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千年青蛇八岁娃 > 第20章 攻坚战的谋划

千年青蛇八岁娃 第20章 攻坚战的谋划

作者:天山圣女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27 来源:小说旗

几场激烈的战斗过后,战场上一片死寂,唯有硝烟尚未散尽,刺鼻的气味混合着浓烈的血腥味,在空气中肆意弥漫,久久无法消散。苏瑶与信陵君并肩伫立在满目疮痍的关隘之上,脚下是被战火反复洗礼的土地,随处可见破碎的兵器、残损的旗帜,以及横七竖八尚未清理的尸体,断臂残肢散落一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他们的目光穿透这一片狼藉,紧紧凝视着远方秦军扎营的方向,神色凝重,内心的忧虑如厚重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经过这几番残酷交锋,他们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单纯依靠防守,虽能在一时之间阻挡秦军的凶猛攻势,却无法从根本上彻底击败这个强大的对手。若想真正扭转战局,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主动出击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二人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秦军的一处重要据点上。这处据点不仅囤积着海量的粮草和军备物资,更是秦军在这片区域的重要指挥中枢,一旦成功攻克,必将对秦军的士气和作战部署造成沉重打击,甚至可能成为整个战局的转折点。

在制定攻坚计划之前,苏瑶深知情报是战争的核心要素,犹如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作战方向。于是,她立刻派出侦查无人机对秦军据点展开详细侦察。无人机宛如一只悄无声息的机械飞鸟,凭借着灵活的身姿轻盈地掠过天空,朝着秦军据点飞速靠近。它的镜头犹如一双锐利的鹰眼,精准地捕捉着下方的一切细节,将秦军据点的地形、防御工事和兵力部署等关键信息,通过信号毫无延迟地实时传回到苏瑶和信陵君面前的屏幕上。

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秦军据点选址极为精妙,周围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藏汹涌,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护城河的宽度足有五十余米,河水深度也难以估量,寻常士兵仅凭人力根本无法轻易跨越。据点的高墙巍峨耸立,墙体厚实坚固,由巨大的石块紧密堆砌而成,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打磨,重达千斤。城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了望孔和射击口,了望孔中,秦军哨兵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射击口则黑洞洞地张开,仿佛随时准备吞噬来犯之敌。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座高耸的箭塔,大量的弓箭手驻守其中,他们身背长弓,箭壶满满,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这些弓箭手皆经过严格训练,臂力惊人,射出的箭矢射程远、威力大,一旦发现异常,便能迅速张弓搭箭,给予来犯之敌致命一击。据点内,营帐整齐排列,士兵们往来穿梭,巡逻队不断在各个区域巡查,防守可谓固若金汤。巡逻队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队,他们步伐沉稳,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每隔一个时辰,巡逻队就会进行换岗交接,确保据点的安全始终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不给敌人留下一丝可乘之机。

面对如此坚不可摧的防御,苏瑶和信陵君并未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激发了他们昂扬的斗志。他们日夜研讨,反复权衡,根据侦察结果,制定出了一套详细而周密的攻坚计划。

首先,他们决定先利用大炮对秦军据点的城墙进行轰炸,力求打开突破口。魏国的工匠们对大炮进行了精心调试和改良,确保其射程、精度和威力都达到最佳状态。他们仔细检查了大炮的每一个部件,对炮膛进行了精细打磨和校准,更换了更加坚固耐用的炮架和发射装置。为了提升炮弹的威力,工匠们还对火药配方进行了改良,加入了特殊的添加剂,使炮弹爆炸时的威力提升数倍。士兵们将大炮推至合适的位置,仔细校准角度,装填炮弹。这些炮弹经过特殊制作,内部填充了威力强大的火药,一旦命中,必将对城墙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确保炮击的准确性,苏瑶还安排了专门的观测人员,他们手持高精度望远镜,密切关注着城墙的情况,随时向炮手传达调整指令。观测人员两两一组,一人负责观察城墙的受损情况,另一人则负责记录数据并及时传达给炮手,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精准命中目标。

