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475章 北周崛起

血之孙吴 第1475章 北周崛起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话分两头。

昔日大秦的人口超过了一千万,地盘却比现在的北周要少了河东、河南尹和豫州三郡,可现在北周的人口却依旧只有一千万左右。

由此可见,在经过了秦魏大战以后,前秦的人口损失也是极大的。

北周承自前秦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府兵制度,这使得关陇贵族集团初步形成,就是所谓的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

其中,于谨、独孤信、杨忠、贺拔胜、宇文成都、宇文护、尉迟迥、李虎、李弼、秃发乌孤均为鲜卑人,并占据了十个席位!

此外,姚苌为羌人;

吕光、杨大眼为氐人;

尔朱荣为胡人;

赫连勃勃、沮渠蒙逊为匈奴人;

达奚长儒为奚人;

李远、李暠、胡遵为汉人。

此二十人均为军功贵族出身,或宇文泰的子侄、宗族出身,且在北周治下皆有封地。

比如,姚苌的封地在秦州(吴国称之为陇州)西海郡;

吕光的封地在秦州武都郡;

杨大眼的封地在秦州天水郡(原先的汉阳郡);

尔朱荣的封地在朔州西套郡(原先的北地郡被北周一分为二);

赫连勃勃的封地在朔州北地郡;

沮渠蒙逊的封地在朔州朔方郡;

达奚长儒的封地在朔州五原郡;

李远的封地在朔州上郡;

李暠的封地在秦州陇西郡;

胡遵的封地在秦州安定郡。

此十大贵族的封地包含了秦州、朔州的十个郡,另外十位鲜卑出身的贵族,他们的封地则分别在凉州(吴国称之为河州)、雍州。

其中,于谨的封地在凉州武威郡;

独孤信的封地在凉州金城郡;

杨忠的封地在雍州弘农郡;

贺拔胜的封地在凉州敦煌郡;

宇文成都的封地在凉州张掖郡(乘自宇文泰在担任前秦大丞相时期的封地);

宇文护的封地在雍州扶风郡(原先的右扶风);

尉迟迥的封地在雍州冯翊郡(原先的左冯翊);

李虎的封地在雍州京兆郡(原先的京兆尹);

李弼的封地在雍州河东郡(大汉朝廷将之归于并州管辖);

秃发乌孤的封地在凉州酒泉郡。

除此以外,河南尹为北周都城—洛阳的所在地,因此为宇文皇族的封地。

在豫州三郡上,则是安置了大批依附于北周的汉家士族,其中作为代表的便是司马懿所在的河内司马氏。

在军事上,北周实行府兵制度,因此是以二十位军功贵族为核心。

他们在各自的封地上拥有自主募兵,以及收税的权利,但仅限于食秩的数量。

比如于谨的万户侯,那么就可以在武威郡内选择一万户作为自己的食秩,从而进行征兵和收税。

所征得的兵皆为自己的私兵,所收得的税便是自己的收入,这便是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的核心所在。

贵族们所领军队皆为骑兵,且需要自己提供武器、装备,因此战斗力极为强大。

这使得贵族们极为好战,闻战则喜,没仗打反而难受。

毕竟只有打仗才有军功,有了军功才有封赏,有了封赏才能让自己麾下的骑兵更强!

可偏偏此次北周出动的三十万大军都是步兵,这使得此次攻打并州的行动,二十位贵族皆没有参与。

作为大军统帅的乃是太子—宇文邕,将领则由军中提拔,几乎都是寒门出身。

至于兵员,三十万大军大多来自雍、秦二州,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朔州、凉州、豫州。

要知道现在的北周,虽然人口有一千万上下,但是人口的分布却是极不均匀。

其中,凉州、秦州、朔州的人口都只有一百万上下,青壮却都只有十余万。

雍州、豫州的人口占了大头,差不多各有三百万以上,青壮在百万左右。

这说明,此次北周集结的三十万大军中,有一大半多来自于雍州!

按照人口分布来说,雍州、豫州才是北周的核心地盘,这也是前秦、北周将都城分别设在长安、洛阳的原因。

在政治上,北周的基本国策就是灭亡大汉,从而取而代之建立起鲜卑大帝国。

在经济上,北周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北周在各州设行台、都督(合起来就是州牧),在各郡设太守(纯文官),并有类似于吴国郡都尉的武官则由各郡的贵族担任。

现如今,三十万大军屯于河东玉璧,前期运输过去的粮草、物资则大多来自于雍州、豫州。

再往后,大军开赴并州作战,后方又需要依赖雍州、豫州来输送粮草、物资。

这对于二州来说,乃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可谁让此二州的人口最多呢?

北周朝廷对此战充满了希望,因此竭尽了全力,尤其是宇文泰更对宇文邕和他的三十万大军给予了厚望。

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两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是宇文邕要为帝国培养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步兵,另一个是宇文泰要借机为儿子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

以宇文邕之见,骑兵虽然强大,但毕竟短于攻城。

偏偏大汉的城池众多,单单依靠骑兵恐难以一统天下,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步兵集团!

以宇文泰之见,他早晚有一天要把基业传给宇文邕,如今也是时候让宇文邕出去历练一番了。

只有等宇文邕立了大功才能服众,并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此乃一箭双雕!

倒不是说宇文泰不信任如今的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这些军功贵族了,而是宇文泰还有其他的打算!

反观贵族们对此战却是极不看好,虽然军功是好的,但也要打赢啊?

贵族们都是骑兵将领,本身就看不起汉人依赖的步兵,因此也就不看好这一战。

事实上,宇文泰是想要扶持一些汉人上位,以此来取代贵族中的氐人、羌人、胡人、匈奴人、奚人。

此战若胜,则北周就能在战略上压倒复盘的大汉,并且还能扶植起一大批汉人新贵!

在宇文泰的计划里,未来是肯定会进行胡汉融合的,可在此之前却要以鲜卑人、汉人为核心!

宇文泰希望把氐人、羌人给融入汉人之中,把胡人、匈奴人、奚人融入鲜卑人之中,最终再完成鲜卑人与汉人的融合。

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也是鲜卑人最终能否完成大统一,能否永久统治汉地的关键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