邻里的妇女们一起帮忙,在灶台上忙得不可开交,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干粮、一桶桶暖身的热水不断被送往堤坝。

然而,洪水来势汹汹,尽管大家齐心协力,堤坝还是出现了多处险情。关键时刻,刘有德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用身体堵住了一个即将决堤的大口子。众人见状,大受鼓舞,纷纷效仿,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拼搏,终于稳住了局势,洪水渐渐退去。

这场洪灾过后,小镇满目疮痍,但乡亲们的凝聚力却更强了。刘有德因抗洪有功,再次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可他却将赏赐全部捐出,用于重建小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镇慢慢恢复了生机,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农田重新开垦,孩子们的欢笑声再次回荡在街巷。

但刘有德深知,天灾虽过,**难防。一日,他在集市上听闻有一伙神秘人频繁出没在小镇周边,行为鬼鬼祟祟,似有不轨图谋。刘有德留了心眼,暗中留意观察。

几日后的深夜,刘有德正在家中熟睡,突然听到一阵细微的响动。他警觉地翻身而起,轻轻推醒丁莲香,示意她不要出声。刘有德悄然拿起武器,蹑手蹑脚地来到院子里,只见几条黑影正翻墙而入。

“什么人?”刘有德大喝一声,提刀冲了上去。黑影们见行踪败露,也拔刀相向。一场激烈的搏斗就此展开,刘有德以一敌众,毫无惧色,凭借精湛的武艺,不一会儿便将几个贼人打翻在地。

从贼人口中得知,他们竟是受雇于之前被刘有德挫败的山贼余党。那些山贼虽在之前的围剿中死伤大半,但残余势力贼心不死,妄图报复刘有德,给小镇带来灾祸。刘有德怒不可遏,他深知若不斩草除根,小镇将永无宁日。

于是,刘有德再次联络各方豪杰,组成一支精锐小队,深入山林,搜寻山贼余党的踪迹。这一路跋山涉水,困难重重,山林中瘴气弥漫,道路崎岖,还有毒蛇猛兽不时出没,但刘有德等人没有丝毫退缩。

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山谷中,他们发现了山贼余党的藏身之处。刘有德当机立断,发起突袭。山贼们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惨烈。丁莲香虽未亲临战场,但她的心始终与刘有德在一起,她在后方为大家准备物资、照顾伤者,默默祈祷着丈夫平安归来。

经过一场浴血奋战,刘有德等人成功剿灭了山贼余党,彻底消除了小镇的隐患。凯旋而归时,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朝廷闻讯,对刘有德等人进行了嘉奖,赏银五千两。

经此种种,刘有德与丁莲香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愈发响亮,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

岁月流转,二人携手走过无数风雨,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家族人丁兴旺,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正义、勇气与爱的力量,让这份温暖永远在小镇延续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