随后,派遣精锐部队乘坐特制的攻城车,冲向突破口。攻城车由坚硬的橡木打造,外包厚实的铁皮,铁皮表面还镶嵌着尖锐的铁钉,既能有效抵御敌人的箭矢和石块攻击,又能在撞击城墙时增加破坏力。车头安装着巨大的撞锤,撞锤由精钢铸造而成,重达数吨,由八名强壮的士兵操控。这八名士兵经过长时间的协同训练,配合默契,能够准确而有力地撞击城墙。攻城车内,士兵们手持冲锋枪和手雷,神情紧张而坚定,等待着冲锋的号令。为了提高攻城车的机动性和防护性,工匠们还在车轮上安装了特制的减震装置,在车身周围增设了多层防护盾牌,盾牌上还覆盖着浸湿的棉被,既能防火又能缓冲冲击力,确保士兵们在冲锋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为了进一步打乱秦军的防御部署,苏瑶安排了一部分士兵从地道潜入据点内部。地道挖掘工作早在战前就已秘密展开,士兵们在黑暗中默默劳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挖出了一条通往据点内部的通道。地道挖掘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地下水渗漏、土质松软等棘手问题。面对地下水渗漏,士兵们用沙袋堆砌成堤坝,阻挡水流;对于土质松软,他们则用木板和木桩进行加固。地道内,士兵们携带好武器和装备,按照预定计划,小心翼翼地朝着据点深处前进。他们的行动悄无声息,力求在不被敌人察觉的情况下,到达指定位置,与外部进攻的部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为了确保地道内的通讯畅通,苏瑶还发明了一种简易的传声装置,利用竹筒和绳索连接,让地道内的士兵能够及时与外部指挥中心取得联系。

为了确保攻坚行动的成功,苏瑶还组织士兵们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训练场上,模拟的战场场景逼真再现,有仿制的护城河、高墙和箭塔。护城河宽深与实际一致,河底还铺设了尖刺;高墙采用同样的石块堆砌,高度和厚度相同;箭塔上配备了假人弓箭手,模拟真实的射击场景。士兵们在模拟的战场上,反复练习攻城车的操作技巧。他们操控着攻城车,在崎岖的地面上快速前进,准确地冲向目标,模拟撞击城墙的过程。同时,士兵们还进行了协同作战的训练,各个小组之间密切配合,互相掩护,确保在进攻过程中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地道潜入的士兵们则反复练习在黑暗狭窄的地道中快速行进、隐蔽行动以及与外部部队的联络和配合。苏瑶亲自参与训练,为士兵们讲解战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不断纠正他们的动作和策略。她还组织了多次实战模拟,设置各种突发情况,锻炼士兵们的应变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魏**队终于迎来了这场关键的攻坚战。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魏**队早早集结完毕。士兵们身着坚固的战甲,手持精良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他们深知,这场战斗关乎着魏国的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以赴。

苏瑶站在高处,俯瞰着整装待发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感慨。她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但她更相信自己的士兵和精心制定的计划。她转身对信陵君说道:“君上,我们的士兵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场攻坚战,我们定能取得胜利!”信陵君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的秦军据点,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今日便是我们扭转战局的时刻,将士们,随我出征!”

随着信陵君的一声令下,魏**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秦军据点进发。大炮率先发出怒吼,一颗颗炮弹带着呼啸的风声,飞向秦军据点的城墙。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冲天,城墙在炮弹的轰炸下,出现了一道道裂痕,砖石飞溅。秦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涌上城墙,准备抵御进攻。

攻城车在士兵们的推动下,迅速冲向突破口。城墙上的秦军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攻城车。然而,攻城车凭借着坚固的防护,成功抵挡住了箭矢的攻击。到达城墙下后,士兵们操控着撞锤,猛烈地撞击着城墙。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城墙的裂痕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地道内的士兵们也顺利到达了据点内部。他们如幽灵般出现在秦军的后方,突然发动攻击。冲锋枪的扫射声和手雷的爆炸声在据点内响起,秦军士兵们顿时陷入了混乱。外部进攻的部队见状,士气大振,更加勇猛无畏地冲向突破口。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战场。魏国士兵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默契的配合,逐渐突破了秦军的防线,朝着据点深处推进。秦军虽然奋力抵抗,但在内外夹击之下,渐渐力不从心。

这场攻坚战持续了整整一天,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魏**队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英勇的战斗,成功攻克了秦军的据点。秦军士兵们纷纷投降,战场上响起了胜利的欢呼声。

苏瑶和信陵君站在被攻克的据点之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不仅是魏**队的胜利,更是全体魏国人民的胜利。他们知道,这场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秦军,保卫魏国的和平与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