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218章 府兵制度

血之孙吴 第1218章 府兵制度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府兵制度,古代兵制之一,西魏时由宇文泰与苏绰创立。

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闲时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这一特点其实和眼下曹魏的军屯制度,以及吴国的辅兵制度相同,三者几乎就是依葫芦画瓢,采用的是同一模式。

府兵制历经西魏、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北魏在六镇起义后分为东西魏,为了与东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次年与东魏作战,败于洛阳邙山,损失很大。

为了补充和扩大队伍,以后几年不断收编关陇汉人士族豪强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地有名望的人作为乡帅。

大统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

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也与周国六军之制相符。

唐朝初期实行的府兵制,中央设置军府,府中的士官从老百姓中挑选而来。

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召集到一起。

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而盛于唐,中经北周到隋代,因为时代更革,中间发生了许多变化。

府兵制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魏大统八年到恭帝三年(556年),主要把乡兵和治下士族豪强纳入六柱国统领系统之内,构成一个新的军事体系,即宇文泰当政时期。

第二阶段,北周明帝元年(557)到建德元年(572年),主要是乡兵经过初步整顿,二十四军确立和巩固,即宇文护专政时期。

第三阶段,建德元年(572年)到大象二年(580年),主要是进一步扩充府兵,府兵担任侍卫及制度化,主要是北周武帝掌政时期。

而要追溯府兵制度的历史,则北魏的“府户”,便可以说是府兵的前身。

“府户”组成分子,有为中原汉人强宗子弟,有为鲜卑高门子弟,任务在防戍边镇,而事业无异于世袭。

世袭为镇兵的根本原则,而镇兵的破坏亦源于此。

镇兵破坏,自然免不了掺杂其他因素,然而府户世执兵役没有机会升迁,恐怕是北镇将卒离心的主因。

不过府户世执兵役,为的要使镇兵土着,当日北方各镇,地广人稀,北人只能南徙,便不得不简选亲戚,配以高门子弟,作一种劝奖。

有时还征发中原士族豪强子弟作镇,自然也希望他们成为土着百姓。

作镇可说是变相的屯田,但比屯田为有组织,或防或移,也比较活动。

诞生镇兵制度破坏,便改置州县。

州县理民,在战乱时期军事调度诸多不便,于是府兵制度诞生。

至于西魏府兵制度,正是救镇制度之穷,二者都是精选有才力者为之不完全是代服役的制度,府兵和镇兵相比大有不同。

最初置府的特点有二:

一是军队游移征讨,设置坊府,实非地着。

二是军府的垦田籍账,不与民同。

这和镇兵最初的移防作镇的方式,比较相近。

府兵制度起源甚早,最初的性质,和“坊”“镇”相近。

因为北魏六镇起义的结果,所以渐渐演成籍民为兵的府兵制。

府兵根本要义是地着,仍和镇的制度相同,不过兵的来源不同而已。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的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

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

同时,朝廷又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

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

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

这种军民异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变。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年(590)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这是个划时代的改变,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不变。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

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

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按照距离长安的远近分别给番。

法令规定:

百里外五番,即各府内兵士以五人为一组,此五人轮流上长安宿卫,以下类推。

但七番、九番分组不尽,当有剩员。

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个月;二千里外九番,每番两个月。

内府卫士(三卫)除两京及其附近诸州必须番上宿卫以外,余州都纳资代役。

府兵到长安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

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

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而如今,大秦的府兵制度不过刚刚起于萌芽阶段,一切都才只是草创阶段。

首先,大秦才刚刚占据雍凉二州不过短短两年时间,更兼百姓、士族、豪强之心还未归附。

再者,此次曹魏西征意在收复关中,虽然宇文泰有借刀杀人的意图,但魏军的到来还是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大秦两年的努力。

此次魏军的西征,包括秦军的东征,可以说就是两种制度的碰撞。

然而战火已经烧到了大秦的本土,此举无疑更加加重了汉胡之间的矛盾,使得府兵制度有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对于宇文泰为首的大秦高层来说,虽然一举两得,但依旧还是有些得不偿失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