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327章 战略调整(下)

血之孙吴 第1327章 战略调整(下)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随着秦军撤退,我方的北部边境终于迎来了和平,在久战之后我方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在此次战事中,邓艾无疑是立下了大功,于是被我传令擢升为了讨寇将军!

之后,邓艾将继续镇守武关,从而护佑宛城魏军的侧翼。

魏军方面,曹丕暂时以宛城为大本营,并联合我军苟延残喘。

由于请求得不到回应,曹丕也是无奈,偏偏又不敢独自向秦军采取军事行动。

于是乎,魏军只能暂时驻扎下来,甚至在秋收前连粮草都得依赖我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下的士民实在太多,从而阻塞了粮道。

对此,我直接下令让还未南下的流民全部在南阳、汝南、谯郡等处就地安置,此举赢得了曹丕的好感。

毕竟现在的曹丕最需要的一个是地盘,另一个就是人口,只有二者皆有才能确保魏军有反击秦军的实力。

然而我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在拒绝出兵帮助魏军之后作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荆州、淮州吸纳的流民已经饱和了。

尤其是在这么多年的治理下,二州的土地大多已经分给了军功、伤残、战死将士的家属,二州也实在没有更多的土地来安置流民了。

甚至连荒地都已经分完了,再要想继续安置流民,恐怕就得将他们迁移到益州、湘州、江州去了才行。

此举无疑是一个大工程,事实上我方现在就是在这么干的,只不过迁延日久一下子也完不成罢了。

毕竟自从许都沦陷以后,中原至少有三百万流民南下,这么多人口都顶得上半个大州的人口了。

流民南下需要土地安置,需要口粮养活,还需要官吏对他们进行登记造册。

因此,自三月份以来,整整半年时间我方的官吏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哪怕大家都这么努力了,结果也仅仅只安置了大约二百万人口,最后还有百余万流民被迫安置到了淮水以北的几个郡。

由此可见,安置流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一下子就耗光了我方几乎一半的粮草储备。

也正是这个原因,此举直接导致了我军再无粮草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除非等到秋收之后。

好在中秋到来,秋收也渐渐地开始了,等到秋收后我方就将迎来一波大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原本在各郡都采取了大规模屯田,在秋收后他们也能迎来一波大丰收。

虽然现在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但其实对临近淮水的几个郡影响并不大。

因此,虽然曹魏在南线的领地只有几个郡,但实际上产出却也不比北线的将近两个州要少。

同时,随着秦军占据了不少中原之地,他们的土地、人口也大大增加了。

随着双方陷入短暂地和平,黄河以南全都休兵罢战,几个势力也都相继开始休养生息了。

然而我却知道,这将会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不过我方在北线将会开展长期的防御战略。

接下来,我方将把重心放在统一南方、整顿内部、防御北部为主,未来三年内也不会再采取任何地大规模军事行动。

毕竟南方几个州全都百废待兴,所谓经济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经济做基础又如何能够继续打天下呢?

好在这一次曹操完蛋了,虽然秦军大赚特赚,但其实我方的收获要更大。

首先从地盘上来讲,虽然我方放弃了陇州的三个郡,但却收了豫州和徐州的好几个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狩大军到了昌邑,最后昌邑方面以误会为由喝令孙观所部退回了琅琊郡。

而我军却以协防的名义,陆续接管了汝南、谯郡、彭城、下坯、东海等地。

这些原本都是曹魏南线的地盘,结果被我偷偷派遣官吏过去,从而暗中将他们给占为己有了。

偏偏曹丕直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这就叫做温水煮青蛙,只有等到时机成熟,我方势必还要将南阳和魏军一块吞下!

另一边,秦军在收兵之后,宇文泰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调整。

首先,宇文泰、宇文邕父子到了洛阳,却把司马懿派到了许都镇守。

此时,大秦的地盘已经不再局限于雍凉之地,而是拓展到了司隶、豫州、并州。

论及兵力,秦军以骑兵为主,大约还有八万铁骑。

至于步兵,秦军也和昔日的魏军一样,以征召为主。

但凡治下人口越多,青壮也就越多,那么兵员也就越多。

论及人口,大秦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不过我方更多大约有三千万!

由于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宇文泰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政上面,并对此作出了一系列举措。

宇文泰先是派兵占领了陇州三郡,再是安抚了原先隶属于羌氐联盟的成员——姚苌、吕光、杨大眼等人,最后又派遣吕光前往河西募兵,准备西征收取西域。

原本西域就是乞伏国仁打下来的,现在随着乞伏国仁的战死,西域也渐渐地有了不稳的迹象。

而宇文泰之所以派遣吕光前往,一方面是因为吕光手里尚有两千铁骑,且眼下就驻扎在金城。

一方面是因为在苻氏被铲除后,羌氐联盟群龙无首,宇文泰想要趁机拉拢一二。

其中,姚苌作为羌人首领占据着西海郡,杨大眼也随即被安排在金城郡当了太守。

唯独吕光不一样,他被宇文泰委以重任,吕光也将在往后的岁月里开始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过这是后话了。

另一边,最惨的莫过于北线的魏军了,尤其是张辽。

纵观张辽的一生,虽然他遇到了明主,但是却一直得不到曹操的重用。

这一世,张辽自投靠曹操之后就一直被安排在河南、河内一线驻防,人生最高光的孟津之战居然还发生在曹操死前的一个月里。

而在另一世,张辽同样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虽然马踏白狼山、威震逍遥津,但张辽麾下兵力最多时也不过只有七千。

因此,张辽其实是憋屈的,他渴望得到明主的信任和重用!

和他同病相怜的还有韦孝宽,这一世虽然为曹操的五谋主之一,但其实他的长处是在统兵。

结果在河北大战之后,韦孝宽奉命留守邺城,一晃就已经五年过去了。

在这五年里,曹魏从巅峰跌到了谷底,现在就连曹操也死了。

不管这一世还是另一世,韦孝宽都未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这同样让他感到十分憋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