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244章 二十统帅(四)

血之孙吴 第1244章 二十统帅(四)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八、韦睿(南梁)

韦睿(442年-520年9月20日),字怀文,京兆郡杜陵县人。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前秦尚书韦钟玄孙。

韦睿出身三辅着族“京兆韦氏”。

刘宋时,历任雍州刺史主薄、晋平王左常侍、桂阳王行参军。

南齐时,历任齐兴太守、上庸太守等职。

1.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讨伐东昏侯时,他率部跟随,屡次献策,多获采用。

南梁建立后,拜廷尉,封都梁子。

2.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

继而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俘万余人。

3.天监六年(507年),与曹景宗救钟离之围,于邵阳洲一役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战后因功进爵永昌侯。

4.天监七年(508年),奉命镇守安陆,逼退魏将元英。

嗣后数年,历官丹阳尹、雍州刺史、护军将军等职。

普通元年(520年),韦睿升任侍中、车骑将军,尚未就职便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严。

韦睿仁民爱物,虽体弱不能骑马,只能乘板舆督战,但肯与士卒同甘共苦,军法严明,故能屡战克捷。

北魏人对其颇为畏惧,称他为“韦虎”。

一生廉洁,家无余财。

待人宽惠恭谨,为梁武帝所敬重。

《南史》称其“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明人杨慎亦称其为“六朝人才”之冠。

………

七、韦孝宽(北魏、西魏、北周)

韦孝宽(509年~580年),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

京兆郡杜陵县人,出身京兆韦氏,武威太守韦旭之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大臣、军事家,官至大司空、上柱国,封爵郧国公。

1.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升迁,后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镇守东西魏交界的军事要地玉壁。

2.大统十二年(546年),东魏高欢率大军进攻包围玉壁,韦孝宽军力为劣势,但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

高欢运用各种战术攻城皆不克,东魏军围城五十余天,兵力损失惨重,最后退兵,高欢回师后病死。

玉壁之战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之一,原本较弱小的西魏,经此战后粉碎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

3.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统一北方。

4.大象二年(580年),率军大破尉迟迥于邺城。

大象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朝廷追赠使持节、太傅、上柱国、怀衡黎相赵洺贝沧瀛魏冀十一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公。

………

六、慕容垂(前燕、前秦、后燕)

慕容垂(约326年~396年),鲜卑名阿六敦,原名霸,字道业,后改名垂,字道明,昌黎棘城人,鲜卑族。

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母为兰淑仪。

慕容垂骁勇善战,勇猛过人。

1.十三岁,随父征战,屡立战功。

2.建元二年(344年),慕容垂随军讨伐宇文逸豆归,导致宇文部散亡。

3.永和五年(349年),慕容垂献策攻打后赵,占领幽州,册封吴王。

4.建熙六年(365年),慕容垂配合慕容恪攻破洛阳,拜征南大将军、荆州牧。

5.建熙十年(369年),于枋头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因功受到太傅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加害,带领家人投奔前秦宣昭帝苻坚,受到前秦的庇护。

后跟随前秦灭亡前燕,历任冠军将军、京兆尹,册封宾都侯。

6.建元十四年(378年),协助苻丕会攻襄阳。

建元十八年(382年),力劝苻坚进攻东晋。

建元十九年(383年),慕容垂护送苻坚返回洛阳,后返回邺城,图谋复国。

阴杀苻飞龙,挫败长乐公苻丕,击溃东晋名将刘牢之,大胜高句丽,但其复国行为引起河北地区民不聊生。

7.建兴元年(386年),正式称帝,定都中山,以董统撰写国史,陆续灭亡翟魏、西燕,击败东晋,平定境内起义军和叛乱势力。

恢复胡汉分治,以太子慕容宝为大单于。

8.建兴十年(395年),慕容宝惨败于参合陂,五万燕兵被拓跋珪坑杀。

建兴十一年(396年),慕容垂抱病出征北魏,击杀北魏名将拓跋虔。

后目睹参合陂燕军尸骸惨状,羞愤呕血,病情加重。

病逝于班师途中,享年七十岁,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

五、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益州之地,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伐吴于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

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作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