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 第359章 海战善后之始,困局初现

寅时,浓重的海雾如一层神秘的纱幔,还未从海面与营地散尽。萧云天单骑冲进破败的营门,那被露水浸湿的马鞍上,六道黄绸诏令湿漉漉地耷拉着,散发着冰冷的水汽,触手一片冰凉。

折断的桅杆斜插在沙地里,发出“咯吱”的声响,半幅染血的“勇”字旗在微风中无力地飘动,那殷红的血迹在朦胧的雾中显得格外刺目。

“参将昨夜咽的气。”跛脚的老伙夫提着豁口铁锅,脚步拖沓,铁锅碰撞地面发出“哐当”声。他浑浊的眼睛扫过萧云天蟒袍下摆的金线,带着一丝麻木与冷漠,“这锅药汤...原是煮给第七批伤兵的。”

萧云天攥紧马鞭,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腹与马鞭粗糙的表面摩擦,带来微微的刺痛。

临时医棚里,三十七张草席排得歪歪斜斜,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与腐臭味扑面而来。最外侧的少年士兵正用牙齿撕扯渗血的绷带,发出“嘶啦”的声响,断腿处爬着两只海蟑螂,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受伤士兵突然抓住他衣角,声音微弱而颤抖:“大人,他们说...说截肢的弟兄能多领半吊钱?”

“放屁!”郭启一脚踹翻锈迹斑斑的铜钱箱,铜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两枚永昌通宝滚到发霉的米袋旁,发出沉闷的“噗”声。“兵部明令伤残抚恤金每人二十两!”

潮湿的东南风卷着账册“哗哗”作响,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冤屈。萧云天盯着“药材费”条目下的朱砂批注——朝廷拨付八万两,实际到账竟不足三千,眉头紧锁,心中涌起阵阵怒火。

装金创药的木箱用官船运来时,缝隙里还卡着半片胭脂阁的歌舞票,那艳丽的色彩与这破败的营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辰时,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日头刚爬上了望塔。萧云天一脚踹开户部临时衙门的柏木门,“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环境中格外响亮。

刘克扣官员慢悠悠吹开茶沫,发出轻微的“噗”声。案头汝窑花瓶里插着新鲜的金丝珊瑚,散发着淡淡的光泽,那足够换五十匹战马。

“海寇卷走八成军费,萧大人该去剿匪呀。”刘官员的翡翠扳指敲着账本,发出“嗒嗒”声,袖口隐约露出万利钱庄的当票,“再说这抚恤金...活着的人总要吃饭嘛。”

萧云天突然伸手扯断对方腰间鱼符,发出“嘶啦”声,倒出夹层里的银票。

郭启适时递上从伤兵灶灰里刨出的米袋,发黑的官印与银票上的朱砂戳记严丝合缝。他眼神坚定,与萧云天对视一眼,传递着彼此的决心。

“用掺沙的陈米换走军粮,刘大人好胃口。”萧云天将米粒撒在银票堆成的山丘上,看着门外闻声而来的工匠们渐渐聚拢,“就是不知道王战船工匠的斧头,能不能劈开您家地窖的铜锁?”

午后,燥热的空气弥漫在船坞,船坞死气沉沉。二十艘龟裂的战船像搁浅的巨兽,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王工匠用豁口的斧头劈开最后半截木料,“咔嚓”声在寂静的船坞回荡,突然跪在萧云天面前,声音带着焦急:“七日后再不修好龙骨,大潮汛期整个船坞都得淹!”

萧云天弯腰捡起块船板碎屑,粗糙的船板摩挲着掌心,他在掌心碾出暗红的漆粉——这本该是涂在战船底层的防火漆,那股刺鼻的漆味弥漫在空气中。

海岸线传来模糊的哭嚎,如同一首悲凉的悲歌。两个民夫正把咽气的伤兵裹进草席,席角露出半截盖着“抚恤已领”红印的断指,让人触目惊心。

“公子看这个。”郭启从报废的弩机底座抠出团油纸,展开是半张盖着户部章的海盐引票,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刘老狗倒卖军械的证据。”

暮色染红海面,那绚烂的色彩如同鲜血一般。萧云天独自登上残破的炮台,咸涩的风带着腐烂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他摸出袖中那枚沾血的永昌通宝——今早咽气的小兵至死攥着的“抚恤金”,背后还刻着赌坊的押注记号,铜钱的冰冷触感从指尖传来。

潮水漫过脚边,发出“哗哗”声,他忽然轻笑出声。

海岸线尽头,十七艘商船正趁着暮色起锚,桅杆上青州李家的丝绸旗猎猎作响,船头吃水线却深得像载着整座铁矿。

萧云天攥着盐引票的手指关节发出脆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坚定。

炮台下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王工匠带着三十余名船工将户部衙门围得水泄不通,生锈的斧刃在暮色里泛着冷光,让人不寒而栗。

“刘大人这珊瑚成色不错。”萧云天踱步到案前,指尖掠过汝窑花瓶,发出轻微的“摩挲”声,突然抄起账册砸向墙面,纸页纷飞间发出“哗啦”声。

郭启扛着刚从地窖挖出的檀木箱闯进来,箱盖震开时滚出十几锭烙着军械库火印的官银,官银碰撞地面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刘官员翡翠扳指撞在茶盏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本官要面见......”

“去年腊月二十三,你小妾在万利钱庄存了八千两雪花银。”萧云天扯开米袋,发霉的粟米簌簌落在银锭堆里,发出“沙沙”声,“用掺沙军粮换来的吧?”他突然掀翻案几,露出底部暗格中盖着户部大印的空白盐引——那本该是军需调拨的凭证。

海岸传来沉闷的号角声,二十艘商船正在起锚。

萧云天抓起盐引票对着夕阳细看,票据边缘的墨迹与空白凭证的纹路严丝合缝,他的眼神越发锐利。

“青州李家的船吃水深得反常。”郭启将弩机残骸扔在地上,铁制部件竟闪着生铁才有的灰暗光泽,“他们用粗铁替换了精钢,省下的料子都铸成盐船压舱石。”

刘官员瘫软在地时,船工们已经用斧头劈开第七个木箱。

腐烂丝绸下整整齐齐码着南海珍珠,最底层的油布包里还裹着半块兵部虎符,珍珠散发着柔和的光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奢华与贪婪。

闻讯赶来的伤兵们堵住衙门出口,断腿的老兵用长矛挑开运粮车的苫布,露出底下装满珊瑚的竹筐,珊瑚的艳丽色彩与周围的破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子时,海浪拍打着船坞,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萧云天盯着重新核算的账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当郭启拎着刘官员画押的供词进来时,海岸线突然亮起三盏诡异的绿色灯笼——那是青州商船约定返航的信号灯,灯光在黑暗中闪烁,透着一丝神秘。

“让了望塔盯紧东边礁石区。”萧云天碾碎掌心的漆粉,暗红色碎末被海风吹成细雾,“明日潮水退去后,派两队人沿着盐渍痕迹搜索。”

残破的炮台上传来夜枭啼叫,那凄厉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值夜的工匠在修补了望镜时,突然发现二十里外的海面漂着半截断裂的桅杆。

那木料切口崭新,缠着的渔网还挂着几片靛蓝色布条——与白日里民夫裹尸的草席颜色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