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赵阳骑着自行车出门,先是来了一趟建材市场。
这里很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角落一家坐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削木头。
赵阳走上前询问:“同志,你们这里接私活吗?”
中年男人抬头:“你是要打什么家具吗?”
赵阳摇头:“不是,我是要建房子,用的木材多,想找你这里做。”
这年头,城里房子大多都是榫卯结构。
尤其是四合院,基本都是用木头搭起来。
只要是经验老道的师父做出来的,基本上能抗住七八级地震。
中年男人了解了赵阳的需求,当即又问:“那你的地基之类的做好了吗,什么时候要呢。”
额...赵阳对建房了解不多,一时间不知道从哪开始说。
中年男人看出来,笑了笑说:“行了,看你这样也是个生瓜蛋子。”
“这样,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全都交给我来做,保证让你满意。”
赵阳有些意外:“怎么,老师傅连泥瓦工也会。”
“那是。”他昂起傲娇的头颅:“方圆十里,谁不知道我班师傅的大名。”
听到介绍,赵阳倒是略有耳闻,听说他祖上还修建过皇宫。
而且,班师傅手下有不少徒弟,什么工种都会。
“原来是班师傅啊,久仰。”赵阳恭维一声,介绍道:“我叫赵阳,就住南锣鼓巷九十五号。”
“班师傅要是有空,要不先跟我去看看,正好听听您的意见。”
班师傅摇摇头:“不行,我这里还有活没干完呢。”
“要不下午吧,下午有空我带两徒弟过来看看。”
都等了这么久了,赵阳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行,那我等着你啊。”
再次说了一遍地址,赵阳便离开了,随后又去了一趟市场,买了近十斤的肉还有不少的米面油,挂在车上。
回到院子,阎埠贵罕见的没有出现在前院。
今儿小年,家家户户都有喜事,阎埠贵家里也不例外。
他家大儿子阎解成不读书了,听说找了个厂里的工作当学徒,以后每月都能往家里拿钱了。
而中院这边,也是户户有喜。
傻柱考上了八级炊事员,以后就是轧钢厂的主厨,每个月工资三十五块五。
贾东旭考上二级钳工,月工资三十五块,易中海成为八级钳工,月工资九十九。
后院刘海中考上七级锻工,每个月八十块,他大儿子刘光齐成为了木材厂的正式工。
还有许富贵他们家,许大茂考上了放映员,成为轧钢厂的学徒,可以跟着许富贵到处放电影了。
后院聋老太太也领到了五保户的津贴,可以说,整个大院,就小年这天最热闹。
赵阳提着一堆东西进家里,缓缓哈了几口热气。
“呼,这鬼天气,太冷了。”
宋铁拿着热水袋过来:“阳子哥,暖暖吧。”
赵秀芝看到这么多东西,又说:“怎么买这么多,咱们家过年也吃不完啊。”
赵阳笑道:“妈,我是这样想的,这肉咱们留两斤自己吃,剩下我想带回乡里去,给老叔他们分点。”
一听这话,赵秀芝表情凝重起来:“也是,出来这么久,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这样,这些米面油你全都带回去,反正咱家还有,也吃不完这么多。”
按照赵阳家的情况,确实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赵阳也没拒绝,当即将这些东西收拾起来。
旁边,宋铁凑过来问:“阳子哥,你明天回村,能带我一起回去吗。”
两人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宋铁还没回过赵阳老家呢。
不过这段时间天气太冷了,时不时还会下雪。
赵阳摇头说:“算了,山路难走,班车也没通到村里,等下次吧。”
宋铁有些失落,但也知道赵阳是为了她好。
接着,一家人开始高高兴兴的包饺子。
到了下午,班师傅带着两个徒弟来到四合院。
赵阳带着他们来到屋子旁边看了一下,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总共三十四平米的空地,二十八平米用来做屋子,剩下的隔一个洗澡间。
房子要求也不大,根据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来就行。
班师傅心里有底,点头说:“行,不过得年后才能开工。”
“最近时间老是下雪,现在打地基的话容易不稳,等雪化了之后再打地基最好。”
赵阳一想也是,心道不愧是老师傅,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
当即,赵阳便让他们自己安排,然后又给了五十块钱的定金。
木材方面他们可以提前准备好,这样一来,只要建好地基,房子很快就能起来了。
......
于此同时,隔壁的贾家。
今儿他们也是好起来了,终于吃上了饺子。
贾张氏和馅,贾东旭擀皮,秦淮茹包,棒梗则是在旁边玩的跟个大花脸一样。
听到外面有人讨论,贾张氏连忙询问:“东旭,外面什么情况,赵阳这个小混蛋又作什么妖了。”
贾东旭来到外面看了一眼,随后又被冷风吹了进去。
“呼,冻死了。”接着又说:“妈,好像是赵阳家要建房子,就在我们家隔壁。”
贾张氏一惊,骂道:“这个小混蛋,考上四级工了不起了是吧,还建新房,塌了砸死你。”
刚说完,她就想到一个问题:“诶,东旭,你们说,他们家建房子,对我们家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啊。”
贾东旭摇摇头:“应该不会吧,南院那边的墙头有点矮,他们家房子建起来,还能帮咱们挡住风呢。”
贾张氏白了一眼:“你懂什么,风挡住了,阳光不也一样挡住了,以后我怎么在家纳鞋底。”
贾东旭委屈的缩了缩脖子,心道;‘你纳鞋底都在自家北屋,中间隔了一个厨房外加一间屋子,怎么可能挡住。’
不过他也没反驳,任由贾张氏去挑理。
贾张氏仔细思索过后,又说:“不行,这房子不能让他们建起来。”
贾东旭无奈道:“妈,人家建房都是经过街道审批的,咱们有什么办法。”
贾张氏伸手指了他一下:“你傻啊,就算拦不住,咱们还不能要点好处吗。”
“他们家挡了咱家的光,说难听点那就是挡了咱家的财运,咱能让他好过?”
这么一说,贾东旭反应过来。
“对啊,我现在就去,找他要个百八十块钱赔偿。”
贾张氏一把拦住:“别,你个傻儿子,现在去干嘛。”
贾东旭无奈回头:“不是你说去要好处的吗。”
贾张氏再次翻了个白眼:“你现在去,人家要是不建房子了,这钱不就不用给了吗。”
“咱等他们先把地基弄起来,到时候再拦着,不是更好要钱了。”
这下贾东旭想明白了。
打了地基,那就必须建房子,要是不建,那就浪费了打地基的钱。
妙啊!
贾东旭恭维道:“妈,还是你有办法。”
贾张氏得意的笑了:“嘿嘿,学着吧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