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 > 十八、相濡以沫的再婚(九)

临近春节那几天,除了手头急需处理的工作,余下的时间我全部用在撰写一份《关于统一矿山监督管理事权的建议》上,我从机构改革的维度入手,建议将煤矿界线管理职能比照其它矿山一样移交给国土资源部门。这些以前归煤炭局监督管理的权限一旦转到了国土资源局,田、郑两家再想插手这件事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

把煤矿有别与其它矿山分开来管理,本来就不是机构改革,事权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

家里筹备过年的事我都扔给了妻子清婉。

清婉备了一份厚礼,我以为是送给她娘家或我父母的礼品,并没有放在心上。

腊月二十九那天,她催促我将这份礼品送到前岳父岳母家去。

我望着她,不解地问:“有这个必要吗?”

她说:“有宁宇这层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逢年过节尽尽孝心不是应该的吗?再说我有一个想法,今年公公婆婆到咱们这过年,我想把宁宇接过来,你就忙里偷闲帮我一把好嘛?”

我百感交集,她纤细孱弱的身体里竟然有着这样宽阔的胸怀。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我按照她的安排去了前岳父岳母家,真切感受到“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句话的真谛,包括张芳芳在内的全家人都同意我初一早晨来接宁宇。

张芳芳把我送下楼,临分别时问了我一句话:“都是朱清婉安排的是吧?”

我也没有必要隐瞒,就点了点头。

她有些感动地说:“她是个好女人,但你配不上她!”

我不置可否,依旧点了点头。

我宽慰她说:“芳芳,你也应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

她表情厌恶地说:“别叫我芳芳,今天我们全家是在给朱清婉面子,而不是冲你这个薄情寡义的人。我个人问题不用你费心。”

说完,她转身就走。

我望着她的背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师姐!无论如何都要感谢你。”

她狠狠地呸了一口,头也不回的跑上楼去。

一个槽子里栓不下两头叫驴,她的倔强、我的倔强毁掉了我们的共同婚姻。

我伫立在凛冽寒风中,竟然感觉到嘴里有一丝咸咸的味道。

下午,我陪新来的镇长张卫国走访了几位退休的镇里老干部。过程中,我对张卫国的行事风格有了基本了解,他应该属于那种表面谦逊和蔼,内里颇有城府的官僚,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让人无法揣摩他的真实想法。

在回镇政府的路上,他说田镇宇书记回市里过年,领导值班他就多盯几天,问我有什么困难。

既然他愿意做好人,我就顺水推舟地成全他。

我告诉他,我在农村的父母要到城里过年,他满口承诺替我值班。并安排司机小王开车帮我去接我的父母。

我对他千恩万谢的说了一通,他淡淡地笑了笑,在我的手背上轻轻地拍了拍,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政府工作咱们要互相配合,家庭琐事咱们也要互相帮助。”

我当然明白他着重点出“政府”这两字的含义。

我立刻嗅到了一丝浓浓的火药味,看来他和田镇宇之间并没有表面看得那么一团和气。

所以我也意味深长地回了他一句:“年后见!”

为了顾及我父母前往岳父母家过年可能带来的不便,清婉贴心地将两边的老人都邀请到了我们温馨的小家中,共同欢度新春佳节。

这是我迄今为止所经历过的,父母最为开心的一个春节。

特别是小宁宇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能够依偎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带来无尽的欢笑与慰藉,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天伦之乐的温馨与幸福。

初三那天,我负责将父母送回了乡下,而清婉则需要把宁宇送回张家。

在即将分别的时刻,清婉温柔地对我说:“今晚你就留在乡下,多陪陪父母,住一晚再回来吧。而我今晚也正好有些自己的安排。”

我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因为清婉向来不是一个热衷于广交朋友的人。

她见我一脸困惑,宛如陷入迷雾之中,便在我耳边轻声细语道:“今晚我打算和芳芳聚一聚,我们俩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可以聊。”

我当然心领神会,这个所谓的“共同话题”无疑是指我。

我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对她说:“如果我晚上耳朵开始发热,那肯定是因为你们正在背后议论我呢。”

她呵呵地笑了起来,调侃道:“那可不是简单的议论你哦,那是口诛笔伐呢。”

我低头轻轻亲了一口宁宇,半开玩笑地嘱咐他:“要是谁敢说爸爸的坏话,记得回来如实向我报告哦。”

他小嘴一撇,奶声奶气地嘟哝了一句:“爸爸是坏人。”

我闻言顿时瞠目结舌,心中既好气又好笑,带着几分无奈与懊恼,恨恨地下了楼。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在全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心会上,田镇宇读着稿洋洋洒洒地讲了半天。核心内容是要加强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在新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他又一次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他讲完话后,就由镇长张卫国讲话,他清了清嗓子接着田镇宇的话题自由发挥起来。

毕竟是县里大领导曾经的笔杆子,他讲话根本就不用照本宣科。他说道:“刚才田书记强调全镇党政各系统要保持团结。这点我非常赞同。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团结?是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的团结,还是建立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基础上有斗争的团结?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刚到镇里不久,与在座的有些同志还没有见过面。但这不影响我对全镇工作,特别是政府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从2005年开始,政府方面的工作重心是抓经济、抓项目。围绕这一工作任务,我先打个预防针,凡是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推诿扯皮,影响了工作开展和工作进度的坚决给予处理。对于那些吃拿卡要,借机敛财的坚决移交纪检监察部门……”

我把目光投向田镇宇,他嘴角微微上扬,淡定自若,仿佛对张卫国的讲话毫无波澜。

张卫国的话对台下的听众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交头接耳。

都是千年的狐狸,他们当然也知道张卫国讲话的弦外之音。我相信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惴惴不安了。

下午,张卫国把我喊进他的办公室,他关紧房门后,和我对坐在沙发上。

“宏军,你分管的这块今年准备怎么动作?”

