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 第93章玉龙还是玉泥鳅

折腾了一天,顶着老年人身体的祁红豆迫切的想要去自己的大别墅里泡个热水澡,撒花瓣还是放沐浴球任凭她选择,只是还没等进去呢,赵爱民就跟个催命鬼一样在门外一声接着一声喊娘。

刻意压低的声音听起来像老鼠在吱吱叫一样,存在感特别强。

祁红豆知道赵爱民是十分厚脸皮的,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是打扰。

开了门之后,赵爱民一脸神秘的拽着祁红豆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鬼!),然后压着嗓门激动道:“娘,我有个好东西给你看!”

赵爱民能有什么好东西?

祁红豆不以为意,抬手敲了敲赵爱民的狗头:“你最好能给我说出个一二三了!”

不然狗头敲爆!

让他知道半夜三更不睡觉,扰人睡眠究竟是一件多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然后祁红豆就见赵爱民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在自己兜里掏出了一块沾着泥巴的白色玉环。

“娘,你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古董啊?能不能换钱啊?起码能换个七八块吧?”

没见过世面,但是自觉天降横财的赵爱民对着煤油灯来回翻转手里的玉环,然后叽叽咕咕,估摸着玉环的价格。

虽然没见过世面,但是自认自己捡了个好玉的赵爱民觉得,这玩意儿怎么的也得值个七八块吧。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都和黄金排在一块了,可见身价是不低的。

祁红豆懂个锤子玉,她上辈子又不是住在城堡里面的小公主,每天喝金咽玉,过的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她从赵爱民的手里拿过那块玉环,说是一个玉环,是因为这块玉是中空的,中间有个明显的首尾衔接。

“娘,你说这玉,长得真奇怪,是不是龙啊?”赵爱民异想天开。

觉得如果是龙的话,更贵气一点,说不定也能更值钱一点。

城里破四旧,抄家砸东西赵爱民不是很清楚的,风声是听过,但是小民思想里,这种金啊玉啊永远都是值钱的。

祁红豆拿着手里奇形怪状的玉环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之后,表情逐渐古怪起来。

玉,祁红豆是不懂的,但是她看过新闻,去过博物馆,赵爱民一脸做美梦的表情把这光溜溜的玉环说是龙形,还真的有可能给她说对了。

祁红豆在博物馆里见过一个和她手里类似的玉环,介绍名字写的是战国玉龙。

是的,当时看到玻璃柜台里那个浑身光溜溜的,丑的很特别的玉环被介绍是玉龙的时候,她都觉得很扯淡。

但是战国时期的龙形图的确没有后世那么繁杂华丽,很直白的,甚至大多数看起来又像蛇又像泥鳅的,但是这玩意儿官方统一盖章就是龙。

还是战国时期的!

不管究竟值多少钱,但是应该能够满足赵爱民对它寄予的起码身价七八块的重望。

祁红豆不动声色,“东西哪里来的?”

赵爱民坦坦荡荡:“山上捡的!”

其实今天找牛是顺带,他当时是被雨水冲出来露出的玉环给吸引了,也亏得他眼神好还揣着个天降横财的美梦,不然一般人哪里会走路走的好好地,说趴下就趴下,去扒拉山沟里面的东西。

这举动看起来多少有点缺心眼啊!

但偏偏,赵爱民还真的就捡到了。

祁红豆不止去过博物馆,近距离看过长得很一般的玉龙,还看过新闻,很有名的独孤信老大爷那一枚多面体煤精印,还是个小孩哥在汉江边沙滩上捡到的呢。

没办法,华夏历史底蕴过于雄厚,老祖宗留下来东西有时候的确会随机挑选一个幸运儿开盲盒。

祁红豆眯了眯眼,东西真假先不论,赵爱民怎么会想到把东西拿给她的?

赵爱民迎着老娘揣测的眼神,没忍住一直嘿嘿嘿。

在这一点上,祁红豆的确是高看了赵爱民。

玉环他的确是不想声张,准备自己闷声发大财的,不过后面转念一想,自己老娘的人脉比自己广的多,家里又是最心疼自己的,肯定不会昧掉他的东西的。

所以这才揣着玉环来找祁红豆。

其实还是自己心里没谱,赵爱民也没干过几件正经事,他的二流子同伴比他还不靠谱,至于赵卫国那个搭伙收山货的合作人,他也不放心,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找自己老娘商量商量比较保险。

反正娘总不会害他。

很好,祁红豆回了赵爱民一个微笑,这都不没收,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当着赵爱民的面给揣自己兜里去了。

“这东西娘给你先藏好,改明儿去镇上看能不能找个靠谱的人给看看,要是真的,说不定真能卖个七八块,十块也不是没有可能。”

“真的!”赵爱民两眼放光。

煮的。

“行了,这么晚了,你先回吧,放心,东西娘肯定给你保管好。”

就算是这东西真的值钱,那也是很久以后了。

现在敢倒腾这些的,不是背景硬的,就是不怕死的,祁红豆失心疯了才会去想着交易这个。

放在赵爱民手里的确不安全,万一他哪天忍不住拿出去了,还不如给她收着,起码绝对安全。

-

大雨连着下了两天,一踩一脚的泥。

祁红豆再度去大队长家那里唠棉花的事情的时候,大队长正在家里愁的直抓头发。

祁红豆:“?”什么事情给愁成这个样子?

还不是要弄知青点的事情,大队长是哭穷卖惨耍赖轮着都来了,但是没用。

公社领导的回答始终不变,知青点搞是肯定要搞的,这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到时候知青怎么安置怎么安排知青劳动保证知青之间的和谐,那就不是领导要操心的事情了。

所以,大队长这么发愁,完全是有理由的。

图方便的话,给知青安置在村民家里,一家发一个,怎么也能住得下,但是后面不用想,肯定都是一茬接一茬的麻烦。

但是村里又没有多出来房子。

指望公社拨款盖房子,更是扯淡,说是知青的补贴会发到大队,鬼知道什么时候能发下来,又能发多少,大队长心里没底,就更不要说指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