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1478章 汉吴之盟(三)

血之孙吴 第1478章 汉吴之盟(三)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若如此,下官就代表陛下和朝廷谢过大将军啦!”荀攸连忙施以大礼道。

可谁知,张昭、张紘、刘巴、谢安等人却是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向我进行劝诫。

“主公,万万不可啊!如今我军十大军团有四个在北,两个在南,左近只有襄樊、水师和第一、第二近卫军团可以调动!莫非要把军队全部用来运粮吗?若是有个万一,我方必有倾覆之危呐!”谢安说道。

谢安之言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同,周瑜、鲁肃、陆逊也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并直呼此举不可。

“主公,区区每月二十万石粮草倒是不足挂齿,可大军一动,难保北周不会出兵拦截!虽然我军用军队运粮比之使用民夫要来的安全,但若是大战一开,我方的休养生息之策也必将搁浅呐!”张昭说道。

“是啊!”张紘、刘巴不禁附和道。

“难道就没有万全之策了吗?”我不禁询问道。

“主公的初衷乃是为了缩短运输路线,因此不得不考虑北周铁骑的动向,从而有了出动军队来运粮的考虑。原先我方对朝廷的贸易和援助,之所以要在临淄进行,也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切。如今北方大战再开,朝廷有难,我方加大援助力量也实属应当!可无论如何都不能破坏了我方之大计啊!”张昭不禁慷慨激昂地说道。

“主公,在下已经想好了上中下三策!”一直沉默不语的糜竺却是突然站出来说道。

“快快说来!”

闻言,我不禁大喜,其他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到了糜竺的身上。

“上策,售卖三万辆大车于朝廷,我方从临淄每月交付三十万石粮草,再由朝廷自行征召三万民夫运输粮草!

中策,发动我方境内大部分商队,为朝廷运输粮草!

下策,依照主公之策,由襄樊军团和水师军团来运输粮草!”糜竺说道。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我的脑子里也在飞快地计算着,说实话,这三策其实都不错!

若按照上策,我方还能多卖朝廷三万辆车,这又是一大笔商业税收!

若按照中策,我方的商队除了运粮外,还能夹带商品到北方和前线进行售卖,真是一举两得!

若按照下策,那就是我之前的想法了,貌似也不坏!

“荀大人以为如何?诸位又以为如何?”我有些惊喜地问道。

“回大将军!朝廷上下正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几乎每一分钱粮都投入到了前线和军队上,又如何有余力购买贵方的车辆?”没想到荀攸直接否决了上策道。

“这……”

闻言,我方上下全都懵逼了,没想到朝廷已经穷成了这样?

或许也确实如此,毕竟朝廷治下百废待兴,尤其军队还是重新组建的。

军队建设需要钱,各地城池修缮需要钱,给官员、将领发放俸禄更需要钱粮!

虽然朝廷刚刚平定了士族之乱,无数士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朝廷肯定通过抄家已经大捞了一笔。

但想到那海量的花销,朝廷就算入不敷出也实属正常,因此我对荀攸说的话还是相信的。

“若是我方无偿提供三万辆车呢?上策可用否?”我又不死心地问道。

说起来,这个上策绝对是最符合我方利益的,因此我十分希望朝廷能够采纳。

“若如此,朝廷就需要征召三万民夫,若是夏季、冬季,则劳民也!若是春季、秋季,则伤民也!”荀攸说道。

虽然荀攸这话说的有点让人不太舒服,但事实就是如此,毕竟我方的政策和朝廷是不一样的。

我方征召民夫要给工钱,因此并不伤害百姓的利益,可是朝廷则不然。

若是朝廷征召民夫进行运输,那么每个月就得需要三万人,实际就是好几批的三万人。

事实上,我方要提供给朝廷的车辆也远远不止三万辆,民夫更不止三万人。

毕竟这只是每个月一批的数字,每一批到前线再往返就是三四个月,因此差不多就要四批。

因此,朝廷实际需要用到十二万辆车,以及十二万民夫!

何况民夫们还需要休息,实际每个月都要征召不同的一批三万民夫,这就真可谓是劳民伤财了。

若是细细算来,这个上策也确实不靠谱,或许还不如中策呢!

“那中策呢?”我有些不死心地问道。

“下策最佳,中策次之!”荀攸不假思索地说道。

“………”

闻言,我不禁无语了,顿时也明白了糜竺的意图。

在我方看来的上中下三策,在荀攸看来却要倒着来,毕竟双方的利益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其实咱们双方都不愿意吃亏,那让谁吃亏呢?

在我的初衷里,其实派遣军队来运粮才是最好的,可是张昭说得也对!

为什么我会觉得下策最好呢?因为只有我军参与其中了,方能保证北方大战可以达到一个均势。

届时,若是联军占据上风,那我军就可以进行捣乱。

反之,若是周军占据上风,那我军也可以帮联军一把。

不过以荀攸的谋略,如此肤浅的计策,他肯定是早就看出来了。

至于我方上下,当然是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采取任何的军事行动,否则就会破坏我方的休养生息政策。

因此,不论是对朝廷还是我方而言,中策才是最佳的策略!

“荀大人,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依我看不如采用中策如何?每个月我方商队就会运输二十万石军粮到前线,途中的折损则由我方自行承担,如何?”我不禁提议道。

“…如此甚好!”荀攸想了想说道。

“糜子仲(糜竺表字),此事就交由尔等商部来负责!”我连忙说道。

“喏!”

“此外,刘子初(刘巴表字),尔等民部也要从旁协助,鼎力配合!”我接着说道。

“喏!”

“荀大人,不知何时返回邺都?”我又接着询问道。

“陛下命下官留在西陵,日后与朝廷通讯一事,就劳烦大将军的锦衣卫了!”荀攸淡淡地说道。

“……”

闻言,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朝廷的伙食不行,荀攸这是要吃住在我这里了。

“荀大人,不知我方对朝廷的援助力度如此之大,陛下除了封王外可还有其他好处?”我想了想又不死心地问道。

“从此以后,双方便能商贸往来,大将军还要何好处?不过在下还有三件事,还请大将军与诸位大人不妨再听上一听!”荀攸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