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值时辰,郑墨寒顾不得赵副统领的招呼,快步出了宫门,跳上小厮牵来的马,马鞭一甩急速往诚毅伯府跑去。
双喜也跳上自己的马,急速跟着。
行至半路的时候,一个仆人打扮的人上前拦马。
郑墨寒一勒缰绳,马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落地。
不悦的看着拦在马前的仆人:“找死”。
仆人擦擦额上的冷汗,躬身道:“郑公子,我家姑娘有请。”
“我不认识你家姑娘,让开!”郑墨寒现在听到姑娘两字就恼火。
仆人被他带着怒火的声音吓了一跳,赶紧指着对面道:“我家姑娘是谢家嫡女,就在对面。”
郑墨寒憋了一下午的怒火正没地儿撒,顺着仆人伸出的手看过去,正好看到路对面的一辆朴素马车,掀起了一角,露出了有点熟悉的面容,立刻打马过去。
靠近马车,郑墨寒居高临下的看着车帘后的谢姑娘:“谢姑娘,我救了你,怎么也是你的救命恩人了,你和你的家人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他已经打听清楚,这事就是谢姑娘的父亲亲自进宫求的。
谢姑娘歉意的看着郑墨寒:“郑世子,这事是我欠你和宋三姑娘的。”
她的本意是青灯古佛聊此残生,但看着哭求的母亲,以及沧桑的父亲,终究还是顺了他们的意。
郑世子绷紧脸色,“你死了这条心吧,这事我是不会同意的。”
一甩马鞭赶往府里。
诚毅伯府
伯夫人正在跟贴身嬷嬷说话,一阵脚步声传来,侧头就看到儿子来了。
自从那次晚柠没成功,儿子已经好长时间没给过她好脸色,也不来她的主院了。
现下见到儿子还是很高兴的,
“寒儿,你怎么来了?”伯夫人道。
郑墨寒看着母亲道:“母亲,你明天去宋府下聘。”
皇上已经跟他提了,虽然没有强制他退亲,但他不敢赌,只能加快成亲的进程。
“不行!”伯夫人一听脸上的笑意立刻落了下来。
但见儿子沉下来的脸色,怕儿子又不理她,立刻改口道:“六礼岂是能乱来的,你再等等也没多久了。”
“再有,她上面还有两姐姐没出嫁,你急也没用。”
“母亲,其他的你别管,你只管按我说的办。”
“不行!”伯夫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她本来就看不上宋家那丫头,恨不得就这么拖着,怎么可能提前。
郑墨寒深深看了母亲一眼:“您要是不答应,我自己去!”说完,大步离开。
伯夫人气的不行。
刚想跟旁边的嬷嬷抱怨两句,诚毅伯走了进来。
“伯爷,你可来了,你再不来我就要被寒儿气死了。”伯夫人道。
伯爷看她一眼道:“答应他!”
“啊?伯爷你说什么呢,你怎么也跟着他胡闹。”
“答应他,稳住他,明天去宋府退亲。”
伯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伯爷你说的是真的?”
伯爷点头,把在宫里皇上跟他说的事情说了。
伯夫人一喜:“真的?皇上真的让寒儿退亲?”
真是太好了,她就是看不上她婆母看上的人,即使她侄女嫁不进来,她也不想宋三嫁进来。
伯爷不悦的看了伯夫人一眼:“怎么可能是皇上让的,是我们两家自愿退亲。”
……
第二日
蔷薇院
宋婳坐在窗户下的书桌前练字,不时抬头看看院子里的花草,和忙碌的丫鬟婆子。
安柳脚步匆匆的进了院子,看到窗边的宋婳喊了声:“姑娘!”
宋婳手一抖,豆大的墨水滴落在雪白的宣纸上。
她不悦的抬头看着走进来的安柳。
“你最好是有什么事!”说着,放下笔,没了继续写下去的心思。
安柳急道:“姑娘,大事不好了,诚毅伯府来退亲了!”
宋婳一愣:“你说什么?”
“真的,姑娘,伯夫人来退亲了,现下就在慈安院。”
宋婳站起身:“走!”她要去看看。
……
慈安院
老夫人看着坐在圈椅上的伯夫人,沉默片刻道:“你来退亲,你婆母知道吗?”
伯夫人装模做样的抿抿鬓边的头发道:“我都来了,婆母自然是知道的。”
老夫人也不是吃素的,问:“你总得说清楚为什么退亲吧,这什么都不说,上来就要退亲,我宋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呵呵……看样子宋尚书回府什么也没说啊。”
“老夫人要是想知道,直接问宋尚书就行了。”
说完,手伸向旁边,旁边的嬷嬷赶紧打开手里的盒子,拿出一个大红色的帖子。
伯夫人把大红色的帖子放到旁边的桌上:“这是贵府三姑娘的庚帖,我诚毅伯府归还了。”
老夫人皱眉,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老大真的知道这事吗?
“我不同意!”宋婳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老夫人一看宋婳进来,眉头皱的更紧,“退下。”
哪有两家正在讨论亲事,姑娘在场的。
宋婳没看老夫人,只是盯着伯夫人道:“要想退亲,让郑墨寒来。”
她不认为郑墨寒是那种不敢面对的人,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婳儿,你先下去。”宋尚书从宋婳后面匆匆走了进来。
“父亲!”宋婳执着的看着父亲,她想要一个答案,明明她和郑墨寒很好,什么事都没有,诚毅伯府怎么突然就上门退亲了。
还不是郑墨寒亲自来退。
“婳儿,你先退下,去书房等为父。”宋尚书叹了口气。
李氏这时走了进来,心疼的看着宋婳,“婳儿,这里让你父亲处理,我们去书房等他。”
宋婳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你们是不是知道什么?”
“还能是因为什么,当然是……”伯夫人的声音还没说完,就被李氏呵斥掉。
“你给我闭嘴!”
宋尚书也沉声道:“伯夫人,你们诚毅伯府这是想和我们宋府交恶?”
伯夫人不高兴道:“我说什么了,我说的就是事实,还不让人说了。”
宋尚书不屑与一妇人争辩,也不让宋婳退下了,只是看着伯夫人道:“贵府送来的庚帖,我们宋府收下了,从此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请吧,伯夫人,明天上朝我会和伯爷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