他开门见山,我也不做保留。

我说:“目前头等大事就是达迅集团在同祥镇项目落地,我保证把这件事办到领导放心、企业满意。接下来就是全镇工业门类进一步多元化的问题,我打算用几年时间将煤炭工业比例降到一半以下。”

他认可地点点头,嘴里说道:“很好,引投资、上项目这方面由你来抓我比较放心。但煤矿这一块你也不能大意,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

我说:“好的,张镇长。”

他略一思忖,忽然问我:“你和泰祥煤矿的章老板关系很熟吗?”

本来就没有什么内幕交易,我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算很熟,见过几次面。”

他瞥了我一眼,用关切的口吻说:“我虽然来的时间比较短,但在县委办公室时就听说过这里面关系很复杂。既然你想趟这个混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我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他,但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越界开采不但但是章伟堂和郑桐两家煤矿的事,全镇很多相邻的煤矿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我草拟了一份文件,想从管理体制上解决这个事。”

说完我就拿出公文包里的那份《建议》,随手递给了他。

他接过去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对我说:“写得很好,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你准备递交给县政府?”

我点点头。

他则摇摇头,对我说道:“县政府份量不够,想解决这件事还得从市里入手。”

我无奈地说:“我也知道从咱们县里解决这件事有难度,县国土资源局、煤炭局上面对应着市里的主管局,市里不调整职责分工,县里也不能自己另搞一套。但怎么从市级层面解决问题我没有切入口。”

他微笑着对我说:“关于这件事,我认为我们需要分两步来推进。首先,我们要将这份《建议》转化为《议案》,从权力机关的角度出发,促使市政府对此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次,我会去拜访一下老领导,他现在担任市里分管工交的副市长,请他在这件事上也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我当然清楚他口中的老领导正是指那位刚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晋升为副市长的徐光明。

张卫国的这一设想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深知这极大地提升了这份《建议》从文字转化为实际决策的可能性。我不禁激动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满怀欣喜地说:“那简直太棒了!这件事就全靠张镇长来推动落实了。”

他缓缓说道:“宏军啊,利用个人关系来推动工作开展,这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关键在于,我们要怀揣一颗公正无私的心,确保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突然问道:“我听闻你和新上任的张县长是老关系了,是真的吗?”

绕了一圈,这句话才是点睛之笔。

既然似友非敌,我也不想隐瞒,便回答道:“我在省行政学院学习期间,张县长当时是省委组织部培训处副处长,给我们讲了几节课。因为比较投缘,就建立了私谊。没想到他能来咱们县当县长。”

他平淡地说了一句:“很好。”

我知道他的心里一定不会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分享或者说利用彼此的人脉共同成就,这成了我和他心照不宣的想法。

这就是全世界唯一不二的共同游戏规则。

周五刚从镇里出发,王雁书的电话就打到我手机上。她邀我晚上在酒店小聚一下,我找借口推辞。她在话筒那边气哄哄地说:“关宏军,现在不在我手下混了,请你吃个饭也不给面子。实话告诉你,是我们家的许校长想找个机会跟你聊一聊,他对你上次提起的汽车配件产业经济带的事上头了,对你的想法赞不绝口,还撰写了一份具体的可行性报告。说吧,你到底来还是不来?“

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出乎我意料的是除了许绍嘉夫妻二人外,还有县煤炭局王局长,他的大名叫王福生。

略作寒暄,许校长开了杯,对我进行了一番**裸地夸赞,弄得我脸有些发烫,实在是不适应这种吹捧。

两杯酒下肚,我开始有些晕晕乎乎,也就放松了戒备,喋喋不休地和他探讨起了产业经济带的事。借着酒劲,我和他越谈越兴奋,都有了挥斥方遒的豪气。

我们俩个谈得正欢,王雁书欲言又止,不停地用眼神示意自己老公。

许绍嘉会意,调转了话题,拍着我的手背说:”宏军,趁我没喝多说两句哥们儿之间的话。你就说,我这位老兄人怎么样?”

他边说边指了指身边的王福生。

我有些口齿不清,嘟囔道:“都是好哥们儿,王局长是这个。”

我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许绍嘉一拍酒桌,说道:“那就好,士为知己者死,有你这句话,王老兄就是为你肝脑涂地也再所不惜。我说得对不对?\"

他用质询地眼神看向王福生。

王福生显然酒量惊人,喝了同样多的酒,他竟然没有一丝醉态。

“许兄说得完全正确,我敬关老弟一杯。”他站起身端起酒杯来到我的身边。

我踉踉跄跄的站起身来,和他碰了碰杯一饮而尽。

当天晚上我有些飘了,不但是因为酒精的麻醉,也因为酒桌上这三个人轮番地奉承。

唐晓梅说我的酒品一向不咋地,直到今天仍旧如此毫无长进。在酒桌上什么事都敢答应,非常容易被人利用。

我没有辩驳,因为她说得千真万确。

这场酒局让我知道了人心“险恶”,我活生生被王雁书夫妻俩“利用”了。原来,王福生想挪挪地方,看中了出缺的县安监局局长的位置。而我拍着胸脯满口答应去疏通我老丈爷这个组织部长的关系,向组织力荐王福生。

说心里话,即使没有这俩口子当说客,我也不能不答应王福生。毕竟在泰祥煤矿那件事上,他确确实实帮过大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