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2061章 涪陵之战

血之孙吴 第2061章 涪陵之战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彭漾满心欢喜地前往前线送信,结果还没走到巴郡,就在半路上被人劫杀了。

刘裕以蜀中未平为由,另派他人前往送信,并派遣军队护送。

之后,接替彭漾担当信使任务的人名叫费诗,

费诗(生卒年不详),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三国时期蜀汉文臣。

费诗早年为刘璋属官,任绵竹令。

刘备攻绵竹,他领全城降。

刘备领益州牧,以他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刘备为汉中王,派他拜关羽为前将军,关羽闻黄忠为后将军,大怒:“大丈无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费诗劝关羽以蜀汉大业后群臣议刘备当称帝,费诗直言力阻,不受重用。

建兴三年(225年)春,其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

其秋,南征取得胜利。

诸葛亮逝世后,蒋琬执掌蜀汉朝政,费诗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后于家逝世。

………

之前,刘裕派遣军队北上攻取广汉,在绵竹担任官吏的费诗献城投降,因此获得重用。

虽然同为蜀地人士,但和彭漾不同的是,费诗对于刘裕集团并不反感。

原本彭漾此去涪陵是想为众将举荐人才,以此来为蜀人谋福利,这也正是彭漾身死的原因。

然而费诗却是不同,此人大公无私,一心只为整个蜀汉集团考虑。

在费诗看来,刘裕乃是一位明主、雄主,在如此人物麾下有私心是行不通的。

因此,等到费诗抵达涪陵之后,也为这里三十万大军的强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前线,大将王镇恶等人先是依照刘裕的命令,将三十万人分为了六个军团。

此时秋收已过,王镇恶的屯田大获成功,因此收获了大批的粮食。

之后,六大军团再次依照刘裕的命令,进而对涪陵城发起了猛攻!

六大军团每日轮换,一刻不停,昼夜攻打。

这就让涪陵城遭了殃,此时城中只有三万之众,分别是甘宁、王二、李四统帅的一万江东军,以及沙摩柯麾下的两万五溪兵。

五溪人本可以翻山越岭,一走了之,但沙摩柯最后在甘宁的劝说下却是率众留了下来。

毕竟存亡齿寒,倘若涪陵丢失,这里的三十万蜀军便将东进。

届时荆州不保,作为五溪人,他们世代生活在武陵郡自然也会跟着倒霉。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情报不足,此时的甘宁等人并不知道西陵中枢的计划。

甘宁只知道,五溪人随时可以通过翻山越岭脱离此地,从而摆脱战争。

但他的一万大军可做不到这些,如今只能死守城池,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这一年来,他们困守城池,好在后勤补给可以通过五溪百姓翻山越岭补充。

涪陵虽然是巴郡的边界城池,但其背靠武陵山,紧邻武陵郡。

武陵太守伊籍出粮,五溪百姓出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甘宁军团。

伊籍(生卒年不详),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

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伊籍亦有跟随。

随后刘备和刘璋双方决裂。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任命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

后升任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

………

若非如此,甘宁如何能够在涪陵孤城坚持一年?而这也是甘宁不愿意沙摩柯和五溪兵离开的原因。

如果沙摩柯率众离开了,等他们回去之后,鬼知道五溪百姓还会不会给他们输粮!

好在沙摩柯他们最后还是留了下来,并在这段时间接受甘宁、王二、李四的训练,两万五溪兵也得以成为精锐。

可现在城外的敌军不知出了何种变故,居然一改往日围而不打的策略,开始连日向涪陵发起猛攻。

好在涪陵城坐落在山地,蜀军进攻就是仰攻,守军防守就是俯守。

这使得涪陵城变得易守难攻,守军的箭矢轻易就能射杀蜀军,蜀军的箭矢却难以对守军造成威胁。

然而尽快攻下涪陵却是”蜀王”刘裕下达的死命令,王镇恶等大将们没办法,只得不顾伤亡地每日猛攻。

可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就对蜀军越发不利,毕竟南郡还等着他们前往支援呢!

于是乎,蒯恩带着其所属军团离开,同时五万人一分为二。

蒯恩带着两万精锐前往夷陵增援,另外三万人则是北上三郡固守,此乃法正之谋!

法正担心江东军会趁机攻打上庸、夷陵,又担心大秦会趁火打劫,这才有了蒯恩军团的离开。

蒯恩军团走后,蜀军主力尚有二十五万之众,依旧在每日不停地攻打涪陵!

原本此处主将乃是王镇恶,王仲德是参军,其他人是部将。

可刘裕依照彭漾之计,将大军分为了六个军团,并且相互之间互不统属。

这使得王镇恶再也不能号令全军了,剩下的五个军团又各自为战,只是每日里轮流攻城。

其中,王镇恶和王仲德爱兵如子,他们下令打造了无数的攻城器械。

有了大批攻城器械的加持,他们的两个军团在攻城时如虎添翼,因此效果显着。

反观朱龄石、朱超石、胡藩,他们并没有多么地爱护士兵,因此攻城起来根本就是不计伤亡。

这使得守军在面对二王军团时,总是压力山大,伤亡也大。

可轮到二朱军团和胡藩军团进攻时,他们又压力大减,守军渐渐地也摸清了规律。

之后,凡是二王进攻时,守军总是派遣步兵顶在前面,只要撑上两天就行了。

等到二朱军团和胡藩军团进攻时,守军却是只派弓箭手顶上,这让对方三个军团的伤亡越来越大。

蜀军五个军团,二王所属军团几次攻城下来,伤亡不过两三千人。

反观二朱和胡藩,三个军团的伤亡却是累计达到了一万人以上,而且战果也不如二王军团的大。

这使得二朱和胡藩的心里极度不平衡,于是向二王讨要攻城器械,二王自然是不给的。

毕竟蜀王刘裕有令,谁先攻下涪陵谁就是蜀汉的大将军,届时便能统领全军!

如此一来,二王如何会把攻城器械给予他们三人?双方因此关系不睦起来。

五将之间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只是如今大战在即,二朱、胡藩没有发作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