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将军府便已热闹起来。
今日,是贺宜宁与谢知砚大婚的日子,整个将军府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贺宜宁早早地便起了床,坐在铜镜前,任由喜娘和几个丫鬟在她身旁忙碌。
喜娘手法娴熟,将贺宜宁的长发轻轻梳理,再挽成精致的发髻,插上一支支璀璨的珠钗。
每插一支,喜娘便笑着说一句吉祥话,春眠立刻递过去一片金叶子。
周围的丫鬟们见状,也跟着附和起来,屋内满是欢声笑语。
苏惠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温柔与不舍。
她亲自拿起梳子,轻轻为女儿梳发,柔声道:“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看着铜镜中温婉端庄的贺宜宁,苏惠的声音渐渐哽咽,“宁宁,你今日便要嫁人了,往后要与知砚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
但你也记住,莫要委屈了自己,若受了欺负,一定要告诉阿娘,咱们贺家可不是好欺负的。”
贺宜宁看着镜中母亲的模样,眼眶也红了起来。
她伸手握住母亲的手,笑着回答:“阿娘,您放心吧,女儿不会让人欺负的,女儿也舍不得您和父亲,日后定会常回来看望你们。”
母女俩相视一笑,眼中泪光闪烁。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贺宜宁和苏惠皆以为是迎亲的队伍到了,连忙吩咐丫鬟出去查看。
不一会儿,丫鬟满脸惊喜地跑进来,喊道:“夫人,小姐,表少爷回来了!”
此言一出,贺宜宁和苏惠都惊讶不已。
贺宜宁原本还沉浸在即将出嫁的不舍之中,听到这个消息,瞬间瞪大了眼睛。
她顾不上身上穿着繁复的嫁衣,猛地站起身来,裙摆险些被凳子勾住。
苏迟脚步匆忙,几乎是小跑着走出房间。
贺宜宁有些泪目地看着苏迟,他还穿着沾染了尘土与血迹的戎装,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只是脸上带着几分疲惫,胡茬也微微冒出。
但苏迟的眼神中却满是喜悦,一看到贺宜宁,原本严肃的面容瞬间柔和下来,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大步朝着贺宜宁走去,“宁宁,哥哥回来了,恭喜你得偿所愿。”
贺宜宁眼眶一热,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苏迟想抬手帮她擦去眼泪,但注意到了自己风尘仆仆的样子,又猛地放下了手。
春眠朝贺宜宁递过去一张丝帕,贺宜宁接过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哭腔,“表哥你怎么这个时辰回来了?我还以为……还以为你赶不回来了。”
苏迟满眼含笑,语气中满是身为兄长的宠溺,“姑父姑母从小将我养大,你更是我唯一的妹妹,你出嫁我只是不能缺席;
得知你的婚期,我击退流寇后,一刻都不敢耽搁,让副将清点战场,自己便提前回了京。”
这三天三夜,苏迟一刻也不敢停,跑死了两匹宝马才赶上贺宜宁出嫁。
苏迟从身后取出一把软剑,软剑的剑柄上有一颗红宝石,手握之处缠着精致的红绸,剑鞘泛着冷光,一看便是精心打造。
他将软剑递到贺宜宁面前,认真道:“这是我亲手打造的软剑,算是给你的陪嫁;宁宁,你虽身为女子,但武艺绝不逊于男子,嫁人后也莫要忘了自己的本事,要做最真实的自己,若有人敢欺负你,就用这把剑教训他。”
贺宜宁双手接过软剑,手指轻轻抚过剑鞘,心中满是感动。
她抬起头,看着苏迟,坚定地点点头,“谢谢表哥,我会的,有你和阿爹阿娘在,我便有了底气。”
另一边,谢知砚身着一袭红色喜袍,头上用金冠束发,整个人都神采奕奕,像是发着光。
他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前面,浩浩荡荡地朝着将军府而来。
一路上,他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从未有过的喜悦。
周围的百姓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京中的女子们更是对贺宜宁充满了羡慕。
谢知砚来到将军府前,却被贺钊的一群部下拦住了去路。
宋瑶的腿上痊愈,也来凑了热闹。
为首的是宋威,他曾经也是贺钊带出来的副将。
“谢太傅,想娶我们大小姐,可没那么容易。今日你若不通过我们的考验,可不能把大小姐接走。”
谢知砚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拱手回礼,“各位将军请随意出题,谢某定当全力以赴。”
于是,将领们纷纷出了各种难题,除诗词歌赋外,宋瑶还考他对贺宜宁的了解。
谢知砚一一应对,处处信手拈来,对贺宜宁的喜好更是了如指掌。
贺钊和众人在一旁看着,心中对谢知砚愈发满意。
贺钊微微点头,对身旁的福伯说:“知砚这孩子真不错,宁宁嫁给他,我是放心的。”
福伯也笑着附和:“是啊,谢太傅对小姐的确是真心实意的。”
终于,谢知砚通过了所有考验。
贺宜宁也已经打扮好了,苏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
他走到贺宜宁面前,蹲下身子道:“宜宁,哥哥背你出嫁。”
贺宜宁点点头,轻轻趴在苏迟的背上。
前世苏迟一直觉得谢奕辰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在贺宜宁出嫁前,他特意从边关赶回来劝说。
可当时的贺宜宁执迷不悟,见劝说无果,还未到贺宜宁出嫁之日,苏迟便离开了京城。
而这一世,苏迟背着贺宜宁,一步一步走出将军府。
谢知砚看见贺宜宁出来时,眼中满是深情。
他走上前,从苏迟手中接过贺宜宁的手。
苏迟看着谢知砚,认真地说:“若你敢欺负宁宁,我定不轻饶。”
谢知砚坚定地点点头,回答:“苏将军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宜宁。”
贺宜宁和谢知砚走到贺钊夫妇面前,双双跪地,行拜别之礼。
贺钊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宁宁,知砚,去吧,往后好好过日子。”
苏惠则早已泣不成声,只是不停地叮嘱:“记得常回来。”
随后,贺宜宁在宋瑶的搀扶下坐进花轿,谢知砚骑着马,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谢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