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467章 并州风云(五)

血之孙吴 第1467章 并州风云(五)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王家、温家、郭家、贾家,号称并州四大家族,现任家主分别为王弥、温恢、郭淮、贾逵。

王弥(?~311年),东莱郡人,西晋叛民领袖,汝南太守—王颀之孙。

永兴三年(306年),参加刘伯根起义,拜为长史。

刘伯根死后,掳掠青徐两州,拥兵数万,声势浩大。

永嘉二年(308年),率军进逼洛阳,为司徒—王衍所败。

于是,归附汉赵刘渊,拜司隶校尉,迁征东将军,封东莱郡公。

汉赵光兴二年(311年),联合刘曜、石勒攻破洛阳。

回师青州途中,为石勒所杀。

………

温恢(178-223年),字曼基,太原郡祁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涿郡太守—温恕的儿子。

温恢出身太原温氏,少有大志。

举孝廉,历任廪丘县长、鄢陵县令、广川县令、彭城相、鲁国相,颇有政绩。

得到曹操赏识,授丞相主簿,出任扬州刺史。

曹魏建立后,授侍中,出任职魏郡太守。

黄初四年(223年),担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人。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出身太原郭氏。

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司马。

定军山战败时,收集残兵,联合杜袭共推张合为主将,迅速稳定局势。

曹魏建立,拜雍州刺史、射阳亭侯,迁镇西将军(曹真)长史。

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屡立战功。

正始元年(240年),击退蜀国姜维,后累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

嘉平二年(250年),迁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

正元二年正月癸未日(255年2月23日),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贞。

………

贾逵(174年\/175年~228年),字梁道,初名衢,后改名逵,河东郡襄陵县人。

西晋大臣—贾充之父,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祖父,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将领。

贾逵少为诸生,初仕郡吏,累迁县长、郡守。

汉末入仕丞相(曹操)府,官任主簿,为曹操所信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贾逵主持丧事。

力排秘不发丧之议,及时发丧并保护玺绶,奉曹操棺木返邺城。

曹丕任其为邺令,后迁魏郡太守。

曹丕代汉后,任其为豫州刺史,负责对孙吴的江夏一带军务,爵关内候,进封阳里亭候。

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司马懿、贾逵对孙吴发起进攻,贾逵率满宠、胡质等自西阳出发,攻击吴军据点东关。

因曹休被吴军围困于石亭,贾逵击退吴军,解救曹休,保全魏军主力。

贾逵任内多有政绩,组织民众大兴水利,改善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又疏浚中原地区部分河道,开通运河二百余里,方便了交通运输,世称“贾侯渠”。

太和二年(228年),逝于任上,享年五十四岁(一作五十五岁),谥号肃侯。

贾逵死后,为豫州吏民所追思,吏民刻其石像、立碑建祠用以纪念。

………

四大家族中,王弥本为刘渊大将,曾经参加过河北大战。

在并州军惨败后,王弥返回了家中;

后来在中部鲜卑入侵时带领族人坚决抗争,直到石勒反攻晋军后,王弥举族投奔。

温恢的家族位于平阳,本来在河东治下,但却距离西河很近。

因此,在石勒夺取西河并与晋军抗争之时,温恢举族投奔。

郭淮、贾逵也和王弥差不多,他们家族所在的坞堡,乃是晋国建立后为数不多还在抵抗鲜卑人的地方。

后来,石勒反攻晋军,王家、郭家、贾家先后依附。

四大家族不仅为石勒扩大了影响力、号召力,也为石勒提供了不少人才,且为石勒在实际上控制并州提供了条件。

以上种种,无不证明了石勒才是真真正正的并州之主,而非只有虚名的刘曜了。

除此以外,冉闵的三千乞活军也同样不可小觑,这可不仅仅只是一支骑兵部队!

冉闵在追击匈奴、奚的残军之时,先后遭遇过伏击和秦军的北路军的夹击,最终却能够从河套地区安全返回并州。

这中间靠的不仅是冉闵的盖世武艺,同样也离不开冉闵麾下三位人才的帮助,他们分别是:李农、孔苌、麻秋!

李农(?~350年),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重臣,后赵武帝—石虎的亲信大臣。

后赵建武初年,便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

349年,任命为大都督,率军讨伐梁犊战败。

同年石虎去世,石世即位,张豺把持朝政,欲杀李农,李农率乞活数万自保于上白。

石遵杀张豺,废石世,李农官复原职。

同年,义阳王—石鉴联合冉闵,劫持李农等将领,起兵弑杀石遵。

石鉴篡位,任命李农为大司马,兼录尚书事。

从此与冉闵共掌后赵军政大权,排除异己。

后赵继位皇帝—石鉴,秘密派宦官送信给抚军将军张沈等,领他们趁着后赵首都—邺城空虚,发动袭击,推翻石闵等人。

没想到,这名宦官早就被石闵收买,将这一绝密计划告诉了石闵、李农。

石闵、李农立刻回军,罢黜了石鉴,并将其处死。

同时,把石虎的二十八个孙儿全部杀死,石姓皇族无论老少一律屠杀。

350年,冉闵即皇帝位,建立冉魏政权,封李农为齐王、太宰、录尚书事。

武将出身的冉闵和李农,从前平起平坐,一朝分为君臣,人心总争短长,总有小事引起不忿。

但冉闵和李农不仅臣疑君,君更疑臣。

加之,李农并非纯文人出身,有“乞活”大军作后托,逐渐就会成为对冉闵皇位的最直接威胁。

公元350年,冉魏君主—冉闵,无故下令诛杀齐王李农和三个儿子,此事在《晋诸公传》、《甲府通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

孔苌,十六国后赵名将,被称为石勒爪牙的心腹大将,身为最初的十八骑之一。

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常任先锋之职。

在永嘉之乱时,曾劝石勒处死俘虏的晋室王公,先后与刘琨、鲜卑拓跋部、鲜卑段氏以及诸多民变者争战,为石勒立足河北做出贡献。

西晋太安年间(302年―303年),师欢的家邻近牧马场,和魏郡的贩卖头目汲桑常相往来,石勒以擅于相马而向汲桑主动投靠。

………

麻秋(?~350年),并州太原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名将。

麻秋英勇善战,征战四方。

收降氐族首领苻洪,打败鲜卑段部首领段辽,拜征东将军。

迎接段辽投降,为前燕太原王—慕容恪所败,战后被后赵武帝—石虎罢官夺爵。

后出任凉州刺史,统兵攻打前凉,陆续击败前凉将领车济、宋矩、张瑁等人,终败于前凉名将—谢艾之手。

永和六年(350年),麻秋率军大破王朗,胜利后班师返回邺城。

途中,被前秦文桓帝苻雄击败并生擒,出任军师将军。

期间,设宴毒杀前秦惠武帝—苻洪,最终为前秦景明帝—苻健所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