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四十五)

记者节的特别培训

11月8日,记者节这一天,安城日报社会议室里热闹非凡。来自各县区的通讯员们陆续抵达,参加报社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暨联谊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为了提升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更是为了增进记者编辑与通讯员之间的交流。会议室门口,陈明曦主任早早地站在那儿,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到来的通讯员。

“欢迎欢迎,大家辛苦了!”陈明曦一边握手,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他的笑容温暖而真诚,仿佛每一位通讯员都是他的老朋友。陈明曦曾是报社的一名普通编辑,如今已经升任编报中心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谦逊和热情。

活动正式开始前,通讯员们被引导到会议室,只见大屏幕上显示着“新闻写作培训暨联谊活动”几个大字。大家陆续坐下,互相寒暄着,气氛轻松而愉快。

上午九点,活动正式开始。报社刘社长首先上台致辞。他身穿深色西装,神情庄重,声音洪亮:“各位通讯员朋友,大家好!今天是记者节,报社特意组织了这次培训活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安诚日报的支持和帮助。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讯员们是新闻战线上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培训,能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刘社长的致辞简短有力,赢得了在场通讯员的热烈掌声。随后,陈明曦主任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专题讲解。

陈明曦坐在讲台前,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讲稿。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通讯员,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新闻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新闻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要通过故事来吸引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新闻的价值。”

他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新闻要素完整、事件客观鲜明、挖掘新闻价值。”他指着这些关键词,解释道:“新闻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缺一不可。我们要确保每一篇稿件都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同时,新闻事件必须客观鲜明,不能带有主观臆断。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让读者看到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陈明曦的语气渐渐严肃起来:“近年来,我们发现有些通讯员在写作时,过于依赖材料性文字,导致新闻的可读性大大降低。新闻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温度。”

他拿起一份稿件,举起来给大家看:“比如这篇关于农村教育的稿件,作者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贡献。这样的稿件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新闻人物的故事,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新闻背后的社会价值。”

陈明曦放下手中的稿件,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林小华:“林小华老师,你的这篇稿件写得非常好,你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贡献。这篇稿件不仅与当前全市注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相契合,还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全面了解了乡村教师的艰辛与伟大。”

林小华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周围的通讯员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小声议论:“林老师真厉害,陈主任都夸他了。”

陈明曦继续说道:“还有你那篇关于孙少林给留守儿童过生日的稿件,也写得非常出色。你不仅文字功底扎实,拍照技术也很棒。那组图片加通讯稿件的模式,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捐资助学热潮。这篇稿件还获得了市委宣传部季度最佳新闻奖,不仅有荣誉证书,还有800元奖金,不久后就会发给你。”

听到这里,林小华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没想到自己的稿件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更没想到还能拿到奖金。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写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培训结束后,安诚日报社为通讯员们准备了丰盛的欢迎晚宴。晚宴设在报社的食堂,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通讯员们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融洽。

林小华刚坐下,就被各县区的通讯员们围了起来。大家争相与他交换联系方式,纷纷向他请教新闻创作的心得。林小华有些应接不暇,但他依然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分享着自己的写作经验。

就在这时,林小华的目光突然停留在角落里的一个身影上。那是一个穿着浅色连衣裙的女孩,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温柔地看着他。林小华一眼就认出了她——刘慧慧。

“慧慧!”林小华惊喜地喊道,快步走了过去。

刘慧慧看到林小华走过来,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小华,好久不见!”

两人紧紧握了握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刘慧慧毕业后被直接安排到县里的民政局工作,虽然两人一直没有联系,但彼此的心中始终保留着那份深厚的情谊。

“慧慧,你怎么来了?”林小华问道。

“我听说你今天来参加培训,特意请了假过来看看你。”刘慧慧笑着说道,眼里满是激动。

林小华心中一暖,正想说些什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华!”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李慧,她毕业后直接去了安诚日报社工作,目前负责教育版的稿件编辑工作。两人许久不见,热情地握着手。

“李慧,你怎么也来了?”林小华笑着问道。

“我听说你今天来参加培训,特意过来找你聊聊。”李慧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华,你的创作才能真是让人羡慕啊!我们报社的记者已经很久没有获评市委宣传部季度优秀稿件了,你可得多给我们投稿,争取出更多优秀作品。”

林小华笑着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晚宴在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林小华、刘慧慧和李慧坐在一起,聊着各自的近况。刘慧慧告诉林小华,她在民政局的工作虽然忙碌,但很有意义。李慧则分享了自己在报社的工作经历,感慨新闻工作的艰辛与快乐。

林小华听着他们的故事,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意识到,新闻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作为一名通讯员,他有责任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社会的点滴变化,传递出正能量。

晚宴结束时,陈明曦主任走到林小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华,你最近表现非常出色,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创作热情,写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林小华郑重地点了点头:“陈主任,我一定会努力的。”

记者节的特别培训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林小华走出报社大门,抬头望着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新闻工作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初心,脚踏实地,他一定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刘慧慧和李慧站在他身旁,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他们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